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廢后詔書
- 紅妝之女皇天下
- 七里海洋
- 2465字
- 2017-12-18 17:21:49
大概是因為這幾日又是封禪又是親蠶大典,又接連處理了一些朝廷大事,皇帝深覺不適,有時頭重腳輕又是目不能視,竟然連奏章也不能批閱了。
皇帝心中感嘆,只好安心養病。他放眼望去,大臣他才經過元城貞一事不夠信任,太子李玥又太小不堪此大任,看來看去只有皇后可以托付,讓她暫理朝政。
是以,栗皇后便開始干涉朝政,竟然做的井井有條,在大臣之中也有了她自己的班子。這讓皇帝心中不舒服起來。
他手中的權利也是來之不易,為了集中皇帝的權利,他甚至不惜對他的親舅舅下手,才讓皇帝手中的權利加強。而現在呢,皇后干政干的如火如荼,并無錯處,竟然也沉浸在權利帶給她的生殺大權,這讓皇帝如何放心?
帝后之間,第一次有了裂隙。
過了幾天,有個姓王的宦官向皇帝舉報皇后勾結術士郭珍實行厭勝。皇帝聞言就挑了挑眉,問道:“你可知皇后厭勝的,是誰?”
王德勝道:“是賀蘭主子呀!皇后自覺年老色衰,而賀蘭主子又年輕貌美溫柔可人,所以……”
皇帝聽了,遲疑思索了一會兒,黑著臉道:“你去請上官大人來。”
隨后宰相上官儀來。他的出身很經典,是第一批由科舉考試進來的官員。上官儀風流倜儻,是個頗為清高的文人官員。他一聽到皇帝說皇后實行厭勝,便想起原來蕭淑妃厭勝被關在冷顏殿。而上官儀從小學習儒家經典,對于栗皇后干政一事十分不滿。
所以皇帝這么一問,上官儀便說:“陛下,臣聽聞五海之內皆不滿皇后干政,所以請陛下廢后!”
皇帝一聽,愣了一下,本來他還沒想好怎么處理皇后,現在上官儀提出來他就順水推舟說道:“皇后厭勝自己的親侄女兒,實在過分!既然如此,就有請愛卿撰寫廢后詔書!”
上官儀開始寫時,這兩個人誰也沒發現一個小宮女偷偷出去了。
栗皇后聽聞這個驚天消息,頓時從椅子上站起來,把手中的繡品一扔,道:“陛下竟然想廢本宮?云兒,事不宜遲趕緊走!”
上官儀這兒才剛寫完廢后詔書,墨跡還未干,誰知道抬頭就看見皇后從天而降,皇帝和上官儀嚇了一跳。栗皇后一看那個廢后詔書就差個玉璽印兒了,心提到嗓子眼兒了,哭道:“陛下!您難道不顧我們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嗎?原來我們琴瑟和諧,怎么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為陛下的功業不敢說有功勞,可起碼也有苦勞,我們怎么會走到這一步?”隨即又厲聲呵斥道:“陛下,既然您要廢掉我,那我就斗膽問一問,我犯了什么錯陛下您要廢我?”
皇帝是個多情懦弱的人,栗皇后和他十幾年夫妻已經是相當了解他了?;实劭粗幕屎笠粫浺粫策@么一通說下來,他自己都蒙了,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廢后了。而且這么多年來,因為栗皇后剛毅的性格他已經依賴慣了,心中也有不舍之情,又不想廢后了。
于是皇帝指著上官儀道:“我初無此心,都是上官儀挑唆我的?!卑沿熑瓮平o了上官儀。隨后,薛道林受到栗皇后的命令,說上官儀和告她厭勝的那個宦官王德勝聯合對皇后懷恨在心的廢太子李沄一塊謀反。這些人之后就按照謀反罪全部處死了。
如此一箭雙雕,既除掉了對她又構成威脅的云州牧李沄,又和皇帝和好如初。然而回到青云宮,她心中卻更加困惑了。
原本她以為皇后已經是女人的人生頂點了,可是皇后這個位子并不能給她足夠的保護,她的去留她的身家性命,還掌握在皇帝手中呢。
此時,她終于不再滿足于只在后宮之中偏安一隅!
她就對皇帝說道:“陛下,您現在雖然目不能視,但您才是這個國家的皇帝,所以,以后就由您在前面坐著,臣妾呢就坐在后面。這樣也可以讓陛下您放心,又不會再發生廢后這樣讓我心痛的事,以后那些心懷叵測的大臣們也不敢胡亂說話讓陛下您如此盲目的下一個決定,陛下以為如何呢?”
皇帝才經歷廢后一事,對皇后心懷愧疚,正想彌補她呢就聽聞皇后如此說,這樣既沒有越過他,又能讓自己看著朝堂上的情況,也算是一舉兩得,所以便笑道:“那就麻煩皇后了?!贝撕?,前面坐的是年富力強的皇帝她的丈夫,后面她垂簾聽政。
栗皇后知道,此次廢后之事責任不在皇帝,因為雖然皇帝和她磕磕碰碰的,但那是夫妻之間的正常事兒,此時此刻皇帝還是信任愛護她的;那是不是就怪宰相了?栗皇后知道其實也不是,宰相們受儒家教育長大,對于女人干政是十分反感的。
可是宰相們對她再不滿意,沒有皇帝的支持誰敢把皇后拉下來?所以這個事發生了,不是皇帝和宰相個人的問題,而是皇帝和宰相交流之后的問題。有了皇帝的權威和宰相的思想,才差點把她從皇后的位置上趕下去。
病根找到,對癥下藥就簡單了。所以栗皇后提議她垂簾聽政,看似是她退后一步,然而這暗中不又是把皇帝和宰相分離開來,讓兩人都分開都在她眼皮子底下呢?她又對皇帝道:“陛下,我知道你是好皇帝,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墒茄?,陛下你耳軟心活,容易受大臣攛掇,就比如這次你是真的想廢掉我嗎?那不可能呀??墒巧瞎賰x在你耳邊這么一挑唆你就動了心,想要廢掉我。我們以后應該避免此類事件發生,所以,臣妾以后就和你一起上朝,大臣無論是對你進忠言也好進讒言也罷,我都能幫你分析分析?!?
一席話,說的皇帝是啞口無言,只得滿口答應。栗皇后對于他來說,是妻子是高參又是姐姐,這三位一體讓他也不能說出什么拒絕的話來。而他的情緒方面,他因為廢后一事正對皇后心存愧疚,想要彌補這個失誤這個過錯,正在惴惴不安時皇后提出這個么要求,他出于討好皇后的心思,也只能答應。
并且,帝后同時上朝是有先例的。前朝段氏皇朝的皇后,就和皇帝一起上朝,前朝的皇后十分賢德,所以和皇帝同時上朝并無人反對。
所以,民間就流傳出來,合稱二人為——二圣!
不過栗皇后最喜歡不是低調,而是讓全天下人知道她的地位,知道她和皇帝并尊,于是又看中了封禪這件大的禮儀活動。
封是祭天,禪是祭地。栗皇后看準了,便又去游說皇帝,道:“陛下呀,咱們這個時候是比先帝還要好的,如今一斗米才賣幾文錢,而且一年處決的的犯人才四十多個,我們何不去封禪呢?也好讓先帝和上天知道陛下的功績呀。”
皇帝一聽,就答應了?;实劾钫?,其實是有些不自信的,他一直覺得先帝太宗皇帝不太看的起他,而如今如果有個什么事可以證明他比先帝強,他怎么會不答應?
此次封禪,十分順利,隆興十六年,皇帝又一次封禪泰山,又是由皇后主持亞獻,皇后又在天下人面前樹立了她與皇帝并尊的地位,皇帝是老大,她就是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