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1606—1646),陜西延安人,出身貧苦,做過捕快,也當過兵。崇禎三年(1630),他聚集陜西米脂十八寨的農民起義,自稱“八大王”。“滎陽大會”后,他和高迎祥、李自成等部擔當東征的任務。他們以疾風掃落葉的聲勢,在短時間內,打下了明朝的發祥地——鳳陽,燒毀了明朝皇帝的祖陵。后來,張獻忠和高迎祥、李自成分兵兩路,高、李等率兵進攻陜西;張獻忠則率兵南下攻入安徽,轉戰于湖北、陜西等省。高迎祥犧牲...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張獻忠(1606—1646),陜西延安人,出身貧苦,做過捕快,也當過兵。崇禎三年(1630),他聚集陜西米脂十八寨的農民起義,自稱“八大王”。“滎陽大會”后,他和高迎祥、李自成等部擔當東征的任務。他們以疾風掃落葉的聲勢,在短時間內,打下了明朝的發祥地——鳳陽,燒毀了明朝皇帝的祖陵。后來,張獻忠和高迎祥、李自成分兵兩路,高、李等率兵進攻陜西;張獻忠則率兵南下攻入安徽,轉戰于湖北、陜西等省。高迎祥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