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內賢外王,深諳用人之道(4)
- 李嘉誠:只有自己創造的未來,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運
- 江天
- 2490字
- 2017-12-08 11:14:21
后來那位患病的會計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到新西蘭去退休。事情本來應該過去了,然而難能可貴的是,多年來,每當李嘉誠在報章上看到有關治療青光眼方面的文章,就會叫下屬把那些文章寄往新西蘭,寄給那位患有青光眼的會計,看看他知道不知道這個消息,知不知道這些新的治療方法。那個會計的全家都很感動,他的孩子們都很小,可能還不到10歲,但是孩子們自己用手畫了一個祝福卡,送給李先生,一張薄薄的卡片,說的卻是一個大寫的“人”字。
李嘉誠常說:“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我年紀小的時候,已知道應認識那些人和長幼之序,如何教導‘給予’,教導‘蝕底’才是大學問。世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家心服和喜歡與你交往,那才是重要的。我經常教導他們,一生之中,如這刻,有多十倍的資金都不足以應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別人主動找自己。世界金融波動隨時會發生,要時常提防,最重要的是教導他們要守信。對人守信用,朋友之間有義氣。今日而言,也許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覺得‘義’字,是終身用得著的。”
兢兢業業是一家公司興旺的基礎,而與合作者利益共享,更是李嘉誠一貫的準則。李嘉誠很念舊情,對曾有功于長江實業者,都以恩相報。他留人先留心,因此才有了后來的人才濟濟、高人滿堂的大好局面。
李嘉誠說:“只有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會那么驕傲,不會認為自己樣樣出眾,承認其他人的長處,得到其他人的幫助,這便是古人所說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假如今日沒有那么多的人替我辦事,就算我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應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樂意跟你工作,這就是我的哲學。”
李嘉誠留人的方法,概括起來,有這樣幾條:其一是以身作則,其二是利益共享,其三是以情感人,其四是知人善任。這幾條,看起來簡單,但真正用起來,非有博大的胸懷不可。對下屬若是抱著過去的地主使喚“長工”的心理,不可能招攬到一群同心同德的追隨者。
“一家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腳去做,但當公司發展大了,便要讓員工有歸屬感,令他們安心,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之道,簡單來說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則上一定要令他們有歸屬感,要他們喜歡你。”
為企業之道,先存員工。如果損害員工的利益,以積累個人財富,財富積累起來了,也就是眾叛親離的時候。存員工,看上去很平常,卻是商場上的至理。這不是一般的問題,而是涉及一個人、一個企業家如何把握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的問題。
企業和員工,到底是誰養活誰
不是老板養活員工,而是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該多謝他們才對。
一般常理,公司員工總是對老板感恩戴德,認為是老板給了他們飯碗。但李嘉誠卻不這么看,他指出,是員工養活了公司。
當有人說:“李先生精神難能可貴,不少老板待員工老了,一腳踢開,你卻不同。這批員工,過去靠你的廠養活,現在廠沒有了,你仍把他們包下來。”這時,李嘉誠急忙解釋道:“千萬不能這么說,老板養活員工,是舊式老板的觀點。應該是員工養活老板、養活公司。”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個大企業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員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憑他們對整個家庭的巨大貢獻,他們也實在應該取其所得,是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該多謝他們才對。”
李嘉誠對跟隨他多年的有功于長江實業的“舊臣老相”,始終懷有感激、善待、報答之心,以恩、以德相報,真情切切,感人至深。
盛頌聲是輔助李嘉誠從創業到公司發達的勞苦功高的元勛之一。幾十年來,盛頌聲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為長江實業的發展、壯大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李嘉誠除了提拔他任長江實業的董事副總經理外,還委以負責長江實業公司地產業的重任。當盛頌聲舉家移民加拿大離開長江實業時,李嘉誠專門舉辦了盛大的酒會為他餞行,令盛頌聲十分感動。
李嘉誠在處理公司高管人員離職時,還給他們以低價購入長江實業系股票的機會,讓下屬分享公司的利益,使得公司擁有極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原和黃董事行政總裁馬世民離職時,用8.19港元/股的價格購入的160多萬股長江實業股票,當日就按23.84港元/股的市價出手,凈賺2500多萬港元。
據香港稅務局公布的1999~2000年度的前10名“打工皇帝”所交納的薪俸稅金額來推算,前10名的“打工皇帝”中,出自李嘉誠旗下企業者就占了4位,其中和記黃埔董事總經理、香港電燈副主席、長江基建副主席、長江實業執行董事霍建寧更是名列“打工皇帝”榜首。李嘉誠給長江實業系高層經理人士的高薪俸祿,既是“人有所值”的體現,又是“厚待人才”的結果。李嘉誠說過:“長江實業能擴展到今天的規模,要歸功于屬下同仁的鼎力合作和支持。”熟諳中國傳統文化的李嘉誠是真正能夠理解“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
企業領導者對員工們好,員工們一定能感受得到,而且會因知遇之恩而努力工作。企業的生產效率一定會維持在高水平,而且不斷進步。
成功的企業家和失敗的企業家,在對待員工方面,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差別。成功人士都會認為下屬對他們是有幫助的,而且重用下屬。失敗的人士對下屬像當他們是機器一樣,任由領導差遣而已,一點都不看重下屬們的感受,這些人士最后都只會失敗。
對企業而言,重視部下、員工、下屬,其實有同樣的重要性。如果一家企業,即使只有一名員工,員工的工作量假設和老板的一樣,已經是占了這家企業生產效率的一半。如果這名員工的工作表現,因為老板對他不好而受到影響,可以想象,占一半生產效率的人,情緒出現問題,企業會產生什么后果?如果這位員工的生產效率受到影響,即企業內有一半的工作都會受到影響,整個企業的生產效率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談到部下、員工和下屬,李嘉誠說:“對于我來說,人才是相當重要的,甚至比金錢還要看得重要!”
當然,一個普通員工的重要性,和一個企業領導人的重要性是不可以相提并論的,以上也只是作一個比喻而已。不過,企業內的員工,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對整個企業的運作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在一些情況下,沒有員工,企業根本就不能夠運作。
李嘉誠一直發自內心的關心員工們,而且認同他們對企業的貢獻,使大家了解到,自己的貢獻其實是沒有白費的。
長江大廈是李嘉誠擁有的第一幢工業大廈,是他地產大業的基石,又是他贏得“塑膠花大王”盛譽的老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