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輕松松認(rèn)植物(第2版)
- 汪勁武編著
- 3903字
- 2019-01-03 13:41:43
松科很重要
松科屬于松杉綱松杉目,是裸子植物中極重要的科之一,有10屬230種,我國有10屬113種29個變種,遠(yuǎn)比杉科、柏科的種多,也更重要。因?yàn)樗鼈兪窃忌种械闹匾肿?,?jīng)濟(jì)價(jià)值較大。
松科中又以松屬重要,此屬的葉針形,2個、3個或5個成束生,葉基部有葉鞘。外表看松的針葉生長在枝上,但實(shí)際是生在短枝(極短的短枝,外表不容易看清)頂上,短枝生在長枝上。松葉常綠性(葉生命力長于1年或以上)。其球果次年方成熟,種鱗不脫落。
云杉屬的葉不呈松針狀,而為四棱狀,或稍扁的扁棱形,也有呈扁平條形的,在長枝上可見有小枝隆起的葉枕(葉子掉了,原生處留下小木樁樣物存于長枝上,即為葉枕),球果的種鱗不脫落。
冷杉屬的葉扁平,上面中脈凹下,長枝上沒有葉枕。球果成熟時,種鱗隨種子脫落。
落葉松屬的葉扁平柔軟,冬天落葉,長枝上有明顯的短枝,葉在短枝上簇生,在長枝上散生,種鱗不脫落。
松屬中重要代表種為油松,主要產(chǎn)于我國華北、西北。
云杉屬中重要的種為白杄,產(chǎn)于我國華北。
冷杉屬中重要的種為遼東冷杉,產(chǎn)于我國華北。
落葉松屬中重要的種為華北落葉松,于我國華北、北京分布多。
話說油松
油松是我國特有種,其模式標(biāo)本產(chǎn)于北京,油松分布于吉林南部、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內(nèi)蒙古、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四川等省區(qū),為北京重要樹種之一。油松壽命長,在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東部、黃河西岸黃土區(qū)有一株天然油松高25米,胸徑達(dá)1.34米,氣勢雄偉,為古代遺株,估其年歲近千年,都稱其為“油松王”。
北京延慶松山有一株油松也稱“油松王”,高10米,胸徑達(dá)80厘米,估其年歲有幾百年。
北京北海公園內(nèi)的團(tuán)城,承先殿東側(cè)有一古油松,高21米,胸徑近1米,此油松枝葉濃密,樹蔭送風(fēng)徐徐,乾隆皇帝親封其為“遮蔭侯”。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多古油松群;遼寧千山多古油松,皆數(shù)百歲;山西太岳山區(qū)多油松,有一古油松分支9根,稱九桿旗,形態(tài)壯觀,已有數(shù)百歲了……
分清油松和馬尾松
20世紀(jì)50年代初,筆者見燕京大學(xué)校園(今北京大學(xué)校園)有不少油松,島亭上有老樹,鐘亭下也有老樹,樹上掛牌名曰馬尾松,這是誤認(rèn)油松為馬尾松。
油松與馬尾松區(qū)別明顯:油松針葉較粗短,質(zhì)地堅(jiān)硬。球果的種鱗鱗臍有尖刺,球果可以存樹上2~3年不落。馬尾松的針葉較細(xì)長柔軟,長可達(dá)20厘米,球果成熟后多脫落,種鱗鱗臍微凹,無尖刺。
油松與馬尾松分布差異大:馬尾松分布多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北部只達(dá)河南西部峽口、陜西漢水流域以南。油松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分布多,南方無。


油松

馬尾松
馬尾松也有“樹王”,如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xiāng)的一山溝中,有一馬尾松高達(dá)61米,從高度說堪稱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全州紹水鄉(xiāng)紹水村有一古馬尾松,高近40米,胸徑達(dá)2米,年歲千年,人稱為“馬尾松王”……
白皮松樹皮白
北京大學(xué)校園內(nèi)臨湖軒南側(cè)草坪上,有白皮松,樹皮灰白色。其針葉3針一束,粗硬。針葉短,大約10厘米長,葉基部的葉鞘早脫落,不同于油松,后著葉鞘不落。
白皮松樹皮不像油松那樣深裂成鱗狀塊片,葉3針一束,也不同于油松,后者2針一束。
白皮松分布于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在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則多為栽培的。北京栽培多,有古樹如北海公園承先殿東側(cè)的前后側(cè),有2株巨木,其中一株高30米,胸徑1.6米,樹干有乳白色塊斑,年數(shù)百歲。由于樹皮白色,乾隆親封它為“白袍將軍”。



白皮松
華山松不同于白皮松
華山松明顯不同于白皮松,華山松的針葉為5針1束,葉較細(xì)柔;白皮松的葉為3針1束,葉較粗硬。
華山松的球果比白皮松的長,前者長10~22厘米,白皮松球果長5~7厘米。又前者的種子無翅,白皮松種子有翅。


華山松
華山松分布于山西、河南、甘肅、四川、湖北、貴州、云南、西藏。由于模式標(biāo)本采于秦嶺,故命名為“華山松”。
紅松名氣大兼說黃山松
紅松主要生長在長白山、小興安嶺。它的特點(diǎn)是針葉5個一束,葉較粗硬稍短(長10~12厘米)與華山松有別。球果成熟時種鱗不張開,種子落不出去,而華山松種鱗張開,種子脫落;紅松種鱗先端反曲,華山松種鱗先端不反曲;紅松小枝密生銹色柔毛,華山松小枝光滑可別。


紅松
紅松種子大,可食;含脂肪、蛋白質(zhì),也可榨油入藥,中藥的“海松子”即紅松子,為滋養(yǎng)強(qiáng)壯藥。
除上述幾種松以外,著名的還有:長白松,產(chǎn)于長白山北坡,二道白河以上有純林,當(dāng)?shù)胤Q為美人松。其主干修長,分枝細(xì)長,針葉2針1束,長5~8厘米,較硬,球果小,卵狀圓錐形,長4~5厘米。此松從樹干、樹葉看似美人身材和手臂,故有美人松之名。
黃山松或稱臺灣松,主產(chǎn)于我國臺灣及大陸東南部。針葉2針1束,稍硬直,長5~13厘米,多為7~10厘米。球果卵圓形,長3~5厘米,向下彎垂。


黃山松
黃山松為我國特有種,在安徽黃山多見。黃山風(fēng)景區(qū)懸崖峭壁山地的松樹,多為黃山松,是黃山風(fēng)景區(qū)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黑松好識別
松樹全世界有約80多種,我國有20多種。本書前面曾在裸子植物中介紹過幾種有名的松樹。這里再介紹一種特殊種—黑松。
黑松是一種有特殊形態(tài)的松樹,“黑”是關(guān)鍵,它的幼樹樹皮呈暗灰色,老樹樹皮呈黑灰色,遠(yuǎn)看去,它與別的松(如紅松、白皮松、油松)在樹皮上確實(shí)黑色顯現(xiàn)。在山東昆崳山松樹林向上走的山溝、山坡,筆者見到較年長的黑松,其從樹干到樹枝,給人一種似黑影的印象,那種感覺無法用語言形容,只有親眼見到時,才會體會到。當(dāng)?shù)剡€有赤松,樹皮略呈紅色,兩者對比,顯然不同。
黑松的針葉為2針1束,質(zhì)地粗硬,筆者實(shí)地感受它的針葉較油松的針葉短些,且硬些、粗些;松針直徑可達(dá)2毫米,而油松只有1.5毫米;黑松的球果比油松的短些,最長的也不超過6厘米,而油松可達(dá)9厘米。
最奇怪的是,黑松的“黑”有名,但它的冬芽卻是銀白色的,油松的冬芽是紅褐色的,別的松也不見白色的芽,因此黑松又稱白芽松,此點(diǎn)成為識別它極重要的標(biāo)志之一。


黑松
黑松原產(chǎn)于日本及朝鮮南部海邊地區(qū)。我國有栽培,以大連及山東沿海區(qū)為多,南京、上海、武漢、杭州等城市區(qū)也有。在浙江北部沿海區(qū)以其造林,生長快,說明此松種可能喜歡海洋性氣候。
山東煙臺昆崳山引種松樹種類多,有一處居民點(diǎn)“松樹林”,筆者在此見到的松樹種類多,有黑松。喜歡認(rèn)識松樹的同志們,不妨旅游到那里考察一下,會有好的收獲。
有趣的是,另有歐洲黑松及其變種南歐黑松,皆有“黑松”之名,但它們的冬芽不是白色的,反而是紅褐色的芽。它們的針葉都比上述黑松的針葉長,長可達(dá)16厘米,都原產(chǎn)于歐洲及其南部,我國極少量栽培。
從白杄看云杉屬
白杄為北方多見的屬于云杉屬的種。樹冠塔形,小枝密生短毛,冬芽的上部芽鱗片先端外卷,在小枝基部可見到宿存的芽鱗,外卷形明顯。
白杄的葉四棱條形,有點(diǎn)像火柴棍子,微彎,長1.3~3厘米,寬僅2毫米,鈍尖,成熟的球果褐黃色,呈矩圓狀圓柱形,長達(dá)9厘米,種鱗先端圓形,種子有翅。球果當(dāng)年成熟,下垂。
白杄分布于山西、河北和內(nèi)蒙古。其木材供建筑用,是園林綠化樹之一,但生長較慢。由于本種小枝生毛多,故又名毛枝云杉。
近緣種青杄與白杄不同處是:青杄的小枝基部宿存的芽鱗緊貼小枝而不反卷,小枝無毛或有稀毛,葉錐形;橫切面菱形或扁菱形;球果下垂,卵狀圓柱形,較白杄的短。


白杄


青杄
青杄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湖北、甘肅和四川。
青杄的材質(zhì)好,為建筑材。
從杉松看冷杉屬
冷杉屬的特點(diǎn)可從觀察杉松這個種看出來,杉松又稱遼東冷杉,特點(diǎn)是其枝條下面的葉向上伸展,葉片條形,長達(dá)4厘米,先端漸尖或突尖,上面亮綠色,禿凈,中脈凹下;雄球花單生葉腋,下垂。雌球花單生,呈直立形。球果圓柱形,長達(dá)12厘米,熟時淡褐色,其種鱗脫落,此點(diǎn)是為本屬極重要特點(diǎn)之一,種子扇狀橫橢圓形,上端有寬翅。


臭冷杉
杉松分布在吉林長白山、老爺嶺和張廣才嶺。北京有引種。
杉松為園林綠化樹種之一,木材供建筑用。
近緣種臭冷杉,與杉松不同處是:杉松小枝無毛,有光澤,臭冷杉小枝密生淡褐色毛,其葉先端凹缺或微裂,只有時在果枝與主枝上的葉先端不裂,葉上面中脈也凹下。
臭冷杉球果直立,比杉松稍短,長4.5~9.5厘米。
臭冷杉分布于我國東北、河北小五臺山、山西五臺山,生高海拔處,木材建筑用。
落葉松屬—松科的特殊屬
落葉松屬為松科中特殊屬,人言“松柏常青”,但落葉松卻落葉。落葉松屬共有18種,我國有10種1變種。
落葉松屬除落葉特殊以外,形態(tài)上為長枝上生出許多短枝,短枝上簇生葉叢,有點(diǎn)像銀杏那種長枝上生短枝,葉生短枝上成簇生,長枝上也有葉,但葉為散生的。
落葉松的葉倒披針狀條形,扁平而柔軟為一特點(diǎn);球果當(dāng)年成熟,直立。

華北落葉松
華北落葉松為北方多見種,也統(tǒng)稱落葉松,為我國特產(chǎn),是華北高山針葉林帶主要樹種,北京多見。它的球果卵圓形,熟時淡褐色,有光澤,長2~4厘米,徑約2厘米,大約10月球果成熟。
華北落葉松分布于河北和山西。木材為優(yōu)質(zhì)建筑材。
知識鏈接
在山西省介休市的綿山上,有許多華北落葉松古樹,其主干直徑多超過1米。其中最大的樹,高28米,胸徑1.3米,有3個大分叉,樹干上有火燒過的痕跡,當(dāng)?shù)胤Q之為“介公火燒松”。這源于古代傳說: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逃難缺食,其隨從介子推割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熬湯給公子喝;后來重耳返國為君,成為晉文公,分封功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攜母隱居于綿山,晉文公知之,親自來到綿山,但介子推不出山,群臣獻(xiàn)計(jì)可燒山逼介出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究不見介子推走出來。大火熄滅后,才發(fā)現(xiàn)介子推母子相擁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后悔不已,便將綿山改稱介山,將定陽縣改稱介休縣(今稱介休市),又將燒山之日定為“寒食節(jié)”,禁火三天,以示對介子推的紀(jì)念。
思考
認(rèn)真區(qū)分松科中幾個重要屬:松屬、云杉屬、冷杉屬、落葉松屬,用表加以對比。
認(rèn)真區(qū)分松屬幾個重要種:油松、馬尾松、白皮松、華山松、紅松、黃山松、美人松(長白松),用表加以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