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綠林 赤眉

  • 中國歷史常識
  • 吳晗
  • 1353字
  • 2017-11-29 15:43:17

王莽改制失敗,人民生活更加痛苦。加以水災、旱災、蝗災接二連三地出現,農民們實在活不下去,除了自己起來推翻暴政,再沒有別的出路。

17年,湖北西部一帶大旱,饑餓的農民們在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鳳的領導下發動起義。王匡、王鳳起義后,聞風前來投奔的人很多,幾個月光景,起義軍就壯大到七八千人。他們駐扎在綠林山(湖北當陽市)上,人們把他們稱為“綠林軍”。21年,王莽的荊州牧(官名)率兵兩萬人前來攻打綠林軍,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逃。綠林軍乘勝攻下了幾個縣城,把隊伍擴充到了五萬多人。

第二年春天,綠林山里發生了瘟疫,農民軍病死的很多。他們決定分散活動,由王常、成丹領一支人馬,攻占南郡,號稱“下江兵”。由王匡、王鳳領一支人馬開往南陽,號稱“新市兵”。不久,平林(湖北隨州東北)人陳牧、廖湛等人,也聚合一千多人起來響應,這支人馬被叫作“平林兵”(后與新市兵合)。

18年,瑯邪(郡名,在今山東東南部)人樊崇在山東莒(jǔ)縣起義,帶領數百人占領了泰山。不到一年,他的部眾就發展到一萬多人。接著,逄(páng)安、謝祿等人都領起義隊伍前來投奔。于是,他們以泰山為中心,在山東一帶展開活動。22年,王莽派太師王匡(與綠林軍首領王匡同姓名)、更始將軍廉丹率十萬大軍前來鎮壓。樊崇率領農民軍迎戰,為了在戰斗中便于與敵軍區別,大伙都把眉毛涂成紅色,作為起義軍的記號。從此,“赤眉軍”的名號便傳開了。在這次大戰中,赤眉軍個個奮勇當先,把官兵打得大敗,王匡溜走,廉丹戰死。赤眉軍戰勝后,人數大增,勢力迅速發展到黃河中游一帶。

正當農民起義軍轟轟烈烈發展的時候,許多地主階級分子也趁機而起,例如南陽的漢朝皇族劉演、劉秀兄弟,便在此時混入了綠林軍。

23年,綠林軍已發展到十多萬人,各路聯軍共同推舉漢朝皇族劉玄為帝,號稱“更始皇帝”。農民軍節節勝利,使王莽政權面臨著崩潰的危機。王莽派遣王尋、王邑帶著四十二萬大軍,圍攻昆陽(今河南葉縣),準備與農民軍決戰。綠林軍奮勇抵抗,大敗王莽軍,王尋戰死,王邑逃走。昆陽大戰后,綠林軍便兵分兩路進攻長安,終于推翻了王莽政權。

但是劉玄進入長安以后,就完全背叛了農民軍。

赤眉軍樊崇等人與劉玄分裂,繼續組織力量進行斗爭,短期內起義力量又發展到了三十萬人。25年,樊崇等立了一個十五歲的放牛娃劉盆子為帝,接著再度攻入長安,迫使劉玄投降。但這時,關中豪強地主隱藏糧食,組織反動武裝,進行頑抗。第二年,赤眉軍由于糧草斷絕,無法在長安堅持,只得回師東歸。

劉玄以前在洛陽時,曾派劉秀到河北活動。劉秀勢力逐漸壯大,25年公開背叛農民軍,在河北稱帝。赤眉軍與劉玄在關中斗爭時,劉秀趁機南下渡過黃河,占領了洛陽。當赤眉軍東歸的時候,劉秀預先在河南西部山區埋伏大軍,偷襲赤眉軍。赤眉軍雖然拼全力抵御,無奈寡不敵眾,加以長途跋涉,精疲力盡,最后戰敗。

劉秀建立的政權,因都城在洛陽,故歷史上稱為東漢或后漢。劉秀就是后世所稱的漢光武皇帝。

堅持了十年斗爭的綠林、赤眉起義軍的勝利果實雖然被劉秀所竊取,但西漢末年和王莽時代的暴君惡政畢竟被農民軍推翻。劉秀建立的東漢政權震懾于農民軍的威力,為了鞏固統治,不得不吸取教訓,采取一些減輕租賦徭役之類的措施。因此,東漢初年人民的生活,相對地有了一定的改善,社會生產也有了一定的恢復和發展。

(黎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阜康市| 仙居县| 莒南县| 建阳市| 镇沅| 昌吉市| 墨脱县| 柳州市| 九江县| 西乌珠穆沁旗| 和硕县| 云梦县| 峨山| 舞钢市| 寿阳县| 彭水| 四川省| 太谷县| 静海县| 蒲城县| 临湘市| 芦溪县| 河曲县| 从江县| 察隅县| 班戈县| 丹棱县| 凤庆县| 南岸区| 无极县| 乐昌市| 济源市| 邳州市| 洛宁县| 河北区| 高尔夫| 长葛市| 黑河市| 商河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