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日本軍人繳械投降,叫做日俘,住在中國的日本平民仍然叫日僑,中國政府設立了一個機構管理他們,這個機構的名稱,今人說法分歧,我記得我看見的招牌是“日僑俘管理處”。僑俘兩個字破例密接,印象深刻。
那時“中國本部”(不包括東北和臺灣)有日俘一百二十八萬三千多人,日僑約八十萬人,中國政府要把他們送回日本,當時稱為“遭俘”和“遣僑”。那時“中國本部”使用廣州、上海、秦皇島、青島等十三個港口...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抗戰勝利,日本軍人繳械投降,叫做日俘,住在中國的日本平民仍然叫日僑,中國政府設立了一個機構管理他們,這個機構的名稱,今人說法分歧,我記得我看見的招牌是“日僑俘管理處”。僑俘兩個字破例密接,印象深刻。
那時“中國本部”(不包括東北和臺灣)有日俘一百二十八萬三千多人,日僑約八十萬人,中國政府要把他們送回日本,當時稱為“遭俘”和“遣僑”。那時“中國本部”使用廣州、上海、秦皇島、青島等十三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