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腹瀉

一、實瀉

吐瀉腹痛膠囊

【藥物組成】木香、厚樸、白芍、茯苓、甘草、廣藿香、赤石脂、朱砂、丁香。

【劑型】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色的粉末;氣香,味微甘、澀。

【規格】每粒重0.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

【功用主治】化氣消滯,祛濕止瀉。用于濕熱積滯引起的腹痛泄瀉,眩暈嘔吐。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不適用于急性腸道傳染病之劇烈惡心、嘔吐、水瀉不止;哺乳期婦女慎用。

固腸止瀉丸

【藥物組成】烏梅、黃連、干姜、木香、罌粟殼、延胡索。

【劑型】本品為包衣濃縮丸或水丸,呈黃褐色(濃縮丸除去包衣);味苦、微辣。

【規格】濃縮丸每9粒重1克;水丸每12粒重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克(濃縮丸)或一次5克(水丸),一日3次。

【功用主治】調和肝脾,澀腸止痛。用于治療肝脾不和,瀉痢腹痛,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見上述癥候者。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不換金正氣散

【藥物組成】蒼術、陳皮、半夏、厚樸、廣藿香、炙甘草。

【劑型】本品為棕褐色的粗粉;氣香,味苦、微甘。

【規格】每袋重15克。

【用法用量】取生姜、大棗少許燉湯送服,一次15克,一日1~2次。

【功用主治】燥濕化痰,理氣和中。用于脾胃不和,痰濕中阻,胸膈痞悶,寒熱往來,霍亂吐瀉,山嵐瘴氣。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脾胃陰虛,主要表現為口干、舌紅少津、大便干者,不適合用本藥。

二、虛瀉

四神丸

【藥物組成】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吳茱萸、大棗。

【劑型】本品為淺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咸而帶酸、辛。

【規格】每10粒重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日1~2次。

【功用主治】溫腎散寒,澀腸止瀉。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溏泄,癥見腸鳴腹脹、五更溏泄、食少不化、久瀉不止、面黃肢冷。用于慢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腸結核之久瀉或五更泄瀉屬于脾腎虛寒,尤以腎陽虛為著者。

【注意事項】濕熱泄瀉,腹痛者禁用。

開胃健脾丸

【藥物組成】黨參、白術、茯苓、山藥、木香、陳皮、砂仁、山楂、六神曲、麥芽等。

【劑型】本品為黑褐色的水蜜丸;味甘、微苦。

【規格】每10粒重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功用主治】開胃健脾。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缺乏,噯氣吞酸。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不適用于口干、舌少津,或有手足心熱,食欲缺乏,脘腹作脹,大便干。

固本益腸片

【藥物組成】黨參、白術、炮姜、山藥、黃芪、補骨脂、當歸、白芍、延胡索、木香、地榆、赤石脂、兒茶、甘草。

【劑型】本品為棕色或棕黃色片;氣微香,味微苦。

【規格】每片重0.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片,一日3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30天為一個療程,連服2~3個療程。

【功用主治】健脾溫腎,澀腸止瀉。主治脾虛或脾腎陽虛所致久泄久痢,適用于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癥見慢性腹痛、腹瀉、大便清稀或有黏液及黏液血便,食少腹脹,腰酸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虛。

【注意事項】有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便膿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瀉后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泄瀉時腹部熱、脹、痛者忌服。

補脾益腸丸

【藥物組成】黃芪、黨參、砂仁、白芍、當歸、白術、肉桂、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甘草、防風、木香、補骨脂、赤石脂。

【劑型】本品為胃腸分溶型水蜜丸;氣香,味甘、辛、微苦。

【規格】每10丸重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兒童酌減;重癥加量或遵醫囑。30天為一個療程,一般連服2~3個療程。

【功用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澀腸止瀉。用于脾虛泄瀉癥,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腹脹、腸鳴等癥。

【注意事項】泄瀉時腹部熱、脹、痛者忌服;胃腸實熱,感冒發熱者慎用;有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便膿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瀉后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吴江市| 崇阳县| 松滋市| 宜兴市| 达州市| 磐石市| 桂平市| 安西县| 平和县| 瓮安县| 伊吾县| 长海县| 卫辉市| 白水县| 古交市| 安图县| 屏边| 阿鲁科尔沁旗| 正镶白旗| 昌江| 望都县| 宝坻区| 宜兰市| 板桥市| 龙州县| 木兰县| 仁布县| 治县。| 清水河县| 门头沟区| 莎车县| 临泽县| 建平县| 澄迈县| 东港市| 定陶县| 吐鲁番市| 延津县| 乡城县|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