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 嚙
指痛心,負薪而歸
曾參生于春秋時期的魯國,是孔子的弟子,也被稱為“曾子”。
曾子是一個非常誠實的人,從來不欺騙任何人。曾子成年以后,娶了一位妻子,生了一個男孩,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
這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置辦貨物,孩子就哭著鬧著,非要跟著一起去。于是母親就騙他說:“乖孩子,你在家里等著娘,等娘從集市上回來,就給你殺豬吃。”
孩子聽到后信以為真,一邊高高興興地跑回家,一邊喊著:“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于是,孩子就在家乖乖等待著母親回來。村子里的小伙伴來找他玩,他也不出去;太陽照在了他的身上,他也不知道挪挪地方,就老老實實地坐在院子里。傍晚時分,孩子遠遠地看到母親回來,興奮不已地迎上去,說:“娘,快殺豬,快殺豬,我想吃豬肉!”
母親說:“一頭豬賣的錢可以頂得上咱家三個月的口糧,怎么能隨隨便便殺掉啊!”
孩子一聽,當即大哭起來。
這個時候曾子也剛好回來,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二話不說,就走到了屋子里。不一會兒,就拿著一把菜刀出來了。曾子的妻子還以為曾子要教訓孩子,趕緊把孩子摟在懷里,可出乎意料的是,曾子竟然直接去了豬圈。妻子不解地問:“你拿菜刀到豬圈里干什么?”
曾子回答說:“殺豬!”
妻子說:“好好的干嗎要殺豬?這頭豬是要換錢的。”
曾子非常嚴肅地對妻子說:“你不是已經答應了孩子要殺豬嗎?既然答應了,那就得說到做到。”
妻子說:“我那是哄孩子的話,你怎么就當真了。”
曾子說:“對孩子一定不能撒謊,如果現在對孩子撒謊,就是教孩子撒謊,你欺騙了他,他以后就不再相信你了。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他了。”
妻子聽后羞愧地低下頭。于是夫妻倆一起動手將豬殺了,做了豬肉給孩子吃,同時還宴請了鄉親們。
曾子不僅是孩子的好老師,更是一位大孝子。
曾子年少時家境貧窮,為了生活,他常常到山里去砍柴,用砍來的柴換錢。
有一天,家里面突然來了客人,當時只有曾子的母親在家,母親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在山上砍柴的曾子突然覺得心口疼,想到可能是母親在呼喚自己,于是就背著柴往家趕。
當曾子到家時,母親正倚在門口張望,看到曾子歸來,就說:“剛剛有客人遠道而來,我沒有辦法,就咬了手指,盼你能歸來。”曾子于是趕緊進屋,熱情地招待客人。
從此以后,曾子負薪歸家的故事流傳開來,傳為佳話。
·人物檔案·
曾參(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年),字子輿,世人稱之為“曾子”,是春秋時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費縣)人。師從孔子,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曾參有很多的著作,如《大學》《孝經》等,都是著名的儒家經典,曾參也因此被后世尊奉為“宗圣”。
你還記得他(她)的故事嗎?

▲嚙指痛心(人物:曾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