阿爾貝羅貝洛,靜止的時光
天光大亮時雨也停了,我要去附近叫作阿爾貝羅貝洛(Alberobello)的村落拜訪。向導葛洛利婭是本地人,她告訴我每年10月,橄欖由青轉黑,采摘的季節到來,全家老小都會到自家橄欖林勞動,摘下的橄欖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加工壓榨。種植橄欖在過去曾是養家糊口的產業,如今卻是親人歡聚的家族傳統。
繞過一座山,遠遠就看見特別的白色尖頂石頭小屋,像雨后的蘑菇似的一叢叢長在山腳。那是阿爾貝羅貝洛人的家,屋頂各種形狀的標志就是他們的門牌號。同一家族的兄弟姐妹都會建起與父母家相連的新房子,這樣不斷拓展,就形成了村落。
走在同樣以白色石頭鋪設的小路上,感覺像走進了幻想世界。很多當地人將自己的家改建成小旅館,歡迎游客入內參觀。要走進這些石屋內部,你才會理解它的科學依據:空心的尖頂以及厚厚的白色石塊是抵擋酷夏炎熱的最佳方案。葛洛利婭還告訴我一個阿爾貝羅貝洛的特有習俗,在這里蜘蛛是代表財富的吉兆,他們會輕觸蜘蛛網沾“喜氣”。

寫滿詩句的臺階
但是我知道,在這個冬天冷風呼嘯、夏天酷熱難當的地方,阿爾貝羅貝洛人建造起美麗的村莊,開墾出茂盛的橄欖林,憑借的可不單單是蜘蛛帶來的好運氣。這大概也是為什么當地人臉上那樂天的神情里總透著堅毅的底色。旅游為這里帶來新的收入,但每家每戶的后院里依舊保留著榨橄欖油的工具,因為橄欖永遠是他們生活的根本。
我們在梅爾皮尼納諾家族位于橄欖園的農莊午餐,再次領略家族秘密食譜的美妙魅力。在這座被仙人掌和橄欖樹包圍的白色房子里,我還見到了梅爾皮尼納諾的姐姐維拉(Viola),她低聲吩咐穿棗紅色制服的女傭將客廳內的蠟燭全部點亮。農莊不遠處,可以看見即將竣工的另一家豪華度假村,同樣屬于梅爾皮尼納諾家族產業。
“竣工那天,我要向孩子的母親求婚。我還沒有告訴她,但這是我的求婚禮物,我這些年的心血。你覺得,她會答應嗎?”
我端起酒杯,道:“祝你好運!”
阿瑪爾菲海岸已讓我對海洋有了特殊情感,所以在酒足飯飽之后央求葛洛利婭帶我去看看附近最美麗的海,葛洛利婭在幾處不可錯過的當地美景之間猶豫良久,最后決定帶我去波利尼亞諾(Polignano)。宣傳畫中,巨浪正從懸崖下翻卷而上,直拍峭壁。
“真是驚心動魄啊!”我感慨。
“那里的人們還喜歡寫詩,浪漫吧。”葛洛利婭微笑著說。
我們抵達的時候,雨云正在散去,淺黃色的嶙峋峭壁下,海水是宜人的薄荷綠。因為冬天還很遠,人們要做的就是享受這片海洋。
海風的侵蝕是細微但無堅不摧的力量,全世界的建筑都無可幸免。但在峭壁上迎風而立的波利尼亞諾城卻似乎掌握了戰勝其威力的魔法,所有房屋皆以白色石塊建成,頗有圣城耶路撒冷的感覺。城內的街道則盡量建得狹窄崎嶇,叫海風無從下手。所以蕨類植物和玫瑰在陽臺上生長得失去了控制,它們得益于空氣中的水汽,卻不受狂風的摧殘。
漆成白色的臺階上寫滿了詩句,其中有一首竟然是德裔猶太哲學家本雅明的作品,哲學家的名字旁甚至還注明了他的生卒年份:1892-1940。
而我想到的,是露臺邊那棵兩千年樹齡的橄欖樹,還有房龍在《人類的故事》中提到的那塊巨石:在北方,有一個名叫史維茲喬德的高地,有一座巖石。高一百里,寬一百里,有一只小鳥每隔一千年飛來磨一次它的嘴。待到這座巖石被磨平了,永恒的歲月便過了一天。
在這么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稍縱即逝的存在是為了什么?我們隨肉身消散的情感又有什么意義?
是該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