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那些事兒4:增補版
- 當年明月
- 2530字
- 2019-01-03 09:01:58
◆微光
正德五年(1510)四月,寧夏。
“真的下定決心了嗎?”
“周東如此胡來,我們已經沒有活路了,絕不能束手待斃,就這樣吧!”
“那就好,何指揮,現在動手吧!”
正德五年五月,鎮江。
土財主楊一清正坐在大堂看書,屋外斜陽夕照,微風習習,這種清閑的日子他已經過了一年,但所有的平靜都將在今天被打破。
屋外突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楊一清立刻抬起頭,緊張地向外望去。
他看見了一個急匆匆走進來的人,而此人身上穿著的飛魚服也已告知了他的身份——錦衣衛。
在那年頭,錦衣衛上門,基本都沒有什么好事,楊一清立刻站了起來,腦海中緊張地思考著應對的方法。
可這位錦衣衛看來是見過世面的,他沒有給楊一清思考的時間,也不費話,直接走到楊一清的面前,嚴厲地高喊一聲:
“上諭,楊一清聽旨!”
楊一清慌忙跪倒,等待著判決的到來。
“欽命!楊一清,起復三邊總制!”
魂都走了一半的楊一清定下了神,腦袋是保住了,還成了二品大員。
而宣旨的錦衣衛此刻已經變了一副嘴臉,滿面春風地向楊一清鞠躬:
“楊大人,恭喜官復原職,如有不敬,請多包涵。”
要知道,干特務工作、專橫跋扈的錦衣衛有時也是很講禮貌的,至少在高級別的領導面前總是如此。
楊一清拍拍身上的塵土,他已經意識到了這一任命隱含的意義。
李東陽,我們約定的時刻終于來到了。
他轉進內室,準備收拾行裝。
可是笑臉相迎的錦衣衛卻突然站了出來,攔住了他的去路。
“楊大人,就不用收拾行李了,即刻出發吧,軍情十分緊急!”
楊一清呆住了:
“軍情?! ”
“是的,楊大人,安化王叛亂了。”
安化王朱寘,外系藩王,世代鎮守寧夏,這個人其實并不起眼,因為他祖宗的運氣不好,當年只攤到了這么一片地方,要錢沒錢,要物沒物,連水都少得可憐。
樹挪死,人挪活,待在這鬼地方,天天吃沙子,他早就想換塊地方,可誰也不肯跟他換,他也想到北京去,但朱厚照先生雖然愛玩,卻還不傻,虧本的買賣是不做的。
急于改變命運的朱寘不能選擇讀書,只能選擇造反,可他的實力太差,造反就是自尋死路。關鍵時刻一個人幫了他的忙,給他送來了生力軍,這個人就是劉瑾。
劉瑾又犯了老毛病,由于文化水平低,他總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整理軍屯雖然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卻根本實行不了。要知道,那些占據土地的可不是一般土財主,他們都是手上有兵有槍的軍事地主。
參考消息 都是鸚鵡惹的禍
朱寘雖然野心勃勃,把造反當事業,但他所倚仗的謀士,只有寧夏的兩個秀才,一個叫孫景文,一個叫孟彬,都是夸夸其談的平庸之輩。這兩人沒什么能力,膽量卻不小,他們反復攛掇朱寘
起兵造反,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靖難功臣。最終促使朱寘
下定決心的,是一個叫王九兒的薩滿女巫,她別有用心地馴養了一只鸚鵡,每次見到朱寘
,這只鸚鵡就大叫“老天子”。朱寘
認為連鳥都知道自己是“天子”,更加自命不凡,遂決定起兵謀反。
適得其反的改革

這種人我們現在稱之為軍閥,接到指令的地方官只有幾個打板子的衙役,又沒有武松那樣的厲害都頭,除非是喝多了神志不清,否則誰也不敢去摸這個老虎屁股。
地是收不回來了,但是按照規定整頓土地后,應該多收上來的糧食卻是一顆也不能少。百般無奈之下,官員們只好揀軟柿子捏。
軍閥欺負我們,我們就欺負小兵。就這樣,那莫名其妙多出來的公糧壓在了苦大兵的身上。
而大理寺的周東就是欺負士兵的官員中最為狠毒的一個,他不但責罵士兵,還打士兵們的老婆。
這就太過分了,寧夏都指揮使何錦義憤填膺,準備反抗,正好朱寘也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發動了叛亂。
由于這件事情是劉瑾挑起來的,加上劉瑾本身名聲也不好,他們便順水推舟,充分使用資源,定下了自己的造反理由——殺死劉瑾,為民除害(這個口號倒沒錯)。
事情出來后,劉瑾急得不行,畢竟事情是他鬧出來的,責任很大,人家還指明要他的腦袋,他立刻派人封鎖消息,并找來李東陽、楊廷和商量。
李東陽和楊廷和先對事情的發生表示了同情和震驚,然后明確告訴劉瑾,要想平定寧夏叛亂,只要一個人出馬就可以了。
不用說,這個人只能是楊一清。
“那就是他了,快派人去叫他即刻上任!”關鍵時刻,啥恩怨也顧不上了。
楊一清就此結束了閉關修煉生涯,重新出山。
按照明代規定,但凡軍隊出征必須有一個監軍,而這次擔任監軍的人叫做張永。
張永成了楊一清的監軍,對此,我一直有個疑問——這個天才的主意到底是誰提出來的?為此我還專門在史料中找過,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劉瑾將在這對黃金搭檔的幫助下一步步走向黃泉之路。
張永,保定人,原先是“八虎”之一,此人脾氣暴躁,而且專橫跋扈,有時候比劉瑾還要囂張。
但張永還是比較有良心的,他覺得劉瑾干的事情太過分了,經常會提出反對意見。
對于這種非我族類,劉瑾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他決定安排張永去南京養老。可惜這事干得不利落,被張永知道了。
下面發生的事情就很能體現他的性格了,張永先生二話不說,做了會兒熱身運動就進了宮,直接找到朱厚照,表達了他的觀點:劉瑾這個人不地道,想要坑我,大哥你看著辦吧。
朱厚照一聽這話,便拿出了黑社會老大的氣勢,叫劉瑾馬上進宮和張永談判。劉瑾得到消息,連忙趕到,也不管旁邊的張永,開始為自己辯解。
劉瑾說得唾沫橫飛,朱厚照聽得聚精會神,但他們都沒發現,張永兄正在卷袖子。
當劉瑾剛說到情緒激動的時候,突然一記拳頭落在了他的臉上,耳邊還傳來幾句真人配音——“打不死你!”
要知道,張永兄沒有讀過多少書,自然也不喜歡讀書人的解決方法,他索性拿出了當混混時的處世哲學——打。
他脾氣不好,也不管朱厚照在不在場,掄起拳頭來就打,打起來就不停,可要說劉瑾也不愧是在道上混過的,反應十分快,挨了一下后,連忙護住了要害部位,開始反擊。
朱厚照雖然喜歡玩,可看見這兩位兄臺竟然在自己的地盤開打,也實在是不給面子,立馬大喝一聲:住手!
老大的話還是要聽的,兩位怒發沖冠的小弟停了手,卻握緊了拳頭,怒視著對方。
朱厚照看到兩個手下矛盾太深,便叫來了“八虎”中的谷大用,擺了一桌酒席,讓兩個人同時參加,算是往事一筆勾銷(這一幕在黑社會電影中經常出現)。
兩人迫于無奈,吃了一頓不得已的飯,說了一些不得已的話,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叫幾聲哥哥,流幾滴眼淚,然后緊握拳頭告別,明槍暗箭,濤聲依舊。
沒辦法,感情破裂了。
懷著刻骨的仇恨,張永踏上了前往寧夏的道路。在那里,他將找到一個同路人,一個為自己報仇雪恨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