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六大流程,通過時間管理建立承諾力

承諾是一種能力,在這個資訊破碎、大量出現的年代里,說到做到變成了一件日漸稀缺的資源,但也恰恰因為如此,承諾力才顯得更有價值。

——德國首富 卡爾·阿爾布雷希特


我們不斷地強調時間管理對于人生的重要性,但極少人明白時間管理到底管理的是什么。說它管理的是個人人生、自我、效率、精力、夢想或計劃……其實這些內容都對,但它們都不是最核心的——時間在管理的,是我們對自己的承諾。


喬恩發現,自己答應他人的事情經常會忘記——這讓他給人留下了“不靠譜”的印象,“愛失信于人”成了他的“個人標簽”。可是,喬恩本人并不這么認為:每一次自己應承下來的事情,其實都是想要竭盡全力去完成的,但最終因為某些原因而失信。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對他人的承諾上,同時也出現在對自己的承諾中。


像喬恩這樣的人活得并不自在,他們在時間與心理的雙重壓力之下,往往非常痛苦,而痛苦的原因就是沒有處理好承諾——在一個“信用即生命”的年代里,不管是對他人失信還是對自己失信,其實都是極不劃算的舉動。

在研究了諸多的時間管理與商業管理案例以后,嘉利教授總結出了一套“承諾力”流程,她依據收集、加工、組織、排程、行動、檢視六個流程,說明了如何通過每天的時間管理與一個人落實執行的習慣,進一步積累成個人承諾力。

(1)收集雜事

利用時間管理增強承諾力的第一個流程是“收集”:我們必須要將雜事做100%的收集,才不會使雜事在潛意識中形成壓力,使自己無法好好休息。

雜事就是我們的電子郵件、會議記錄、微博、微信、傳真等每日傳來的訊息,或者我們自己每日記錄的思考碎片。科技的發展導致個人訊息全面碎片化,想要擁有承諾力,第一步就要是做到完整的收集。

因此,我們需要對我們收集雜事的“收件匣”進行仔細的規劃,辨明我們與最常互動的伙伴慣用的工具,并將之作為收件匣,并建立起清空收件匣的機制與時間安排,進而將這些雜事加工成行動與提示,這樣才不會使它們永遠地塞入收件匣中。

(2)加工雜事

將雜事進一步加工成行動需要兩個層次的思考,我們可以用沙漏來進行比喻:


● 第一個層次是“一次一件事,一次一粒沙”,這代表我們每次只能將一件雜事加工成行動;

● 第二個層次是我們要處理的雜事量大,需要使用批次處理才會有效率。


雜事就如同沙漏中的沙子,是否可以順利地通過瓶頸,加工成下半部的行動事項,往往決定著個人承諾力的高低。想要達到這兩個層次,就需要我們按兩個步驟來走:

①依據公式思考關鍵人物

想要將雜事變成行動,我們可以依照一個簡單的公式來加工:

行動=主詞+動詞+關鍵人物+事情

想要完成一件事,99%的行動都在于收集不足的資訊,而最佳品質的資訊往往存在于人的身上。因此,遇到一個雜事,你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


● 下一步的行動是什么?

● 誰是關鍵人物?


同時,思考與這一關鍵人物要使用哪一個動詞來連續,這樣便可以想出下一步的行動來了。

②遵循“兩分鐘原則”

上面是將一件雜事加工成行動的辦法,但是,我們往往會有數十、上百件雜事在收件匣中需要加工,因此,我們必須要學會一些批次處理雜事的方法。嘉利教授認為,“兩分鐘原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兩分鐘原則”即,在批次加工雜事的過程中,若是兩分鐘以下的問題便不用加工了,直接完成即可,這樣更省時間。

除此以外,我們還要明白:大部分的雜事其實并不重要,直接丟棄即可。

在加工這一過程中,掌握了這兩個要素,便可以使加工速度大大增加。

(3)組織流程

組織就如同一個個的容器一般,必須要裝載各種資料、行動、行事歷、任務等,且每個人的每日工作狀況不同,因此,涌入的訊息模式也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組合來回應,并將其結合起來,自然可以發揮更大的時間管理效果。

當我們做好了各方面的訊息收集與加工的工作以后,建立起自己的訊息系統,并搭配合適的工具,養成每周檢視的好習慣,個人訊息組織自然可以更好地運作起來。

(4)事件排程

我們每天要找出最重要的事情,并將這些事情放在最有精力、最適合的時段來完成。嘉利教授指出,集中精力將那些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徹底而完美地解決,是獲得幸福的關鍵所在。

在排程的過程中,使用有效的工具規劃未來幾天重要的事項,同時做好未來幾天內的行動清單,并在空檔的時候進行批次處理,留下規劃“每日待辦事項”的時間,配合相應的方法,來完成最重要的事項,并完成那些例行事項,我們便能夠讓自己的行動更加有效。

(5)立即行動

嘉利教授認為,時間管理講穿了,其實就是一句話:將想做的事情寫下來,將寫下來的事情完成。大多數人在一開始時,其瓶頸在于后半部:他們未能將“寫下來的事情完成”。

另一方面,個人產出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在估算一天生產力的基礎上,通過個人監督與有效的時間管理工具來提升個人行動力便顯得尤其重要。此外,在工作時,除了將最重要的工作率先完成以外,將困難的工作一件件地列出、完成,也可以大大增加我們的承諾力。

(6)檢視自我

檢視承諾力是時間管理的最后一步,它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來說:

①寫日記、列內容:每天通過寫日記或者簡單地列出成功條例的方式,可以讓你清楚地看到,自己今天的承諾力如何。

②每日檢視:在有效地行動以后,便應該檢視一下每日待辦清單,清空收件匣,看看行事歷,了解一天做事的狀況,并思考明日應該如何排程工作。

③每周檢視:每周都應檢查一下個人提醒系統,看看各項任務的推動狀況,整理一下我們的行動清單與任務清單,使整個系統與真實的世界同步。

以上六個流程可以視之為“承諾力”系統:該系統可以反復地操作,不斷地增強個人“承諾力”。堅持下去,便能夠使你逃離“說到做不到”的痛苦,成為一個真正的時間管理行動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林西县| 和硕县| 新宾| 泾阳县| 伊宁市| 昌宁县| 洱源县| 拜城县| 清流县| 麦盖提县| 稷山县| 南川市| 彭山县| 楚雄市| 顺平县| 勐海县| 治多县| 华池县| 扎赉特旗| 射阳县| 上虞市| 开封县| 马龙县| 合水县| 行唐县| 闵行区| 重庆市| 商都县| 孝义市| 吉林省| 凌海市| 玛曲县| 饶河县| 灵丘县| 二连浩特市| 滦平县| 洪湖市| 剑阁县| 巴马|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