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城市空氣污染治理與空氣質量管理研究
- 劉春蘭等
- 1118字
- 2019-01-03 11:44:44
1.2 本書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
目前,空氣污染是影響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然而,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并不是唯一遭遇空氣污染困擾的國家。世界空氣污染發展演變歷程與人類活動(特別是化石燃料燃燒)關系密切,與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同步發生和發展。伴隨著人類不斷對新的高效能源的需求、探索和使用,空氣污染的種類、形式也在不斷發展和演變。世界各國空氣污染的發展歷程相近,都經歷了煤煙型、石油型(機動車污染)、區域復合型污染幾個階段。
大城市空氣污染防治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過去幾十年來,世界各國大城市普遍針對空氣污染開展了治理工作,治理重點從工業污染源等固定源逐步過渡到交通污染源等流動源,空氣質量管理的手段由簡單限制、末端污染治理過渡到空氣質量目標管理和風險控制階段。世界各國大城市空氣污染治理在經歷了一個漫長艱苦歷程后,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
與國外城市相比,中國大城市面臨的局面要更加復雜,龐大的人口數量、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復雜的燃料結構以及高密度的產業集聚,產生了更為復雜的污染物,造成了空氣污染,給空氣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本書寫作的出發點是梳理世界空氣污染發展演變的普遍歷程與規律,分析各國大城市空氣污染治理過程,期望通過總結歸納典型世界城市空氣污染治理和空氣質量管理的成功經驗,為中國乃至發展中國家大城市空氣污染治理與空氣質量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本書中,本著挑選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世界大城市,在城市發展歷程、空氣污染發展演變方面與中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一定可比性,其經驗和教訓對中國大城市空氣質量改善有實際借鑒意義等原則,考慮以下幾個指標對涉及城市進行了挑選。
①超大型城市:居民人數在300萬以上。
②地理分布:歐洲,美洲,亞洲。
③環境污染治理歷程:在通過采取具體政策和措施治理空氣污染方面具有長期經驗(超過20年)。
綜合以上方面,并考慮數據的可得性以及統計口徑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最終確定倫敦、巴黎、米蘭、紐約、洛杉磯、東京、首爾為本書分析的主要城市(圖1-1)。

圖1-1 本書分析的主要城市分布圖
本書編寫團隊在長期工作過程中,與國際環保組織、世界主要大城市環保部門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開展了多個空氣質量管理相關的合作項目。通過邀請國外專家來京召開專題研討會,總結、整理相關空氣污染治理和空氣質量管理國際合作項目報告,以及檢索世界主要大城市環保網站等途徑,系統地剖析世界主要大城市的空氣質量現狀、過去幾十年空氣質量發展變化、空氣污染治理歷程和主要的政策(措施)及效果,總結歸納了世界各國大城市空氣污染發展演變的普遍歷程與規律,并分析了世界各國大城市空氣質量管理的成功經驗與做法(圖1-2)。

圖1-2 世界各國大城市空氣污染治理與空氣質量管理研究技術路線圖
- 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安全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的風險評估
- 排污權有權使用和交易制度設計、實施與拓展
- 少兒安全行為手冊(學前)
- 中國海岸污染過程研究:泥質潮間帶重金屬本底構建及污染過程解析
- 浙江海域赤潮災害及防治
- 寧夏自然災害防災減災重大問題研究:林業災害卷
- 供熱工程
- 資源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首都生態文明建設考察(首都可持續發展研究叢書)
- PM2·5和氣體凈化技術
- 國外大城市危機管理模式研究
-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科研成果論文選編
- 典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及碳排放達峰路徑研究
- 上海合作組織區域和國別環境保護研究(2015)
- Plasma 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環境保護中等離子體治理技術)
- 大象的退卻:一部中國環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