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幸福與人才之泉

1956屆 杜敏 唐致美

 

社會進步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孩子也都成才了!到了不惑之年的我們,是幸福的!然而,我們這一代,經歷了幾十年風霜歲月的熬煎。而今,改革開放后才嘗到了幸福的甜頭!追根溯源,這幸福的源泉在哪里?在萬泉,在十九中!

我們的今天,得益于關鍵性的青春成長期所獲得的教益。40年前,在藍靛廠,在萬泉的十九中的三年,就是我們這一代生命史中關鍵的三年。那淳樸、勤儉、刻苦、耐勞的校風;那嚴謹、勤奮、認真、好學的學風;那歡樂、愉快、多姿多彩的課余活動……至今仍令我們神往,仍津津樂道地去回味。

不知道現在的母校,還有沒有高中班做初中班的少先隊中隊輔導員的?當初,我們幾個人,有楊景山(聽說現在人在美國)、吳景崇、李開寧、赦如惠、張魯風和我們倆。我們受團委委派,分別擔任了初中一、二、三年級的少先隊中隊輔導員。現在回味起來,那工作真是有趣,而且對我們本身的成長,也有莫大的助益。

還清晰記得,當時大隊部要求我們同少先隊員一樣,在校內隨時隨地佩戴紅領巾。這么大個人還戴紅領巾?一時間成了校內一大新鮮事。剛剛開始時,坐在我們四周座位上的同班同學,暗暗地笑我們;走在校園內,也要被我們胸前的紅領巾吸引而多看我們幾眼;連上課提問我們的老師,一看見我們起立時胸前飄蕩的紅領巾,也忍不住要笑。真的好有趣!

但是,當我們習慣了以后,這紅領巾卻令我們愛不釋手了!戴上它,我們即刻想到有幾十雙眼睛在看著我們,我對自己不能有半點放松,我的成績要更上一層樓,各項活動中我們都要帶頭……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做作業,中隊長來找我,他站在我桌邊好一陣我都沒發覺,當我一抬頭看見他時,他正專心地看著我筆下的作業本。我奇怪地問他:“有事嗎?傻看什么?”他好似如夢初醒地問我:“輔導員,你的作業怎么寫得這么整潔、規矩,像印刷的一樣!這不太費時間嗎?”我回答說:“剛開始是很慢,熟練以后就費不了多少時間了。但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練字,一方面也可訓練認認真真做事的態度。”后來他把我的作業本拿回去給其他隊員傳閱。我后來發現,好些隊員都在學著這樣做。我感到了莫大的鼓舞與欣慰,也就讓我更加不敢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了。

事事都認真,這是那時母校的校風所給予我們的良好習慣。但有時卻認真得既可愛,又可笑。在我們升入高三前的暑假,少先隊舉辦了一次夏令營。當時的教學主樓就是我們的營部,正營主任是當時的少先隊總輔導員劉佑敏老師,副營主任就是我們倆了。夏令營為期三天,有游戲、出操、夜行軍,以及各種比賽、演出等,那是一次成功的活動,隊員們玩得既開心,又受到了團結和紀律的鍛煉,最有趣的就是護營旗了。

大門上的營旗,一天24小時都有少先隊員輪班守護,從開營到結束也都有非夏令營的同學,想方設法來偷營旗。他們有的假扮成少先隊員混進大樓;有的黑夜里采取聲東擊西,或虛張聲勢的方式來試圖引開我們的護旗人員,但都被我們的值班隊員識破了。我們天天都要總結、布置護旗工作,全體隊員也都把保護營旗當作自己崇高的責任,護旗工作一直都很成功。但是到了最后一晚,已經是深夜時分了,竟然有幾個男同學從樓后小山的樹干爬上去,再沿枝干爬入了二樓的梯間,潛入走廊,進入插旗的房間,折下了營旗。然而,隨即就被我們的值班人員發覺了,即刻吹響警笛,并大聲叫:“營旗被盜了,趕快起床!”頓時笛聲、喊聲、追逐聲響徹了整座大樓,盜旗者也就夾在混亂的人群中沖出了大門。原來是幾個高三(1)班的男同學,成功地盜走了我們的營旗。沒想到當即有不少少先隊員垂頭喪氣地難過、傷心,不少女少先隊員甚至哭了!連我們的副營主任唐致美也哭了!大家勸她:“都是玩,干嗎那么認真?”她卻邊哭邊說:“不認真,營旗都被盜走了還不認真!”最后,有人說:“杜敏,你這個副主任去勸勸致美吧,看看行不行?”最后還是我漸漸讓她平息下來了。最后通過談判,我們以迎接營旗返回而結束了夏令營的全部活動。

第二年的6月1日,我倆一起從寧澤校長手中接過“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的獎狀。后來我倆分別考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畢業后,又先后分到東北工作。看來,是母校、是少先隊為我們倆牽來了這緣分!我們全家于1989年先后移居香港,我們有三個孩子,一個女兒在香港理工大學攻讀精密機械博士學位,另一個女兒也在該校攻讀生物化學碩士學位,最小的兒子從廣州的暨南大學畢業后,赴美國達拉斯的SMU大學,也正攻讀電腦碩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是我們最大的安慰。回首往事,我們有今日,其源泉就是十九中。在那里雖然沒有可以喝的泉水,但多年來,卻從那里涌出了大量的人才,那是人才之泉!

 

(本文寫于1996年)

 

【作者簡介】

杜敏,男,1937年9月21日出生于貴州遵義,1953—1956年就讀于十九中高中,畢業于清華大學動力系。1962年任職于東北電力建設第四工程公司,1984年為昆明理工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后定居香港。

唐致美,女,1936年12月10日生于江蘇揚州,1953—1956年就讀于十九中高中。后就讀于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1962年進入吉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1984年進入昆明昆工大學科研處,任副研究員。退休后定居香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川县| 宜州市| 江陵县| 永寿县| 博爱县| 德令哈市| 临夏市| 尼玛县| 岢岚县| 江源县| 安平县| 武威市| 沂源县| 金川县| 双流县| 彭州市| 汕头市| 梧州市| 诸城市| 原阳县| 赤峰市| 盖州市| 资阳市| 临武县| 洪泽县| 芦山县| 监利县| 保德县| 泌阳县| 高平市| 南华县| 平潭县| 黔江区| 固始县| 石门县| 和林格尔县| 庄浪县| 河西区| 咸阳市| 桓仁|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