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已遷
我回來了,這個被海風和熱浪圍繞的小島。
臺灣,我視作第二故鄉的地方。
有人問過我,如果要表達對臺灣有多愛,要怎么算。我的回答是:“我的數學不太好,如果非要算起來的話,就是十除以三除不盡。”
在這里生活過,才能感受到它的溫文爾雅。寧靜致遠的人文調調,溫潤而澤的談吐氛圍,還有自然、簡單、明亮的海岸線。久居內陸的人走到這里,會感謝上蒼恩賜了這一大片會唱歌的海藍。像是上帝親筆彩繪的后花園,不論潮熱還是涼爽,在這里的原始星空可以看見銀河那頭的光,北回歸線上還有讓你美到哭的公路。
在這里文化氛圍的熏陶下,每周我都會去畫室畫油畫,喜歡看著自己手中的畫筆描繪色彩斑斕的世界,那一層層厚重的油彩,仿佛可以將人的心事蓋了一層一層,看著徐徐吹來的風將我的畫布吹得颯颯作響,看著自己平日關在話匣子里的心事都裝進了畫的故事里。我悄悄地告訴它,它會告訴另一個人的吧。就像一百個人來看我的畫作,我希望有一個人能看懂我的心事,只要一個人就好。
我習慣性地走進熟悉的街道,曲徑幽深的小巷,一個拐角。推門而入,可是迎接我的并不是那一張我認識的笑臉,原來優雅文藝的畫室也被改成了售賣多肉植物的小店,我吃驚地問:“請問這里之前是畫室嗎?”老板好客地回答我:“是的,不過他們已經搬走了?!薄澳撬麄儼崛チ四睦??”老板搖搖頭,顯然并不知情。我沮喪地謝過他,自己走了出去,坐在門口的石階上發呆。原來那些你滿懷期待要回去看的風景,滿心歡喜要回去遇見的朋友,會在你離開的日子也離開你。誰都不會在原地一直等著你有空的時候去偶爾探望,可能因為生活的壓力,可能因為各自的人生志向。
雖然有些失落,但我也抱著祝福的心態去感恩那些出現在我生命里讓我快樂過的人和事。很高興遇見,也不遺憾那些猝不及防的離開。畢竟,我可以再找一間畫室繼續畫畫,他們也不會因為少了我一個客人就面臨著店鋪倒閉。
很多情況下我們都要試著自己去走不安逸的行程,形形色色的人太多,我們不能去在意每一件小事,也許留戀,但也只能是一小會兒,畢竟這些在有盡頭的人生里都是瑣事。有時候翻翻手機相冊里才過去一年的照片,卻會感覺有厚厚的年代感,那些物是人非的景色里,總帶著一些你回不去的東西,就像老故事里的泛黃橋段,無聲嬉戲。
歲月無恙,卻教我們染上了人類的脆弱。時間清凈,卻教會我們現實如何折騰,直到打磨出一層厚厚的心繭。偶爾在夢里,我們也會化作蒲公英的種子迎風飛舞,去到想去的地方,看一眼想見的人,也能感受到它微弱的淡淡的憂傷。
就像這座島,每年我都來,樂此不疲。我看得見你浮華里的寂寞,你卻不一定記得我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