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世界篇
-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編委會
- 1506字
- 2019-01-03 00:55:06
潘帕斯草原
牧羊人的歡歌
選擇它的理由
世界上可以稱之為開闊的地帶有三類:海洋、沙漠和草原。然而海洋太盲目,沙漠過于荒涼,獨有草原可以放牧我們久久閉塞的視覺。潘帕斯正是這樣的草原的代表。并且在這里的,還有一個讓人神往的國度——阿根廷。
如果喜歡無遮攔的晴空和不帶樹木的草原風景,心里又多多少少地藏著一些歸牧情結的話,就請去潘帕斯吧!
“潘帕斯”一語來自印第安克丘亞語,謂“沒有樹木的大草原”。這是一種獨特的植被類型,僅限于南美洲。在潘帕斯草原的氣候與水的條件下,并非沒有可能生長一二種耐旱的樹木,可是潘帕斯的樹木只是固執地生在沿河的兩岸,在空曠的草原上,像走廊一樣構成潘帕斯與眾不同的風景。
“高卓人”是潘帕斯群落的主人,是南美洲真正的牛仔和牧羊人。他們是早期來到這里的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有著火一樣的性情和游吟詩人般的敏感神經。在這里,他們騎著馬,趕著牛羊,在每一個水草肥美的地方撐下他們的帳篷,又在幾日后向他方拔進。在這種游牧的生活方式中,阿根廷建構著以高卓人精神為基礎的國民風尚,比如說他們的足球,比如說他們的探戈。
安第斯山脈縱貫阿根廷的西部,綿延3000余千米,在科迪勒拉山系處構成它與智利的國界。阿根廷的地形總體上來講是西高東低的,但在局部上,也不盡然。東部是廣闊的沖積平原,在其海拔不足200米的土地上,兀自矗立著南美第一峰——阿空加瓜山,6960米的高度足以讓它睥睨整個國度。北部的格蘭查科平原是沼澤地,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和沙漠,而所余的國土的中部和南部,便是壯美富饒的潘帕斯大草原了,從來都被稱做阿根廷的“糧倉”和“肉庫”。
阿根廷人對自己所牧養的用以取皮食肉的牲畜存在著獨特的感恩之心,這種情況在牧區里尤其明顯。在阿亞庫喬,人們甚至為此創立了一個牧犢節,在這個節日里,人們舉行精彩的騎術比賽和盛大的歌舞演出,也有馬賽。這個節日是如此的出色,以至于從1970年創立以來,很快就征服了國人。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人在南美洲的驕傲,也是南美洲在世界的驕傲。這座位于美麗的拉普拉塔河右岸的城市是阿根廷的首都,有人把這里稱做“南美巴黎”,歐洲風情在這里實在是太濃郁了,以至于,你會以為自己正迷失在倫敦的某一條街道上,你會以為從前方的某個街角轉過去就會看到圣母院大教堂。

夕陽余暉中的潘帕斯草原,靜謐、優雅而迷人。
INFORMATION
°úLocation 地理位置
位于南美洲南部,阿根廷中、東部的亞熱帶型大草原。北連格蘭查科平原,南接巴塔哥尼亞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東達大西洋岸,面積約76萬平方千米。
°úClimate 氣候特征
夏熱冬溫,年降雨量1000~250毫米,由東北向西南遞減。以5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西部稱“干潘帕”,東部稱“濕潤潘帕”。
°úBest Choice 最佳推介
時間:南半球的夏季
心情:開闊自由
旅伴:牧民朋友,阿根廷球迷
火地島的南端有一個小城叫做烏斯懷亞,阿根廷人不客氣地稱其為“世界之端”,有點中國人謂之“鹿回頭”、“天涯海角”的意味。小城干道的一邊是紅白或青白的小房子,另一邊是隔斷海水的濱海公園,所以就算時間來不及,能驅車從這條道路上走馬一回也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這條美麗的道路的盡頭,便是“世界之端”博物館了。火地島的命名原因并非是地理或是地質的,而是因為,此間的紅葉在盛季里像是熊熊燃起的烈火。
在潘帕斯的阿根廷,你找不到一點陰霾,無論是從它玄遠晴朗的天上,還是從你無端喜悅的心里。在這里被唱響又唱響的,是牧羊人那不知疲倦的歡歌。
不可不看的地方

1 look
馬德普拉塔:
馬德普拉塔意為“銀?!?,位于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南40千米處,是大西洋沿岸的海濱城市,阿根廷人首選的度假地。它是阿根廷唯一的一個允許賭博的城市。
2 look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是坐落在火地島最南端的小城,阿根廷人把它稱為“世界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