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給孩子的山海經:異獸篇
- 竹馬書坊
- 461字
- 2019-01-05 05:00:05
彘 ——牛尾虎
《南山經》 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圖一】日本圖本
彘的傳說
從浮玉山的山頂往北望,可以看見具區。具區就是現在的太湖,浮玉山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天目山。太湖的古稱為具區,也叫震澤。一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海灣,六千年前陸地抬升,導致其與大海隔絕,才形成了一個湖。但那時候的太湖還比較小,僅為現在的一半大。后來到了堯帝時候,太湖地區洪水泛濫,于是大禹來到這里治水,開鑿了太湖連通松江、錢塘江、浦陽江的通道,讓太湖不再發水患。
浮玉山中有一種野獸,形貌像老虎,卻長著牛的尾巴,發出的叫聲如同狗叫,名字叫作彘。它是一種吃人異獸。
彘和長右一樣,也是水災的象征,出現在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汪洋。但彘并不是水災的制造者,也就是說它和水神共工不一樣,沒有興風作浪制造水災的神力,只是有一點預知能力,能知道哪里將發生水災,因為它們喜歡水,就會預先到那里玩鬧戲水。因此人們就責怪彘,認為它是帶來水災的不祥之獸。但實際上,把水災降臨到凡間的,大多是那些地位崇高的神。
【圖二】明·胡文煥圖本
【圖三】明·蔣應鎬繪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