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赤奴驚魂(2)
- 狼煙起胭脂滅
- 安安
- 2886字
- 2017-07-03 18:25:56
“寶寶也要抱抱……”三歲的寶寶從屋子里跑出來,徑直撲到燕陌修長的腿邊,抱著他一只腿,奶聲奶氣地道,不時用瘦小的身子在他腿上蹭來蹭去。
聽小男孩這么一喊,胭脂原本就有些紅的臉幾乎羞成了西紅柿,趕緊掙開燕陌的雙臂,彎下腰身抱起小男孩,一邊走,一邊有節奏地搖晃著,出聲哄道:“寶寶乖,寶寶乖……”
燕陌看著她哄著寶寶,勾起了一抹平和的笑。如果將來他娶她為后,她也為他生下這么一個孩子……那畫面該多美好!
但好景不長,他的想象被窮困卻十分善良的女主人的話聲打斷,“兩位貴客,晚膳準備好了,快請入內堂用膳。”
這夜,六個人圍成一桌的飯桌上所出現的飯食是女主人一家難得見到的美食——用野菜和玉米面和在一起做的面團子——而這還是沾了胭脂與燕陌的光。女主人與兩位年邁的老人笑呵呵地向胭脂與燕陌謙讓了一番,而不經人事的寶寶則一個勁地往桌上的陶盤撲騰,爭著吵著伸手要去抓。
“寶寶乖,讓客人先拿……寶寶乖……”女主人竭盡全力按捺住寶寶的對美食的向往,將他伸長的手抓了回來。三歲的寶寶偏偏不依,高聲大氣地哭鬧起來。
面對因為長期缺乏營養長得面黃肌瘦的寶寶,面對如此老實本份的一家子,胭脂感動之余,更多的是同情與不忍,趕緊別過臉去,悄悄抹了抹濕潤的眼睛。見得胭脂舉動的燕陌心頭又是另一番滋味。他善良的子民像眼前的一家子一樣,苦苦掙扎在食不果腹的饑餓線上,品嘗著家國淪陷的不幸與苦難,受盡折磨。突然之間,他覺得七年前自己拋卻家國的出走是那般幼稚,那般不負責任。
除了寶寶的哭鬧聲,五個大人全都陷于沉默。還是胭脂反應最快,用竹筷挑了面團,分別放入兩位老人的碗里:“好了,來……大家都吃,都吃……這只面團留給寶寶。”最后,她挑了一只最大的送到寶寶的手里。
一桌人瞪著碗里的面團子,淚花兒撲簌簌地掉了下來,卻又不約而同地溢出了笑容。
嚼著粗硬的面團,胭脂再次堅定了自己要將燕陌送回廊、滄的信念。只有他可以讓霧列的百姓重新過上好日子。坐在她身邊的燕陌暗自發誓,一定要傾盡心力,奪回霧烈失去的領土,讓百姓重建家園。
女主人和兩位老人則悄悄猜測著兩位威而不露的客人的真實身份。他們哪里知曉面前這兩人中,一個是世人所傳的御風將軍,且將貴為天子;另一個是他們高貴勇敢的皇后?
次日,天還沒亮,胭脂與燕陌就早早起身,在沒有驚動女主人一家子的情況下踏著霜露上了路。走之前,胭脂只留了少許銀兩在身上,其它銀子都留給了這善良的一家。
“殿下,咱們這次必須進赤奴城,我在城內的一個錢莊存了銀錢作為歸途所用。”即使向來冷靜的胭脂,其實也有疏漏的時候,將銀子留給了一家老小,自己卻不得不去取來時路上預存的銀錢。眼下,刺殺團追得極緊,加上腳下這片土地都蒼隱的控制中,只要稍稍大意一丁點就能暴露行蹤,影響到燕陌的安全。雖然覺得自己留下銀錢這一舉動不夠理智,胭脂還是沒有感到后悔。
“好,到時我陪你去。”騎在馬上的燕陌并不以為意地道。與她并肩而行、共同進退,他甘之如飴。她為尋他回國,刀里來箭里去,身先士卒,赴湯蹈火,他當然不能因為危險就拋下她不管。相反的地,他愿意保護在她左右,他要向她證明自己可以給她幸福,會比十二皇弟待她更好。
胭脂聽了話,未作表情,只夾住馬腹,輕快地甩了一鞭在馬兒身上。一人一馬飛馳在朦朧的晨色之間。燕陌在后,拼命追逐著她的身影。
孟春之季,一白一黑兩匹馬風馳電掣,馬上一雙人影交相輝映。寒風颯颯,卻使終無法吹入他們暖融融的心。
赤奴城,太守府
自從赤奴城被納下偉大的蒼隱國后,原來的太守府就被改作了駐軍指揮所。全權負責赤奴城軍事要務的是蒼隱國赫赫有名的老將——蒙姜,此時他正背負著雙手,聚精會神地觀察著大桌上那張標記著四國山川河流、關塞城池的地圖,猜想著桓帝下一步棋會怎么走。原本,他力奏桓帝,欲親至寧襄關參加戰斗,怎奈桓帝念他年界五旬,不允他意愿,只說參戰周車勞頓,讓他固守赤奴城,為前線大軍作后盾保障。
就在這時,一個身著軟甲的士兵捧著一只潔白的信鴿匆匆忙忙地由走廊處轉過彎,直奔大堂,邊走邊大聲叫道:“報——”
蒙姜頭也沒抬,只朝門口的士兵招手道:“是圣上有新的命令嗎?”為將者,就是死也要死在戰場上。他一生宏愿便是以有生之年,為了桓帝能一統天下而馬革裹尸,縱橫沙場,就連做夢也夢見桓帝終于下了讓他披掛上陣的圣旨。
“稟將軍,是臨團主的飛鴿傳書。”士兵回了話。
臨昭?他能有什么事?蒙姜打直腰身,猜測著道:“噢,快呈上來。”是他又接了桓帝的新任務嗎?在蒙姜的印象里,臨昭向來四處走動,帶著一票殺手來無影去無蹤。大軍之所以能這么快拿下霧烈大部分江山,首要原因除了霧烈國君失政、桓帝英明外,還有一條是拜臨昭與其所帶領的刺殺團的刺殺行動所賜。只要是攻不下的城池,通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臨昭的刺殺團出動,將對方主將刺殺掉,亂其軍心,然后大軍再進行猛烈的襲擊,迅速結束戰斗。
士兵取下綁在信鴿腳上的小竹筒,雙手遞給蒙姜。
蒙姜接過手,抽出竹筒里的紙卷,展開覽閱后,臉上出現了一種極怪異的神色。十年前,漕州一戰的最后一役,桓帝因戰受傷不能上陣,他帶領軍團與燕陌交手,孰料不敵,敗下陣來。當時英武的少年燕陌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如不是國家對立,他倒是十分欣賞他的。三年前,他率先攻入霧烈,本以為還會在戰場上看見燕陌,后來才聽說燕陌出走之事。萬萬想不到,燕陌會在出走七年后,再次歸國。他心里明白,燕陌是個不容易對付的人物,這個人絕對會是桓帝一統天下的阻礙,所以臨昭才飛鴿傳書給他,要他務必攔截住燕陌以及他的女侍。
“將軍!”士兵看他沉思不語,忍不住叫了一聲。
“你過來!”蒙姜想了想,朝面前的士兵招了招手,待士兵走到他面前,又才耳語了幾句,最后揮揮手道:“去吧!”
士兵聽了他的話,小跑著出去了。
蒙姜則斂了神色,抓了件披風披在身上,幾步出了大堂,朝軍營里去了。
陽光帶走了溫暖,暮色沉沉,沉暗的云層鋪天蓋地地壓抑著初春的復蘇。
越接近赤奴城,燕陌的心就翻滾得越厲害。并肩而行的胭脂臉上沒有什么特別的色彩,這使他看不出她在想些什么。
“殿下,這里已經離赤奴城很近了,再趕一炷香時間就能看到城廓。”胭脂放緩了速度,側過頭道。
她好像話里有話。燕陌亦減慢速度,嘟噥了一聲:“嗯?”
由于他們所走的不是官道,四周滿是喬松秀柏,環境幽靜安全,胭脂觀察了全面情況,覺得現在立身之處是絕佳的隱藏地點,表明立場地道:“城內肯定已經設下了埋伏,殿下不能進城,在這附近等我就好。我速去速回。”
“胭脂,你這是想獨自進城取存銀?”燕陌明白她的意思后,臉頓時黑了下來,很不贊同地道。明知有危險,還偏偏不讓他同行,獨自去承擔,她當他是什么人?他不要再做七年前那個不負責任的自己,他要她幸福地、安安全全地與他一齊回到廊、滄之城。
就知道他會生氣,胭脂嘆息了一聲,解釋道:“殿下,你身上擔著的是江山社稷。你應該知道這副擔子有多重。一路上,百姓疾苦,你已看在眼里,孰重孰輕你心里要有桿稱。”
“我已經不是七年前的我,我知道自己的安全對霧烈意味著什么。但是,我更清楚地知道你的安全對我意味著什么?我自信武藝不輸于你,自信可以與你共同進退。”他不想讓自己喜歡上的女子獨自面臨危險,他害怕她像母親和十二皇弟一樣離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