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級快速閱讀
- (德)克里斯蒂安·格呂寧
- 2418字
- 2019-01-03 17:48:29
序言
學習不再有壓力
在格呂寧學院的培訓班里,開課時大多數新學員都會迫不及待地提出這樣的問題:難道非得天資過人,才能學得快、學得好嗎?我這個年紀開始使用新的學習方法,還來得及嗎?在帶領各位讀者進入本書的訓練旅程之前,我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學習的成效并非只取決于與生俱來的稟賦或智商,年齡長幼和起點高低也完全不是問題!盡管每個人天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商水平都有所不同,在成長和受教育的過程中大腦獲得的訓練和被開發的程度也因人而異,但只要用心,任何人在任何年齡都可以使閱讀能力獲得驚人的進步。反倒是當一個人驕傲自滿、不思進取的時候,哪怕他是百年不遇的奇才,總有一天也會被努力的普通人超過。事不宜遲,我們不妨現在就開始這段神奇的旅程吧!
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人生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嘗試、不斷學習的過程。從小學、中學大大小小的測驗,到大學的畢業答辯,再到各種各樣的在職培訓和進修,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必須做好準備,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大家掌握學習過程中最關鍵的閱讀技巧,讓每個讀者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都能讀得更快、學得更好、懂得更多。通過我在本書中提及的各種練習,你將學會如何利用大腦天生的運作原理,用最自然的方式處理最復雜、最深奧的信息,然后將其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架構,把新舊知識系統地整合在一起。要知道,只有按照這種方式建立起來的知識架構,才能保證長期記憶,從而讓我們在關鍵時刻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下意識地調出自己所需的重點信息。當然,不管我們學習的是哪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科學的時間管理策略都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日?,嵤碌臅r候保持頭腦清醒,厘清公務和私人事務的輕重緩急,集中有限的精力和時間處理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這會逐漸形成良性循環,之后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變得更積極了,情緒更加穩定了,工作和學習的動力也越來越大了,來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壓力卻越來越小了。反觀一下你現在的生活,這一切聽上去還真有點兒不可思議,對吧?我請大家期待最后的驚喜,當你跟著本書的進度完成了所有訓練以后,你就會體驗到這種完美的狀態絕非遙不可及。
首先,我向大家保證,本書絕對不會出現枯燥無味且毫無實用價值的長篇大論。我會嘗試用最簡明易懂的方式和最簡潔的語言向大家傳授所有高效的學習秘訣,并且在合適的環節里插入一些淺顯的學術內容,以便向大家解釋清楚每種方法背后的科學原理。為了不讓讀者和學員在提高學習能力的道路上走彎路,我盡量把每一分力都使在刀刃上。首先,我進行了多年的理論研究,四處搜尋并提煉出了高效學習領域所有權威著作中的精華;然后,我在自己的親身實踐及教學過程中逐一驗證了各套方法的實效性。大家現在捧在手中的這本書,就是理論與實踐的寶貴結晶。
嚴格來說,我學的是法律專業。之所以涉足學習方法這一領域,主要是出于自己學業方面的考慮?;叵氘斈?,我在大學里除了學習法律專業和選修其他專業外,還要費心經營自己創辦的公司,以及在歐洲各國開辦關于網頁設計和網絡編程的培訓課程。這樣一來,臨近畢業時準備德國司法考試的時間自然少之又少。在德國,法律系學生一般都得花上一兩年的時間來準備這個考試。一門心思讀書復習,經常每天從早到晚埋在書堆里,每周只休息一天??杀M管如此,每年的淘汰率仍然居高不下,至少有半數以上的學生無法順利通過考試。這種形勢對我來說,顯然堪憂。既然在時間上無法取得優勢,我就只能在學習效率方面下功夫,尋找出路?,F在看來,當初的這番苦功還是值得的。盡管我準備司法考試的時間并不長,但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我的總成績居然在全德考生里名列前五名。
對我來說,這個奇跡般的結果就是對我的學習方法最大的肯定,也給了我向讀者推薦此方法的信心。于是,我決定成立格呂寧學院,提供新的學習方法培訓課程,通過這個平臺與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我的成功經驗和學習方法。而且,無論是出于學業與職業的考慮,還是純粹為了滿足個人興趣,科學的學習方法都是可以觸類旁通的。所以,我徹底取消了對授課對象的限制,除法律系學生以外,其他人也可以參加我舉辦的培訓班。在我的課堂上和書本里,等待解答的問題并非“學什么”,而是“怎樣學”。
回想那段準備司法考試的日子,如果當初有人提供這樣的課程,系統地指導我復習,該有多好??!可是,當時的我卻只能憑一己之力,一本接一本地研究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書籍,報名參加大大小小的培訓班,在如此海量的信息中淘出較為有效的方法后,再把這些零星的碎片運用到考試當中,簡直毫無系統性可言?,F在回想起來,當時接觸的書籍無非兩類:第一類最常見,就是勵志類書籍。在這類書中,我們會讀到大量關于高效學習方法的文字描述。那些美好的情景,光是想象一下都讓人激動不已。可是,一旦我們冷靜下來,試著將書里的訣竅運用到實際學習中去,效果卻往往差強人意。我們帶著滿心期望,以為自己終于找到了高效學習的秘訣,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不管那些關于記憶訓練和速讀技巧的道理講得多么頭頭是道,只要自己試驗一下,就會知道那只是華而不實的吹噓。第二類是學術類書籍,主要涉及各種各樣的理論研究成果。這類書籍不僅論述的邏輯十分嚴密,內容也有科學依據,但其晦澀的語言和冗長的理論卻拒人于千里之外,無法在讀者中產生較大的反響。由此可見,如果讀者想要獲得既切實有效又有一定趣味性的學習方法,就必須自己想辦法來填補理論和實踐之間的差距。在本書中,我會在必要的時候簡要介紹一下該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從而讓大家了解每個練習背后的基本原理,但真正的閱讀與學習能力訓練還是會側重于實用技巧,保證大家不會空手而歸。
現在市面上關于記憶力、思維導圖和時間管理的書籍可謂琳瑯滿目。因此,本書涉及的許多內容,相信大家也不會感到陌生。但據我所知,把所有與學習方法相關的因素都融合在一起,逐一探討每個因素對整體學習效果的影響,這類書籍卻十分少見。在我看來,出版物市場的這種現狀與學習這一領域的重要性不相符,這就是我撰寫本書的動力源泉,同時也是本書的特別之處。
下文中的圖0–1就是我特意為格呂寧學院的學生設計的學習流程圖,其中囊括了從快速閱讀到實際應用的四大階段,以及其他一些與學習間接相關卻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迄今為止,格呂寧學院的學生總數早已過萬,大家手上捧著的這本書就是從這套培訓課程的內容中總結得出的精華。
學習流程的4個階段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對大型企業的信息管理非常感興趣,閱讀了有關這一領域不少的理論著作。當時,我突發奇想,試著將其中的經典步驟援引到學習過程當中,于是便畫出了圖0–1。
從這幅簡單明了的流程圖中,我們可以大致看出學習的過程主要包括4個階段和4個要素。在第一階段,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從書本中讀取所需的文字信息。在這個與文字打交道的過程中,大腦讀取信息的效率主要取決于我們閱讀文本的整體效率。所以,掌握各種各樣的閱讀技巧就是這一階段的重點。在閱讀技巧中,“速讀”的概念已經相當普及,凡是對它感興趣的讀者,肯定已經或多或少了解過一些相關的訓練方法。但在我看來,這個概念無法確切地體現讀取信息的重點。因為過去幾十年來在對閱讀技巧的研究中,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早已達成共識,一味強調速度不僅無法全面提高閱讀能力,而且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還會對閱讀效果產生負面影響。從本質上來說,閱讀就是為了獲取新的知識,而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則始終在于理解、吸收并且長期記憶所讀內容。換言之,只有在讀懂了每一個字的基礎上提高閱讀速度,才算真正地完成了閱讀任務,提高了閱讀能力。一直以來,人們都誤認為這種通篇閱讀的做法是在浪費時間,但實際上,只要我們掌握了科學的閱讀方法,逐字逐句仔細閱讀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學到更多知識。包括神經學在內的各領域研究都已證明,每個閱讀能力處于平均水平線以上的人,都有可能在不影響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將自己的閱讀速度提高3倍以上。在正文的第一部分,我會向大家詳細解釋這種閱讀方法的意義所在,并且利用各種有趣的練習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其中的訣竅。

圖0–1 格呂寧學院的學習流程示意圖
將文字信息讀入大腦之后,就該開始第二階段的任務了。人腦是一臺異常復雜的運算機器,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序來存儲信息。而且人腦對同一條信息處理得越充分,學習效果就越好。因此,第二階段的訓練任務就是學會利用大腦與生俱來的運作機制,幫助我們實現快速閱讀的目的。在這個階段,我要向大家介紹另一個全新的概念——視覺卡片。其實,大家剛才看到的那張學習流程圖就是一張完整的視覺卡片。主題詞位于卡片的正中央,其他的相關信息以主題詞為起點向四周發散,順時針依次排開。這既是制作視覺卡片的基本原則,也是閱讀的最佳順序。我們之所以要在閱讀的同時,特意拿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來制作視覺卡片,就是因為它符合人腦的自然運作方式,可以十分有效地幫助我們在閱讀的同時深度處理信息,為接下來的兩個階段打好基礎。說到這里,相信你也有點兒動心,想要親自動手制作自己的第一張視覺卡片了吧。不要著急,講解完整個流程的基本內容以后,我會在后面的章節中詳細講解更多關于視覺卡片的內容,并且給大家安排相應的練習。
用圖表處理信息的方式效率極高,歷史也非常悠久。毫不夸張地說,早在人類文明起源之初,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著手探索人類思維的運作原理了,試圖依此設計出更高效的學習技巧、工作技巧。早在史前的巖畫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從一個中心圖形出發進行發散式構圖的壁畫,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曾提出利用關鍵詞增強記憶的方法。我在本書里提倡的視覺卡片正是基于這個原理設計出來的。時至近代,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用這種方式做筆記的優點,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為其冠以各種不同的名稱,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思維導圖”(Mind Mapping)。他在當時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這種表現形式,直到今天仍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在本書中,我改用“視覺卡片”這種新的提法,大家大可以把視覺卡片理解成思維導圖的同義詞。
接下來是學習流程的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要的學習任務是存儲信息。一說到存儲和記憶信息,很多人就會愁眉苦臉,以為是單純的死記硬背,但事實恰恰相反。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和技巧,存儲信息不但一點兒也不痛苦,反而是整個流程中最有趣、最簡單的一個階段。
完成了前三個階段的任務以后,那些新知識就牢牢地存儲在我們的大腦里了。到了關鍵時刻,我們只需調出大腦中已有的信息即可。最后一個階段看似簡單,卻是每個人刻苦學習的根本目的所在。在前面的階段,我們已經簡要地提過學習所需的各種能力,其中最基礎、最關鍵的一種能力就是時間管理能力。要知道,不懂得如何掌控時間的人,就無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學習。如果沒有切實的目標、合理的計劃和明確的重點,再多的努力也只是蠻干,不僅自己覺得很辛苦,還在無形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時間管理的最大意義并非讓我們在同樣的時間里學會更多的內容,而是幫助我們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在改善學習效果的同時有更多的休閑時間,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這些休閑時間。
每個學生都肯定有過類似的經歷:大考臨頭,可偏偏就是沒有動力學習,強迫自己坐在書桌前面,卻一會兒動動這個、一會兒摸摸那個,時間異常難熬,最終既沒有完成復習任務,也沒有得到放松。因此,適當的自我激勵也是學習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因素之一。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自然就不會讓越來越多的任務一拖再拖。想象一下,一有任務就馬上開工、盡快收工,這難道不是最理想的學習狀態嗎?此外,學習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我們能否在關鍵時刻集中注意力。如果忽視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經常發現自己又在傻兮兮地開小差、做白日夢,然后不得不伸個懶腰、晃晃腦袋、揉揉眼睛,回過頭把剛才讀過的內容重新讀一遍。最后,我還想強調一下壓力管理的重要性。人在遇到難度太大的學習內容時,必然會感到壓力,而壓力難免會阻礙大腦思考,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要想打破這個怪圈,讓自己重新進入吸收新信息、積極思考的狀態,我們就得額外掌握一些快速減壓的技巧,以備不時之需。
在書中,你將一一學到上述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但在正式開始訓練之前,我還是建議大家先按捺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跟著我來了解一下學習流程各個階段之間的邏輯關系,梳理出清晰的脈絡,為之后的訓練打好基礎。
一幅閱讀旅程的完整地圖
許多抱怨自己記性太差的人都認為問題出在“調用信息”這一環節上,但這其實是一種錯覺。在學習流程的第四階段,大腦的任務就是按照實際需要重新整理已保存的信息,然后將其輸出,用來解決具體的問題。但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的。如果我們在存儲信息(也就是建立知識結構)時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信息存放的次序不當,自然就無法重建。換言之,調用信息這個階段能否順利進行,主要取決于存儲信息的效果。要想高效地存儲信息,我們就要在處理信息時根據大腦的自然工作原理用科學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在第一階段,我們只有先保證深度理解,才能充分了解文本中隱含的信息。總而言之,每個階段都依賴于上一階段。只有了解每個階段的重點所在,掌握相關的技巧,我們才能形成良性循環,保證整個學習過程的高效率。只可惜,不管是在小學、中學這樣的基礎教育階段,還是后來的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中,我們都沒有機會接觸到相關的技巧。沒有人告訴我們從小到大的學習方法其實都是有問題的,因此,我從心底里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大家補上這至關重要的一課。
在書中,除了介紹相關技巧,我還會按順序逐一介紹學習流程的4個階段。不過,各位讀者也可以忽略我的論述順序,先挑自己最感興趣的技巧學習。如果你覺得自己在時間管理方面有欠缺,希望首先解決這個問題,那你完全可以先讀這一部分內容。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希望按部就班地了解整個學習過程,當然也可以跟著我的節奏,從頭開始逐章閱讀本書。盡管如此,我還是建議大家偶爾跳過一章或是打亂一下閱讀順序,這種新的閱讀方式或許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樂趣和新鮮感。
圖0–2較為詳細地展示了整個學習流程及各個階段的訓練重點,它將一直伴隨大家讀完這本書。你可以把它當作這次閱讀旅程的地圖,每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回過頭重新尋找自己的位置,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清晰地把握全書脈絡,時刻追蹤自己的進度。在正文的各個章節,我會按照逆時針的順序對結構圖中的每一個點進行詳盡的講解。當大家閱讀完這本書以后,你們的腦海中就會生成一幅關于學習流程的完整圖像,彼此間的邏輯關系也會變得無比清晰。有了這樣一幅圖像,你以后的學習自然會得心應手。

圖0–2 “格呂寧學院學習流程”視覺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