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農民兄弟呼喚吳樹蘭式的好干部

  • 鄉村行走
  • 尚柏仁
  • 1492字
  • 2017-11-10 17:09:34

癡心為民,真情灑熱土。她以辛勤的汗水,樸實的情感撥動百姓的心弦,以竭誠盡職,勤政為民的事跡感動了人們的肺腑,她用自己的行動為社會、為百姓做出了無私奉獻,實現了她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她就是省直干部吳樹蘭。雖然她是位女性,卻有男子漢般的魄力和干脆,干起工作來有股拼勁。她扎根基層,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一曲全心全意為民謀福利的感人凱歌。

吳樹蘭,幾近退休,舍棄優裕生活,一頭扎根農村,為了百姓一心一意謀發展,為解決上學難、就醫難、出行難、致富難等農民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贏得了農民群眾的稱贊,推動了農村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也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暴露出了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特別是人民公社變成鄉鎮,大隊變成村委會,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稅費改革后,村級組織的職能、農村干部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也隨之變革。面對關乎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等問題,農村干部似乎有點陷入無所適從、無所事事、無力管理的狀態。如何發展農村的公益事業,如何帶領人民群眾致富,如何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如何建設新農村,如何發揮村級組織和村干部的作用,“第一書記”吳樹蘭為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并走出了一條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為政之路。

吳樹蘭的成功,在于她有一顆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和對人民勇于負責的拳拳之心。

她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恒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無論是戰爭年代的流血犧牲,還是和平年代的改革發展,秉持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自始至終貫穿的一條主線,且毫不動搖,不容置疑。吳樹蘭就是把這顆心放在人民群眾身上,面對農村的眾多問題,感同身受,冷暖同知,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為了發展,全心全意為了人民,她用這顆恒心詮釋了黨的基層干部在新形勢下的擔當。

她有一種對黃土地的愛和對農民群眾深厚的感情。俗話說鍋熱饃靠。2010年,吳樹蘭同志已53歲,本可以穩穩當當工作幾年就能安享晚年,可是她卻撲下身子回到農村。這不是作秀,不是鍍金,是一種實實在在、樸樸實實、真真摯摯對農村發展的憂心和對農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感人心者莫過于情,對人民群眾傾注一片真情是吳樹蘭贏得了農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的根本。她以“子規啼血喚東風”的精神,“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氣度,“衣帶漸寬終不悔”的風格,帶領農民兄弟一道共赴小康之路。

她有一種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的能力。熱心未必能辦好事。農村情況復雜,困難較多,要找到適合農村發展的一條道路不是那么簡單。既需要沉下去,撲下身子,與農民群眾打成一片,傾聽農民群眾的真話、實話、心窩子話,又需要發現、利用、開發農村的優勢資源,帶領農民群眾殺出一條特色之路。吳樹蘭從小事做起,從農村的實際著手,結合自己的特長和優勢,短短兩年為農民群眾改造了學校,修通了道路,建起了大棚,辦起了奶牛廠,探索出了大吳莊的種植、養殖特色經濟之路,將老百姓的致富希望變成了現實。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不用揚鞭自奮蹄。吳樹蘭同志是黨的好干部,是人民群眾的福氣,是千千萬萬農村干部的榜樣,更是黨和國家機關干部的楷模。她以自己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扎扎實實、真真實實、切切實實的言語和實際行動不僅讓農民兄弟看到了早日建成農村小康社會的希望,讓廣大黨員干部堅定了想干事、干實事、干成事的信心和決心,還讓大學生村官和“第一書記”掀起了學習吳樹蘭做在實處、腳踏實地、干出實績的熱潮。

吳樹蘭同志是我省“第一書記”的一面旗幟,中原經濟區建設需要吳樹蘭這樣的好干部,農民群眾呼喚吳樹蘭這樣的“第一書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巴里| 轮台县| 时尚| 弋阳县| 光山县| 延安市| 巍山| 南城县| 张家口市| 剑川县| 平安县| 抚远县| 阿城市| 常州市| 明光市| 射阳县| 丁青县| 禄丰县| 梁平县| 宁德市| 保德县| 旬邑县| 正安县| 庆安县| 剑阁县| 怀宁县| 西畴县| 五寨县| 东莞市| 临西县| 鹤山市| 青龙| 龙口市| 左云县| 淅川县| 黑龙江省| 丰顺县| 杂多县| 梓潼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