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誰讓你的鈔票增了值:投資理財必勝術作者名: 銀率網本章字數: 8字更新時間: 2019-01-03 16:11:13
第3章 國債的驕傲
3.1 國債的分類及區(qū)別
我國的債券可分為儲蓄國債、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
1.儲蓄國債
儲 蓄國債是指一國政府面向個人投資者發(fā)行的,以吸收個人儲蓄資金為目的,滿足長期儲蓄性投資需求的一種不可流通國債,按債權記錄方式分為紙質憑證和電子方式兩種。我國的儲蓄國債包括原有的憑證式國債和儲蓄國債。
儲蓄國債主要針對個人。與記賬式國債不同的是,儲蓄國債主要針對個人,具有不可流通性,記賬式國債主要的投資主體是機構投資者。從發(fā)行方式來看,記賬式國債實行承銷制,而儲蓄國債將實行純粹的代銷制。代銷機構僅充當代理人的角色,負責儲蓄國債的代銷售、代兌付等工作,國債買賣行為體現發(fā)行人與投資者之間的直接利益關系。
儲蓄國債的期限較長。從發(fā)行期限和兌付、流通方式來看,我國的憑證式國債目前期限都偏短,多數是2~5年期,可以記名,可以掛失,但不能上市流通。投資者購買后如需變現,可提前兌取。
儲蓄國債是以吸收個人儲蓄資金為目的、滿足長期儲蓄性投資需求、較多偏重儲蓄功能而設計發(fā)行的一種債券品種,期限有可能較長,可以滿足個人長期儲蓄性投資的需求。相對來說,儲蓄國債可能比較適合一些目前收入比較穩(wěn)定且追求長期穩(wěn)定收益或者是未來較長時間內每年有固定資金支出需求的人。
2.憑證式國債
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采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fā)行的國債。我國從1994年開始發(fā)行憑證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其票面形式類似于銀行定期存單,利率通常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高,具有類似儲蓄、又優(yōu)于儲蓄的特點,通常被稱為“儲蓄式國債”,是以儲蓄為目的的個人投資者理想的投資方式。
憑證式國債通過各銀行儲蓄網點和財政部門國債服務部面向社會發(fā)行,主要面向老百姓發(fā)行。從投資者購買之日起開始計息,可以記名,可以掛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后如需變現,可以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付,經辦機構按兌取本金的千分之二收取手續(xù)費。對于提前兌取的憑證式國債,經辦網點還可以二次賣出。
3.記賬式國債
記賬式國債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fā)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投資者進行記賬式證券買賣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由于記賬式國債的發(fā)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如果投資者進行記賬式債券的買賣,就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購買國債時銀行不再提供任何實物、紙張單據給購買者,而是在其賬戶上記上一筆。這種記錄債權人姓名、金額等事項,以賬簿方式發(fā)行的國債就是記賬式國債。在現代金融條件下多以電子賬戶為依托,因不必經過印刷、運輸、保管券面等環(huán)節(jié),所以發(fā)行成本較低,效率較高?;蛘哒f是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票券,投資者持有的國債登記于證券賬戶中,投資者僅取得收據或對賬單以證實其所有權的一種國債。
在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已為證券投資者建立電腦證券賬戶,因此,可以利用證券交易所的系統來發(fā)行債券。我國近年來通過滬、深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fā)行和交易的記賬式國債就是這方面的實例。
別外,國債與國債之間也是有區(qū)別的。
(1)憑證式國債與儲蓄國債的區(qū)別。
第一,申購手續(xù)不同。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可持現金直接購買,購買儲蓄國債,需要個人國債托管賬戶并指定對應的資金賬戶購買。
第二,債權記錄方式不同。憑證式國債債權采取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的形勢記錄,由各承銷銀行和投資者進行管理;儲蓄國債以電子記賬的方式記錄債權,采取二級托管體制,由各承辦銀行總行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統一管理,降低了由于投資者保管紙質債權帶來的風險。
第三,付息方式不同。憑證式國債為到期還本付息;儲蓄國債付息方式比較多樣,既有按年付息品種,又有利隨本清的品種。
第四,發(fā)行對象不同。憑證式國債的發(fā)行對象主要是個人,部分機構也可認購;儲蓄國債的發(fā)行對象僅限于個人,機構不允許購買或者持有。
(2)記賬式國債與憑證式國債的區(qū)別。
記賬式國債與憑證式國債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發(fā)行方式、流動性和還本付息方式等幾個方面。詳細見下表:
表3-1 記賬式國債與憑證式國債的區(qū)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