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路撒冷三千年
- (英)西蒙·蒙蒂菲奧里
- 1594字
- 2019-01-05 04:29:28

14 埃利亞·卡皮托利納 公元70年—公元312年
提圖斯的勝利:羅馬的耶路撒冷
幾個星期后,耶路撒冷已被摧毀,血腥的巡禮也已經(jīng)完成,提圖斯再次穿過耶路撒冷,將這個滿目瘡痍的廢墟和它消逝的榮耀作對比。之后,他帶著俘虜?shù)莫q太領袖、他的皇家情婦貝勒妮斯,以及他最喜歡的叛徒約瑟夫斯和圣殿的財富,乘船返回羅馬。韋斯巴薌和提圖斯頭戴桂冠、身穿紫衣從伊西斯神廟中走出來,他們接受元老院的致敬,在廣場上站好,觀看羅馬歷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凱旋慶典。
神像和鍍金花車的游行為觀眾提供了“歡樂與驚喜”,花車有三四層樓那么高,上面堆滿了金銀財寶,約瑟夫斯諷刺地指出:“因為可以看到一個快樂的國度淪為廢墟”。耶路撒冷的陷落在活人畫中上演——羅馬軍團沖鋒,猶太人被屠殺,圣殿起火——在每輛花車上都站著拿下一座城鎮(zhèn)的羅馬指揮官。接下來所展現(xiàn)的對約瑟夫斯來說最為殘忍——至圣之所的華麗收藏:黃金桌案、燭臺和猶太人的律法。明星囚犯西門·本·喬拉脖子上拴著繩子接受檢閱。
游行隊列停在朱庇特神廟,西門和叛軍首領被處死;人群歡呼;祭品獻上。這是耶路撒冷的葬身之處,約瑟夫斯若有所思地說:“她的古物、她的財富、她散居所有可居住之地的人民,甚至她偉大而榮耀的宗教儀式,都不能阻止她的毀滅。”
提圖斯通過修建凱旋門來紀念這場勝利,提圖斯凱旋門至今仍在羅馬屹立著。從猶太人那里劫掠來的東西被用來支付修建角斗場與和平神廟的費用,韋斯巴薌在神廟里展示了從耶路撒冷掠奪的戰(zhàn)利品——除了《摩西五經(jīng)》經(jīng)卷和至圣之所的紫色帷幕,他把這兩樣東西擺在帝國的皇宮里。猶太戰(zhàn)爭的勝利和羅馬中心地區(qū)的重塑不僅宣示了一個新王朝的建立,還是對帝國本身的獻禮以及對猶太教的勝利。所有猶太人給圣殿交的稅,從此改為猶太稅,繳納的對象是羅馬帝國,用途是重建朱庇特神廟。這是一種被強制執(zhí)行的羞辱行為。
而大部分猶太人,無論是在猶地亞和加利利,還是在地中海和巴比倫尼亞人口稠密的聚集區(qū),都繼續(xù)像以前一樣生活,接受羅馬人或帕提亞人的統(tǒng)治。
猶太戰(zhàn)爭并沒有完全結(jié)束。在加利利人以利扎的領導下,馬薩達要塞堅守了三年。在此期間,羅馬人向馬薩達發(fā)起了進攻。公元73年4月,要塞守衛(wèi)軍的首領告訴他的手下和他們的家人這個黑暗新世界的各種現(xiàn)實:“這個我們認為的使上帝居住其中的城市在哪里?”耶路撒冷消失了,他們現(xiàn)在面臨著被奴役的命運:
很久以前,我仁慈的朋友們決定不再做羅馬人或除上帝外其他任何人的仆人。我們是第一個起來反抗他們的人,我們是最后一個同他們戰(zhàn)斗的人。我不能不把它視為上帝對我們的袒護,使我們有力量以自由之身,以光榮的方式,和我們最親愛的朋友一起,勇敢地走向死亡。讓我們的妻子不受蹂躪而死吧!讓我們的孩子不受奴役而死吧!
于是,“丈夫溫柔地擁抱他們的妻子,把他們的孩子抱在懷里,眼含熱淚地給他們最長時間的告別之吻”。接著,男人親手殺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然后抽簽選出十個人殺死剩下的人,直到九百六十人全部死亡。
對大部分羅馬人來說,馬薩達自殺事件證實了猶太人是精神錯亂的狂熱分子。盡管寫作時間是在三十年后,但塔西佗仍表達了這樣的傳統(tǒng)觀點:猶太人是“邪惡、恐怖的”偏執(zhí)狂,迷信包括一神教和割禮在內(nèi)的古怪東西,猶太人鄙視羅馬人的神,“不接受愛國精神”,“邪惡使他們固步自封”等等。而約瑟夫斯從自殺期間隱匿起來的少數(shù)幸存者口中得知了馬薩達的詳情,他無法掩飾對這些猶太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英勇氣概的崇敬。
貝勒妮斯:猶太人中的克里奧帕特拉
約瑟夫斯住在韋斯巴薌位于羅馬的舊房子里。提圖斯賜給他一些來自猶太圣殿的經(jīng)卷、一筆撫恤金和一些猶地亞的土地,還授權(quán)他創(chuàng)作他的第一部書《猶太戰(zhàn)記》?;实酆吞釄D斯不是約瑟夫斯唯一的信息來源?!澳銇砦疫@里時,”他“親愛的朋友”希律·亞基帕國王寫道,“我會告訴你許多東西。”但約瑟夫斯意識到其“特權(quán)地位會招來嫉妒和危險”,他需要皇家的保護。直到圖密善統(tǒng)治時期,他一直享受這種保護,后者熱心地幫他除掉了一些敵人。然而,就在約瑟夫斯晚年深得弗拉維皇族寵信時——他在公元100年前后去世——他仍希望能夠重建圣殿。與此同時,他越來越為猶太人對文明所做的貢獻感到驕傲:“我們讓世界上其他人見識到許多美妙的想法。還有比不容侵犯的虔誠更美好的東西嗎?還有比服從律法更高的正義嗎?”
希律公主貝勒妮斯和提圖斯一起待在羅馬,但她閃光的鉆石、她的皇家架勢,還有她與弟弟通奸的故事令羅馬人反感。“她在宮殿里與提圖斯同居,她希望嫁給他,她已經(jīng)在各個方面以他的妻子自居?!睋?jù)說,凱基納將軍因為與她調(diào)情而被提圖斯謀殺。提圖斯愛她,但羅馬人拿她與安東尼的紅顏禍水克里奧帕特拉作比,甚至更差,因為現(xiàn)在猶太人戰(zhàn)敗了,他們被人瞧不起。提圖斯不得不送她離開。公元79年,當提圖斯接替他的父親繼位時,五十多歲的貝勒妮斯回到羅馬,但反對之聲是如此強烈,以至于提圖斯不得不再次與他的猶太克里奧帕特拉分離。他意識到弗拉維家族的王位坐得并不穩(wěn)。貝勒妮斯可能再次回到她的兄長身邊,他們幾乎成為希律家族僅存的后人。
提圖斯在位時間不長。他兩年后去世,留下這幾個字:“我只做錯了一件事?!贝輾б啡隼鋯幔开q太人相信他的早逝是上帝對他的懲罰。在長達四十年的時間里,緊張疲憊一直統(tǒng)治著毀滅后的耶路撒冷,直到一場最終的、災難性的憤怒痙攣再次在猶地亞爆發(fā)。
耶穌王朝的終結(jié):被遺忘的受難
耶路撒冷是羅馬第十軍團的指揮部,它的營地散布在今亞美尼亞區(qū)希律城堡的三座高塔周圍,其中最后一座塔希皮庫斯的基座至今猶存。軍團屋頂?shù)耐吆痛u上往往裝飾著反猶性質(zhì)的野豬紋章,目前這種類型的磚瓦已在城中多處被發(fā)現(xiàn)。耶路撒冷并沒有完全廢棄,這里還住著歷來憎惡猶太人的敘利亞和希臘老兵。這個堆滿巨大巖石,貧瘠如月球表面的地方,肯定讓人不寒而栗。但是,猶太人一定希望重建圣殿,恢復往日的景觀。
韋斯巴薌允許借助棺材逃離耶路撒冷的拉比約翰南·本·扎凱在地中海的雅弗尼[Yavneh,又叫雅姆尼亞(Jamnia)]教授猶太律法,猶太人也沒有被正式禁止進入耶路撒冷。事實上,許多較為富裕的猶太人可能和約瑟夫斯和亞基帕一樣,成為了羅馬公民。但是,政府不允許他們上圣殿山,朝圣者只能在汲淪谷的撒迦利亞墓(Tomb of Zeohariah)旁祈禱,悲傷地哀悼圣殿的毀滅。一些人期待世界末日恢復上帝的王國,但對本·扎凱來說,消失的耶路撒冷已經(jīng)披上一層無形的神秘面紗。當他參觀廢墟時,他的學生大聲疾呼:“我們真倒霉!”“不要悲傷,”拉比回答說(據(jù)幾個世紀后編纂的《塔木德》所說),“我們有另外一種救贖,這種救贖就是善行?!碑敃r并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但這卻是近代猶太教的開端——在沒有圣殿的情況下。
猶太基督徒在耶穌的同母異父兄弟(也可能是表兄弟),革羅罷的兒子西門的帶領下回到耶路撒冷,他們開始敬拜在今天的錫安山上的晚餐樓。在現(xiàn)在的建筑下面埋藏著一座猶太會堂,它可能是用希律圣殿的碎片殘骸搭建的。然而,地中海沿岸數(shù)量不斷增加的非猶太基督徒不再敬畏現(xiàn)實中的耶路撒冷,猶太人的戰(zhàn)敗將他們與母教永遠分離,它證明了耶穌預言的正確性以及新舊啟示的更替。對他們來說,耶路撒冷只是一個失敗的信仰的荒原,《啟示錄》用基督羔羊代替圣殿。在末世的日子里,金色的、鑲滿珠寶的耶路撒冷將從天而降。
這些派別不得不小心謹慎:羅馬人對救世國王出現(xiàn)的任何跡象都保持警惕。提圖斯的繼任者,他的弟弟圖密善,以征收反猶性質(zhì)的稅和迫害基督徒的方式為自己搖搖欲墜的政府爭取支持。圖密善被暗殺后,上了年紀的愛好和平的皇帝涅爾瓦放松了對基督徒的鎮(zhèn)壓和對猶太人的征稅。然而,這并不是真正的黎明。涅爾瓦沒有兒子,所以他選擇了他杰出的將領做繼承人。高大、健碩、性格堅韌的圖拉真是理想的皇帝,他可能是自奧古斯都以來最偉大的皇帝。但是,他把自己定位為新土地的征服者和舊理念的恢復者——這對基督徒來說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就猶太人而言則更為糟糕。公元106年,他下令將耶路撒冷基督徒的監(jiān)管人西門釘死在十字架上,因為西門和耶穌一樣聲稱自己的祖先是大衛(wèi)王。耶穌王朝至此終結(jié)。
圖拉真為自己的名字感到驕傲,這個名字是他父親在提圖斯的領導下攻打猶太人時取的,所以他恢復了猶太稅。但是,圖拉真又是一個亞歷山大式的崇拜英雄的人:他入侵帕提亞,將羅馬的權(quán)勢延伸到巴比倫猶太人的故鄉(xiāng)伊拉克。戰(zhàn)斗期間,巴比倫猶太人理所當然地向他們在羅馬的兄弟求助。當圖拉真向伊拉克推進時,非洲、埃及和塞浦路斯的猶太人在叛亂“國王”的領導下屠殺了成千上萬的羅馬人和希臘人??赡茉谂撂醽啰q太人也呼應了他們的行動,他們最終報了仇。
圖拉真在挺進伊拉克時既害怕后方的猶太人造反,又害怕巴比倫的猶太人發(fā)起進攻,所以他“決定有可能的話摧毀整個猶太民族”。圖拉真下令處死從伊拉克到埃及的猶太人,歷史學家阿庇安寫道:“圖拉真正在摧毀整個猶太民族?!爆F(xiàn)在,在人們眼里,猶太人與羅馬帝國是敵對的,“我們奉為神圣的東西在他們眼里是瀆神的,”塔西佗寫道,“他們還接受我們避之不及的所有東西。”
敘利亞的新總督埃利烏斯·哈德良見證了羅馬的猶太問題,此人娶了圖拉真的侄女。當圖拉真在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意外死亡時,他的皇后宣布他在臨終時收養(yǎng)了一個兒子:新皇帝是想方設法一勞永逸地解決猶太問題的哈德良,他是一個著名的皇帝,是耶路撒冷的成就者之一,也是猶太歷史上一個難以超越的惡魔。
哈德良:耶路撒冷方案
公元130年,哈德良皇帝在他的小情人安提諾烏斯(Antinous)的陪同下拜訪耶路撒冷。他決定抹殺這個城市,就連它的名字都不予保留。他下令在舊城的遺址上建造新城,新城以他的家族和朱庇特·卡皮托里努斯(Jupiter Capitolinus,與帝國聯(lián)系最多的神)的名字命名為埃利亞·卡皮托利納(Aelia Capitolina),他還下令取締上帝與猶太人立約的標志割禮,違者處以死刑。這意味著圣殿將永不可能重建。意識到這一點的猶太人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沮喪不已,而健忘的皇帝已經(jīng)動身前往埃及游歷。
時年五十四歲的哈德良出生在西班牙一個靠生產(chǎn)橄欖油致富的家庭,他似乎是一個為統(tǒng)治帝國而生的男人:他有著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能同時聽、說并向別人咨詢事情;他能親自設計自己的建筑,能夠作詩、譜曲;他還是一個停不下來的人,不停地巡視各省以重組并鞏固這個帝國。哈德良因為從圖拉真在達契亞和伊拉克辛苦征服的土地上撤軍而備受批評。與圖拉真不同的是,哈德良設想的是一個靠希臘文化團結(jié)起來的穩(wěn)固的帝國,他對希臘文化的熱愛是如此執(zhí)著,以至于人們給他起了個“小希臘人”(Greekling)的綽號(他找來經(jīng)過特殊訓練的奴隸,用卷發(fā)鉗打理他的希臘胡子和發(fā)型)。公元123年,在小亞細亞的一次旅行中,他遇到他一生的摯愛,希臘男孩安提諾烏斯,后者差點成了他的配偶。除此以外,這個完美的國王還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控制狂。發(fā)怒的時候,他曾將一支筆插進一個奴隸的眼睛里。而他的統(tǒng)治也是以血腥清洗開始并結(jié)束的。
在耶路撒冷,在這座猶太人城市的廢墟上,他計劃建造一個以崇拜羅馬、希臘和埃及神為中心的典型的羅馬城鎮(zhèn)。華麗的三門入口,尼亞波利門(Neapolis Gate,即大馬士革門)是用希律時代的石頭建造的,此門通向一個裝飾著紀念柱的圓形廣場,以兩條主干道卡丁街為軸線,分別延伸到另外兩個廣場。一個廣場在被毀的安東尼亞要塞附近,另一個在現(xiàn)在的圣墓大教堂南邊。哈德良在那兒建了他的朱庇特神廟,神廟外面是阿芙洛狄忒的雕像,雕像就建在耶穌受難的那塊石頭上。他可能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作出此決定的,以拒絕將此圣地歸還給猶太基督徒。更為糟糕的是,哈德良打算在圣殿山上建一座以他英姿颯爽的騎馬雕塑為標志的神廟。他有意消除耶路撒冷的猶太特征。而他確實知道另一個親希臘的戲劇表演家神顯者安條克也曾做過相同的事情,并在雅典建造了奧林匹亞神廟。
10月24日是埃及人紀念他們的神奧西里斯之死的節(jié)日,也是在這一日,哈德良的情人安提諾烏斯神秘地溺死在尼羅河中。他是自殺的嗎?哈德良或埃及人把他當成祭品?這是場意外嗎?通常神秘莫測的哈德良心碎難當,他把這個男孩奉為奧西里斯神,建立了一座以他為名的城市,安提諾波利斯,并為他設立祭典,把他優(yōu)美的面部雕塑和華麗的形體雕塑散布到整個地中海。
在從埃及返回的路上,哈德良途經(jīng)耶路撒冷,他可能在埃利亞·卡皮托利納外圍繞了一圈。羅馬人的鎮(zhèn)壓、耶路撒冷的異教化,還有男孩安提諾烏斯的裸體雕像激怒了猶太人,他們在猶地亞山間建造地下建筑群,藏匿武器,準備發(fā)動大規(guī)模叛亂。
哈德良一踏上歸途,一個以“以色列王子”著稱的神秘領導人就開始發(fā)動最為可怕的猶太戰(zhàn)爭。
西門·巴爾·科赫巴:星辰之子
起先,羅馬人并沒有把猶太人放在心上,但這一次猶太人在一個能干的指揮官、自封的以色列王子和星辰之子西門·巴爾·科赫巴(Simon bar Kochba)的領導下做好了充足準備,此人有著和耶穌誕生標志相同的神秘的王權(quán)標志,《民數(shù)記》中預言:“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興于以色列,必擊潰摩押?!痹S多人把他奉為新大衛(wèi),受人敬重的拉比阿基巴(Akiba)(在4世紀的《塔木德》中)堅稱“這是國王彌賽亞”,但不是所有人都贊同他?!安輹哪愕南掳蜕习l(fā)芽,阿基巴,”另一位拉比回答說,“大衛(wèi)之子還不可能出現(xiàn)。”科赫巴的真名是巴爾·科西巴(bar Kosiba);懷疑論者則一語雙關地稱呼他巴爾·科茲巴(bar Koziba),意思是“謊言之子”。
西門很快便打敗了羅馬總督和他的兩個軍團。我們在一個猶地亞山洞中發(fā)現(xiàn)了他所下的指令,這些指令反映他這個人既殘酷又有能力:“我將對付羅馬人”——他確實這么做了。他滅掉了整個羅馬軍團。“投射物打中他的膝蓋,他把它們?nèi)踊厝?,殺掉了一些敵人。”他不容許有任何異議:“西門·巴爾·科赫巴對耶荷那坦和馬薩巴拉說,立刻把所有跟你一起從提哥亞和其他地方過來的人帶到我面前,如果不把他們送過來,你們將受到處罰。”據(jù)同時代的基督徒查斯丁所說,科赫巴是一個宗教狂熱分子,他下令“如果基督徒不否認耶穌是彌賽亞的話,就嚴厲懲罰他們”。“當基督徒拒絕幫助他對付羅馬人時,他便殺了他們”。一個名叫尤西比烏斯的基督徒在很久以后著述補充:“這個人是殺人犯,是土匪,只仰仗他的名字,好像對付奴隸一樣,聲稱自己是帶來光明的人。”據(jù)說,他要求他的每個戰(zhàn)士砍掉一根手指以測試他們的忠誠。
星辰之子以耶路撒冷南部的希律城堡為據(jù)點,統(tǒng)治他的以色列國:他的鑄幣上寫著“元年:以色列的救贖”。但是,他再次供奉圣殿并恢復獻祭了嗎?他的鑄幣上吹噓“為了耶路撒冷的自由”,并刻上圣殿的紋章,但至今沒有在耶路撒冷發(fā)現(xiàn)他的任何一枚錢幣。阿庇安著述說,哈德良和提圖斯一樣摧毀了耶路撒冷,這句話暗示有一些東西被毀掉了,而橫掃一切的叛軍們肯定會圍攻據(jù)守城堡的第十軍團,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會在圣殿山祭拜,但他們是否這樣做了我們不得而知。
哈德良匆忙返回猶地亞,把他最優(yōu)秀的指揮官朱利葉斯·塞維魯(Julius Severus)從不列顛召回,他還集結(jié)了七個乃至十二個羅馬軍團。據(jù)狄奧·卡西烏斯(此人是記錄這場無名戰(zhàn)爭的為數(shù)不多的歷史學家之一)所說:“他們出發(fā)同猶太人作戰(zhàn),他們毫不留情地處置這些發(fā)了瘋的人?!薄八麣⑺莱汕先f個男人、女人和孩子,尸體成堆,而且根據(jù)戰(zhàn)爭法,征服了這塊土地?!比S魯?shù)竭_后采用了猶太人的戰(zhàn)術:“把敵人分割成小團體,切斷他們的食物供給,把他們關起來?!边@樣他就能“鎮(zhèn)壓、消滅他們”。當羅馬人逼近時,巴爾·科赫巴需要依靠嚴厲的威脅來維持紀律:“如果你虐待和你一起的加利利人,”他告訴他身邊的一個中尉,“我會給你戴上腳鐐,本·阿富魯爾就是個例子!”
猶太人退到猶地亞的山洞,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在那里發(fā)現(xiàn)西門的信和他們哀傷的家眷。這些避難者和戰(zhàn)士帶著他們廢棄房屋的鑰匙——對那些注定不會歸來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安慰——還有他們的奢侈品——一個玻璃餐具、皮箱里面的一塊梳妝鏡、一個木制首飾盒、一把香鏟。他們在那里去世,因為他們的所有物品就在他們的骨頭旁邊擺著。他們破碎的信件簡明扼要地記錄了關于這場災難的信息:“直到最后……我們毫無希望……我的兄弟們在南方……這些都在戰(zhàn)爭中失去……”
羅馬人逼近巴爾·科赫巴的最后一個要塞——耶路撒冷以南6英里(約10千米)處的貝塔爾(Betar)。西門本人在貝塔爾的最后抵抗中犧牲了,根據(jù)猶太傳說,他的脖子上纏著一條蛇?!鞍阉氖w帶過來!”哈德良說,西門的頭和他脖子上的蛇讓哈德良印象深刻。“如果上帝沒有殺死他的話,誰會戰(zhàn)勝他?”哈德良可能已經(jīng)返回羅馬,但不管怎樣,他實施了一場堪稱種族滅絕的報復。
“很少有人活下來,”狄奧·卡西烏斯寫道,“他們的五十個前哨據(jù)點和九百八十五個鄉(xiāng)村被夷為平地,58.5萬人戰(zhàn)死?!备嗟娜怂烙凇梆囸I、疾病和大火”,七十五個已知的猶太定居點不復存在。如此多的猶太人成為奴隸,以至于在希伯倫的奴隸市場上他們的價錢比馬還低。猶太人繼續(xù)在鄉(xiāng)村生活,但猶地亞再也沒有從哈德良的破壞中恢復過來。哈德良不僅禁止行割禮,還禁止猶太人靠近埃利亞,違者處以死刑。耶路撒冷已經(jīng)消失了,為了將猶地亞從地圖上抹去,哈德良故意將猶地亞改名為巴勒斯提納(Palaestina)——以猶太人古時候的敵人腓力斯丁人命名。
作為古羅馬皇帝,哈德良廣受稱贊,但這次卻沒有成功可言:他在猶地亞的損失毀了他的一世英名,弄得他精疲力竭。當他向元老院匯報時,他已失去往日的自信:“我很好,軍隊也很好。”受動脈硬化(如他的雕塑中描繪的耳垂分裂而體力不支)和水腫的折磨,哈德良殺死了任何可能的繼承者,甚至包括他那已經(jīng)九十歲的姐夫,后者詛咒他:“愿他求死不能。”這個詛咒應驗了:死不了的哈德良試圖自殺。但是,沒有一個獨裁者像哈德良一樣,寫下了如此妙趣橫生又傷感失意的關于死亡的詩句:
四處流浪、充滿魅力的小小靈魂,
是寄宿于身體的客人和伴侶,
如今你將前去哪里?
去黑暗、寒冷、陰郁的地方——
屆時,你什么玩笑也都說不出口。
當他最終撒手人寰時——“所有人都痛恨他”——元老院拒絕奉他為神。猶太文學在提到哈德良時始終要加一句:“愿他的尸骨在地獄中腐爛?!?/p>
他的繼任者安敦寧·畢尤(Antoninus Pius)稍微放松了對猶太人的迫害,再次允許他們行割禮;但繼哈德良之后,安敦寧的雕像也在圣殿山上樹起,以強調(diào)猶太圣殿將永不會重建?,F(xiàn)在,完全與猶太人分開的基督徒禁不住歡呼?!笆ニ?,”基督徒查斯丁給安敦寧寫信說,“已成為詛咒,我們的父輩們享受的榮耀已被火燒得一干二凈?!睂Κq太人來說不幸的是,在接下來的半個多世紀,帝國的既定政策限制對哈德良的政策進行任何更改。
埃利亞·卡皮托利納是一個擁有一萬人口的小型羅馬殖民地,它沒有城墻,現(xiàn)有城市只及原來的五分之二,從現(xiàn)在的大馬士革門延伸到鏈門,這里有兩個廣場,朱庇特神廟就建在各各他遺址上,有兩個溫泉浴場,一個劇院,一座仙女廟[nymphaeum,環(huán)繞在池邊的寧芙(nymph)的雕像群]和一座圓形露天競技場,所有地方都裝飾著柱廊、凱旋門和雕塑,包括第十軍團的一頭非常不潔凈的大野豬的雕像。第十軍團正慢慢從耶路撒冷撤走,因為對他們來說,猶太人不再是威脅,而更多地被視為刺激物。當前往埃及的馬可·奧勒留皇帝路過這里時,“通常厭惡令人發(fā)狂又無法無天的猶太人”的奧勒留皇帝戲謔地拿這些人與其他叛亂部落作對比:“噢,夸地人,噢,撒馬利亞人,我終于找到比你們更難管束的民族!”除神圣外,耶路撒冷沒有任何自然產(chǎn)業(yè)——而第十軍團的離去使它更加落后閉塞。
當羅馬的和平交接以公元193年的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時,當時主要在加利利和地中海沿岸居住的猶太人開始騷動不安,要么同他們的地方敵人撒馬利亞人作戰(zhàn),要么轉(zhuǎn)而支持王位的最終獲得者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Septiimus Severus)。這導致反猶政策的緩和:公元201年,新皇帝和他的兒子卡拉卡拉(Caracalla)拜訪埃利亞,他們好像見了猶太領導人——以“王子”著稱的猶大·哈納西(Judah haNasi)。當卡拉卡拉繼承王位時,他用戈蘭和呂大(耶路撒冷附近)的土地和裁決宗教糾紛的世襲權(quán)力報答猶大,他還制定歷法,承認猶大是社團領袖——猶太人的族長。
富裕的猶大似乎將拉比的學識和貴族的奢侈結(jié)合在了一起,他在加利利修建王庭,用哥特人做保鏢,與此同時,他還編纂了后圣殿時期猶太教的口傳律法《密西拿》。由于猶大與皇族的關系,加上時間的流逝,猶太人在賄賂了衛(wèi)戍部隊后,被允許在橄欖山或汲淪谷背對被毀的圣殿祈禱。他們相信圣靈住在那里。據(jù)說,猶大為猶太人的一個小的“神圣群體”爭取得到允許在耶路撒冷定居,在今錫安山上的一個猶太會堂祈禱。但是,塞維魯王朝的皇帝們始終沒有考慮改變哈德良的政策。
然而,猶太人對耶路撒冷的渴望從未停歇。在接下來的世紀里,無論他們住在哪里,他們都要一日三次祈禱:“愿這是你的意愿,圣殿將在我們有生之年很快重建?!痹凇睹芪髂谩分?,他們將圣殿儀式的每個細節(jié)都匯編起來,為它的重建作準備。“一個女人可以戴上她的所有飾品,”口傳律法的另一部匯編作品《陀瑟他》(Tosefta)教導說,“但要留出一件小東西來紀念耶路撒冷?!庇庠焦?jié)家宴是以這句話結(jié)束的:“明年在耶路撒冷相見?!比绻麄冇行铱拷啡隼?,他們會在看見這座被毀之城時舉行一個撕破衣服的儀式。即使客居他鄉(xiāng)的猶太人也想安葬在圣殿附近,以便審判日到來時第一個復活。于是便有了橄欖山上的猶太公墓。
圣殿是有機會重建的,事實上它之前就被重建過并且差點再次被重建。由于猶太人仍被明令禁止進入耶路撒冷,所以現(xiàn)在被羅馬明確視為威脅的是基督徒。
從235年起,帝國經(jīng)歷了三十年的危機,從內(nèi)到外支離破碎。在東方,一個生機勃勃的新波斯帝國取代帕提亞對羅馬人發(fā)起挑戰(zhàn)。危機期間,羅馬皇帝怪罪基督徒是拒絕向他們的神獻祭的無神論者,并殘忍地迫害他們,盡管基督教與其說是一個宗教,不如說是一個不同教派的組合。但基督徒在基本理念上觀點一致:為那些被耶穌基督拯救的人準備的救贖和死后復生,證實了被他們借用并納為己有的古老的猶太預言。他們的創(chuàng)始人是以造反者的身份被羅馬人殺死的,但基督徒卻把自己重塑成一個敵視猶太人,而不是羅馬人的宗教。于是,羅馬成了他們的圣城;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基督徒住在沿海的凱撒利亞;耶路撒冷成了“天國之城”,而它的實際地點埃利亞只是耶穌在此喪生的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城鎮(zhèn)。然而,當?shù)鼗酵窖永m(xù)著關于耶穌受難地和復活地的傳說,現(xiàn)在這個遺址埋在哈德良的朱庇特神廟的下面,他們甚至爬進去祈禱,在墻上亂寫亂畫。
公元260年,在羅馬最艱難的時刻,波斯人俘虜了皇帝(皇帝被迫喝下熔化的黃金,然后被取出內(nèi)臟,填上稻草),而整個東方,包括沒有屏障的城鎮(zhèn)埃利亞,都被一個年輕女人芝諾比阿(Zenobia)執(zhí)政的短命帝國巴爾米拉帝國占領。但是,在十二年的時間里,羅馬收復了東方。世紀末時,戴克里先皇帝成功地恢復了羅馬權(quán)威及對舊神的崇拜。然而,基督徒似乎在破壞復蘇。299年,在敘利亞的一次閱兵禮中當戴克里先給眾神獻祭時,一些基督教士兵手畫十字,非基督教占卜者宣布占卜術因此失效。當戴克里先的宮殿被火燒毀時,他把這事歸咎到基督徒身上,并發(fā)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迫害活動,處死基督徒,燒毀他們的書,摧毀他們的教堂。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退位時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東方的新皇帝是伽列里烏斯(Galerius),他用斧頭、炙烤和肢解加大了屠殺基督徒的力度;而西方的皇帝則是君士坦提烏斯·克羅魯斯(Constantius Chlorus),一個強壯的、在約克稱帝的伊利里亞士兵。已經(jīng)得病的他此后不久便去世了,公元306年7月,大不列顛的羅馬軍團擁立了他年輕的兒子君士坦丁為皇帝。君士坦丁將用十五年時間先征服西方,再征服東方,更重要的是,和大衛(wèi)王一樣,他將用一個決定改變世界歷史進程和耶路撒冷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