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給孩子的山海經:魚鳥篇
- 竹馬書坊
- 632字
- 2019-01-05 05:01:02
虎蛟——豬婆龍
《南山經》 其中有虎蛟(jiāo),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zhì)。

【圖一】清·四川成或因繪圖本
虎蛟的傳說
泿(yín)水中有一種叫虎蛟的動物,身子像普通的魚,后面卻拖著一條蛇一樣的尾巴,其叫聲和鴛鴦的聲音很像,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癰腫疾病,還可以治愈痔瘡。
有一種說法,認為虎蛟其實就是豬婆龍。在神話傳說里,豬婆龍是一位音樂家。
天帝顓頊下凡體察民情,發現人們除了勞作就是睡覺,日子過得單調又乏味。他想:“如果讓人們學會彈奏琴瑟(sè),生活就不會再枯燥無味了。”很快,顓頊就教黎民制作并學習彈奏琴瑟。可是,撫琴奏瑟須有歌譜,這樣彈出的音樂才悠揚動聽。于是顓頊創作了《承云之歌》。《承云之歌》曲調優美,人們很喜歡彈奏,但人們的音樂素養還不高,演奏得不好聽,于是顓頊到處尋訪音樂人才。
有一次,顓頊去到一處窮山惡水,無意中發現了一位音樂奇才——豬婆龍。豬婆龍長得像短嘴巴的鱷魚,身型巨大,遍體平滑如水,長著四只腳,初看像豬又像龍,所以叫豬婆龍。它生性很懶,經常閉著眼呼呼大睡。顓頊初見豬婆龍時,它正仰面躺在地上,用尾巴敲打它那白得發亮的肚皮,發出有節奏的“嗵嗵——咚咚”的樂聲。顓頊聽了,立即任命它為樂師,讓它掌管天上和人間的音樂事業。
豬婆龍的名聲很快傳遍整個世間,不過它的種族和后代就倒大霉了。人們把豬婆龍捉住,剝下它們的皮蒙鼓,敲起來特別帶勁。無論是戰爭,還是祭祀,都要敲這種鼓。于是豬婆龍也就越來越少了。

【圖二】清·汪紱山海經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