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為法律的普及而努力
- 誰動了我的權利? 婚姻家庭糾紛維權必備法律常識
-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
- 840字
- 2017-10-25 16:51:51
文本上的法律,對普通群眾來說難免生硬難懂。即使有認識法律、學習法律的精神,可是面對成千上萬的法律規(guī)定,普通老百姓還是不知從何下手。法律條文拿在手中,還是眉頭緊鎖,對自己遇到的法律問題依然疑惑不解。而法律的實施應當是普遍的,只有得到了普遍實施的法律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法律,否則就形同虛設。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編寫的“誰動了我的權利?——維權必備法律常識”系列普法叢書的出版,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學生積極履行法律人社會責任的一種嘗試,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決定的一項實際行動。
在主編教師的指導下,叢書編纂的項目籌劃、大綱和體例的確定、稿件的創(chuàng)作和修改,主要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的學生負責,這是很讓人感到高興和欣喜的。近兩年的時間,很多同學暑假也堅持在學校統稿和改稿,充分展現了他們“志在愿在,明法明德”的精神和理念,同時也體現了人大學子的社會擔當和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決心。
本套叢書一共分為7冊,7個分冊涉及的內容分別是:合同、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勞動就業(yè)、消費者權益保護、房產物業(yè)、拆遷補償。7冊一共100萬字左右,可以說內容涉及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叢書內容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現的,每分冊都由100個左右的典型案例以及對案例的分析構成。通過情景再現、案例解讀、維權提示和法律鏈接四部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法律規(guī)定相結合,闡明蘊含在公民生活中的法理。這是很符合普通群眾接受法律、了解法律的習慣的。
總結起來,這套叢書有兩個特點:第一,強調實用性,介紹的都是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簡單實用。第二,注重實例運用,用大量案例說明問題,通俗易懂。相信會收到很好的普法效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普通群眾可以自己拿起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的權益,是法律人共同的愿望。希望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與中國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的這套普法叢書,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歡迎,能夠成為人們維護自身權益的有效工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姚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