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十三 四聲

單音字太多的語文,常常要靠聲調的抑揚高低來分別同音字。我國自漢以前,字的聲調就有長短的分別,例如《春秋公羊傳》莊公二十八年的何休注,解釋“伐”字,說“伐人者為客,讀伐長言之,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即系用長短音分別主動被動的意義。到南北朝齊梁之間,周颙著《四聲切韻》,沈約撰《四聲韻譜》,于是字的聲調又有平上去入的四種分別了。除四聲說外,又有五聲說(將平聲分陰陽二類)、七聲說(平去入都分陰陽)、八聲說(四聲都分陰陽),現在粵語且有九聲的分別(入聲有三種)。但就讀書的應用說,讀六朝以后的詩文詞曲,以及翻檢韻書,都只須懂得四聲。平上去入的分別是:(一)平聲長,上去較短,入聲最促;故上去入又統稱仄聲。(二)平聲始終如一,沒有升降;上聲由低升高,去聲由高降低;入聲短,無所謂升降。因此唐《元和韻譜》說: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至于陰陽或清濁的分別,是陰清較低,陽濁較高(粵語入聲分高中低三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乡城县| 临沂市| 古丈县| 泉州市| 灌云县| 建昌县| 尼勒克县| 尼勒克县| 儋州市| 镇平县| 阜南县| 定南县| 桦川县| 彰化县| 青冈县| 海兴县| 隆安县| 绥棱县| 会同县| 汪清县| 乌兰县| 东乡县| 荔波县| 项城市| 辉南县| 从江县| 毕节市| 萝北县| 香河县| 汶川县| 祁连县| 安仁县| 泾阳县| 于都县| 烟台市| 洪湖市| 义马市| 远安县| 金山区|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