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天才的對弈

○ 天下之能士盡在京城 而在我看來 能興我學者并非華亭 亡我學也非分宜 興亡只在江陵

不聽話的下屬

一切正如海瑞預料的那樣,皇帝震怒,滿朝轟動,關入監牢,等待處斬。但讓他感到納悶的是,自己的情節應屬于極其惡劣、罪大惡極、斬立決都嫌慢的那一類,可左等右等,掛在頭上的那把刀卻遲遲不落下來。

因為皇帝還不打算殺他,在聽完黃錦的話后,他愣了一下,撿起了那份奏疏,看了第二遍。

 

嘉靖不是個笨人,他知道,一個人既然已買了棺材,自然是有備而來,而在對這份奏疏的再次審視中,他看到了攻擊、斥責之外的東西——忠誠、盡責和正直。

于是他發出了自己的感嘆:

“這個人大概算是比干吧,可惜我不是紂王。”

能講出這種水平的話,說他是昏君,那也實在太不靠譜了。

參考消息 黃錦

太監黃錦,這“太監”二字,在此的確是官稱。黃錦是嘉靖還在藩國時,就跟在身邊的伴讀小宦,嘉靖即位后,自然有一番厚賞。縱然嘉靖一生,并沒有給予過內廷官員們特別的地位,但黃錦的受封及賞賜,真的非比尋常。從嘉靖即位時起,到嘉靖皇帝大行,黃錦受過的賞賜要掰著手指來算:飛魚、斗牛、坐龍、蟒袍、玉帶、文綺,甚至還可以在宮禁范圍內乘坐肩輿。恩寵可見一斑,由他來化解嘉靖的怒火,自然是藥到病除。

嘉靖不殺海瑞原因說

海瑞就這樣被關了起來,既不是有期,也不是無期,既不殺,也不放,連個說法都沒有。他自己倒是很自在,每天照吃照睡,一點兒心理負擔都沒有。

看起來命是保住了,實際上沒有。

 

要知道,嘉靖同志可是個很要面子的人,就算他懂得道理,知道好歹,你用這種方式對待他,似乎也有點兒太過了,一個千里之外的楊慎他都能記幾十年,何況是眼皮底下的海瑞?

終于有一天,他又想起了這件事,便發火了,火得受不了,就開始罵,罵了不解恨,就決定殺。

眼看海瑞就要上法場,第二個保他的人出現了——徐階。

 

徐階與嚴嵩有很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別人倒霉,嚴嵩會上去踩兩腳,而徐階會扶他起來。

徐大人實在是個好人,不收錢也辦事。他認定海瑞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便決定拉他一把。

但是這事很難辦,因為嘉靖這號人,平時從不喊打喊殺,但一旦決定干掉誰,大象都拉不回來,之前也曾有人上書勸他放人,結果被狠打了一頓,差點兒沒咽氣。

但徐階再次用行動證明,嘉靖這輩子的能耐算是到頭了,因為這位內閣首輔只用了一段對話,就把海瑞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皇上,你上了海瑞的當了!”

 

嘉靖帶著疑惑的神情,目不轉睛地看著發出驚呼的徐階。

“我聽說海瑞在上書之前,已經買好了棺材,他明知會觸怒皇上,還敢如此大逆不道,用心何其歹毒!”

歹毒在什么地方呢,聽徐老師繼續忽悠:

“此人的目的十分明確,只求激怒陛下,然后以死求名而已。皇上你如果殺了他,就會正中他的圈套!”

嘉靖一邊全神貫注地聽,一邊連連點頭,是的,無比英明的皇帝陛下,怎么能受一個小小六品主事的騙呢?就算上當,也得找個有檔次的高級干部嘛——比如徐階同志。

就這樣,海瑞的命保住了,他繼續在監獄里住了下來,對他而言,蹲牢房也算不上是啥壞事,反正家里和牢里伙食差不多,還能省點兒飯錢。

事實上,在徐階看來,海主事鬧出的這點兒麻煩實在是小兒科,他現在急于解決的,是另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

 

在嚴嵩當權那幾年,內閣里只有徐階給他跑腿,后來徐階當權,就找來自己的門生袁煒入閣跑腿。可是這位袁先生似乎不打算當狗腿子,壓根兒沒把老師放在眼里,時不時還要和徐階吵一架。徐大人當然不會生氣,但自然免不了給袁煒穿穿小鞋,偏偏這位袁先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強,郁悶之下竟然病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告病回了家。

不聽話地走了,就找兩個聽話的來,這兩個人,一個叫嚴訥,一個叫李春芳。

嚴訥兄就不多說了,他于嘉靖四十四年入閣,只干了八個月就病倒了,回了老家,內閣中只剩下了李春芳。

這位李春芳同志,那就不能不說了,他的為人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厚道,太厚道了。

在幾百年后看來,作為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狀元,李春芳是不幸的,因為與同科同學相比,他的名聲成就實在有限,別說張居正,連楊繼盛、王世貞他也望塵莫及。但在當時,這位仁兄的進步還是很快的,當張居正還是個從五品翰林院學士的時候,他已經是正二品禮部尚書了。

他能升得這么快,只是因為兩點:一、擅長寫青詞;二、老實。自入朝以來,外面斗得你死我活,他卻不聞不問,每天關在家里寫青詞,遇到嚴嵩就鞠躬,碰見徐階也敬禮,算是個老好人。

所以徐階挑中了他,讓他進內閣打下手。

 

事情到了這里,可以說是圓滿解決了,但接下來,徐階卻作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正是這個判斷,給他種下了致命的禍根。

嘉靖四十五年(1566)三月,內閣首輔徐階力薦,經皇帝批準,禮部尚書高拱入閣,任文淵閣大學士,與其同時入閣的還有吏部尚書郭樸。

在這個任命的背后,是一個精得不能再精的打算。

 

高拱不喜歡徐階,徐階知道。

自打嘉靖二十年(1541)高拱以高分考入朝廷,他就明確了這樣一個認識——要當,就當最大的官;要做,就做最大的事。

高翰林就這樣躊躇滿志地邁進了帝國的官場,準備找到那個屬于自己的位置,然而現實對他說——一邊涼快去。

在長達十一年的時間里,翰林院新人、七品編修高拱唯一的工作是整理文件,以及旁觀。

他看到了郭勛在監牢里被人整死,看到了夏言被拉出去斬首,看到了嚴嵩的跋扈、徐階的隱忍,他很聰明,他知道如果現在去湊這個熱鬧,那就是找死。

直到嘉靖三十一年(1552),他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在這一年,他成了裕王府的講官。

對于籍籍無名、丟進人堆就沒影的高翰林而言,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而高拱牢牢地抓住了它。

 

自從嘉靖二十八年(1549)太子去世以后,嘉靖就沒有立過接班人,不但不立,口風還非常之緊,對剩下的兩個兒子裕王、景王若即若離,時遠時近。

這件事干得相當缺德,特別是對裕王而言。按年齡,他早生一個月,所以太子應該非他莫屬,但嘉靖同志偏偏堅信“二龍不相見”理論,皇帝是老龍,太子就是青年龍,為了老子封建迷信的需要,兒子你就再委屈個幾十年吧。

不立太子也就罷了,可讓裕王想不通的是,按照規定,自己的弟弟早該滾出京城去他的封地了,可這位仁兄仗著沒有太子,死賴著就是不走,肚子里打什么算盤,地球人都知道。

于是一時之間群魔亂舞,風雨欲來,景王同志還經常搞點兒小動作,整得裕王不得安生,唯恐到嘴的鴨子又飛了,整日提心吊膽,活在恐懼之中。

在這最困難的時刻,高拱來到了他的身邊,在之后的日子里,這位講官除了耐心教授知識之外,還經常開導裕王,保護他不受侵擾,日夜不離。這十幾年的時間里,高拱不求升官,也不圖發財,像哄小孩一樣地哄著這位軟弱的王爺,并用自己的行動對他闡述了這樣一個事實:面包會有的,燒餅會有的,皇位也會有的,就算什么都沒有,也還有我。

所以在那些年,雖然外面腥風血雨,裕王這里卻是風平浪靜、安然無恙,有高門衛守著,無論嚴嵩、徐階還是景王,一個也進不來,比門神好用得多。

裕王很感激高拱。

關于這一點,嚴嵩清楚,徐階也清楚。

 

于是高拱就成了搶手貨,雙方都想把他拉到自己這邊。嚴嵩當政的時候,高拱從一個講官被提拔為太常寺卿(三品)兼國子監祭酒,成了高級官員。

高拱沒有推辭,他慨然就任,卻不去嚴嵩家拜碼頭:朝廷給我的官嘛,與你嚴嵩何干?

參考消息 徐階之恩

所謂官場風波,不看從前也要看今后。高拱在仕途上沒少受徐階的關照,他的入閣就是徐階的舉薦。嘉靖四十四年,高拱主持乙丑會試,題目文辭不恭,惹得嘉靖震怒。這次的會試題目,出現了“其死也哀”一詞,第三題又含有兩個“夷”字。嘉靖喜好修仙,最愛“生”、“升”等吉祥話,而最忌“死”、“落”等語。又因苦于倭寇、蠻夷等侵擾,看見“夷”字就不舒服。也虧得徐首輔按得下心思,出面保舉,高拱才化險為夷,免遭一劫。

等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嚴嵩退休了,徐階當政,高拱再次升官,成了禮部副部長。沒過多久,他再進一步,任正部級禮部尚書。

傻子也知道,這都是徐階提拔的結果,然而,高拱卻依然故我,官照做,門不進,對徐大人的一片苦心全然無視。

 

說句實誠話,徐階對高拱是相當不錯的,還曾經救過他一次:原先高拱曾經當過會試的主考官,不知是哪根神經出了岔子,出了個惹事的題目,激怒了嘉靖。皇帝大人本打算打發他回家種地,好在徐階出面,幫高拱說了很多好話,這才把事情解決。

現在徐階又一次提拔了高拱,把他抬進了內閣,然而,高拱的反應卻大大地出乎徐階的意料。

他非但不感激徐階,還跟徐階搗亂,自打他進內閣的那天起,就沒消停過。而鬧得最大的,無疑是值班員事件。

當時的內閣有自己的辦公樓,按規定,內閣成員應該在該處辦公,但問題是,嘉靖同志并不住在寢宮,總是待在西苑。當大臣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把握皇帝的心思,對這么個難伺候的主,要是不時時刻刻跟著,沒準明天就被人給滅了。所以,但凡內閣大臣,都不去內閣,總是待在西苑的值班房,且賴著不走。

終于有一天,嘉靖沒事散步的時候去了值班房,一看內閣的人全在,本來還挺高興,結果一盤算,人都在這兒待著,內閣出了事情誰管?

 

嘉靖不高興了,他當即下令,你們住這兒可以,但要每天派一個人去內閣值班,派誰我不管,總之那邊要有人盯著。

于是內閣的大臣們開始商量誰去,當然了,誰都不想去,等了很久也沒看見人自動請纓,于是徐階發話了:

“我是首輔,責任重大,不能離開陛下,我不能去。”

 

話音還沒落,高拱就發言了:

“沒錯,您的資歷老,應該陪著皇上。我和李春芳、郭樸都剛入閣不久,值班的事情您交給我們就是了。”

徐階當時就發火了。

從字面上看,高拱的話似乎沒錯,還很得體,但在官場混了這么多年,徐階自然明白這位下屬的真正意思,估計高拱先生說話時候的語氣也有點兒陰陽怪氣,所以二十多年不動聲色的徐首輔也生氣了:嚴嵩老子都解決了,你小子算怎么回事?

雖然發火,但是涵養還是有的,徐階同志漲紅了臉,一言不發,揚長而去。

 

所以看起來,高拱似乎有點兒不識好歹,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但凡混朝廷的人,都有這樣一個共識——不欠人情,欠了要還。

這才是高拱與徐階兩個人的根本矛盾所在,徐大人認為高拱欠了他的人情,高拱認為沒有。

徐階不是開慈善機構的,他之所以提拔高拱,自然是看中了他的裕王背景,雖說自己現在大權在握,但畢竟總有下崗的一天,要是現在不搞好關系,到時高拱上臺,想混個夕陽無限好自然死亡就難了。

可惜高拱也很清楚這一點,要知道,在斗爭激烈的嘉靖年間生存下來,官還越做越大,絕不是等閑之輩能做到的,他早就看透了徐階的算盤。

按照皇帝現在的身體,估計熬個幾年就能升天了,到時候裕王必定登基,我高拱自然就是朝廷的首輔,連你徐階都要老老實實聽我的話,哪要你做順水人情?

加上高拱此人身負奇才,性格高傲,當年不買嚴嵩的賬,現在的徐階當然也不放在眼里。

精明了一輩子的徐階終于糊涂了一回,他沒想到提拔高拱不但沒能拉攏他,反而使矛盾提前激化,一場新的斗爭已迫在眉睫。

更為麻煩的是,徐首輔在摸底的時候看走了眼,與高拱同期入閣的郭樸也不地道。他不但是高拱的同鄉,而且在私底下早就和高拱結成了政治同盟,兩人同氣連枝,開始跟徐階作對。而李春芳一向都是老好人,見誰都笑嘻嘻的,即使徐階被人當街砍死,估計他連眼都不會眨一下。

 

在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徐階曾兩次用錯了人,正是這兩個錯誤的任命,讓他差點兒死無葬身之地。這是第一次。

當然,現在還不是收場的時候,對于高拱和徐階來說,這場戲才剛剛開始。

 

豐富的政治經驗及時提醒了徐階,他終于發現高拱并不是一個能夠隨意操控的人,而此人入閣的唯一目的,就是取自己而代之。

雖然走錯了一步,在內閣中成為了少數派,但不要緊,事情還有挽回的余地,只要再拉一個人進來,就能再次戰勝對手。

參考消息

是明代有名的文化名人之一。身為“江東三才子”之一(另兩人為劉麟、徐禎卿),詩詞書法雖不是獨步天下,但也可稱一絕,一副墨寶流傳到坊間,輕易便可價值千金。這位慧眼識才的老大人成就了張居正,可惜卒于嘉靖二十四年,沒有看見自己相中的人功成名就。到了清代道光年間,顧被后人納為“滄浪亭五百名賢”之列,刻石像以紀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股票| 沿河| 三门县| 盐城市| 铜川市| 亚东县| 邛崃市| 舟曲县| 保山市| 靖西县| 灌南县| 卫辉市| 锡林郭勒盟| 鄂托克前旗| 沧州市| 临猗县| 锦州市| 横峰县| 棋牌| 合肥市| 长乐市| 会同县| 永和县| 右玉县| 东至县| 女性| 盖州市| 克什克腾旗| 雅安市| 贡山| 合水县| 巴林右旗| 杭州市| 黔东| 乌兰察布市| 汉寿县| 贵定县| 南澳县| 绵阳市|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