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改立太子
- 紅妝之女皇天下
- 七里海洋
- 2842字
- 2017-12-18 17:21:49
如今的太子,還是先皇后王氏的養子李沄呢。栗皇后需要自己的兒子作為太子來鞏固她的后位,所以這件事就被提上了栗皇后的議事日程。
楊夫人走后,栗皇后歇了。第二日,皇帝早起栗皇后服侍他穿衣,皇帝便笑道:“今天這是怎么了?”
栗皇后嗔怪看了他一眼,笑道:“臣妾心疼陛下,有錯么?引得陛下這樣驚訝?”皇帝笑而不言,皇后笑問:“陛下可曾收過沄太子的奏章不曾?”
皇帝皺了皺眉,道:“沒有,這時間不早了,朕該去免得大臣久等了。”說著就走了,早膳也不曾吃一口。
栗皇后明白,皇帝這是明白她為什么這樣問,可他為什么不愿意改換太子?是因為沒有理由還是太子無錯?腦海里想著,栗皇后吩咐阿云道:“把太子請過來,本宮有話與他說。”
阿云去后,半個時辰就回來了。身后跟著已經十二歲的太子李沄,他面上有些惶恐,有些不知所措。很明顯他知道這位如今坐享中宮的栗皇后要給他說些什么話。
栗皇后坐在鳳座上,不怒自威的面容讓太子有點緊張,他行禮道:“兒臣……給皇后娘娘請安。”栗皇后聞言笑道:“起來吧。什么皇后娘娘?本宮可是你母后呢。本宮素來聽聞云州風景秀麗,美人如云,沄兒可有心意去看看?”
李沄小小的身體一顫,又跪下道:“兒臣……也早已經心生向往,只是不好意思和母后提起,既然母后說起,兒臣也想去看看了。”他抬頭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栗皇后,飛快低下頭道:“奏折兒臣已經寫好了……只等明天——”李沄頓了一下,道:“只等明天奏呈上去。兒臣自知賢能不如六皇弟,胸懷不如五皇弟,所以心中甚是惶恐。”
栗皇后聞言笑笑,道:“什么如不如?本宮竟不曾這樣覺得。茜兒給沄兒倒杯茶來。”茜兒去后,李沄并未放松,他有道:“若母后無事,兒臣應當回府收拾行囊了。”
栗皇后笑道:“那你去吧。”
果然,第二日皇帝的桌子上就挑出兩摞子奏章。旁邊單放著一本。
那單獨一本自然是太子李沄的“辭職申請書”,而另外的都是以薛道林為首的這類栗皇后黨的官員要求改立太子的申請書了。
皇帝想到如今太子李沄無母親庇護,倒不如遠離長安過安穩日子,便順水推舟道:“既然太子自認為能力不足,那朕無話可說。皇子李沄便封為潁王兼云州牧,前往云州即刻啟程吧,另立皇后長子皇五子李玥為太子,眾大臣無異議退朝。”
元城貞張張嘴,又抿住了。李沄失去了王皇后的庇護,他就只是一個宮婢所生的庶長子,沒有任何勢力愿意跟隨他。而如今被封為潁王又去云州做了領導人,未嘗不是他最好的結局了。
——同樣,他也就沒有任何再可以觸碰寶座的權利了。
李沄略顯稚嫩的臉帶了幾分松懈,答道:“兒臣領旨,兒臣謝父皇恩典!”那語氣之中真有幾分高興。
太子一定下來,栗皇后上了一道奏折,緊接著皇帝又封李賢為雍州牧,主管長安的軍事力量。
此后過了幾日。皇帝上朝,薛道林上奏道:“皇上,微臣有一事稟報。”
皇帝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薛道林道:“微臣查到,先太子李沄府中的太子洗馬和一個八品的監察御史勾結朝廷高官意圖謀反!”
皇帝不疑有他,頓時一驚道:“你說什么?!”
太子洗馬不過五品官,一個五品官員和八品官員勾結這是中下級官員事件,本不該奏報皇帝的。可是,這兩個中下級官員勾結朝廷高官,那就有問題了。
皇帝本就猜忌大臣勾結,更何況大臣又和敏感的廢太子扯到了一起,可以說皇帝不心生殺意才怪呢!
世人都說皇帝難當,可誰又知道太子更難!太過鋒芒畢露會讓皇帝心生猜忌,太過軟糯無能皇帝又會嫌棄太子無所作為。
皇帝又道:“此事交給你去查辦審理,有何結果都奏報上來。”
退朝后,薛道林就領著一個姓李的低品官員去了大理寺。這個姓李的名叫李一甫,也是個心思巧活的人。所以他在路上就對薛道林道:“大人,看來陛下是想拉一個肱骨大臣下馬的,大人心里怎么想?”
薛道林聽了笑道:“我不過是秉公辦案,審出來是什么就是什么。傻小子,以后這些話可別再說了,讓人聽了那可是誹謗朝廷、離間君臣關系的重罪!”李一甫一驚,心中暗暗記下了。
大理寺卿恭敬的請兩位“特派員”進去,說道:“大人,這兩名犯人骨頭倒硬,審了半天什么也沒審出來。”薛道林笑笑,大理寺卿愈發恭敬了。
薛道林將兩名犯人分開審,先是太子洗馬江寧。他被拉出時,身上已經是傷痕累累了。薛道林笑道:“江大人,何必如此哭撐著?只要你招供了還能好好的死。近來元城貞元大人倒是和廢太子走的近,江大人以為呢?”
偏偏這江寧是個死心眼子,真的沒有勾結高官就一口咬定他們沒有勾結元城貞。再者這元城貞位高權重,他也不敢污蔑,便硬骨錚錚道:“大人,小的說了不曾勾結朝廷命官,又怎么敢議論謀反之事?事實如此,就算小的死了,小的也絕不改口!”
薛道林倒是挺佩服他,直接也沒有上邢又給扔回了大牢里。不過另一名可就慘了,這個監察御史看同伴遭罪至此,想一頭碰死免受折磨,誰知道又被救活了。這次薛道林可沒有放過他,直接自己寫了供詞拿著他的手按了手印。
朝堂之上,薛道林道:“陛下,臣有重大發現!這兩個官員的確是勾結朝廷命官意圖謀反!其中一名犯人畏罪自殺。”皇帝臉上微微失落,薛道林見狀道:“不過人已經被臣救活,招了一切。”皇帝才松了一口氣。
李一甫呈上供詞,皇帝細細瀏覽,越看臉越黑,大臣鬧不清是何原因,各個噤若寒蟬。看罷,皇帝嘆道:“家門不幸!”卻再沒說別的,又吩咐薛道林道:“你再去查審,不可放過一個!退朝!”
下朝了,薛道林就有些摸不清皇帝的意思,人已經審出來了還要審什么?如此這樣輾轉了一夜,才一拍腦瓜子明白了。
第二日就又上奏皇帝,當著朝臣的面兒說道:“啟稟陛下,臣昨天聽了陛下您的話,又去審問了一次,果然又發現了一些端倪。”
隨后,他光明正大理所應當的把當初所有反對昭儀為后的官員拉下馬,讓他們全部參加了這次謀反。
皇帝這次才滿意的笑了,隨后命令把一干參與謀反的官員全部抓了起來——包括他的親舅舅元城貞。皇帝做完這一切,才艾艾戚戚的嘆道:“朕當真家門不幸,高陽公主謀反案還未塵埃落定,如今朕的親舅舅也來謀朕的反。”說著淚流滿面。
皇帝已經給薛道林如何處置元城貞的方法——按照幾年前高陽公主謀反案來處決,薛道林聞言道:“當年高陽公主謀反一案讓人驚心動魄。如今這么大的謀反案,當然應該以謀反罪論罪處死!”皇帝道:“他是朕的舅舅,朕怎么忍得下心?暫且收監吧。”
隨后一大群人都上言為元城貞喊冤。直到一個人出現在朝堂上。
栗皇后一身華服,站在皇帝身邊道:“元大人謀反本宮信,可眾愛卿們說‘如果元大人反那你們也反’,本宮是不信的,想來陛下也是不信的。”
此時并未興起女子不得干政的信條,前朝還有段氏皇帝坐在龍椅之上,皇后隔個紗簾坐在后面,下朝之后和皇帝共商朝政,以免皇帝做出有失皇家風范和規律人情的事來。所以大臣們只是驚訝,卻并無多少反對。
皇后解了皇帝的圍,皇帝心中感激,所以笑道:“皇后所言,也是朕想說的。別說愛卿們不信,就是朕也難以置信,只是事情也已發生,朕聞此消息心里哀戚不已,竟不知說什么好了。”
這夫妻二人一唱一和,大臣們總算是看出來了,當初王皇后和顧命大臣把命后宮朝廷的時間已經完了。如今是皇帝把政,皇后把持后宮,夫妻二人心往一處使,他們這些大臣還能說什么做什么?
——明哲保身才是最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