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居山而行
  • 雲姑
  • 2266字
  • 2019-01-05 05:11:13

別把“喜歡”當作生活至理

許多時候,人喜歡一種事物,乃是情感上曾有依附,并不在于事物本身,這或許也是一種疑難雜癥。


清曉推窗,山色暗淡,近處的云呈灰白色,籠在屋檐上,葉子的綠就不明顯了,時隱時現,像一陣陣清冷的水波在林中蕩開。念完經后,立在廊下,見院中兩株紅茶花已有衰敗之相,地上的青磚打濕了薄薄一層,估摸著昨夜的雨水并不多。

沿著墻根緩緩去齋堂,遠遠看見幾朵牡丹花,還很精神的樣子,想來是因為旁邊的桂樹蔭庇,才得以免遭風雨摧殘。廟上三餐簡潔,早晨幾乎都是菜稀飯、泡菜、饅頭。稀飯里的青菜都是時令蔬菜,有什么放什么,不一定是葉子菜,如冬季就常用蘿卜,切成很碎的蘿卜丁,煮出來顏色和米一樣白,不仔細吃或許還以為是白稀飯。最多的還是冬寒菜稀飯,早晨吃的就是這個。

“冬寒菜”這個稱呼,似乎只在蜀中聽過,和外省的朋友聊起這個菜,大多都不知所云。后來在清人吳其濬的《植物名實圖考》中看到:“冬葵,《本經》上品,為百菜之主。江西、湖南皆種之,湖南亦呼為葵菜,亦曰冬寒菜。”才曉得湖南人也這么叫。

記憶里揮之不去的清蔬味中,就有冬寒菜。它的做法很單一,就是煮稀飯,不用油,但要放點鹽。本來白生生的米,染了菜葉子的綠汁,一鍋飯就變得綠綠的,有的時候也單純做成湯菜,湯色青幽幽的。廟上煮冬寒菜偶爾放點嫩豆腐,這時候要放點清油,對于道人而言,這菜就是仙品了,比什么山珍海味都稀罕。

小時候摘過冬寒菜,因為不是主要的菜,種得并不多,都是在很窄的一片土里栽一些,菜長得也不高,葉子像扁扁的小扇子,呈花朵狀散開,仔細看會發現,它開出的白色的小花,長在莖和葉子的交界處,貼得緊緊的。記得那時候,舅舅和他的兒子們已經分家住了,但大表哥家的房子就修在老房子的旁邊,中間兩間堂屋,兩邊是廚房,三面相合,前面是院子。

有一次和嫂嫂一起在院子里擇冬寒菜,當時還是小孩子,沒什么耐心,做事也不知輕重,只知道使勁兒把葉子掐斷,但冬寒菜不能這樣對待。冬寒菜的葉子嫩滑,但莖很老,吃的時候通常只要葉子和嫩一點的菜稈兒。嫂嫂擇菜時指尖輕輕滑過葉面,一勒,嫩葉子就出來了。去掉菜稈兒外面的皮,里面有黏手的汁液,可能正因為如此,口感會覺得順滑。似乎那時候的冬寒菜要長得高一些,擇菜時總留下些長長的菜稈子,就被一起煮進稀飯里了。現今我們道觀也種了冬寒菜,長得都很低矮,但凡高一點就老了,只能吃葉子。

母親也特別愛吃冬寒菜煮稀飯,雖然定居嶺南近二十載,飲食偏好仍沒有太大改變。大概是我念大二那年,她托人從家鄉帶了冬寒菜的種子,讓附近的菜農幫她種植,以為這樣就能吃到和故鄉一樣的味道,菜長大后,菜農送了來,不料一樣的做法,味道卻有天壤之別。蜀中氣候濕潤,種出來的菜水分足,而嶺南光照太足,一樣的種子種出來的菜,明顯沒有那么細嫩,用母親的話來說,吃起來“粗夸夸”的,外面有一層毛茸茸的刺,下了滾水都燙不去,太老了。

冬寒菜古稱“葵”,我對它有特殊的好感,并不是因為它的味道有什么特別之處。許多時候,人喜歡一種事物,乃是情感上曾有依附,并不在于事物本身,這或許也是一種疑難雜癥。葵在文獻中出現得很早,《詩經》有“七月亨葵及菽”的句子,說七月里要烹煮葵和大豆。《爾雅》云:“葵為百菜主,味尤甘滑。”可見以前葵是很重要的蔬菜,不像如今,只作為配菜食用。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寫葵的句子很多,最喜歡的仍是這兩句,出自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輞川是詩人的隱居之地,這兩句詩是詩人日常生活的描述。山中習靜,說的是詩人在山里修行。清晨之時,山里有槿花、露葵。因為這兩句詩,總覺得葵有清氣,是仙家之食。“古人采食冬葵,多在太陽未出之前,趁嫩葉上沾有露珠時采集,因此有時稱冬葵為‘露葵’。”潘富俊在《草木緣情》里是這樣解釋的,說葵、冬葵及露葵,都是同一種蔬菜。出家以后,道觀里又常有這道菜,久了竟也能吃出甘味。修行的根底,在于清心寡欲,這寡欲也體現在飲食上。一日三餐黃粱飯,四時八節白菜湯。修行人的飲食大多簡單,是有原因的。清淡的飲食不僅能調節人的身體,更能從心理上節制人的思欲。

除了仙氣,葵最先給我的印象其實是貧苦。鄉下人吃冬寒菜稀飯吃得多,現在想來,并不是因為菜特別好吃。類似做法的食物,如紅苕蒸飯、豆角蒸飯、南瓜蒸飯,都是把菜和飯和在一起,很大程度是本著節約的初衷。那時候蔬菜不多,不像現在,一年四季蔬果不斷。我曾在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中讀到一個細節,他說自己小時候讀《十五從軍征》,很是感動。“詩寫得平淡而真實,沒有一句迸出呼天搶地的激情,但是慘切沉痛,觸目驚心。詞句也明白如話,不事雕飾,真不像是兩千多年前的人寫出的作品,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也完全能讀懂。”詩里有這樣幾句:“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里面提到“旅葵”,葵字前面加了一個“旅”字,意思是沒人管的,野生的,畫面極其蕭條。摘下葵做了羹,端著飯卻不知道送給誰。太無望了,大概就是形容這樣的情景。

道觀的菜地總有一角是留給冬寒菜的,清晨無事時,我偶爾會去菜園里看看蔬菜。山中露氣重,無論春夏,菜葉子上都會有一層薄薄的水珠,葉面上的茸刺清晰可見,葵花嬌小白皙,也是可愛之物。除了飲食之用,蔬菜之美也不遜于庭園花草。

偶爾會想起故鄉的山坡,也種著這樣的菜,舅舅過世后,舅媽一個人怕沒有太多的精力打理好一年四季的糧食和青菜,就算身體允許,家中兒女皆在外地,一個人也吃不了那么許多,土地逐漸荒蕪,是可以預見的事。

和嫂嫂一起在院子里擇菜的畫面,饒是過了十余年,總還記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渝中区| 石河子市| 林芝县| 中方县| 鱼台县| 洛宁县| 娄烦县| 年辖:市辖区| 丽江市| 宣化县| 海晏县| 文登市| 昌图县| 玉溪市| 伊宁市| 兰溪市| 余庆县| 精河县| 牡丹江市| 广河县| 玛多县| 兴海县| 巫溪县| 蕉岭县| 松阳县| 连云港市| 普格县| 宜宾县| 长葛市| 江源县| 衡水市| 新郑市| 武邑县| 佛冈县| 吴桥县| 昭平县| 景宁| 湘乡市| 闸北区|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