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史記:絕世英才的風范
- 張嘉驊
- 937字
- 2018-11-08 18:14:40
史記原典精選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11)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于是拿著璧往后退,站定后倚著廷柱,極度憤怒地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這塊璧,所以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把大臣們找來商量,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仗著自己強大,想用空話換得這塊璧,那些做為交換的城恐怕得不到。’大家都不主張把璧交給秦國。但臣認為,百姓在交往時尚且誠實不欺,何況大國!再說只因一塊璧就惹強大的秦國不高興,真是萬萬不可行!因此趙王齋戒五天,命我出使,將璧玉奉上,并且在大殿之上呈送國書。這么做是為什么?是為了尊重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如今我來,大王只在玩樂的地方接見我,禮節很傲慢。拿到璧玉就傳給姬妾看,以此來戲弄我。臣見大王沒有要把城池送給趙王的意思,所以我又把璧拿了回來。大王若是逼我,我就讓自己的頭和這塊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藺相如高舉著璧玉,斜睨著柱子,作勢要撞柱子。秦王怕他真的砸壞了璧,連忙向他賠不是,說:“先生別誤會,我哪能說話不算話呢?”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圖來,把準備換給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藺相如看。
【注釋】?卻:后退。?怒發上沖冠:憤怒得頭發直豎,把帽子都頂起來了。比喻非常生氣。?負其強:依靠自己強大。?償:送。?布衣:平民百姓。?逆:違背。?歡:歡心。?書:國書。?列觀:一般的臺觀。?倨:傲慢。(11)辭謝:道歉,謝罪。
詞語收藏夾
一、完璧歸趙:比喻物歸原主。
例句 這件國寶讓其他國家借去展覽了半年,如今完璧歸趙。
二、負荊請罪:形容真心地認錯,請求責罰。
例句 這件事是我做錯了,我現在就向您負荊請罪。
三、刎頸之交:比喻可以同生共死的好友。
例句 他和他的戰友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成了刎頸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