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寒濕是怎么產生的

外邪侵體,寒濕生于經絡

人的皮毛腠理是抵擋外界邪氣的一道屏障,同時也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寒濕邪氣入侵,首先要突破的就是這層防御系統。

◆寒濕入侵,必犯經絡

在皮膚這層防御系統之下,深藏著人體的經絡系統,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都需要通過經絡的聯系,才能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完成整個身體的運轉。寒濕突破外層防御后,首先侵犯的就是經絡,一旦寒濕入侵并聚集經絡,就會造成經絡瘀滯。

◆寒濕入絡會引發疼痛

《黃帝內經》中說:“經絡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苯浗j瘀滯不通,會導致其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的作用大打折扣。寒氣是會沉積的,人在感受寒濕之后,如果不及時祛除,時間長了往往會出現身體的疼痛,若寒氣留在關節,疼痛尤為明顯,還會引發關節炎。所謂“不通則痛”,反映的就是經絡瘀滯的問題。

◆寒濕入絡有多種表現

寒濕具有凝滯的特性,凝滯之物多半會堆積于身體的下部,所以體內寒濕累積多了就會使人下肢顯得臃腫,尤其是大腿外側特別腫,因為這是足少陽膽經的循行路線,足少陽膽經是陽氣初生的經絡,此經絡氣血物質的運行變化過程中不斷地被寒濕襲擾,如果寒濕邪氣直中膽經,此處氣血遇寒則凝,從而形成阻塞。

寒濕由人體不同的部位入侵經絡,其表現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人體背后的寒氣會積存在膀胱經,頭頂的寒氣會堆到頭頂上,正面的寒氣會積存在肺經和胃經中……所以寒濕入絡還會造成頭痛、咳嗽、脘腹冷痛等疾病或癥狀。

飲食失調,寒濕起于脾胃

飲食是導致體內寒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F代人喜食冷飲,喝大量啤酒、飲料等,不知不覺就讓胃腸聚積了過多寒濕,如不及時祛除,就會妨礙整個身體氣機的運行。

◆脾虛會讓水濕滯留身體

食物通過胃的消化、脾的運化后,進入小腸,再進入大腸,由大腸傳導出體外。飲食停留在小腸的這段時間,就是人體吸收營養的過程。

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水分全部從小腸吸收,小腸壁密密麻麻排著無數的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連通人體各個臟腑、部位,臟腑和人體所需的營養、水分都通過毛細血管吸收;同時也將多余的營養物質和水分通過毛細血管排到小腸,而臟腑和其他部位的細胞在吸收自己所需的水分以后,常常在體內形成了多余的水分。

這些多余的水分如果得不到脾臟的有效運化,不能有效地排出體外,就會形成人體的濕氣。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飲食不當傷了脾臟,導致體內的水濕氣得不到有效的運化,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身上濕氣過重。

◆寒涼飲食導致脾胃虛寒

身體有寒,最明顯和直接的表現是脾胃虛寒。中醫將其定義為脾胃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的證候。

脾胃虛寒的因素有很多,如勞倦過度、久病或憂思傷脾等,但最常見的還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而起。胃是直接與飲食接觸的器官,飲食的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直接刺激到胃。長期飲食生冷會讓胃功能變得低下,進而呈現虛寒狀態。

脾胃虛寒的人,常表現為如下癥狀。

1因天氣變冷或食寒冷食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則癥狀減輕。

2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后疼痛發作或加重。

3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铜陵市| 左云县| 宝鸡市| 黎平县| 渑池县| 靖远县| 华安县| 高要市| 营口市| 齐河县| 达拉特旗| 兴海县| 沂水县| 蒙城县| 宁都县| 巴东县| 商水县| 正安县| 济源市| 易门县| 集贤县| 开阳县| 普兰县| 舒城县| 东平县| 长兴县| 浦江县| 托克托县| 额尔古纳市| 吉木乃县| 会宁县| 醴陵市| 江达县| 洛宁县| 西宁市| 昌江| 肇源县| 眉山市| 化州市| 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