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地養兔疾病防治技術
- 張鶴平
- 12376字
- 2019-01-03 12:46:22
第一節 林地養兔疾病綜合防控技術
林地養兔的疾病防治,應嚴格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根據兔的發病規律與特點,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降低發病率、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確保兔群健康和養兔生產的順利進行。林地養兔疾病的綜合防控措施包括以下內容。
一、場址選擇、規劃布局
林地養兔既不同于規模養殖場,又不同于一家一戶傳統散養,應該科學選擇場址、場內合理布局。在非禁養區內選址,飼養的兔與其他畜禽之間要有隔離設施。場址選好后要根據疾病控制的需要對場內進行合理布局。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應劃分生活區、生產區、隔離區。一般養殖場應有防曬、防寒的棲息場所(圈舍),放牧(運動)場,病兔隔離治療、糞便污物堆放、病死兔處理(高溫、深埋、焚燒)等的區域及設施設備。
1.場址選擇
選擇兔場場址應根據兔場的經營方式、生產特點、管理形式及生產的集約化程度等,對地形、地勢、水源、土質、居民點的配置、交通、電力、物質供應等條件進行全面考慮。
(1)地形地勢 兔場應建在地勢較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和向陽背風的地方,高出歷史洪水線1米以上,地下水位要在2米以下。家兔喜干燥,兔場也不宜選低洼、沼澤地區。低洼潮濕的場地,不利于兔的體熱調節,卻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會成為兔寄生蟲病特別是球蟲病的傳染源。兔舍地面應平坦稍有緩坡,一般坡度以1%~3%為宜,以利排水。地形應盡量開闊整齊,不要過于狹長或邊角過多,這樣在飼養管理時比較方便,能提高生產效率。
(2)地質和土壤 應了解選址地段的地質狀況,應收集工地附近的地質勘察資料、地層的構造狀況,如斷層、陷落、塌方及地下泥沼地層。對土層土壤的了解也很重要,如土層土壤的承載力,是否是膨脹土或回填土。膨脹土遇水后膨脹,導致基礎破壞,不能直接作為建筑物基礎的受力層;回填土土質松緊不均,會造成建筑物基礎不均勻沉降,使建筑物傾斜或遭破壞。遇到這樣的土層,需要做好加固處理,不便處理的或投資過大的則應放棄選用。
在選擇場址時,還要詳細了解場地的土質土壤狀況,要求場地以往沒有發生過疫情,透水透氣性良好,能保證場地干燥。
土質土壤的選擇,不宜過分強調土壤物理性質,應重視化學特性和生物學特性的調查。如因客觀條件所限,達不到理想土壤,就要在兔的飼養管理、兔舍設計、施工和使用時注意彌補土壤的缺陷。
(3)供電 兔場要靠近輸電線路,以盡量縮短新線敷設距離,并最好有雙路供電的條件。如無此條件,兔場要有自備電源以保證場內穩定的電力供應。另外,兔場盡量靠近集中式供水系統(城市自來水)和郵電通信等公用設施,以便于保障供水質量及對外聯系。
(4)交通 兔場場址要求交通便利,考慮物資需求和產品供銷,應保證交通方便。場外應通有公路,但不應與主要交通線路交叉。場址應盡可能接近飼料產地和加工地,靠近產品銷售地,確保有合理的運輸半徑。為確保防疫衛生要求,避免噪聲對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①兔膽小、怕驚,兔場應選建在比較安靜、可以避免噪聲影響的地方。不能靠近公路、鐵路、采石場等。
②為防止被污染,兔場不應建在各種化工廠、屠宰場、畜禽產品加工廠、制革廠等容易產生環境污染企業的附近,而且不應將兔場設在這些工廠的下風向。
③為防止疾病的傳播,兔場與其他畜禽場之間的距離,一般不少于500米。
④兔場最好遠離人口密集區,與居民點有1000米以上的距離,并應處在居民點的下風向和居民水源的下游。有些要求較高的地區,如水源一級保護區、旅游區等,則不允許選建兔場。
所以,選擇場址時既要考慮到交通方便,又要為了衛生防疫使兔場與交通干線保持適當的距離。兔場與主要公路的距離至少要在300~400米,國道(省際公路)500米,省道、區際公路200~300米,一般道路50~100米(有圍墻時可減小到50米)。
2.規劃布局
(1)生活區 生活區與社會聯系頻繁,應處在對外聯系方便的位置,安排在兔場一角,并設圍墻與生產區分隔開。生活區主要包括辦公室、職工宿舍、門衛室,以及外來人員更衣消毒室和車輛消毒設施等。生活管理區應在靠近場區大門內側集中布置。人員生活和辦公的區域應在場區的上風向和地勢較高的地段(地勢和風向不一致時,以風向為主)。大門前設車輛消毒池。場外的車輛只能在生活區活動,不能進入生產區。
(2)輔助生產區 主要是供水、供電、供熱、維修、倉庫等設施,這些設施要緊靠生產區布置,與生活管理區沒有嚴格的界限要求。飼料倉庫的卸料口開在輔助生產區內,倉庫的取料口開在生產區內,杜絕外來車輛進入生產區,保證生產區內外運料車互不交叉使用。
(3)生產區 生產區是兔場的核心,包括各種兔舍和飼料加工及儲存的建筑物。建筑物包括種兔舍(種公兔舍和種母兔舍)、繁殖兔舍、育成兔舍、幼兔舍或育肥兔舍。優良種公、母兔舍應布置在僻靜的地方,處于兔場的上風向。繁殖舍要靠近育成舍,以便兔群周轉。幼兔舍和育成兔舍應布置在空氣新鮮、疫病較少的位置,育肥舍應靠近兔場一側的出口處,以便出售種兔及商品兔。禁止一切外來車輛與人員進入生產區。生產區應該處在生活區的下風向和地勢較低處。
在生產區的入口處,應設專門的消毒間或消毒池,以便進入生產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嚴格消毒。飼料加工、儲存的房舍處在生產區上風處和地勢較高的地方,同時距兔舍較近的位置。由于防火的需要,干草和墊草堆放的位置必須處在生產區下風向,與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的衛生間距。
(4)隔離區 獸醫室、病兔的隔離、病死兔的尸坑以及糞污的存放和處理等屬于隔離區,應在場區的最下風向、地勢最低的位置,并與兔舍保持300米以上的衛生間距。場地有相應的排污、排水溝及污、糞水集中處理設施。隔離區的污水和廢棄物應嚴格控制,防止疫病蔓延和污染環境。
兔場分區布局如圖1-1所示。

圖1-1 兔場分區布局
1—糞便處理;2—幼兔舍;3—育成舍;4—繁殖舍;5—病兔舍;6—公兔舍;7—母兔舍;8—飼料加工;9—料庫;10—辦公生活區
3.防護設施
養殖場界限要劃分明確,規模較大的養殖場四周應建較高的圍墻或挖深的防疫溝,以防止場外人員及其他動物進入場區。在兔場大門及生產區、兔舍的入口處,應設相應的消毒設施,如車輛消毒池、腳踏消毒槽或噴霧消毒室以及更衣換鞋間等。車輛消毒池長應為通過最大車輛周長的1.5倍。
兔場內的道路分人員出入、運輸飼料用的清潔道(凈道)和運輸糞污、病死兔的污物道(污道),凈、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開。主干道連通場外道路。道路應堅實,主干道寬4米,其他道路寬3米。場區內道路縱坡一般控制在2.5%以內。
綠化不僅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兔場的小氣候,同時還可以減弱噪聲。
4.兔舍設計與建筑
兔舍設計,應“以兔為本”,充分考慮兔的生物學特性和行為習性。
(1)兔舍要求
①隔熱保溫 兔舍應冬暖夏涼,南方的兔舍應該建得高一些,北方的兔舍墻應建得厚一些、矮一些;雨多較濕的地方最好用磚或石砌墻,雨少、干燥、氣溫低的地方可用土坯、板打墻、三合土等材料筑墻,既經濟又保溫。在我國西北地區也有用窯洞作兔舍的。兔舍的屋頂可以用秸稈、瓦、水泥板、涂漆的纖維板等做成。兔舍的地面最好用水泥鋪設,也可以用三合土,用水泥鋪設的地面容易清洗消毒;還有用磚、土做兔舍地面的,成本比較低,但不利于消毒,尤其是種兔舍,不應該選用這種地面。
②加固籠具 家兔有嚙齒行為,容易損壞籠具、料槽等設備,兔籠門的邊框、產仔箱的邊緣等凡是能被兔啃到的地方,都應該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可選用合適的、耐啃咬的材料。在建筑上還應有防止家兔打洞逃跑的措施。
③通風換氣、透光 建造兔舍時一定要注意有利于通風換氣,利用門窗、天窗、排氣管、氣窗等,進行自然通風換氣,有條件的可以安排風扇。家兔的繁殖、生長、發育需要適當的光照時間,尤其是種兔,更為重要,光照不足會降低繁殖力,兔舍的方向最好是朝南向。
④有利于消毒及維修操作 兔舍應平整光滑,容易消毒,維修方便。兔舍的門應該開關方便,以便于操作;兔舍的走道一般不得少于1米寬,比較寬的走道有利于清掃和操作。
⑤兔舍內要設置排水系統 糞溝要有一定坡度,以便在打掃和用水沖刷時能將糞尿順利排出舍外、通往蓄糞池,也便于尿液隨時排出舍外。
⑥有利于防獸害 家兔膽小、怕驚,許多食肉動物都是家兔的天敵。建兔舍應注意嚴密,有利于防獸害。
⑦不宜過大 為了更好地消毒和防疫,所建兔舍不應過大。在一個兔舍內養兔太多,一旦發病難于控制。一棟兔舍最好不多于200~300個籠位。
(2)兔舍類型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氣候條件各異,飼養方式不同,各地有不同的建筑形式。按其排列形式分為單列式兔舍、雙列式兔舍和多列式兔舍;按其與外界的接觸程度分為亭式兔舍、開放式兔舍、半開放式兔舍和封閉式兔舍。
①室外單列式兔舍 這種兔舍既是兔舍又是兔籠。兔舍正面朝南,采用磚混結構,為單坡式屋頂,前高后低,屋檐前長后短,屋頂、承糞板采用水泥預制板或波形石棉瓦,兔舍后壁用磚砌成,并留有出糞口(圖1-2)。兔舍地基要高,最好前后有樹木遮陰。

圖1-2 室外單列式兔舍
這種兔舍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通風良好,光照充足,管理方便,夏季易于散熱,有利于仔兔生長發育和防止疾病發生;但舍飼密度較低,單籠造價較高,不易擋風擋雨,冬季繁殖仔兔有困難。
②室內單列式兔舍 兔舍四周有墻,南北墻有采光通風窗,屋頂為單坡式或雙坡式,兔籠列于兔舍內的北面,籠門朝南,兔籠與南墻之間為工作走道,兔籠與北墻之間為清糞道,南北墻距地面20厘米處留對應的通風孔(圖1-3)。

圖1-3 室內單列式兔舍
這種兔舍跨度小,通風、保暖好,光線充足,但利用率低。
③室外雙列式兔舍 室外雙列式兔舍的中間為工作通道,通道寬度為1.5米左右,通道兩側為相向的兩列兔籠。兩列兔籠的后壁就是兔舍的兩面墻體,屋架直接擱在兔籠后壁上,屋頂為雙坡式或鐘樓式。糞溝在兔舍的兩面外側(圖1-4)。

圖1-4 室外雙列式兔舍
這種兔舍單位面積內籠位數多,造價低廉,有害氣體少,濕度低,管理方便,夏季能通風,冬季也較容易保溫;但易遭獸害,缺少光照。
④室內雙列式兔舍 室內雙列式兔舍的屋頂為單坡或雙坡,舍內兩列兔籠背靠背排列。兩列兔籠之間為糞尿溝,靠近南北墻各有一條飼喂道。南北墻開有采光、通風窗,接近地面留有通風孔(圖1-5)。

圖1-5 室內雙列式兔舍
這種兔舍,室內溫度易于控制,通風、透光良好,能充分利用空間,但朝北一列兔籠光照、通風、保溫條件較差。而且由于飼養密度大,在冬季門窗緊閉時有害氣體濃度高。
⑤室內多列式兔舍 多列式兔籠排列三列或三列以上,有兩條或三條通道(圖1-6)。這種兔舍飼養密度大,適用于規模較大的兔場,對管理條件要求較高。

圖1-6 多列式兔舍
二、水源水質
(1)水量充足 兔場每天需水量很大,包括兔子飲水、兔舍沖洗、打掃用水、場內人員生活用水等。每只兔子平均每天飲300~500毫升的水。洗涮籠具、飼料地和日常生活都需要大量水。建設兔場時必須要求水源豐富。
(2)水質良好 水質要求無色、無味、無臭,透明度好。水的化學性狀需了解水的酸堿度、硬度、有無污染源和有害物質等。有條件則應提取水樣做水質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污染等方面的化驗分析。水源的水質不經過處理或稍加處理就能符合飲用水標準是最理想的。飲用水水質要符合無公害畜禽飲用水水質標準,見表1-1。
表1-1 畜禽飲用水水質標準

當畜禽飲用水中含有農藥時,農藥含量不能超過表1-2中的規定。
表1-2 畜禽飲用水中農藥限量指標

(3)水源選擇 水源周圍環境條件應較好。以地面水作為水源時,取水點應設在工礦企業的上游。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用水源。
自來水和深層地下水是最好水源。場區附近如有地方自來水公司供水系統,可以盡量引用,但需要了解水量能否保證。也可以在本場地打井,采用深層水作為主要供水來源或者作為地面水量不足時的補充水源。
三、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林地養兔,不管飼養規模大小都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疫病預防控制規章制度,并將疫病控制措施貫穿于日常工作。常用的規章制度主要如下。
①飼養管理制度。
②定期消毒制度 兔場應建立切實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對兔舍(包括用具)、地面土壤、糞便、水、皮毛等進行消毒。
③飼料、獸藥、疫苗等物資管理制度 包括飼料、獸藥、疫苗等物資的訂購、保藏、使用等。
④無害化處理制度 包括患病兔、疑似病兔的隔離、轉移、診斷、治療以及糞便、污水、污染物、圈舍、死亡兔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等。
⑤疫病監測制度 包括疫病的監測病種、時間和比例等。
⑥全進全出制度。
⑦隔離檢疫制度 隔離是防止疾病傳播的第一道屏障。包括兔場本身與外界環境的隔離、兔場內部新引進兔的隔離、人員的隔離以及病兔與健康兔的隔離。
a.兔場與外界環境的隔離 兔場周邊應無其他飼養場及肉類加工廠,與村莊以及主要公路相距至少1千米以上。
b.新引進兔的隔離 新引進的兔必須嚴格執行隔離檢疫制度,確認健康后方可入群。
c.人員的隔離 養殖場內部分區明確,才能產生應有的防疫作用,特別是生產區的辦公區域與生活區、生產區各區之間、凈道污道劃分清晰,避免形成一個防疫隱患區域。
謝絕外來人員進入生產區參觀訪問。
生產人員進入生產區,要經過更換消毒過的專用的工作服和鞋帽后才能進入。工作服和鞋帽必須每次用后都要經過消毒。
d.其他 堅持自繁自養,需要從外單位引種時,不從疫區購買。買入后要隔離檢疫,確認健康無病后,方可與原來的兔只混飼。
四、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
①注意環境衛生。根據不同生理階段兔的生長發育特點和營養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飼養管理制度,科學養兔,保證兔的正常生長發育和生產需要,提高兔群的抗病能力。
搞好兔舍周邊環境及舍內清潔衛生,兔舍應經常打掃,保持地面干燥。保持兔舍用具清潔,嚴禁在兔舍內和運動場蓄積糞尿,對糞便、污物集中進行生物熱發酵,以殺死糞便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
②重視飼料和飲水的清潔衛生。重視飼料和飲水的清潔衛生,不喂腐敗、發霉和變質的飼料。
③圈舍消毒,保持清潔。定期對兔舍進行帶兔消毒,降低舍內空氣中的微粒和病原微生物含量。圈舍每天要用機械法(對畜禽圈舍采用清掃、沖洗、洗刷等手段將糞便、墊草、飼料殘渣清除干凈)消毒1次,保持清潔、干燥。
④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溫。
⑤食槽和用具要保持清潔。
⑥定期驅蟲。
⑦滅鼠、滅蠅,防止疾病傳播。
五、發生疫情時采取的措施
為防止疾病在本場內的繼續擴散和傳播,必須要建立病兔隔離舍,將患有疾病的兔,一律轉入隔離舍飼養和治療。
(1)病兔 包括有典型癥狀或類似癥狀的兔。病兔應隔離在遠離正常兔,不易散播病原體并處于養殖場下風向的密閉房舍內飼養、治療。隔離舍內部及周圍環境應經常性地進行消毒。內部的用具、飼料、糞便污物等未經徹底消毒處理不得運出。
(2)可疑感染兔 無任何癥狀,但與病兔及其污染的環境有過接觸。這類兔有可能處在潛伏期,有排菌(毒)的危險,應在消毒后另選地方隔離、限制其活動,觀察,出現癥狀按病兔處理。經一定時間不發病,可取消隔離。
(3)假定健康兔 除上述兩類外,疫區內的其他兔都屬于此類。應與上述兩類嚴格隔離飼養,加強防疫消毒和相應的保護措施,立即進行緊急接種。
六、兔場的消毒
1.消毒的分類
消毒按其進行的時間及性質,可分為經常性消毒、定期消毒及突擊性消毒。
(1)經常性消毒 為預防疾病對飼養員及飼養設施和用具進行消毒;對工作衣、帽、靴進行消毒;在兔場出入門口、兔舍門口設消毒池(槽),對經過的車輛或人員進行消毒。
(2)定期消毒 對周圍環境、圈舍、設備用具如食槽、水槽(飲水器)、注射器、針頭等進行定期消毒。
(3)突擊性消毒 發生傳染病時,為及時消滅病兔排出的病原體,對病兔接觸過的圈舍、設備、用具進行消毒,對病兔分泌物、排泄物及尸體進行消毒。防治兔病時使用過的器械也應做消毒處理。
2.消毒方法
(1)機械性清除 用清掃、鏟刮、洗刷等方法清除灰塵、污物及沾染在場地、設備上的糞尿、殘余飼料、廢物、垃圾,減少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同時也可提高使用化學消毒法的消毒效果。
在進行消毒前,必須進行徹底的清掃,對清掃不徹底的兔舍進行消毒,即使用高于規定的消毒劑量,效果也不顯著,因為除了強堿(氫氧化鈉溶液)以外,一般消毒劑,即使接觸少量的有機物(如泥垢、塵土或糞便等)也會迅速喪失殺菌力。消毒以前的場地應保持干凈。據試驗,采用清掃方法,可使畜舍內的細菌數減少20%左右,如果清掃后再用清水沖洗,則畜舍內的細菌數可減少50%以上,清掃、沖洗后再用藥物噴霧消毒,畜舍內的細菌數可減少90%以上。
(2)通風換氣 通風可以使舍內空氣中的微生物和微粒的數量減少,同時通風能加快水分蒸發,使物體干燥,而缺乏水分,會引致許多微生物不能生存。
(3)物理消毒法
①陽光 直射陽光具有較強的消毒作用,其光譜中的紫外線,波長在240~280納米,有較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病毒和非芽孢的菌體,在直射陽光下,只需幾分鐘到1小時,如口蹄疫病毒經1小時、結核桿菌經5~8小時,就能被殺死。即使是抵抗力很強的芽孢,在連續幾天的強烈陽光下,反復曝曬也可變弱或被殺死。利用直射陽光消毒牧場、運動場及可移出舍外、已清洗的設備與用具,經濟又簡便。
②高溫消毒 高溫消毒主要有火焰、煮沸與蒸汽三種形式。
火焰噴射是從專用的火焰噴射消毒器中噴出火焰,其具有很高的溫度,能有效殺死病原微生物,常用于金屬的籠具、水泥地面、磚墻的消毒。火焰可用于直接燒毀一切被污染而價值不大的用具、墊料及剩余飼料等,可以殺滅一般微生物及對高溫比較敏感的芽孢。火焰消毒是一種較為簡單的消毒方法,對鐵制設備及用具以及對土墻、磚墻、水泥墻縫等可用此方法。
煮沸與蒸汽消毒效果比較確實,如烘箱內干熱消毒、高壓蒸汽濕熱消毒、煮沸消毒等,主要用于衣物、注射器等的消毒。
(4)化學消毒法 利用化學消毒藥使其和微生物的蛋白質產生凝結、沉淀或變形等作用,從而使細菌和病毒的繁殖發生障礙或死亡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①化學消毒劑的選擇
a.了解消毒劑的適用性。不同種類的病原微生物構造不同,對消毒劑反應不同,有些消毒劑為“廣譜”性的,對絕大多數微生物具幾乎相同的效力;也有一些消毒劑為“專用”的,只對有限的幾種微生物有效。在購買消毒劑時,須了解消毒劑的藥性。
b.消毒力強,性能穩定。
c.毒性小、刺激性小,對人畜危害小,不易殘留在畜產品中,并對兔舍、器具等無腐蝕性。
d.價廉易得,易配制和使用。
②進行化學消毒時應注意的問題 消毒藥的作用機理,一是藥物為菌體細胞壁所吸收,破壞菌體壁;二是藥物滲入細胞的原生質或與細胞中的成分起反應,使菌體的蛋白質變性;三是藥物包圍菌體表面,阻礙呼吸使之死亡。
現場消毒時要保證實效,除選擇殺菌力強、效力較高的消毒藥外,還必須注意消毒現場環境,以有效的方法進行徹底消毒。首先要清除污物,特別是糞便要清除干凈,否則效果不理想;其次要徹底清洗,可先用水沖洗,然后干燥,最后噴灑消毒藥,也可用刷子除去污物,再使用大量消毒力強的藥液,用高壓動力噴霧器噴灑兔舍。
③消毒藥物的使用方法
a.噴霧法或潑灑法 噴灑地面、墻體、舍內設施等,將消毒藥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噴霧器對需要消毒的地方進行噴霧消毒,或直接將消毒藥潑灑到需要消毒的地方。
b.擦拭法 用布塊浸沾消毒藥液,擦拭被消毒的物體。如對籠具的擦拭消毒。
c.浸泡法 主要用于消毒器械、用具、衣物等。一般是將被消毒的物品洗滌干凈后浸泡于消毒藥液內,藥液要浸過物品,浸泡時間較長為好。可在兔舍門口設消毒槽,用浸泡藥物的草墊對人員的靴、鞋等進行消毒。
d.熏蒸法 用于密閉兔舍的消毒。常用福爾馬林配合高錳酸鉀按一定比例混合對兔舍進行熏蒸消毒。
兔舍熏蒸消毒用藥量:每立方米房舍空間需福爾馬林15~45毫升、高錳酸鉀7.5~22.5克,根據房舍污染程度和用途不同,使用不同的藥量。用藥時,福爾馬林體積(毫升)與高錳酸鉀質量(克)比例為2:1,以保證反應完全。兔舍和設備在熏蒸消毒前要清洗干凈,消毒時先密閉房舍,然后把福爾馬林倒入容器內(容器的容量為福爾馬林的10倍以上),再放入高錳酸鉀,兩種藥品混合后馬上反應而產生煙霧。消毒時間為12小時以上,消毒結束后打開門窗。
熏蒸消毒必須有較高的氣溫和濕度,一般室內溫度不低于20℃,相對濕度為60%~80%。
e.生物消毒法 利用生物技術將病原微生物殺滅或清除的方法。如對糞便進行堆積發酵產生一定的高溫可殺死糞便中的病原微生物。
④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
a.消毒劑濃度 消毒劑必須按照要求的濃度配制和使用。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消毒效果。
b.消毒劑溫度 大部分消毒劑在較高溫度下消毒效果好,如兔舍熏蒸消毒時溫度低于16℃則沒有效果。個別消毒劑溫度升高殺菌力下降,如氫氧化鈉等。
c.時間 消毒劑與被消毒對象要有一定的接觸時間才能發揮最佳消毒效果。
d.酸堿度 酸堿度的變化可影響某些消毒劑的作用。碘制劑、酸類、來蘇兒等陰離子消毒劑在酸性環境中殺菌作用較強,而新潔爾滅、戊二醛等在堿性環境中殺菌力較好。
e.病原微生物敏感性 病原微生物對不同的消毒劑的敏感性差異較大。病毒對甲醛、堿的敏感性高于酚類。
f.化學拮抗物 排泄物、分泌物等妨礙消毒藥物與病原微生物的接觸,影響消毒效果。在消毒前,要將需消毒物先進行清洗、清掃,去除有機物質,以保證消毒效果。
3.常用的化學消毒藥
常用的化學消毒藥有氫氧化鈉(燒堿)、草木灰、石灰乳(氫氧化鈣)、漂白粉、克遼林、石炭酸、高錳酸鉀、氨水、碘酊等,這些常用消毒防腐藥因性狀和作用的不同,消毒對象和使用方法也不一致,應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藥物。
(1)氫氧化鈉(火堿) 市售火堿含94%氫氧化鈉。為白色固體,在空氣中易潮解,有強烈腐蝕性。本品殺菌、殺病毒作用較強,常用于病毒性感染和細菌性感染的消毒,對寄生蟲有殺滅作用。2%~5%的水溶液用于兔舍、器具和運輸車輛消毒。
(2)生石灰 為白色或灰色塊狀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加水后放出大量熱量,變成氫氧化鈣,以氫氧根離子起殺菌作用,鈣離子也能使細菌蛋白質變性。生石灰加水制成10%~20%乳劑用于兔舍墻壁、運動場地面消毒,生石灰可在兔舍地面撒布消毒,消毒作用可持續6小時。
(3)漂白粉 干粉或混懸液,5%的漂白粉液用于兔舍地面排泄物消毒,臨用時配制,不能用于金屬用具消毒。
(4)過氧乙酸溶液 無色透明溶液,呈弱酸性,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并帶有醋酸味。殺菌作用快而強,抗菌譜廣,對細菌、病毒、霉菌和芽孢均有效。0.04%~0.2%水溶液用于耐酸用具的浸泡消毒;0.1%~0.5%溶液用于畜禽體、兔舍地面、用具消毒。
(5)克遼林 由粗制煤酚、肥皂、樹脂和氫氧化鈉混合加溫制成的暗褐色液體,以水稀釋時即成乳白色。用于兔舍、用具和排泄物的消毒。
(6)新潔爾滅 為淡黃色膠狀液體,易溶于水。為季銨鹽類表面活性劑,有殺菌和去污作用,對化膿性病原菌、腸道菌及部分病毒有較好的殺滅作用,對結核桿菌及真菌的效果較差,對細菌、芽孢一般只能起抑制作用,通常對革蘭陽性菌的殺滅能力較對革蘭陰性菌為強。0.05%~0.1%水溶液用于手術前洗手及皮膚黏膜消毒,0.15%~2%的水溶液用于兔舍空間的噴霧消毒。
(7)菌毒敵 為復合酚消毒藥物,噴灑或浸泡殺滅病毒、細菌、霉菌及多種寄生蟲卵。以1:300對兔舍消毒,1:100用于特定傳染病及運輸車輛消毒,禁止與堿性藥物配用。
(8)福爾馬林(甲醛溶液) 為無色帶有刺激性和揮發性的液體,內含40%的甲醛,殺菌力強,1%~1.25%的福爾馬林溶液在6~12小時能殺死細菌、芽孢及病毒,主要用于兔舍、倉庫及設備消毒。
(9)高錳酸鉀溶液 為暗紫色結晶,易溶于水。其殺菌能力較強,能凝固蛋白質和破壞菌體的代謝過程。2%~5%的水溶液用于飼養用具的洗滌消毒。生產中常利用高錳酸鉀的氧化性能來加速福爾馬林蒸發而進行空氣消毒。
(10)酒精 70%酒精常用于注射部位、術部、皮膚的涂擦消毒和外科器械的浸泡消毒。
(11)碘酊 為碘與酒精混合配制的溶液,常用的有3%和5%兩種。其殺菌力強,能殺死細菌、病毒、霉菌、芽孢等。常用于注射部位、術部、皮膚、器械的涂擦消毒。
4.兔場的消毒制度
(1)人員消毒 進入養殖場區的人員,必須在場門口更換靴鞋,并在消毒池內進行消毒。飼養人員更換衣物,穿戴清潔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經消毒后才進入生產區。工作服、鞋、帽定期洗刷消毒。飼養人員在接觸兔群、飼料等之前,必須洗手,并用1:1000的新潔爾滅溶液浸泡消毒3~5分鐘。兔場謝絕外來人員參觀,必須進入生產區時,要洗澡、更換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場內防疫制度。
(2)兔舍的消毒及環境消毒
①兔舍消毒 每月應消毒1次,用0.4%過氧乙酸液噴灑。若有條件,可將兔暫時移入另一兔舍,用福爾馬林、高錳酸鉀加熱熏蒸消毒2小時,然后開窗換氣,待氣味消失后,再將兔移入。消毒前應移出兔子,并將籠具清洗干凈,緊閉門窗,若能保持室內溫度為15℃則效果更好。經4~12小時后,打開門窗,待氣味消失后,即可放兔入籠。
②周圍環境消毒 兔舍周圍環境每2周用2%火堿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場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場大門口、兔舍入口設消毒池,使用2%火堿或5%來蘇兒溶液,注意定期更換消毒液。
③用具消毒 對竹制、木制籠具和底網,可用開水煮沸15分鐘。若有可能應經常放在陽光下曝曬消毒。對金屬籠具、水槽、食槽可用開水煮沸15~30分鐘,也可用火燒進行消毒。
④運動場的消毒 應每天清掃,定期用10%~20%石灰水噴灑。
⑤產仔箱及墊草的消毒 使用前應在日光下曝曬2小時左右,以消毒滅菌。
⑥糞便消毒 兔的糞便消毒最實用的方法是生物熱消毒法。
七、兔的免疫接種
免疫接種是指通過疫苗、類毒素、免疫血清等激發機體產生特異性抵抗力,保護易感家畜免受感染的一種方法。有計劃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兔的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1.免疫接種分類
根據免疫接種進行的時機不同,可分為預防接種和緊急接種。
(1)預防接種 在經常發生某些傳染病的地區,或有某些傳染病潛在的地區,或受到鄰近地區某些傳染病經常威脅的地區,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時有計劃地給健康的兔群進行免疫接種,稱為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通常使用疫苗、菌苗、類毒素等生物制劑作為抗原,使機體產生自動免疫力。用于人工自動免疫的生物制劑可統稱為疫苗,包括細菌、支原體、螺旋體制成的菌苗,用病毒制成的疫苗和用細菌外毒素制成的類毒素。
根據接種對象和所用生物制劑的品種不同,采用皮下注射、皮內注射、肌內注射、口服等不同的接種方法。接種后經一定時間(數天至3周),可獲得數月至1年以上的免疫力。
(2)緊急接種 緊急接種是在發生疫病流行時,為了使疫病得到控制或撲滅,對疫區和受威脅區尚未發病的家畜進行的應急性免疫接種。緊急接種通常使用免疫血清或抗毒素,使機體很快獲得被動免疫力。但在疫區內應用疫苗做緊急接種時,須對所有受到傳染病威脅的家畜逐一進行詳細觀察和檢查,僅能對正常無病的家畜以疫苗進行緊急接種;對病畜及可能已受感染的潛伏期病畜,必須在嚴格消毒的情況下立即隔離,不能再接種疫苗。
2.免疫接種方法
(1)皮下注射 多數疫病的疫苗可采用皮下注射法接種。注射部位在股內側和肘后。
(2)肌內注射 可進行皮下注射的疫苗部分也可采用肌內注射。肌內注射多選擇在頸部或臀部肌肉。一般用12號針頭。
(3)皮內注射 少數疫苗需進行皮內注射,注射部位多在頸側外部或尾根皮膚皺襞。
(4)經口免疫 將疫苗溶于水或拌于飼料中,通過飲水或吃食進行口服免疫。
3.免疫接種計劃的制訂
建立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有計劃地對兔群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要根據本地區的疫病流行情況,結合兔場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疫苗、接種方法、劑量,確定各種疫苗接種的時間等,以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需注意的是,對本地和本場尚未發生的疫病,必須在證明確實已經受到嚴重威脅時,才能計劃接種,對高毒力型的疫苗更應慎重,非不得已不引進使用。
4.疫苗選購及使用注意事項
(1)要購買有國家批準文號的正式廠家的疫苗 疫苗使用前要仔細檢查,如發現疫苗沒有標簽、生產時間過期、色澤有變化、發生沉淀、發霉、玻璃瓶破裂等情況都不能使用。使用后的玻璃瓶等包裝不得亂丟,應消毒或深埋。
(2)妥善保存和運輸 一般要求疫苗應冷藏保存、運輸。疫苗應保存在低溫、避光及干燥的場所。滅活疫苗、免疫血清等應保存在2~10℃,防止凍結。弱毒疫苗一般都在0℃以下保存,溫度越低,疫苗保存效果越好。疫苗在保存期溫度應保持穩定,避免反復凍融。運輸途中要避免高溫和日光直接照射,盡快到達保存地點或預防接種地點。
(3)疫苗的稀釋配制 疫苗稀釋時須避光、無菌條件操作。稀釋液應用滅菌的蒸餾水、生理鹽水或專用的稀釋液。稀釋時絕對不能用熱水,疫苗稀釋后要避免高溫及陽光直接照射。活菌疫苗稀釋時稀釋液中不得含有抗生素。疫苗接種所用注射器、針頭、瓶子等必須嚴格消毒。
(4)使用 嚴格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進行疫苗接種。稀釋倍數、接種劑量、部位按照說明進行。
5.兔的常用疫苗
(1)兔出血癥(兔瘟)疫苗 使用兔出血癥組織滅活苗。頸部皮下注射1毫升,7天左右產生免疫力。35~40日齡首免,免疫期4~6個月,55~60日齡加強免疫。此后每年注射3次。
(2)兔黏液瘤病疫苗 用黏液瘤兔腎細胞弱毒苗,按使用說明規定的劑量加生理鹽水稀釋。斷乳日齡以上的兔,每兔皮下或肌內注射1毫升,4日后產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3)兔巴氏桿菌病菌苗 兔巴氏桿菌滅活苗,皮下或肌內注射1毫升,7天產生免疫力。30日齡首免,間隔2周加強免疫。此后每年免疫2~3次。免疫期為4~6個月。
(4)兔波氏桿菌病菌苗 用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滅活苗,皮下或肌內注射1毫升,7天后產生免疫力,母兔懷孕后1周、仔兔斷乳前1周注射,其他兔每年注射2~3次,免疫期為4~6個月。
(5)兔產氣莢膜梭菌病 兔產氣莢膜梭菌病滅活苗,30日齡以上的兔,皮下或肌內注射1毫升,間隔2周加強免疫,其他兔每年注射2~3次。免疫期為4~6個月。
(6)兔偽結核病菌苗 兔偽結核耶爾森桿菌多價滅活苗,皮下或肌內注射1毫升,7天后產生免疫力,仔兔斷乳前1周注射,其他兔每年注射2~3次。免疫期6個月。
(7)兔沙門桿菌病菌苗 兔沙門桿菌滅活苗,皮下或肌內注射,7日后產生免疫力,仔兔斷乳前1周、懷孕前或懷孕初期的母兔以及其他青年兔注射1毫升,每年注射2次。免疫期為半年。
(8)兔大腸桿菌病菌苗 兔大腸桿菌滅活苗,肌內注射1毫升,仔兔20~30日時注射,7天后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4個月。
(9)兔肺炎克雷伯菌病滅活苗 兔肺炎克雷伯菌病滅活苗,皮下注射,7天產生免疫力,仔兔斷乳時注射1毫升,免疫期4~6個月。
參考免疫程如下。
18~25日齡皮下注射兔大腸桿菌多價滅活疫苗,1毫升/只。
26~35日齡皮下注射兔多殺性巴氏桿菌滅活疫苗,1~2毫升/只。
36~45日齡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癥(兔瘟)滅活疫苗,1.2毫升/只。
46~60日齡皮下注射兔產氣莢膜梭菌病滅活疫苗,2毫升/只。
70日齡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癥、多殺性巴氏桿菌病二聯滅活疫苗,1.5毫升/只。
繁殖種兔每4個月接種免疫1次,每次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癥、多殺性巴氏桿菌病二聯滅活疫苗,2毫升/只;大腸桿菌多價滅活疫苗,1.5毫升/只;產氣莢膜梭菌病滅活疫苗,2毫升/只。每種疫苗需間隔5~7日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