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虱病

虱病是由虱寄生于人體叮咬皮膚所引起的一種瘙癢性皮膚病。在衛生條件不良時發病率較高。根據寄生的部位不同,虱病可分為以下三種。①頭虱:多見于衛生不良的婦女和兒童,以枕后及耳后發際多見,虱附著于發根,虱卵(蟣子)附著于發干,順毛發可將其捋除,多發生在兒童。②體虱:見于貼身衣服的衣領、褲腰等皺褶部,多見于冬季。③陰虱:形體較大,比頭虱更易于被發現,多因性接觸傳染。各型虱病的主要癥狀為刺癢感。根據接觸史,頭發或頸、腰等部位瘙癢,結合查虱即可確診。虱及虱卵通常肉眼或借助放大鏡即可發現,必要時可用低倍鏡觀察其形態以分類。

中醫認為,本病因衛生不潔,復感濕熱之邪,濕熱久郁則生蟲,蟲淫作癢,則出現抓痕、血痂;濕熱充于腠理,則浸淫肌膚,故而皮膚出現潮紅、丘疹、糜爛、滲液。以殺蟲止癢為主要治則,以外治為主。

治療方

外治處方

1.陰虱外洗方一

【組方】 花椒、苦參、百部、黃柏、艾葉、蛇床子各30g。

【方解】 百部、花椒是殺蟲止癢的藥物,常用于治療寄生蟲、真菌、螨蟲等引起的皮膚病。輔以艾葉、黃柏清熱解毒,佐以苦參、蛇床子清熱利濕、祛風止癢,可消炎殺菌,預防因搔抓及虱蟲叮咬而引起繼發感染,并可去除陰虱病引發的劇烈瘙癢癥狀。

【功效主治】 化濕清熱,殺蟲止癢。主治陰虱。

【制法用法】 常規刮除陰毛,先用中藥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min;再用10%硫黃霜外涂患處,每日2次,7天為1個療程。

【處方來源】 王琪,張玲.外用藥治療陰虱病102例臨床分析.包頭醫學院學報,2008,24(3):277-278.

2.陰虱外洗方二

【組方】 蛇床子30g,百部20g,苦參、白鮮皮各50g,黃柏25g。

【方解】 方中百部、蛇床子祛風燥濕殺蟲,特別是百部的水浸液,對陰虱具有較強的殺滅作用;苦參、白鮮皮祛風燥濕,殺蟲止癢;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諸藥合用相輔相成,增加了殺蟲止癢、解毒燥濕之功效,即現代醫學上殺蟲、殺菌、抗炎、脫敏、止癢作用。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主治陰虱。

【制法用法】 無需剃除患處毛發,用中藥水煎后坐浴,每日1次,每次30~40min。3天為1個療程。

【處方來源】 楊麗,任麗萍.中藥治療陰虱病63例.遼寧中醫雜志,2004,31(5):396.

3.陰虱外洗方三

【組方】 苦參、生百部各40g,蛇床子、白鮮皮、土茯苓各30g,烏梅10g,明礬15g。

【方解】 方中生百部、蛇床子具有殺蟲止癢之功;苦參、土茯苓、明礬、白鮮皮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止癢之效;在現代藥理學證實烏梅具有抗過敏、抑止變態反應的作用。

【功效主治】 清熱燥濕,祛風止癢。主治陰虱。

【制法用法】 首先把病變部位的毛發剔除,然后用煎好的中藥外洗方外洗病變部位,然后用小毛巾蘸藥液外敷20min。

【總結】 該方除了對陰虱病療效較好外,對疥瘡、肛周濕疹等也有較好的療效,且藥源廣泛,價格低廉,特別適合于基層醫院使用。

【處方來源】 潘力.中藥外洗法治療陰虱病120例療效觀察.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6,12(17):2379.

4.陰虱外洗方四

【組方】 百部250g,白鮮皮100g,薄荷40g,地骨皮100g,苦參100g,75%乙醇1000ml。

【功效主治】 清熱,祛風,止癢。主治陰虱。

【制法用法】 將上述中藥加入75%乙醇1000ml,浸泡72h后去渣過濾,分裝備用。外涂抹陰部及肛周毛發區,每日2次,共2天。

【處方來源】 曹索奇,翟大勝.自制中藥外用液治療陰虱病52例.人民軍醫,1999,42(10):606-607.

5.百部湯

【組方】 百部50g,苦參30g,黃柏30g。

【方解】 百部滅虱殺蟲,既能殺死虱子又能殺死虱卵,據現代研究,還有抗菌、消炎、抗過敏作用;苦參、黃柏均能清熱燥濕、抗菌療瘡,苦參又善止癢殺蟲,助百部滅虱止癢療瘡;黃柏瀉火解毒,為治男子陰瘡糜爛的良藥。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主治陰虱。

【制法用法】 剃盡陰毛,并將毛用火焚燒。然后用小毛巾蘸取百部湯由上而下擦洗陰部,勿使擦洗后的臟水流回原液,每次擦洗10~15min,每日2次,連用2日即可。不愿剃除陰毛者,擦洗方法相同,但擦洗時可稍用力,擦洗時間可延長至20~30min,且需連續用藥5~7日。

【總結】 本方既滅陰虱,又能治陰虱引起的繼發感染及其他皮膚病。臨床治療陰虱病療效確切,未發現毒性作用和副作用,且使用方便、價廉易行。

【處方來源】 吳伯聰.自擬百部湯治療陰虱病52例臨床觀察.湖南中醫藥導報,2000,12(6):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耒阳市| 鲁山县| 崇仁县| 葫芦岛市| 新平| 扶沟县| 金平| 托克托县| 鹤壁市| 仁怀市| 张家口市| 中山市| 利辛县| 信宜市| 长寿区| 乌恰县| 东海县| 蒙阴县| 高平市| 乌审旗| 股票| 周宁县| 沈丘县| 民权县| 南陵县| 当阳市| 甘洛县| 大新县| 六枝特区| 稷山县| 泊头市| 彭阳县| 兴文县| 晋城| 米泉市| 枣阳市| 西藏| 乐昌市| 芮城县| 扶沟县|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