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是傳說中人類文明的始祖,被尊為“三皇”之首。
相傳,他的母親名叫華胥氏,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澤郊游,在游玩途中發現了一個大大的腳印。出于好奇,她將自己的腳踏在大腳印上,當下就覺得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懷孕就懷了十二年。后來就生下了一個人首蛇身的孩子,這就是伏羲。當地的人為了紀念伏羲的誕生,特將地名改為成紀,因為在古代,人們把十二年作為一紀。據史學家考證,古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漢書》中說道:“成紀屬漢陽郡,漢陽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歷來被稱為“羲皇故里”。
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作為人類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績是:第一,教民作網用于漁獵,大大地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第二,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第三,始造書契,用于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后形式。第四,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第五,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后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第六,創制古代歷法。
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績還是創立八卦。
在甘肅省,有一個卦臺山,相傳這里就是伏羲畫八卦的地方。傳說在伏羲生活的遠古年代,人們對于大自然一無所知。當下雨刮風、電閃雷鳴時,人們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聰慧的伏羲想把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經常站在卦臺山上,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圍的地形方位,有時還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
有一天,他又來到了卦臺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長期以來觀察的現象。突然,他聽到一聲奇怪的吼聲,只見卦臺山對面的山洞里躍出一匹龍馬。說它是龍馬,那是因為這個動物長著龍頭馬身,身上還有非常奇特的花紋。這匹龍馬一躍就躍到了卦臺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塊大石上。這塊石頭形如太極,配合龍馬身上的花紋,頓時讓伏羲有所悟,于是他畫出了八卦。
后來,那個躍出龍馬的山洞被人們稱為龍馬洞,渭水河中的那塊大石就叫做分心石。現在去卦臺山,你還能看到這些地方。而且,龍馬洞里還有石槽和石床的殘跡。
至于八卦的功績,在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以它為特征的伏羲文化,到現在仍吸引著國內外無數學者在探索、研究。而且,當代的許多學科也都深受其影響,并從中得到啟示。據說,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二進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