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建筑水暖電工程現場細部施工做法
- 閔玉輝
- 4053字
- 2019-01-03 12:22:57
第二節 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裝
一、雨水斗安裝
1.示意圖和現場照片
雨水斗安裝示意圖和現場照片分別見圖2-9和圖2-10。

圖2-9 雨水斗安裝示意

圖2-10 雨水斗安裝現場照片
2.注意事項
①雨水斗的連接應固定在屋面承重結構上,雨水斗邊緣和屋面相連處應嚴密不漏。連接管管徑當設計無要求時,不得小于100mm。
②雨水斗安裝完畢,隨雨水管露明表面刷設計要求的面漆。
3.施工做法詳解
工藝流程:制作要求→雨水斗的制作→雨水斗的布置→水落口的構造→雨水斗的安裝。
(1)制作要求
制作雨水斗時,要求排泄雨水時的夾氣量盡可能小。因此,雨水斗必須是在保證攔截粗大雜質的前提下,承擔的匯水面積越大越好;頂部無孔眼,以防止內部與大氣相通;結構上要求導流暢通、水流平穩且阻力要小,其構造高度一般為50~80mm;制造加工要簡單。雨水斗的斗前水深一般不宜超過100mm,以免影響屋面排水。
(2)雨水斗的制作
①劃線:依照圖紙尺寸、材料品種、規格進行放樣劃線,經復核與圖紙無誤后,進行裁剪。為節約材料宜合理進行套裁,先劃大料,后劃小料,劃料形狀及尺寸應準確,用料品種、規格無誤。
②樣板:劃線后,先裁剪出一套樣板,裁剪尺寸準確,裁口垂直平正。
③成型:將裁好的塊料采用電焊對口焊接,焊接之后經校正符合要求。
④刷防銹層:加工制作好的雨水斗(包括鑄鐵雨水斗)應刷防銹層。對于鑄鐵雨水口應先除掉焊縫熔渣,再用鋼絲刷刷掉銹斑,然后均勻刷一道防銹漆。鍍鋅白鐵雨水斗應涂刷磷化底漆。
(3)雨水斗的布置
雨水斗的布置位置,要考慮集水面積比較均勻及便于與懸吊管及雨水立管的連接,確保雨水能通暢流入。其布置要求如下。
①布置雨水斗時,應首先考慮以伸縮縫或沉降縫作為分水線。
②在有伸出屋面的防火墻時,由于其隔斷了天溝,因此可考慮將防火墻作為天溝排水分水線,否則應在伸縮縫、沉降縫或防火墻的兩側各設兩個雨水斗。
a.伸縮縫或沉降縫兩側的兩個雨水斗,如連接在一根立管或總的懸吊管上時,應采用伸縮接頭并保證密封。
b.防火墻兩側的雨水斗如連接在一根立管或總懸吊管上時,可不必考慮設置伸縮接頭和固定支點。
③雨水斗的位置不宜太靠近變形縫,以免遇暴雨時,天溝水位漲高而從變形縫上部流入車間內。
④一般屋面天溝中每隔一定距離裝一個雨水斗。雨水斗的布置既要考慮屋面與天溝的構造,又要保證流水暢通。
a.在工業廠房中,常采用管徑為100mm的雨水斗,其間距為12~24m,并與柱距相配合。
b.雨水斗的間距要適宜,雨水斗的間距過小會增大工程造價;間距過大則匯水面積過大,會因排放量不足而致使屋面積水,甚至造成屋面漏水。
(4)水落口的構造
①挑檐板的雨水斗按設計要求,先剔出挑檐板鋼筋,找好雨水斗位置,核對標高,裝臥雨水斗,用?6鋼筋架固,支好托模板,用和挑檐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筑密實,雨水口上平不能突出找平面層。
②女兒墻雨水斗口。根據設計位置及要求,在結構施工時,應預先留出水落口孔洞。
在水落口的雨水斗安裝前,應先彈出雨水斗的中心線,找好標高,將雨水斗用水泥砂漿臥穩,用細石混凝土嵌固,填塞嚴密;外側在砌筑清水墻時,應按砌筑排磚貼砌和外墻縫子一致。
(5)雨水斗的安裝
屋面防水層應伸入環形筒下,雨水斗四周防水油氈彎折應平緩;雨水斗下的短管應牢固固定在屋面承重結構上,以防止由于屋面水流沖擊以及連接管自重的作用而削弱或破壞雨水斗與天溝溝體連接處的強度,造成接縫處漏水。
4.施工總結
①雨水斗水平高差應不大于5mm。設置在陽臺的雨水斗,上口距陽臺板底應為180~400mm。
②雨水管伸入雨水斗上口深度30~40mm,且雨水管口距雨水斗內壁不小于20mm。
③雨水斗排水口和雨水管連接處,雨水管上端面應當留有6~10mm的伸縮余量。
二、雨水管安裝
1.示意圖和現場照片
雨水管安裝示意圖和現場照片分別見圖2-11和圖2-12。

圖2-11 雨水管安裝示意

圖2-12 雨水管安裝現場照片
2.注意事項
①雨水管安裝前,應對雨水斗采取措施,不使雨水斗的排水澆墻,造成墻面污染。
②雨水管的安裝必須牢固,固定方法、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排水流暢,不漏水。
③雨水管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表面無空鼓氣泡現象、顏色一致。
3.施工做法詳解
工藝流程:預制加工→干管安裝→立支管安裝→配件安裝→卡架安裝。
(1)預制加工
根據圖紙要求及技術交底并結合實際情況,按預留口準確位置測量尺寸,繪制加工草圖。根據草圖計算管段尺寸,進行斷管。斷口要平齊,用刮刀或銑刀除掉斷口內外飛刺,外棱銑出150°角。粘接前應對承插口先進行插入試驗,不得全部插入,一般為承口的3/4深度。試插合格后,用棉紗將承插口需粘接部位的灰塵、水分擦拭干凈。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用毛刷涂抹黏合劑,先涂抹承口后涂抹插口,隨即用力垂直插入,插入粘接時將插口轉動90°,以利于黏合劑分布均勻,約30s至1min即可粘接牢固。粘牢后立即將溢出的黏合劑擦拭干凈。多口粘接時應注意預留口方向。
(2)干管安裝
①首先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的坐標、標高結合預留槽洞或預埋套管進行放線。埋入地下時,按設計坐標、標高、坡向、坡度開挖槽溝并夯實。地下埋設管道應先用細砂回填至管上皮100mm,上覆過篩土,夯實時勿碰損管道。
②采用托吊管安裝時應按設計坐標、標高、坡向做好托、吊架。施工條件具備時,將預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編號運至安裝部位進行安裝。各管段粘接時也必須按編號依次進行。全部粘接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勻,各預留口位置準確。托吊管粘牢后再按水流方向找坡度。最后將預留口封嚴和堵洞。
③干管安裝完后應做灌水試驗。
(3)立支管安裝
①按設計坐標、管徑要求校核預留孔洞,洞口尺寸可比管道外徑大50~100mm,不可損傷受力鋼筋。安裝前根據需要支搭操作平臺。
②立管安裝時,宜先下后上,逐段逐層安裝,流水接口宜設置在伸縮節位置,每次安裝時先清理已預留的伸縮節,將鎖母擰下,取出橡膠圈,清理雜物。立管插入應先計算插入長度并做好標記,然后涂上肥皂液,套上鎖母及橡膠圈,將管端插入標記處鎖緊鎖母。
③應先將立管上端伸入上一層洞口內,下端口垂直用力插入至標記為止。合適后用U形抱卡緊固,找正找直,三通口中心應符合設計要求,有防水要求需安裝止水環,保證止水環在板洞中位置,止水環可用自制品或成品,即可堵洞,臨時封堵各個管口。
④排水立管管中距凈墻面距離為100~120mm,立管距灶邊凈距不得小于400mm,與供暖管道的凈距不得小于200mm,且不得因熱輻射使管外壁溫度高于40℃。
⑤管道穿越樓板處為非固定支承點時,應加裝塑料或金屬套管,套管內徑可比穿越管外徑大兩號管徑,套管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mm。
⑥排水塑料管與鑄鐵管連接時,宜采用專用配件。當采用水泥捻口連接時,應先將塑料管插入承口部分的外側,用砂紙打毛或涂刷膠黏劑滾黏干燥的粗砂;插入后應用油麻絲填嵌均勻,用水泥捻口。
⑦地下埋設管道及出屋頂透氣立管,如不采用UPVC排水管件而采用下水鑄鐵管件時,可采用水泥捻口。為防止滲漏,塑料管插接處應用粗砂紙將塑料管橫向打磨粗糙。
⑧連接管是連接雨水斗和懸吊管的豎向短管,下端用斜三通與懸吊管連接。
⑨懸吊管連接雨水斗與雨水立管,是雨水內排水系統中架空布置的橫向管道,其管徑不宜小于連接管管徑,但不應大于300mm,懸吊管沿屋架懸吊,坡度不小于5‰;在懸吊管的端頭和長度大于15m的懸吊管上設檢查口或帶法蘭盤的三通,位置宜靠近墻柱,以利檢修;1根立管連接的懸吊管根數不多于2根,立管管徑不得小于懸吊管管徑。
(4)配件安裝
①雨水斗。根據建筑屋面做法校核預留孔洞位置,確定雨水斗坐標、標高,穩裝雨水斗,找平找正,固定牢固,做好雨水斗臨時封堵。雨水斗和懸吊管采用連接管連接,下端用斜三通與懸吊管連接。
②伸縮節
a.管端插入伸縮節處預留的間隙應為:夏季5~10mm;冬季15~20mm。
b.如立管連接件本身具有伸縮功能,可不再設伸縮節。
c.排水支管在樓板下方接入時,伸縮節應設置于水流匯合管件之下;排水支管在樓板上方接入時,伸縮節應設置于水流匯合管件之上,立管上無排水支管時,伸縮節可設置于任何部位;污水橫支管超過2m時,應設置伸縮節,但伸縮節最大間距不得超過4m,橫管上設置伸縮節應設于水流匯合管件的上游端。
d.當層高小于或等于4m時污水管與通氣立管應每層設一伸縮節,當層高大于4m時應根據管道設計伸縮量和伸縮節最大允許伸縮量確定。伸縮節設置應靠近水流匯合管件(如三通、四通)附近。同時,伸縮節承口端(有橡膠圈的一端)應逆水流方向,朝向管路的上流側(伸縮節承口端內壓橡膠圈的壓圈外側應涂黏合劑和伸縮節粘接)。
e.立管在穿越樓層處固定時,在伸縮節處不得固定;在伸縮節固定時,立管穿越樓層處不得固定。
③檢查口和清掃口。立管在樓層轉彎時,應在立管適當位置設置檢查口;立管底部和橫干管連接時應在立管適當位置設置檢查口,檢查口的朝向應便于檢修;距離較長的橫干管應按表2-1的規定設置檢查口,當立管安裝在管井或橫管敷設在吊頂內時,檢查口處應設檢修門。
表2-1 雨水管道的檢查口間距表

④阻火圈。高層建筑中,立管明設且其管徑大于等于110mm時,在立管穿越樓層處應設置阻火圈或長度不小于500m的防火套管,管徑大于等于110mm的橫支管和暗設立管相連時,墻體貫穿部位應設置阻火圈或長度不小于300mm的防火套管,且防火套管的明露部分長度不宜小于200mm;橫干管穿越防火分區隔墻時,管道穿越墻體的兩側應設置阻火圈或長度不小于500mm的防火套管;在需要安裝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的樓層,先將阻火圈或防火套管套在管段外,然后進行管道接口連接。防火套管及阻火圈的耐火極限不低于貫穿部位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
(5)卡架安裝
①支架。非固定支撐件的內壁應光滑,與管壁之間應留有微隙;管道支撐件的間距,立管不得大于2m。固定支撐在與管道外壁連接處應用柔性材料隔離。
②支撐件可采用注塑成型塑料吊卡、墻卡等;當采用金屬材料時,應做防腐處理。
③當雨水管道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架空布置時,立管底部宜設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
4.施工總結
①雨水管安裝不直。安裝卡箍時未認真找正,應彈線;側向應控制距墻的距離,目測順直。
②雨水斗高于找平層,造成屋面積水。應加強管理;操作應認真,保證防水層按設計要求的坡度做。
③雨水管固定不牢靠。主要是在基層下木塞用圓釘或木螺釘固定而造成;固定點嚴禁下木塞,雨水管卡箍采用塞水泥砂漿固定,其他采用射釘或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