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松搞定房地產增值稅:全流程實務指南
- 彭盈等
- 1744字
- 2019-01-02 22:12:41
前言
2016年5月1日起,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改革試點全面鋪開,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4個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自此,一整套比較完整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基本確立,房地產開發企業正式告別營業稅時代,走向增值稅核算的大舞臺。
截至2017年3月15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增值稅會計核算和稅收征管政策迅速更新。據筆者統計,財稅部門共制定并公布80余份文件,會計核算科目從《財政部關于增值稅會計處理的規定》(財會〔1993〕83號)到《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16〕22號),新增6個會計科目并修改全部9個二級科目核算內容;房地產企業增值稅稅收政策涉及財稅〔2016〕36號、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4號、第15號、第16號、第18號等文件;增值稅納稅申報方面共公布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3號、第27號、第30號、第75號等文件,修改后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呈現“四增兩減”的變化;發票管理方面則涉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8號、第23號、第47號、第53號等文件,原有的增值稅發票管理文件也仍然有效。
作者為4人團隊,2人任職于稅務系統內部,2人長期戰斗在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核算第一線。在反復的討論和交流過程中,我們發現,雖然當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運行已近一年,但企業在執行具體政策時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和模糊認識,究其原因,一是政策出臺碎片化,在營改增綱領性文件財稅〔2016〕36號文下發以后,財稅部門不斷出臺文件對稅企政策執行爭議較大的問題進行明確,解決了企業在營改增推進過程中最棘手和關心的問題,但此次營改增涉及4大行業26個小行業,具體到某個細分行業,財稅部門難以有針對性地、系統地單獨下發文件明確政策,加之以往年度的增值稅管理文件大多有效,客觀上為企業全面、系統地掌握政策要點帶來困難。二是具體執行容易出現偏差,此次營改增打通了各個行業的抵扣鏈條,除關注自身的執行口徑外,與之關聯的各類企業如何執行增值稅政策也對企業經營產生較大影響,隨著時間的推進,企業在執行政策中涉及的疑問必將逐步積累,同時營改增還處在一個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階段,因此,對于試點企業而言,雖然執行增值稅政策已持續一段時間,但離駕輕就熟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基于上述考慮,筆者從企業實務操作的角度出發,構思并撰寫了本書,一方面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涉及的增值稅政策進行系統梳理總結,涵蓋了目前最新和傳統有效的增值稅政策;另一方面從稅務系統管理和企業執行兩個角度全面收集了當前企業執行增值稅政策容易產生的盲點和問題,結合政策進行解答說明。本書在寫作過程中重點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時效性
本書初稿完成于2016年9月,在修訂過程中,筆者發現最新增值稅會計核算規定即將發布,將較大程度影響企業的核算處理。因此在2016年12月2日財政部下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后,筆者重新對涉及的內容進行大幅度調整,并持續更新納稅申報、征收、發票開具、認證等方面的稅收政策,目前本書引用的政策已更新至2017年3月15日。同時,本書還總結歸納了新舊會計科目核算、增值稅下房地產開發企業其他稅種核算的變化,便于會計人員系統、快速地掌握最新政策規定。
2.實用性
本書以房地產開發企業為對象,一共分為5章,分別是總論、房地產開發企業增值稅納稅實務處理、增值稅會計核算、增值稅納稅申報管理、增值稅發票管理。章節之間既彼此聯系,又相互獨立。通過閱讀本書,讀者既可以系統地了解、應對營改增后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會計和納稅處理要點的變化;也可以根據需要就某個環節“按圖索驥”地查閱,力求使本書成為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人員了解營改增、應對營改增的工具書和“導航儀”。
3.可操作性
本書作者既有長期從事稅務管理的工作人員,也有來自房地產開發企業并實際負責核算過多個項目的財務人員,本書將兩者的優勢充分結合,在編寫過程中既突出房地產開發企業常用的會計處理和涉稅操作,同時對照稅務機關管理要求進行風險提示或熱點問題分析。同時,在對具體業務逐一配以實例說明的同時,本書還通過全周期處理范例的方式,呈現房地產項目在一個完整的開發經營流程中,如何進行會計及涉稅處理,避免碎片化閱讀,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
由于精力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欠妥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尤其是涉及政策尚未明確的熱點問題,部分代表了作者的個人觀點,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