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何香久

用了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讀完劉樹禎、張金龍、張燕娥三位學者的《四庫全書目錄新編》,欣喜異常,感慨良多。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下簡稱《總目》)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官修圖書目錄,堪稱目錄學史上的煌煌之作。

《總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開始纂修,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武英殿付梓,其間用了整整二十年時間,有300余位著名學者和目錄學家參與了纂修工作,乾隆皇帝親自督辦并欽定編纂原則,由紀陶、陸錫熊、翁方綱等綜合改寫成初稿,并復經紀的審閱定稿。

《總目》共收書三千四百六十一種,七萬九千三百零九卷,加上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種,九萬三千五百五十一卷,共收書一萬零二百五十四種,十七萬二千八百六十卷,是中國古代規模最為弘大、體制最為完善、編制最為出色的目錄學巨著。

編纂《總目》的緣起,要上溯到《四庫》開館之前。乾隆三十七年,皇帝發布第一道中外搜訪遺書詔令,命令各省督撫著力購訪古今著作,以彰“稽古右文”之盛。乾隆皇帝特別指出:“各省蒐輯之書,卷峽必多,若不加之鑒別,悉行呈送,煩復皆所不免。著該督撫等先將各書敘列目錄,注系某朝某人所著,書中要旨何在,簡明開載,具摺奏聞。候會齊后,令廷臣檢核?!边@是《總目》編纂的緣起,同時也大體上提出了編纂框架和基本原則。

同年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借乾隆皇帝下詔訪求遺書之機,提出了開館校書的奏折,其中第四條提出編纂目錄的構想:“著錄校雔,當并重也。前代校書之官,如漢之白虎觀、天祿閣,集諸儒較論異同及殺青;唐宋集賢校理,官選其入,以是劉向、劉知幾、曾鞏等,并著專門之業。列代若《七略》《集賢書目》《崇文總目》,其書具有師法。臣請皇上詔下儒臣,分任校書之選,或依《七略》,或準四部,每一書上,必校其得失,撮舉大旨,敘于本書卷首,并以進呈,恭俟乙夜之披覽。臣伏察武英殿原設總裁、纂修、校對諸員,即擇其尤專長者,俾充是選,則日有課,月有程,而著錄集事矣?!?/p>

這個奏章經大學士劉統勛等多次廷議,終于達成一致意見,在對關于總目錄編纂方面,提出如下意見:“查古人校定書籍,必綴以篇題,詮釋大意?!稘h書·藝文志》所稱‘條其篇目,撮其指意’者,所以倫次得失,使讀者一目了然,實為校雔良法。但現今書籍,較之古昔日更繁多,況經欽奉明詔、訪求著錄者,自必更加精博,若如該學政所奏,每一書上必撮舉大旨,敘于卷首,恐群書浩如淵海,難以一一概加題識。查宋王堯臣等《崇文書目》、晁公武《讀書志》,皆就所有之書,編次目錄,另為一部,體裁最為簡當,應即仿其例。俟各省所采書籍全行進呈時,請敕令廷臣詳細校訂,依經、史、子、集四部名目,分類匯列,另編目錄一書,具載部分卷數、撰人姓名,垂示永久,用詔策府大成,自帙唐宋而更上矣。”

這個建議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贊同,當日下旨諭示:“應俟移取各省購書全到時,即令承辦各員將書中要旨隱括,總敘崖略,粘帖開卷副頁右方,用便觀覽。”當時大學士和皇帝的初衷,是為閱讀查詢之便,編一部簡明目錄,并沒有明確意識要編纂出一部卷帙龐大的解題目錄來。

《總目》的成書,大體上經歷了三種形態:

第一是各省送書時報呈的簡單提要,除江浙較為簡略地概述了本書著者、卷數、特點之外,其他省僅注明作者、卷數(或冊數)而已。

第二是館臣撰寫的提要。前期,《四庫全書》館中“??薄队罉反蟮洹纷胄薹中9佟焙汀靶^k各省送到遺書纂修官”分別負責輯佚和校閱各自分管的書籍內容,編寫提要,敘列作者爵里,記述版本源流,撮舉典籍要旨,考訂文字,并提出應刻、應抄、應存的建議。在編寫提要初期,由于沒有統一的編寫標準和總負責人,原有的提要及后來新編寫的提要繁簡不一、條理紛繁,問題很多。

第三就是總纂完成最后的修改審訂。紀昀和陸錫熊到任后,在纂修官編寫各篇提要的基礎上,筆削考校,或增刪、或分合,字斟句酌,再三潤飾,有很多需要重新撰寫。原本體例不一、行文詳略懸殊,表達觀點亦各異的提要稿,經二人特別是紀的筆削考核、一手刪定后,體例整齊,燦然可觀。

關于《總目》的分類原則,紀昀說:“余校錄《四庫全書》,子部凡分十四家,儒家第一,兵家第二,法家第三,所謂禮、樂、兵、刑,國之大柄也,農家、醫家,舊史多退之于末簡,余獨以農家居四,而其五為醫家;農者民命之所關,故升諸他藝術之上也?!薄犊偰俊房偨Y了自漢劉向父子、班固以來歷代分類目錄的得失利弊,進一步充實了分類體系。其所采用的分類法,實為中國四部分類法之集大成,所收書籍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排,于部下分類,類下再分子目,共分四部四十四類六十六子目,其中經部十類、史部十五類、子部十四類、集部五類,有些類下又析出若干小類,同一類書籍以時代先后為序。如經部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其中“禮”又下分為“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六子目;“小學”分為“訓詁”“字書”“韻書”三子目。史部分為“正史”“編年(附起居注)”“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十五類,其中“詔令奏議”又分“詔令”“奏議”兩子目?!皞饔洝狈帧笆ベt”“名人”“總錄”“雜錄”“別錄”五子目;“地理”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志”“河渠”“邊防”“山川”“古跡”“雜記”“游記”“外紀”十子目;“職官”分“官制”“官緘”二子目;“政書”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六子目;“目錄”分“經籍”“金石”二子目。子部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釋家”“道家”十四類。其中“天文算法”又分“推步”“算書”二子目;“術數”類又分“數學”“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七子目;“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四子目;“譜錄”類則分“器物”“食譜”“草木蟲魚鳥獸”三子目;“雜家”類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六子目;“小說”類分“雜事”“異聞”“瑣語”三子目。余不分子目。集部分“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五類,其中“別集”分“漢至五代”“北宋建隆至靖康”“南宋建炎至德祐”“金至元”“明洪武至崇禎”“清初至乾隆”六子目,系編年分目。“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五子目。余不分子目。

這樣的分類體系嚴密完善,將上萬種書籍組織成一個有機整體,脈絡清晰,源流井然,形成了一種既能反映書籍版本、內容、文字、著作事跡,又能表達作者政治理念和學術思想的全新提要形式??梢哉f,《總目》集中國古典目錄學方法之大成,又成功開創了目錄學的新領域。

乾隆皇帝于四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頒諭,《四庫全書》各部著錄次第由此確定:“諭:昨據《四庫全書》總裁奏進《總目》,請于經、史、子、集各部,冠以圣義,圣謨等六門,??于編排體例,實屬未協。??俱者各按撰述人代先后,依次編纂。至我朝欽定各書,仍各按門目,分冠本朝著錄諸家之上?!?/p>

應該看到,《總目》雖然成功地建立了一個相對嚴密、完善的分類體系,把上萬種書籍組織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有些類目的設置不盡妥當,如《總目》因襲宋尤袤《遂初堂書目》,設“譜錄”一類。該類是依據圖書體裁設類,而并非依圖書內容設類,“以收諸雜書之無可系屬者”,將許多不同學科和內容屬性的著述歸之于一類。

其次,有些書目的歸類亦不盡合理,最明顯的是金石類圖書,《隋志》《唐志》附人小學,《宋史·藝文志》附人目錄。又如《山海經》,本應屬古地理書,《隋書·經籍志》以來多人地理類,《總目》卻將其歸人子部小說家類,等等。

后世學者也提出了其使用不便的問題,《四庫全書大辭典》的編纂者楊家駱先生即指出:“(《總目》)由于不太考慮其閱讀,難以領會書籍的要領”,因而影響到《總目》作為一部目錄學工具書的使用。

筆者曾傾二十余年之心力,撰寫《四庫全書總目疏正》一書,在對《總目》全面、系統地考辨過程中,對此亦多有同感。

所以,我讀了劉樹楨、張金龍、張燕娥三位學者的《四庫全書目錄新編》,頓覺耳目一新。

《四庫全書目錄新編》將《四庫全書》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打破,調整為文化、思想、政法、科技四編,其文化編又分為文學、史學、其他三個部類;思想編分為儒學、佛道兩個部類;政法編包括詔令奏議、政論、職官、典禮、邦計、時令、軍政、法理、法典諸類;科技編包括了《四庫全書》子部的農家、醫家、天文算法、數術、譜錄諸類和史部政書類考工之屬。

這樣的分類,使《四庫全書》的書目檢索更加方便,更具實用性。

其次,其書籍介紹以節錄《總目》為主,并引據正史充實對作者的介紹,對讀者理解作品大有裨益。同時,對《總目》的考辨訂誤,亦多有精辟見解,立論極為嚴謹。

應該說,《四庫全書目錄新編》也是一項人海算沙的學術工程,是“四庫學”學研究的一項了不起的學術成果。

張金龍教授年過七旬,早年畢業于河北大學歷史系,受教于李光璧、漆俠等史學名家,平生治史謹嚴,著述豐厚;劉樹楨教授是年富力強的中年學者,在擔任院長之職的同時,勤奮治學,致力于教育學和漢語研究,成果豐碩;張燕娥老師是法學碩士,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與教學。三位學人正好形成老中青梯次學術團隊。他們雖不以治四庫專學為主,但這部《四庫全書目錄新編》卻不失為一部有分量的專著。

因此,我們有理由向劉樹楨、張金龍、張燕娥三位學者致敬!

是為序。

2013年12月5日凌晨4時38分改定于漁書樓


何香久國家一級作家,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現任淪州市政協副主席、文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王蒙文學院院長。獲國家圖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等。有創作及治學成果1.2億字行世。從20世紀80年代中葉始,從事紀昀學術思想及“四庫學”研究,著有《四庫全書總目疏正》(10卷)等,主編40卷本《紀曉嵐全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九龙县| 盖州市| 武清区| 遵义市| 遵义市| 大城县| 怀集县| 安西县| 和平区| 汤阴县| 凤冈县| 临湘市| 渝中区| 新闻| 高清| 通辽市| 万年县| 来安县| 蒲城县| 马公市| 凌云县| 大同市| 唐山市| 建湖县| 沛县| 平泉县| 子长县| 重庆市| 鸡西市| 柳江县| 丹阳市| 汝城县| 新河县| 丹江口市| 嫩江县| 镇远县| 龙游县| 周口市| 伊宁县|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