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那些事兒4:增補版
- 當年明月
- 2487字
- 2019-01-03 09:01:55
◆不同的選擇
劉健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政治家,多年在官場滾打的經驗告訴他,如果再不收拾局面,后果不堪設想,而想要除掉“八虎”,單靠內閣是絕對不夠的。
要獲得最后的勝利,必須發動文官集團的全部力量,發動一次足以致命的攻擊。
基于這個認識,他找到了戶部尚書韓文,布置了一個周密的計劃。
第二天,進攻開始。
這一天,朱厚照收到了一份奏折,他并不在意地翻閱了一下內容,立刻被嚇得膽戰心驚!
這份奏折不但像賬本一樣,列舉了他登基以來的種種不當行為,還第一次大膽地把矛頭直接對準劉瑾等人,表示再也無法容忍,必須立刻殺掉“八虎”,如果朱厚照不執行,他們決不甘休。
此奏折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壇領袖李夢陽,要說他也確實名不虛傳,寫作水平極高,引經據典,短短的幾千字就把劉瑾等人罵成了千古罪人、社會垃圾。
但是朱厚照害怕的并不是這份奏折的內容,也不是奏折的作者,類似這種東西他已經見過很多次,習以為常了,真正讓他畏懼的,是這份奏折的落款——六部九卿。
六部大家都知道了。而所謂九卿,就是六部的最高長官——六位尚書,加上都察院最高長官、通政司最高長官和大理寺最高長官,共計九人,合稱九卿。
這一舉動,通俗地說,就是政府內閣全體成員發動彈劾,威脅皇帝答應他們的條件和要求。
劉健不愧是老江湖,他一眼就看穿了劉瑾等人的虛實,根本不與他們糾纏,而是發動內閣各部,直接威逼皇帝。他早已打好了算盤,雖然這位皇帝鬧騰得厲害,畢竟只是個小孩子,禁不住大人嚇唬,只要擺出拼命的架勢,他是會服從的。
參考消息 彪悍的李夢陽
李夢陽生性耿直,疾惡如仇。當時張皇后之弟張鶴齡橫行霸道,李夢陽寫了一封五千字的奏折,指名道姓地痛斥這位炙手可熱的國舅,惹得張皇后這邊到朱祐樘面前哭訴,讓他處罰李夢陽。不得已,朱祐樘讓李夢陽蹲了一個月的監獄,也訓斥了張鶴齡,可謂各打五十大板。誰知冤家路窄,一天李夢陽恰好碰到了趾高氣揚的張國舅,立刻怒不可遏,破口大罵,越罵越覺得不解恨,索性抽出馬鞭,張國舅躲閃不及,被打得滿身是血,門牙也掉了兩顆,但此后再沒敢找過李夢陽的麻煩。
六部九卿

劉健的想法是對的,他這一招把朱厚照徹底嚇住了,剛上臺沒多久,下面的這幫人就集體鬧事了,要是不答應他們的要求,萬一再來個集體罷工,這場戲一個人怎么唱?
他準備屈服了。
劉瑾等人得知消息,嚇得魂不附體,他們怎么也沒想到,劉健竟然這么狠,一出手就要人命。八個人馬上湊成一堆開會想對策,可是由于智商有限,談了半天也沒辦法,只得抱頭痛哭。
朱厚照的環境也好不了多少,和劉健相比,他還太年輕,面對威脅,他只好派出司禮監太監王岳去內閣見幾位大人,以確定一個問題——你們到底要怎樣才肯罷休?王岳急匆匆地跑到內閣拜見三位大人,卻意外地看到了兩種不同的反應。
他小心翼翼地開始詢問幾位閣臣的意見,還沒等他問完,劉健就拍案而起,說出了他的意見:
“沒什么可說的,把那八個奴才抓起來殺掉就是了!”
本來就很能侃的謝遷也毫不客氣,厲聲說道:
“為國為民,只能殺了他們!”
然而,剩下的李東陽卻保持了沉默,面對劉健和謝遷驚異的目光,他這才緩緩地表示,應該嚴懲違法的太監。
李東陽此時的奇怪表現并沒有引起劉健和謝遷的重視,他們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王岳的身上,等待著這位司禮監太監的表態。
也算劉瑾運氣不好,因為王岳最討厭的人正是他。大家要知道,太監行業的競爭是很激烈的,對這位搶飯碗的同行,王岳自然沒有什么好感。
他對三位閣臣的意見表示完全接受,并立刻回到宮中向朱厚照轉達了內閣的意見。
朱厚照想不到內閣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但他并不想趕走這幾個聽話的宦官,便另派一人再去內閣談判,這次他降低了自己的底線:同意趕走八人,但希望能夠寬限一段時間執行。
內閣的答復很簡單——不行。
同時更正了朱厚照的說法——不是趕走,是殺掉。
朱厚照真正是無計可施了,他只能繼續派出司禮監太監前去內閣談判。
此時“八虎”已經知道了情況的嚴重性,他們驚恐萬分,竟然主動找到了內閣,表示他們愿意離開這里前往南京,永不干涉朝政。
內閣壓根兒就不搭理他們。
劉瑾和其余七個人都哭了,他們是被急哭的。
這是匆忙混亂的一天,宮中的司禮監太監急匆匆地趕到內閣,又急匆匆地趕回宮里,朱厚照也無可奈何,“八虎”完全喪失了以往的威風,只是惶惶不可終日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命運的裁決。
出人意料的是,與此同時,內閣里卻發生了一場爭論。
計劃的發起人劉健眼看勝利在望,便召集內閣和各部官員開會商討下一步的對策。
劉健的急性子果然名不虛傳,會議一開始,他就拍起了桌子,恨不得吃了劉瑾等人,謝遷、韓文也十分激動,一定要殺了“八虎”。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東陽終于開了口,但他說出的話卻著實讓在座的人吃了一驚。
李東陽表示,只要皇帝能夠疏遠、趕走“八虎”就行了,沒有必要一定把他們殺掉,否則事情可能會起變化。
他的建議引起了劉健和許多人的不滿,與會的人眾口一詞地認為他過于軟弱,對他的建議毫不理會。
李東陽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輕輕地嘆了口氣,在他看來,這些憤怒的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但他已經無能為力了。
就這樣,內閣商定了最后的方針:除掉“八虎”,決不讓步。
但劉健很清楚,要讓這一方針得到朱厚照的批準是不容易的,為了達到目的,他決定尋求一個人的幫助——王岳。
在談判的時候,劉健就敏銳地感受到了王岳對劉瑾的敵意,這樣的細節自然逃不過閱歷豐富的劉健的眼睛。他隨即派人與王岳聯系,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這一提議正中王岳下懷,他立刻發動其余的司禮監太監,對朱厚照展開游說。
整整一天的折騰已經讓朱厚照筋疲力盡,十六歲的他完全不是這些混跡官場多年的老狐貍的對手,所以當王岳等人向他進言的時候,他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就這樣吧,把他們抓起來,我同意。”
朱厚照終于妥協了,王岳完成了他的使命,他派人通知劉健,今天天色已晚,明天一早就動手,徹底清除“八虎”。
緊張了整整一天的劉健終于輕松了,因為明天所有的問題都將得到解決,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
小學的時候,老師曾經反復教導過我們這樣一句話: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做完。
劉健所不知道的是,在那次會議上,除去情緒激動的多數派和猶豫的少數派外,還有著一個別有企圖、冷眼旁觀的人,這個人就是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