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一部歷史
- (美)諾頓·雷默 杰西·唐寧
- 1472字
- 2019-01-03 08:48:38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和法國資本籌集模式的改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國家的融資模式也發生改變。例如,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市場上就出現了許多變化,這里曾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的創新中心。然而,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創新往往更多呈現為資本密集型。由于缺乏大量的融資,許多重大的變革性發明不能投放到市場中,而許多企業家缺乏為新技術提供自籌資金的手段。更高資金要求導致的結果就是,更多的發明都通過現有的公司實現轉化。也就是說,許多現有的大型公司花費重金進行研發,而不是依靠企業家或發明家構思想法或開辦公司來推動技術的商品化,以此生產出較以往更多的產品。
需要澄清的是,企業家主導型公司還遠未走到盡頭,類似的創業只不過因更高的資金要求變得較難實現。發明家仍然有可能將其專利權授予那些他們擁有股權的公司,而不是將專利權出售給另外的公司。企業家仍然對保留自治權和控制感興趣,盡管難度有所加大,但有些人仍設法這樣去做。可以想象,如果某個人擁有一段成功的發明史,其吸引資本將會更加容易。歷史上可以印證的例子有很多,查理·布拉什(Charles Brush)發明孤光照明并創辦布拉什電子公司(Brush Electric)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甚至在他離開那個行業,并嘗試在其他行業開辦企業之后,他的過往成功經歷似乎令其吸引資金較他人容易得多。過往的成功給予企業又一個巨大的優勢,即吸引人才的能力。許多聰明的年輕科學家和發明家都希望加入布拉什電子公司的行列,因為他們充分意識到自己可以借此處在尖端前沿并與才華橫溢的人一起共事。
在這段時期,銀行機構的經營也發生了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依靠工業化前經營活動建立起財富的家庭經營著小型銀行,然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許多銀行則是由工業巨頭在經營。例如,羅伯特·漢納(Robert Hanna)通過克利夫蘭瑪鋼公司(Cleveland Malleable Iron Company)發財致富,從而建立了俄亥俄州國民銀行(Ohio National Bank)。這些實業家是更富才干的管理者,因為他們參與到產業投資,本身就是產業成功的產物。
盡管如此,法國的許多小型銀行仍然由原來的家族經營,他們依靠工業化前經營積累了大量財富,即使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也是如此。實際上,許多小型銀行依靠這些家族提供資金,并愿意在本地配置資金,這與英格蘭的鄉村銀行很相似。即便如此,依靠家族提供資金的這些小型銀行不得不與十分嫻熟的融資機構——商業銀行分享市場。大型商業銀行在獲取開展國際經營業務的公司客戶方面做得相當出色,因為這些銀行能夠輕松處理跨境資金的結算。但是,小型商業銀行可能意識到自身在獲取開展國際貿易業務的大公司客戶方面處于競爭劣勢,因而傾向于承擔更大風險去投資那些新興的成長性行業,這看起來類似現代的風險投資公司。
總體來講,可以從幾方面的教訓來分析工業化對于投資特征及實踐產生的影響。由于較低的固定資本要求,第一次工業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屬于自籌資金類型。與此同時,建立了始于倫敦,然后擴展至私人銀行中介,并最終擴展到為高風險投資項目提供資金的鄉村銀行的復雜銀行網絡體系。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融資特點出現了變化,因為資金成本較高的問題需要外部融資方案加以解決,而不能再通過自籌資金渠道來解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關于經濟增長和工資增加的教訓至關重要。工業革命并未對工資產生直接影響,并且許多人遭受了惡劣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此外,工業革命對于不同類型勞工工資的影響不同,影響城市工人和農民的程度并不均衡。同時,盡管并非所有工人都同等受益,但是工業革命也并不是僅僅局限于經濟體一小部分的現象。最后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從長期來看,工業革命的確促進了普通工人的工資空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