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人工智能元年。
這一年夏天,在美國新罕步什爾州的漢諾威(Hanover)小鎮(zhèn),美麗的常春藤名校達特茅斯學院,群星閃耀,一批大師級的人物聚在一起共同研究了兩個月,目標是“精確、全面地描述人類的學習和其他智能,并制造機器來模擬”。這次達特茅斯會議被公認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這一學科的起源。
當時,年僅29歲的約翰·麥卡錫(John Mc Carthy)正在達特茅斯學院任教,他說服了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和IBM公司的納撒尼爾·羅切斯特(Nathaniel Rochester),共同組織了一個為期兩個月的研討會。
“我們提議1956年夏天在新罕步什爾州漢諾威的達特茅斯學院開展一次由10個人組成的為期兩個月的人工智能研究。學習的每個方面或智能的任何其他特征,原則上可被精確地描述,以至于能夠建造一臺機器來模擬它。該研究將基于這樣一個推斷來進行,并嘗試著發(fā)現(xiàn)如何讓機器使用語言,形成抽象和概念,求解多種現(xiàn)在注定由人來求解的問題,進而改進機器。我們認為:如果仔細選擇一組科學家對這些問題一起工作一個夏天,那么對其中的一個或多個問題就能夠取得意義重大的進展?!?/p>
會議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7500美元的資金支持,如果考慮這次會議的開創(chuàng)意義和深遠影響,可以說洛克菲勒基金會這筆錢花得太有品位了,很值得今天花大錢辦會的中國土豪們學習。
參加會議的共有10位與會者,其中還包括來自卡內基理工學院(現(xiàn)在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艾倫·紐厄爾(Allen Newell)、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特倫查德·莫爾(Trenchard More)、來自IBM公司的亞瑟·塞繆爾(Arthur Samuel)、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雷·所羅門諾夫(Ray Solomonoff)和奧利弗·塞爾弗里奇(Oliver Selfridge)。圖1.1是達特茅斯會議期間的合影,前排右一為香農,前排右三為雷·所羅門諾夫,后排右二為明斯基。

圖1.1 達特茅斯會議期間合影
- 如何讓AI寫作更有“人味”
- 計算機視覺中的深度學習
- 硅基物語·AI寫作高手:從零開始用ChatGPT學會寫作
- 人工智能會搶哪些工作
- 人工智能:現(xiàn)代方法(第4版)
- 大模型應用開發(fā):動手做AI Agent
- 碼農的零門檻AI課:基于fastai與PyTorch的深度學習
- 樂高創(chuàng)意機器人教程(初級 上冊 6-12歲)
- 顛覆:AI時代的企業(yè)管理方式大變革
- 人工智能:改變未來的顛覆性技術
- 深度學習視頻理解
- 駕馭ChatGPT:學會使用提示詞
- 增強型分析: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數(shù)據(jù)分析、業(yè)務決策與案例實踐
- 成為AI高手:從DeepSeek開啟高效能
- Unity 3D人工智能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