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這樣裝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作者名: 《快樂家裝》編輯部本章字數(shù): 1058字更新時間: 2019-03-02 02:39:48
01 雖然單項只超幾百,總額也能讓人吐血
計劃花8萬,結(jié)果花了15萬
本來計劃用8萬元裝修,但裝修結(jié)束后一算,總共花了15萬。我和老婆的所有存款都花掉了,還向別人借了不少錢。最后搬家的時候,只有一張床是新買的,其他用具都是舊的。房子里基本空蕩蕩,天天吃泡面加咸菜。老婆說:“家徒四壁,唯有一床”。其實房子就是用來睡覺的地方,生活可以如此簡單。
裝修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錢!
如果錢的問題不用考慮,你就不用看本書了。
預算超支的幾種原因
所有人在裝修前都有預算,但99%的人的預算都沒什么用。原因很多:
1.只超一點:本來打算買300元的龍頭,但在市場上看到900元的龍頭就挪不開腳了。最后,為了這個小“愿望”而狠心出血。裝修是個無底洞,永遠有更好的產(chǎn)品在吸引你。預算少,就不要用“只多花一點點”來迷惑自己。一個單項超幾百元,幾十個單項加起來便能讓你吐血。
2.刀刃在哪:知道不能什么都買質(zhì)量最有保障的,但真的不知道什么東西用普通產(chǎn)品“湊合”一下也沒問題。裝修中的東西太多了,其中很多不是上上網(wǎng)、看看書就能真正弄明白的。沒親自使用過、沒經(jīng)歷過血的教訓,真的不知道什么東西是重要的。所以,消費時往往沒把錢花在“刀刃”上。
3.朝令夕改:老公、老婆、丈母娘、親爹等人一起決策,討論該買什么、該裝什么風格……裝完了再拆、拆完了再裝,朝令夕改、翻來覆去。一個插座的位置改了3次還沒定下來,浪費建材不說,施工方無一例外會趁機撈油水。即使只有夫妻兩個人,意見不統(tǒng)一也難免口舌。既浪費時間金錢,也破壞感情。有人說可以分頭干活,把各自的任務分配好,兩不相干。比如一個人去買瓷磚,另一個人負責改水電。這或許算是一個解決辦法。
4.專業(yè)建議:有些東西本來可裝可不裝,但沒抗得住忽悠,便裝了。當設計師等專業(yè)人士站在“專業(yè)”的角度說話時,有多少人能完全堅持自己的想法?
5.被牽鼻子:雖然簽合同時說得好好的,但施工過程中工人會不斷讓你“增項”、“追加費用”,或有一些“漏項”要填補,否則就“活沒法干了”。工程不能停,多數(shù)業(yè)主只能被牽著鼻子走,而且牽鼻子的人還不止一個。解決辦法其實也有,那就是業(yè)主要知道得很多,這樣才可以將預算單做得沒什么大漏洞。
臨時改變設計,燒錢

因為改插座位置而作廢的2米長石膏板

和石膏板一起作廢的3米電管

臨時決定改門框,要敲掉一層墻磚

臨時決定改門的高度,拆了重做

已經(jīng)貼好的石膏板,砸掉重貼

臨時決定加做造型,墻面的石膏白刮了

臨時改變燈的位置,又掀開重做
02 找了裝修公司,出現(xiàn)糾紛仍然解決不了
要解決問題,其實只需要加錢
裝修中,工人各種不負責。我找到簽單的那個裝修公司,要求他們解決問題,但前前后后被“踢”到了5個部門(公司越大越“正規(guī)”,部門就越多),各種經(jīng)理、主管、主任互相推脫,誰也不解決實際問題。這件事逐漸被擱淺了,最后不了了之。沒辦法,我還得回家和那些工人理論。其實問題遠沒有這么復雜,我給他們加錢后,問題便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在瞬間被解決,絕對干凈利落。所以說,裝修和什么“裝修公司”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
要裝修,你接觸到的第一個詞可能是“裝修公司”。是“公司”,就經(jīng)過注冊,有營業(yè)執(zhí)照,所以感覺很專業(yè)很可靠。但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裝修公司=業(yè)務員+游擊隊
認為找了大公司可以采購裝修一條龍、讓自己省心省力,這往往是你的美好愿望。裝修公司的主要員工是“設計師”,你在建材市場里會看到很多裝修公司,以及設計師。但多數(shù)設計師的“本職工作”不是搞設計,而是找客戶、簽單,簽單后再轉(zhuǎn)給外面的包工頭。
1.大型知名裝修公司:可能有固定的包工頭。比如百安居,他們稱這個工頭為“施工大隊長”。其實,隊長并不親自到第一線干活,他們接到設計師的單子后,會把工作轉(zhuǎn)包出去,從中抽取提成。而轉(zhuǎn)包的對象,都是臨時找到的游擊隊。
2.大多數(shù)裝修公司:包工頭、各類工人無一例外全是游擊隊。即使工人穿著某公司的制服,也是一樣。大家不要被一件衣服迷惑。
裝修公司的本質(zhì):中介機構(gòu)
工人要吃飯,哪有活就去哪里干。大多數(shù)的裝修公司,其本質(zhì)是“中介機構(gòu)”,其作用主要是給工人們拉活。不過,工人找活的途徑很多,不會只在“中介機構(gòu)”這棵樹上吊死。
工人們往往不愿意給“中介機構(gòu)”干。因為施工方的總利潤為40%到50%,裝修公司會抽取30%,剩下的10%到20%給包工頭。包工頭再抽取一部分,最后落在工人手里的錢就屈指可數(shù)。所以,工人只要逮到宰人的機會,就可能玩命宰。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不知道宰完了這次,還有沒有下一次。請大家理解,一個處于“絕望”狀態(tài)下的人,什么事都可能干出來。
裝修的質(zhì)量,取決于單個的工人

完全按照圖紙施工的工人不一定很多

好工人在工作結(jié)束后,會留戀自己的勞動成果
從這個角度說,裝修公司有逼良為娼的性質(zhì)。不過,它也有存在的價值:
1.打廣告或有店面,容易被你找到。
2.幫你組織了一個有各種工人的施工隊。
3.雖然設計師設計的圖紙不一定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畢竟給你提供了參考。你這個外行人得到了一根拐棍,雖然不一定結(jié)實,但可以走兩步。
“裝修”和“裝修公司”無關(guān)
建議大家盡量淡化“裝修公司”這四個字在腦中的印跡。
1.裝修只和干活的工人有關(guān)(如果設計師靠譜,也和他有關(guān))。工作是人做的,不是“公司”做的。公司的名頭再大,而干活的人沒有責任心,施工質(zhì)量也只能用“沒有責任心”來評價。
2.公司越大、廣告越多,抽取的各種費用就越高。羊毛出在羊身上,“抽”出的錢越多,真正用到你家的就越少。這會帶來三個結(jié)果:報價明顯上升;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殘酷剝削工人,所以工人就要用其他方法獲利(后文會詳細說)。
如果找家裝公司或包工頭,施工方應得的合理利潤為40%,這包含設計費、施工費。低于30%就沒人愿意干,高于50%就有暴利。不論房子多小、設計多么簡單,都是如此。所以裝修7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是尷尬的事,業(yè)主覺得貴,裝修方還不愿意干。
03 選了“輕工輔料”,還得事必躬親
對裝修公司有利=對你不利
裝修前,我走了很多裝修公司,每到一家公司中,他們提出的第一方案都是“清工輔料”。開始時我沒什么感覺,后來慢慢覺得他們似乎是“商量好的”。直到裝修全部結(jié)束后,我才真正明白,之所以所有公司都“商量好”,是因為這種方式對裝修公司最有利。本來以為找裝修公司可以省事,至少是能讓我輕松一點,但事實上,我一點兒都沒輕松。幾個月內(nèi)累得連滾帶爬,所有事情都是我親自操辦的。裝修公司干什么了?我沒看到他們做了什么有實質(zhì)性價值的事。
裝修中,“清工輔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詞,應該先了解一下。
六種主要的“輔料”

水泥、沙子、陶粒

膩子粉

乳膠漆

釘子
廚衛(wèi)中“包立管”的兩種方式

包排污管又叫“包立管”

用石材包立管比砌磚方便

很多家庭都沒包立管
什么是“清工輔料”
“清工”指人工費,包括水電工、泥瓦工、木工、油工、力工的工資;“輔料”指基礎材料,包括水泥、沙子、膩子粉、乳膠漆、膠、釘子、螺絲、砂紙等。輔料中的一些材料是可以商量的,比如乳膠漆,有的裝修公司會提供,并在合同中注明,但也可以由業(yè)主自己買。不過,對于最基礎的材料(如水泥、沙子等),一般是由裝修公司負責買的。天花板等木工工程要用到的大芯板、石膏板等,一般算在輔料中,但也可以由業(yè)主自己買。
按照“清工輔料”的方式,業(yè)主要提供主材,因為這些材料的檔次、款式差別大,一般不能統(tǒng)一購買。如地板、瓷磚、開關(guān)和插座、櫥柜(包括柜體、臺面、水槽等)、潔具(包括馬桶、洗手盆、龍頭、地漏、五金掛件等)、門窗(包括門鎖、拉手、合頁、門吸等)、燈具、窗臺板……
水電材料的費用另算
水電管線的購買要根據(jù)實際用量,因為每家的插座、開關(guān)數(shù)量不同,水電改動的幅度不同,用到的水管、電管數(shù)量會有很大差別。很多裝修公司會將這一類費用拉出來單算,比如對于電路改造,包工包料每米45元(包括墻面開槽、鋪電線、封槽);對于水路改造,包工包料每米70元(包括墻地面開槽、鋪水管、封槽)。
如果你想省心省事,裝修公司會提出另一種承包方式,即下一節(jié)要介紹的“半全包”。簡單來說,就是在清工輔料表后面再加一個主材的表。
清工輔料的預算費用
對于一個建筑面積120平方米、3室1廳2衛(wèi)1廚1陽臺的房子,北京某裝修公司的設計師按照中檔建材的標準,估算出如下表格。此表為包工包料的價格,但不包括水電管線的材料費、人工費。

主材的預算費用
上表不包括主材。主材的購買、預約送貨、進場驗收是非常麻煩的,如果你想省去這些麻煩,可以讓施工方幫你做。按照上表中的房屋面積、格局,以及中檔的材料價格,此設計師又估算出本表。

04 “全包”看似省事,卻會讓質(zhì)量失控
想省事,就得用錢砸
鄰居和我一起裝修車庫,我圖省事,花1000元全包出去。鄰居則是自己辛苦地買材料、找工人,最后巧了,他也花了1000元(工錢200元半天,材料700多元,運費100元)。看起來費用基本一樣,但材料的質(zhì)量差遠了。兩家都用的彩鋼板,他家的掰都掰不動,我家的一抖就嘩嘩響。事后我了解了一下,我家的材料費按市場價還不到400元。
“全包”只是一種承包方式,而裝修的承包方式共有5種。
各有利弊的承包方式
1.全清包:業(yè)主自己當包工頭,自己找工人施工,自己買所有材料,自己做設計。這種方式最費事,如果控制得好會最省錢,控制不好就難說了。因為你接觸的人物非常多,包工頭、各類工人、店家、搬運工……所以宰你的人也就多了。
2.清包:業(yè)主委托包工頭,包工頭組織工人施工。所有材料都由業(yè)主采購。這種方式被“裝修游擊隊”普遍采用,雖然比半包要省一點錢,但業(yè)主的辛苦程度和全清包基本一樣。
3.半包:業(yè)主委托包工頭或裝修公司組織工人、購買輔料。主材由業(yè)主采購。這種方式被裝修公司普遍采用,業(yè)主不省錢也不省力。給裝修公司的費用中一般包含設計費。
4.全包:業(yè)主把所有工作都給包工頭或裝修公司,又稱“交鑰匙工程”。業(yè)主很輕松,但對費用根本無法控制。這類業(yè)主有幾種:錢多到可以不在乎;特別寬容和“糊涂”,不計較被占便宜;特別重視體面和尊嚴,沒心情也沒時間處理裝修這種小事;非常精明,知道大棒要配合胡蘿卜使用……面對這幾類業(yè)主,設計師、包工頭會獻上最好的服務。業(yè)主只需要給錢,然后等結(jié)果。如果不滿意可以罵一頓,然后給錢讓他們重做。
5.半全包:介于半包和全包之間,輔材、設計費按半包來收,主材、家具由業(yè)主選擇和定價,然后交給裝修方采購、簽收、安裝。這樣,業(yè)主既控制了主材、家具的費用,又避開了具體操作上的麻煩。但由于利潤太少,很少有設計師會干。也有的設計師會采納這種方式,但會要求陪同業(yè)主一起購買建材。此時,雖然設計師并沒額外收取勞務費用,但可以從購買的每一種主材中抽取回扣,這些回扣就是為此付出勞動的“隱性工資”。雖然手段不光明,但也不算不合理。
偷懶基本都會“未遂”
在上面的五種方式中,“全清包”和“半包”是被人們采用最多的。表面上看,“半包”更省事,因為有一部分工作分擔給了裝修公司。很多人都沒時間精力做功課,或者比較懶,不想自己去折騰,所以就選了看起來可以“在一部分工作中借助他人之手”的“半包”。但施工后才發(fā)現(xiàn),似乎并沒借到什么人的“手”,而自己原來想象的可以偷懶的“一部分工作”最后也都由自己去做了。所以說,要裝自己的房子,自己又想偷懶,結(jié)果就是“偷懶未遂”。
對于選擇了“半包”的業(yè)主,如果在裝第二套房子時選擇了“全清包”,就會發(fā)現(xiàn)在這兩種方式中,自己的費事程度并沒多大的差別。
激光測距儀:設計師的常用工具

設計師必備的工具

用它可迅速量出兩點間的距離

但有時也會失效,還得手動測量
05 誤用不靠譜工人,應該果斷叫停
自稱“貼了十幾年地磚”的人,也不可信
買了填縫劑,但貼磚工人用了一盒就不愿意用了,他說他貼了十幾年地磚,很少碰到質(zhì)量這么差的填縫劑。后來我觀察,他完全不按包裝盒上的使用方法,該兌多少水、怎么涂、等多久晾干……他就是貼磚后直接抓一把撒上去,然后說質(zhì)量不好,讓我重買,我只好再去買。我讓他兌水試試,他怎么都不肯,說磚縫沒干不用兌水。我買的8盒填縫劑都被他撒完了,更悲催的是,現(xiàn)在在縫上一抹,居然會掉粉。
看了前面的內(nèi)容,可能你會對“裝修公司”感到失望,并琢磨著自己去找游擊隊。不過,不論是找裝修公司的設計師,還是去找包工頭,還是直接找游擊隊,識人都是最重要的。
找到好工人的兩個途徑
態(tài)度往往比能力更重要。裝修中要追求完美是不太可能的,遇到問題時,如果工人愿意修改到你滿意,那是最好的。否則,就算他的技術(shù)好,你也不一定滿意,還憋一肚子氣。想找到好的工人,有兩個途徑:
1.如果機會好,已經(jīng)裝修完的親戚朋友給你介紹工人,這樣一般較保險。已經(jīng)完工的房子擺在眼前,工人的能力、態(tài)度如何,基本可以看出來。

工人確實辛苦,合理的利潤要讓人家賺
2.如果時間多、體力好、愿意學習、樂于折騰,那么自己找工人、自己買材料是很好的。這也就是上一節(jié)說的“全清包”。想用這種方法,必須將大量時間用于前期準備,然后遲點裝修。你可以在小區(qū)中多跑跑、樓上樓下多轉(zhuǎn)轉(zhuǎn),看誰家的裝修工人好,就私下和他談。然后自己組建裝修隊,學習大量知識,不斷地奔波,這樣不僅省錢,還裝得好。不過代價高:你得早上起早去房子里看看,發(fā)完材料再去上班;晚上下班先去房子里看看,再回住處;節(jié)假日不買材料就一定去做監(jiān)工……這種做法不適合工作緊張的、拖兒帶女的、年老體弱的、歲數(shù)一把還含奶嘴的……

窗簾桿固定不牢,耷拉下來了
愿意折騰不等于不會看走眼,如果選錯了工人,最好學學炒股者的做法,及時止損為上策。
裝修的世界,什么都有
裝修中的事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絕不是你事先可以“想象”出來的:插座內(nèi)沒拉電線、門鈴裝反……你相信這是有20年裝修經(jīng)驗的工人干的活嗎?同樣,上面這個貼磚的工人可能真的貼了十幾年的磚。遇到類似情況,應該及時叫停,不再用他。
不過,最好還是一次到位,不要一開始就想著換人,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貼地磚時,第一個工人把閣樓的水平線貼成斜線條,沒辦法,開掉換人。第二個工人把衛(wèi)生間的無縫磚貼的跟有逢磚一樣,地磚嚴重錯縫,起掉重貼后居然還是錯的,又開掉換人。第三個工人還不錯,手藝公認的好,但太紅了,排隊等了10天才輪到我家。他來了之后告訴我,由于第二個工人把衛(wèi)生間的水平線貼高了10厘米,所以所有的地面都得加高。算下來,水泥沙子又多花了1000元。如果先貼衛(wèi)生間的瓷磚,地面一定不可以起高了,否則就使勁往里搭水泥沙子吧。
“走貨”與“換貨”
不論是通過哪種方式找來的工人,都可能“走貨”與“換貨”,比如下面的例子:
1.“走貨”案例:電線是我自己買的。由于時間原因,我不是每天都去工地,一次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沒用完的電線失蹤了。很明顯,這是電工將它帶回了家。家里用多少電線我心里大致有數(shù),所以買的電線也多不到哪里去。即使電工不拿,多出的電線對我也沒用。但這樣的行為應該受到鄙視,所以我和電工聊天時,首先贊揚了他的手藝好、認真負責,而后轉(zhuǎn)頭批評我表弟家的電工手腳不干凈。
2.“換貨”案例:在武漢,“福漢”是較好的木板,我的裝修合同中填的就是這個品牌。但裝修公司拿到我家的是“精品福漢”,很顯然這屬于“王大媽”與“王六媽”的關(guān)系。這兩種木板不是一個廠家生產(chǎn)的,價格也差了接近一倍。我到工地的時候,工人已經(jīng)在我沒簽收的情況下用了四張“精品福漢”木板。沒得說,全退走,浪費的木板、人工費由裝修公司負責。
不負責的施工六例

少拉一根電線,一個開關(guān)不亮

踢腳線內(nèi)夾入了硬紙片

下水管直接插入排污管中

不恰當?shù)碾姽苓B接:粗管接細管

工地沒有廁所,隨地解決也不是新聞

軟管直接塞入下水口,會返臭味
06 菜鳥上陣,會被12種“隱性消費”宰
被各種人宰,也被自己宰
裝修完如果不出“大”的問題就向南天門磕頭吧。準備裝修的人,看著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材料就暈。如果再被裝修公司一忽悠,就更找不著北了。10年內(nèi)我裝修了3套房子,每次裝修都得扒一層皮,到現(xiàn)在我也沒弄清楚里面的水有多深,不過開個裝修公司騙人是沒問題的。
前面的內(nèi)容涉及宰人的裝修公司、工人。其實“宰人”的人共有三類,包括業(yè)主自己。
裝修公司的宰人方法
1.低價誘惑:一些裝修公司的報價很低。比如100平方米的房子,報價一般是連工帶料4到8萬元,但同樣的設計方案、材料,有的公司只報3萬元,或者“299元/平方米、310元/平方米”。這種價格看上去很誘人,但報價單上寫得很簡單或含糊不清,比如只報單價、材料的品牌,而不報材料的具體型號、施工工藝。然而,真正決定價格的正是型號、工藝。所以,這種報價應該被稱為“誘惑”。
2.套餐誘惑:很多裝修公司提供“套餐服務”,服務規(guī)定:主材(如瓷磚、地板、櫥柜、潔具、門)只能在他們提供的范圍內(nèi)選擇。由于是大規(guī)模采購,所以他們能降低成本。如果預算低,不在乎家里裝得“沒個性”,這種套餐是很劃算的。不過,如果你在選擇建材時發(fā)現(xiàn)沒有自己想要的(那些建材可能是已被淘汰的品種,或劣質(zhì)產(chǎn)品,或款式太少),提出要更換材料,那就等著被宰吧。
3.追加費用:裝修公司在簽合同時故意漏項,正式開工后,業(yè)主才被告知:合同中的費用不包括門窗上膠,或吊頂后的支架,或衛(wèi)生間瓷磚的防水,或水電路改造,或垃圾清運……所以要“加餐”。這些追加的費用一般不是一次提出來的,而是工程每推進到一個環(huán)節(jié)時才“浮現(xiàn)”出一層。遇到這些情況,99%的業(yè)主都沒有有效的自我保護辦法,只能被牽著鼻子走,少則追加幾千元,多則追加幾萬元。
4.以次充好:裝修中所用的建材有幾百種,其中每一種都有很多的品牌、型號、規(guī)格,幾乎沒有一個外行人能在幾個月內(nèi)全面掌握數(shù)量如此龐大的信息。所以,裝修公司、工人們即使拿著劣質(zhì)建材來你家,聲稱是優(yōu)質(zhì)建材,并當著你的面使用,你也發(fā)現(xiàn)不了,而且還對對方說“謝謝”。比如報價時說墻面用“立邦漆”,但立邦漆有N多品種和規(guī)格,報價單上并沒注明。另外,假的立邦漆很多,報價單上也沒注明是否用假貨。
工人的宰人方法
1.隱蔽工程:水電工程、泥瓦工程、木工工程、油漆工程中,都會有一些工程被后來的工程“蓋住”,業(yè)主在最后驗收時無法發(fā)現(xiàn)前面的工程所用的材料、施工的質(zhì)量。拿墻面漆來說,一般都說是“一底兩面”,即底漆上一次,面漆上兩次。但大多數(shù)工人都沒上底漆,業(yè)主如果不是內(nèi)行人是絕對看不出來的。直到使用后才會發(fā)現(xiàn):墻面慢慢出了問題。
2.偷換材料:很多工人都是“趕場子”的,即同時到多個工地工作。業(yè)主當然不可能看著每個工人的每個舉動,所以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是:業(yè)主買的三角閥沒安裝,但最后驗收時也沒剩下。如果業(yè)主很較真,堅持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工人可能會“拿錯了”,然后“從另一個工地里把三角閥找了回來”。
3.恐嚇刺激:有的工人會說:“這個材料最好用XX型號的,貴是貴點但耐用。若使用OO型號的,壞了別說我沒提醒你。”聽到這樣的建議,有多少人心里會有底呢?尤其是對裝修一竅不通的人,為求安心只得照辦,但最后算賬時發(fā)現(xiàn)心痛。
4.推脫責任:大多數(shù)設計師都是搞“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而不是戰(zhàn)斗在一線的實際操作者。當天馬行空的藝術(shù)設計被落實到施工現(xiàn)場中,很多是無法實施的。此時,包工頭或工人會抵制設計師的設計。或者設計師弱勢,控制不了工人,而工人又強勢,那么即使設計師的設計很合理,工人也可以抵制。不論誰控制誰,最終為此買單的都是業(yè)主。
業(yè)主自己宰自己
1.更改設計:很多業(yè)主都會“臨時”改變自己的想法。比如,某個木工工程結(jié)束后,業(yè)主發(fā)現(xiàn)其效果并不符合自己原來想象的樣子,要改。此時,不論是設計師、包工頭,還是工人,大都會趁火打劫。道理很簡單:既然是業(yè)主在事先沒考慮好,那么責任就要由業(yè)主自己來承擔。“承擔責任”當然要付出代價。
2.工人陪購:很多業(yè)主去買建材時心里沒底,希望設計師或工人去陪購。回扣在裝修領(lǐng)域是地球人皆知的秘密,情況有兩種:一是工人帶你到他要去的店鋪,二是你帶著工人逛商場。對于第二種情況,你可能會說:商家并不一定認識這個工人,怎么會給他回扣呢?其實,只要與商家聊幾句,聰明的商家就會立刻察覺出誰是工人。當你買完建材走了后,工人會回來,向商家索取回扣。按照潛規(guī)則,木工的回扣約10%,油漆工的可達30%。曾有報道:一個手藝好的木工一年吃的回扣有20萬。
隱蔽工程,在裝修后期會被掩蓋

隱蔽工程(一):天花板內(nèi)的管線

隱蔽工程(二):地面上的管線
3.事先沒問清:很多事情,如果業(yè)主事先沒主動提出來,銷售者是不會告知的。比如安裝時的“遠程費”。保修期內(nèi)上門維修收“遠程費”只是少數(shù)商家的行為,大部分商家不管路程遠近都承諾免費上門修理。但首次送貨安裝則不同,如果太遠,通常都收“遠程費”,少則一二百元,多則近千。再如逐層漲價的“上樓費”,比如每包地板起步3元,三樓3元,四樓4元,五樓5元。一平方米地板為一包,如果共需25包,家住五層,沒有電梯,上樓費就是5×25=125元。
4.重復消費: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一般是“看”不出來的。比如地板,它是否環(huán)保取決于所用膠水的質(zhì)量。膠水越環(huán)保,成本就越高,但你在買的時候是看不出用了什么質(zhì)量的膠水的。再比如馬桶,上面的釉面非常重要,優(yōu)質(zhì)馬桶用的釉的成本很高。但即使是專業(yè)人士,要讓他們用肉眼來辨別釉面的質(zhì)量,一般也是做不到的。如果你打算在這個房子中住很多年,買建材時就要首先考慮其壽命:2年,5年,8年,還是0.5年?

釘釘子時打漏墻后的水管,櫥柜只能暫留一截不裝
07 邊設計、邊施工、邊整改——勞民傷財
當初少干半小時=拖延工期兩天
雖然也找了設計師,也畫了設計圖,但這些圖紙在真正施工時基本都成了擺設。施工前,我還為這么專業(yè)的設計圖而驚嘆。事后來看,完全按照圖紙來做的地方可能還不到三分之一。比如,水電工程結(jié)束、工人都走了之后,我又發(fā)現(xiàn)應該在某個位置加插座,就又把工人請回來,為了兩三個插座支付了他一天的工資。這個事如果當初就設計好,工人多花的時間可能也就半小時,而我也完全不必多花這一天300元的工錢、重新施工的建材費用,外加拖延兩天的時間。
上一節(jié)的12類隱性消費是否把你嚇到了?其實,裝修中的問題遠不止這些。完全沒有解決辦法嗎?也不一定。出現(xiàn)這些問題,大部分原因在于前期設計得不夠周密、詳細、到位。
80%的施工問題都出在設計上
90%以上的家庭裝修都是“三邊工程”:邊設計、邊施工、邊整改。如果家里沒有拆除的東西,水電工程就是裝修的第一步,“三邊”的問題從這里就開始了。如果事先沒有明確、切實可行、考慮全面的設計,這時就要品嘗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滋味。
做事要有先后順序,這個順序叫“流程”。流程對,不一定結(jié)果完美,但流程不對則必定出岔子。流程包括兩部分:設計和施工。施工中80%的問題都可以從設計上找到原因。如果設計做到位,施工是沒有難度的。不過,施工的問題在施工中容易發(fā)現(xiàn),而設計的問題在設計時一般發(fā)現(xiàn)不了。等施工時發(fā)現(xiàn)了設計的問題,往往已經(jīng)晚了。想解決也可以,但要勞民、傷財。
前后9個月的工程
對于大多數(shù)的家庭裝修來說,從設計到施工結(jié)束一般要9個月、4個階段:
1.設計階段:至少要2到3個月。其中的1個月用于尋找好的設計師。沒找到設計師前,實質(zhì)行動最好不要做,否則難免付出代價。如果你運氣好,可能1天就找到了,也可能始終找不到,只得隨便找個人湊合著。另外兩個月去調(diào)查、設計。你要和設計師一起討論材料、設計方案。如果時間允許,這個時間越長越好(用半年會更穩(wěn)妥),決策能更細致、周全、輕松,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如果時間太短,確認方案、材料時難免有錯誤和遺漏。同時,也要提前3個月到半年去逛建材城和家具城,這會讓你在裝修時得到不小的收獲。比如看好了某款優(yōu)惠的商品,可以先下訂單,然后暫不發(fā)貨。交一點訂金,事后如果不想要了,品牌大的也能退回訂金。
2.施工階段:要2到3個月(一般不超過3個月)。工期太短不能保證質(zhì)量,太長則要增加很多費用。如果設計不到位,施工中出現(xiàn)返工、誤工、延工的情況非常正常。就算設計到位,出現(xiàn)這些情況也很正常,這涉及后面要說的管理問題。
3.通風階段:至少要兩個月。最好在夏天通風,因為溫度越高,甲醛釋放得越快。所以,最佳的裝修時間是春季。不過,通風時間不是越長越好。通風2個月,建材表面的污染都會散發(fā)干凈。其內(nèi)部污染的散發(fā)是個緩慢的過程,不是幾個月能解決的,而是要幾年。因此,兩個月后不入住、繼續(xù)通風的價值不大。
4.調(diào)試階段:要1個月。竣工驗收合格并不能說明裝修結(jié)束、進入保修階段了,而是需要入住調(diào)試。竣工時有很多問題是無法發(fā)現(xiàn)的,但使用1個月后能發(fā)現(xiàn)。反之,如果房子裝好而沒人入住,很容易“敗落”。如:地板不被踩就不服帖、五金件容易生銹、家電不用容易受潮……如果能把尾款留到入住調(diào)試后再付,你就賺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裝修的三五年后可能要重新裝修。如果你已經(jīng)想到了這一步,就要知道哪些是第一次裝修時的重點。比如門窗、各種五金件、瓷磚、潔具、櫥柜等,如果用了質(zhì)量好、價格高的,五年后可能發(fā)現(xiàn)錢沒白花。到那時,或許只需要重新刷墻。買點乳膠漆,自己刷就可以。
裝修中常用的計量單位

08 輕信“免費設計圖紙”,其實花費更大
不知道為什么要請設計師
我遇到的設計師基本都是“免費服務”“免費上門量房”“免費設計圖紙”“免費陪購”。我當然知道他們是不可能真正免費的,而是會用隱藏的方式拿到錢。這種不光明磊落的做法讓我不舒服。而且他們做的那些工作也不一定有多少價值,很多事情還是要由我自己去解決。不知道為什么要請設計師。
設計師把自己當藝術(shù)家看,裝修公司把設計師當業(yè)務員看,業(yè)主把設計師當畫圖員看,包工頭最看不起設計師,認為他們只會談理論。
不一定非要找設計師
在裝修公司把“免費設計”作為營銷手段的大環(huán)境下,大多數(shù)業(yè)主都不愿花設計費。因此裝修公司更會盡力壓縮“設計”工作,設計的目的就是簽合同。設計成了一種道具,設計能力被忽悠能力替代。圖紙不重要,只要能出效果,讓人一激動把單簽了就行。一旦簽單,設計師的工作基本就結(jié)束了,他們還要去尋找別的簽單客戶。
設計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施工時更順利、更省錢。不過很多人認為:“不就是設計插座等東西的位置嘛,這些我自己也能搞定,有必要花那么多設計費嗎?”如果你的房子不大,或者家中裝修得很簡單,或你自己確實有規(guī)劃能力,或者你沒能力但有時間……那么,這種想法也沒問題。
但如果你不是很有主見或嫌麻煩(雙魚座);或想法每天都在變,甚至一天能變好幾次(雙子座);或?qū)毠?jié)的要求極端苛刻(處女座)……那么就算預算不足,最好也還是找個設計師吧。設計師是一個幫手、一個參謀,可以幫你減少問題。不找設計師,意味著你這個外行人要一個人孤零零地奮戰(zhàn),眼前一片漆黑。
拿回扣也算是合理的
設計師的設計費從一平方米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不過大多數(shù)設計師是免費服務的,因為他們可以拿各種回扣。如果操作順利,設計師在一次普通裝修中拿8000到10000元的回扣是很正常的。但反過來看,這個費用也算合理。如果一個房子裝了3個月,設計師拿到的錢共9000元,便相當于每個月拿3000元。先不論是否黑心,單從專業(yè)能力上說,90%的設計師是有一定水平的,至少他們懂的東西遠遠不是你能比的。既然有專業(yè)能力,并給了你幫助,每月拿3000元不算過分。
一定要請設計師做的工作

復雜的藝術(shù)造型一定要有設計師去設計

但大多數(shù)人家里并不需要復雜的造型
可能你在想:一定要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花這9000元嗎?設計師不能光明正大地掙錢嗎?那樣的設計師真的有,但不知道你是否能找到。
四種設計師
設計師是分等級的,好的設計師給你帶來的好處是無形的,但這需要你有辨別的眼力。
1.設計能力好,也懂施工方法,找到這種人你就賺了。
2.設計能力好,但不懂施工方法,若沒有能力強的包工頭,很容易出問題。
3.設計能力不好,但懂施工方法,可以請他當監(jiān)工,設計則由自己主抓。
4.設計能力不好,也不懂施工方法,很容易帶來糾紛。
第一種設計師的數(shù)量最少,甚至少到老百姓找不到。理所當然,他們的設計費也最貴,甚至設計一平方米就要上千元。先別排斥人家,就算你找到人家,人家還不一定愿意接你的活。設計師應該具備很多能力,要懂設計,懂材料,懂工法,懂預算,有閱歷,善溝通……所以好設計師很少見。
最后一種設計師的數(shù)量很多。但他們可能是某裝修雜志的封面人物,因為他們有錢去砸。選設計師時,最好的辦法是深入地聊,能力、閱歷都可以從中考察出來。比如討論設計方案時,好的設計師會認真研究你的戶型圖,仔細聽你的想法,話不多而勤于記錄你的喜好。不好的設計師此時會夸夸其談。
全權(quán)委托設計師=無法對自己負責
多數(shù)情況下,你可能找到一個普通設計師,此時你可以自己出設計方案,然后讓設計師當參謀;也可以讓設計師先出方案,然后自己負責“否決”和“采納”。不論選擇哪種做法,原則只有一個:最終的決定權(quán)要握在自己的手里。因為房子是你來住,不是設計師來住。不論找什么設計師,都要在設計上留下自己掌控的空間,如果設計師很有能力,可以將7成的權(quán)力給他,自己留3成。
很多裝修糾紛案中都是房主敗訴。一個重要原因是:房主無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設計師堅持要做電視墻,我當時沒反對,就做了。但后來發(fā)現(xiàn)真的沒有實際用處,而且并不好看。我要改,他說還要收費。”這里,設計師是沒有錯的。不論設計師如何專業(yè),都不應該具有“決定權(quán)”。
另外,房主敗訴的原因也可能源于審美不同。比如顏色、紋理等,設計師的提議并不一定是你真正喜歡的。但既然你已經(jīng)選擇了那種顏色,并在合同上簽字了,就要負責。就算你不想負責,法院也不愿意理你。
能買房子的人一般都年滿18周歲,并且已經(jīng)工作好幾年,完全有能力“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但現(xiàn)實中,很多人買房后就突然降到了18歲以下,因為人的判斷力會“迷失”。當你認為自己完全是外行時,很容易把自己“全權(quán)”交給別人,比如設計師。然后就跟著對方的思路走,一切都由對方?jīng)Q定。就算對方本來沒黑你,但你看到最終的結(jié)果時發(fā)現(xiàn)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你突然不“迷失”了,糾紛就此產(chǎn)生。
樣板房沒必要看
有的設計師會請你去看他們正在施工的“樣板房”。這個做法沒什么必要。
1.你看到的房子不一定就是那個設計師設計的。
2.你是外行,只能看看表面,真正重要的東西基本看不出來。
3.所謂“樣板”,就是為了裝出來給人參觀的,當然會往好了裝。
4.如果房子風格與你的審美一致,很容易讓你產(chǎn)生錯誤的判斷。

設計師現(xiàn)場督導
09 工種調(diào)配不當,設計得再好也沒用
工種的進場順序,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
我家是老房子改造,客廳的地面想換成大理石的。我先買好了門,由賣門的廠家來上門安裝。安裝后,我買的大理石到貨了。但工人們發(fā)現(xiàn):如果將大理石鋪上,室內(nèi)的幾個門會打不開。因為原地面就有8厘米的高低差,而鋪大理石時,厚度還要加5厘米。鋪好后客廳的地面會比其他房間高出13厘米左右。而各房間的門都是向客廳方向開的,所以只要鋪上大理石就無法開這些門。但大理石已經(jīng)買完,而且很貴,怎么辦?最后,工人們采取了一個不得已的辦法:割掉室內(nèi)門的底部幾厘米。
看了上一節(jié),或許你已經(jīng)準備好好去設計。但裝修是一個操作性極強的工作,即使設計很到位,具體操作中沒調(diào)配好一樣會出問題。
不同工種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要心里有數(shù)
家庭裝修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也要多個工種配合。不同工種的進場次序很重要,需要協(xié)調(diào)好。業(yè)主應該在各類工程施工前就心里有數(shù),而且要“全面”的有數(shù)。很多工種會前后相關(guān),前面的沒做好會影響后面的。但有時會反過來,要先請后者看,知道要做成什么樣的再請前者來做。
比如空調(diào)的管線沒拉好,木工來了也不能封閉天花板,如果是按時間算工資,他們不工作也得付工錢。不過,對于誰應該先來、誰應該后來,及時和工人溝通是可以解決的,因為工人也不想白跑一次。
工種進場的次序大體為:水電工→泥瓦工→木工→油漆工→水電工。而后鋪地板、裝廚衛(wèi)用具一般都由廠家的工人負責。最后是安裝窗簾,買家具。其流程有一個簡單的規(guī)律:臟的工作先干,干凈的后干;房頂、墻面的工作先干,地面的后干。不過,很多工種的工作是可以交叉進行的,需要協(xié)調(diào)。業(yè)主可以自己承擔協(xié)調(diào)工作,但如果對此懂得太少,最好還是請包工頭或設計師來協(xié)調(diào)。
上面案例中的業(yè)主應該先請泥瓦工到家里,計算好地面的高度(也可以自己計算),盡管那時候還不需要泥瓦工人干活。計算完了,再請木工來安裝門。
裝修的五大工程

電路工程

水路工程

泥瓦工程

木工工程

油漆工程
五大工種
1.電工:確定開關(guān)和插座的位置,開槽、鋪電管、鋪電線。
2.水工:確定上下水管的位置,開槽、鋪水管。
3.泥瓦工:墻面抹灰、鋪貼瓷磚等。如果要拆墻也由他們做。
4.木工:一直貫穿裝修過程的始終,主要是制作天花板、門窗套、家具、踢腳線等。有時木地板的鋪設也需他們完成。
5.油漆工:裝修后期才進場,負責墻面、家具、門窗的上漆,以及刷漆前的相關(guān)工作:用報紙等保護家中的物件。
以上有專業(yè)技術(shù)的工人都稱為“大工”,與之對應的是“小工”。小工是給大工打下手的,比如砸墻、開槽、和泥、扛材料等,一般都是小工來干。
如果有一個技術(shù)過硬、懂得很多的包工頭負責協(xié)調(diào),會省去很多麻煩。比如在某人的家里,兩個房間的地表高低差達到10厘米,陽臺的門設計成向內(nèi)開的,而且已經(jīng)安裝好。如果再把瓷磚鋪上,會開不開門。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情況?因為裝修每個房間時,業(yè)主找的工人不一樣。裝大門的是一個人,裝臥室門的是一個人,裝客廳地板的是一個人,裝臥室地板的是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先量出所有房間的地面、門檻的水平線,然后統(tǒng)一在墻面上標出這條線的高度。而后對每個進場的工人都說明這個高度。
10 簽合同時沒仔細看,后來發(fā)現(xiàn)它只是擺設
很多有用的信息都沒寫在合同上
簽合同時,內(nèi)容很多,后面還有預算單、圖紙單,我看了半天也沒看完,關(guān)鍵是看不懂。最后沒說什么就簽了。裝修結(jié)束后再看這些單子,覺得基本都是擺設,上面的信息很多都沒用,有用的則沒往上寫。
開工前要把合同寫得很詳細,并簽上大名。但開工后就沒必要總簽字了。家裝公司經(jīng)常會讓你去簽字,表面上看是尊重你,其實是讓你承擔責任。你簽得字越多,責任就越大。
合同最好詳細一些
合同上要明確注明開工、完工日期,雖然完工的日期一般不會準確,但應該列出何種狀況可以延期,以及延期的罰款金額(一般為工程費用的千分之一)。還要詳細注明幾次驗收(包括材料、隱蔽工程、局部和整體的驗收等)。
預算單上一定要把建材的品牌、詳細規(guī)格、制造工藝、施工方法羅列齊全,并寫上所有你在乎的事,這非常重要。預算單后面要有詳細的圖紙,如平面圖、立面圖、廚房結(jié)構(gòu)圖……如果對方不會畫圖,你應該自己畫。
預算單上要詳細記錄兩類信息:
1.施工方法:你據(jù)此可以知道工人是如何做的,有了糾紛時也對自己有利。比如油漆的施工方法有“一底兩面”“一底三面”等,如果給你刷“一底一面”,甚至只有“一面”,不但省料,而且省工。
2.材料的詳細內(nèi)容:比如同樣是水管,甲家估價1000元,乙家估價2000元。別高興太早,先要仔細看用的是什么管,是四分管還是六分管,是什么品牌、什么檔次的管子。看完了你可能就不會去選甲家了。
不要把人家“砍”得太慘
看到預算單時,很多人認為不論是什么價格,先要照著“八折”來砍。這并不好。因為你留給人家合理的利潤空間,對自己也有好處。人家也要吃飯,也要供房子、哄小孩、養(yǎng)小三。如果砍得太慘,或許他們會硬著頭皮接受,但日后會更瘋狂地宰你。常見的情況是,簽約時預算10萬元,而后一步步追加費用,最后50萬元才裝修完。如果不追加預算,可能有兩種結(jié)果:
1.“鋪了一半的瓷磚還要不要鋪完?”當對方帶著恐嚇地“請求”你時,你有多少骨氣不妥協(xié)?如果不妥協(xié),對方停工,你再找工人,浪費時間不說,也不一定有工人愿意接這種爛尾工程。
2.如果你給的價格太低,對方的利潤太少,會缺乏動力。一旦裝修中遇到問題,真的會“做了一半就逃”。不過,預算單上的價格正常也不一定就沒問題。有的人花了上百萬裝修,結(jié)果天花板還是被調(diào)包成偽劣產(chǎn)品。
有了糾紛打官司?
有人認為,裝修有了糾紛可以打官司。但一般來說,業(yè)主并不會因此而得到好處。打官司的過程大體是這樣的:業(yè)主先去找律師,但由于標的很低,好律師不愿意接。這種小官司一般會采用簡易程序,審理期限三個月;若采用普通程序,審理期限六個月;假如對方提出管轄異議,又要拖幾個月。此類官司一般會涉及裝修質(zhì)量問題,而法官不懂裝修,那就要請第三方鑒定機構(gòu)出鑒定報告,這樣又會拖幾個月。假如一方對判決不滿要上訴,二審又是幾個月。如果因為業(yè)主沒支付應付費用,裝修方同樣可以反訴……可見打上兩年不算奇怪。還要加上律師費、司法鑒定費(一般是1萬元起,且由原告先墊付)。司法鑒定要業(yè)主保留原樣,房子因此而不能入住和出租。如果官司打贏了,業(yè)主獲得的僅限于直接損失。但這一般都非常有限,因為糾紛原因大多不是施工質(zhì)量而是服務過程。對此,雙方基本都有責任。所以,有糾紛時最好冷靜下來,不要爭一時之氣,反省一下自己再好好協(xié)商,該讓步就讓步。戰(zhàn)爭發(fā)生在自己家里,裝修方并不著急。就憑這一點,糾紛的主動權(quán)永遠握在裝修方手里。
常見的“邊施工、邊整改”

90%的裝修都會在施工中大幅改動設計

整改必然帶來材料的浪費
11 尾款少于10%,合同便沒約束力
他們居然放棄了5%的尾款
簽合同時,尾款是5%,規(guī)定在最終驗收完后支付。裝修結(jié)束后,我在驗收時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我要求裝修公司修改,否則不支付尾款。其中很多問題還不小,要改動,算是一個小工程。讓我沒想到的是,裝修公司居然說“不支付尾款就沒有保修”,然后切斷了與我的聯(lián)系。原來他們并不在乎這5%的錢。
簽合同時有兩大問題:一是要認認真真檢查材料是否有“漏項”,當然,這首先需要你知道得很多;二是尾款的數(shù)額問題。
尾款最好在入住一個月后支付
北京的裝修合同中,款項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支付:
1.裝修前:支付總額的55%
2.裝修過半:支付總額的40%
3.驗收后:支付總額的5%
裝修進行到一半時會進行中期驗收,而后才第二次付款。完工驗收后支付5%的尾款(又稱質(zhì)保金)。一般情況下,應該在全部驗收完后一周至一月內(nèi)付清尾款。不過,裝修的很多問題在剛裝修完看不出來,只能在入住調(diào)試的一個月內(nèi)看出來。入住一個月內(nèi)沒問題,后面就基本不會有問題。所以最好提出將尾款放在入住一個月后支付,并寫入合同。
尾款是最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
很多人認為最后的5%尾款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所以前期驗收并不認真,想在最后驗收時一次性找到所有問題。這種做法是不妥的,因為裝修公司很可能不要尾款。與出現(xiàn)的問題相比,這5%的尾款可能沒必要拿。這樣,主動權(quán)就被握在了裝修公司的手里。解決辦法有兩個:
1.簽合同時,力爭將尾款從5%提高到10%。
2.中期驗收時必須非常仔細。只要仔細找,問題總是會有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不要聽裝修公司的口頭承諾,而是扣除一部分應付金額。最后如果有15%的尾款,主動權(quán)就回到自己手上了。
最后再談尾款的問題
有個別裝修公司會提高合同價格,然后把提高的部分作為尾款。如果有必要,他們會放棄尾款。如果沒必要,他們就將尾款當作一筆意外收入。有糾紛時,你若拒絕支付尾款,這就成了裝修公司逃避保修責任的借口。
所以,最好等預算全部談好、即將簽合同時再提尾款的事,不要給對方加預算的機會。如果他們絕不同意留尾款,可能說明他們對自己沒信心。不過,如果你確信對方很有信用,不留尾款也沒問題。
留尾款的時間應該是入住一個月后,由于要通風兩個月,所以可以約定:驗收三個月后不管入住與否都付尾款。
驗收新房的注意事項
開工前,別忘了驗收新房,有問題要及時找物業(yè)解決。
1.墻面、門窗附近是否滲水,或有黃色污漬。
2.用小錘敲打墻面和地面,看是否開裂或空鼓。
3.帶一個插座小燈,插入插座中,檢查是否有電。
4.記錄水表、電表、氣表的數(shù)字,做到心里有數(shù)。
5.看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煙道是否堵塞,可塞入點燃的廢紙來測試。
6.門窗是否開合順暢、方便鎖閉。門的上縫、左右門縫不能超過3毫米,下縫一般為5到8毫米,門套的接縫要嚴密。
負責的施工二例

配電管的管口用木板保護

衛(wèi)生間的插座用膠帶保護
12 除非找到優(yōu)秀設計師,否則要牢記自己是總設計師
你才是裝修中最重要的人
簽合同的時候,說的是裝修公司全面負責,費用上也增加了不少。但施工后,很多事情居然還需要我去解決。本以為花錢買了省心,但實際上沒省多少。三天兩頭和工人吵架,這些工人的素質(zhì)怎么都這么低?
裝修中最重要的人是你自己。有人會認為設計師最重要,其實,除非你找到了非常好的設計師,否則你永遠都是“總設計師”。
裝修中的兩大功課
裝修的功課有兩大類:一是花時間擇人;一是自己學習,包括上網(wǎng)、看書、向親友討教經(jīng)驗等。這兩個功課,哪個更重要呢?很難說。一般情況下,如果擇人不對,即使你非常用功地學習,并想用學到的知識去監(jiān)管設計師和包工頭,多數(shù)情況下是徒勞的。裝修知識如汪洋大海,做一次裝修不可能就成了專家,否則就是貶低所有裝修從業(yè)人員的智商。沒有實踐,只學理論是不可能成為專家的,不付出代價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要領(lǐng)。網(wǎng)上教你該怎么做的知識往往是沒有實用性的,因為沒有實踐的機會,怎么學習也都是半桶水,以此與施工方對抗會適得其反。如果你把對方當敵人,對方一定會成為你的敵人,結(jié)果是兩敗俱傷。而且一定是對你的傷害更大,因為戰(zhàn)場在你家。
裝修中,很多事情必須要信任別人、依靠別人,否則寸步難行。人在大多數(shù)時候不是被壓倒的,而是被信任感動的。最簡單的辦法是相信對方,否則就不找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完全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只占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還是有底線的。如果你非常多疑,對別人有本能的不信任感,那就只好自己動手了。否則裝修即使勉強進行,對雙方都是一種煎熬,遲早要爆發(fā)戰(zhàn)爭。
項目做不好,老板最該怨自己
一般的家庭裝修都是6到7個工人,為期3到5個月的項目。在這個項目中,老板是你,雇員是設計師、包工頭、各種工人。不是每個人都想當或有能力當老板,但不論如何,你都必須當,而且無人能替代。
項目做不好,老板最應該怨的是自己。同理,裝修做不好,你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很多人有個誤區(qū),認為裝修的糾紛一定是裝修方的問題,業(yè)主肯定是受害方,因為業(yè)主不專業(yè),是弱勢一方。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很多業(yè)主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老板,最重要的是找對人,物色有能力、負責的設計師或包工頭是根本。人找對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合作的問題;人找錯了,基本都以失敗告終。不過,并不是能力強、有責任感的人都適合你這個老板,其中的問題有三個:
1.能力強、有責任感的人,不一定和你互相信任。
2.能力強、有責任感的人,不一定與你合得來。
3.能力強、有責任感的人,不一定和你的審美相同。
最好當董事長,而不是當總經(jīng)理
施工現(xiàn)場,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可以操控全局的人。否則,工人一會兒說某個設計做不出來,要改;一會兒說用哪種材料,要買;一會兒說工資不夠,要加錢;一會兒說有事,要停工幾天……95%以上的房子都是幾次返工、追加很多錢才裝好的。要掌控工人,就要用比他們更懂的人。這個人叫“總經(jīng)理”。如果條件允許,你最好當“董事長”,而不是“總經(jīng)理”。對于一線戰(zhàn)場,董事長是不專業(yè)的,做得越多,出錯就可能越多,費力不討好。董事長應該把握的是選擇權(quán)(提要求和定價)、監(jiān)督權(quán)。具體執(zhí)行、在第一線沖鋒要由總經(jīng)理來做。
尋找總經(jīng)理時,很多設計師會主動要求免費量房、出方案,似乎這些工作理應是免費的。低三下四去求你的人往往是沒能力的。因為能力不行,所以要靠殷勤來取悅。你因為被感動而選擇了他,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好的設計師在業(yè)務沒確定以前不會太積極,確定后才會表現(xiàn)出積極性與專業(yè)能力。不好的則相反。任何行業(yè)里,優(yōu)秀人才都不會太多,你應該主動去找,而不是等著被找。
家裝成功,說明你有當領(lǐng)導的潛質(zhì)
裝修中,有的業(yè)主總是受傷,而且工人們也不喜歡和他們打交道。這些業(yè)主有一些共同點:高智商、低情商、重視契約。他們一般受過良好的教育,是社會精英,做事認真嚴謹,但對潛規(guī)則的容忍度低。他們特別講究契約精神,希望把所有的權(quán)利與義務、風險與預期都納入合同中,然后按約定執(zhí)行。
包工頭則相反,他們往往是低智商、高情商、無視契約的。他們大多來自社會底層,總體素質(zhì)不比農(nóng)民工高多少。雖然嚴謹性、邏輯性差,但他們在長期的社會磨練中有了很高的情商,和業(yè)主有一次交往就能判斷其弱點,然后一邊投其所好,一邊使其受傷。
契約精神雖然重要,但并不十分適合中國的裝修業(yè)。在當前絕大多數(shù)的家庭裝修中,都是情商重于智商,社會經(jīng)驗重于契約精神。有的人不用教就會用人,有的人活了一輩子也只能被人驅(qū)使,讓他領(lǐng)導別人會眾叛親離。家裝讓你必須去當領(lǐng)導,家裝成功說明你有當領(lǐng)導的潛質(zhì)。
從業(yè)14年,設計師自曝家裝內(nèi)幕
2000年,我畢業(yè)于藝術(shù)設計專業(yè),而后直接進入家裝業(yè),從助理做起。那時,我整天起早貪黑,拉客戶、上門量房、畫圖紙、下工地……在而后的十幾年中,家裝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潘多拉的魔盒逐漸打開了。十幾年前,家裝業(yè)還不成熟,我最大的苦惱是建材品種少,一些創(chuàng)意無法實施;現(xiàn)在則相反,建材多得數(shù)不清,卻很少有設計師專心搞設計。在十幾年中,我從小公司不停地跳到大公司,轉(zhuǎn)戰(zhàn)大江南北,一路風光也一路迷失,最后走進了死胡同。
剛?cè)胄袝r我只知道認真做設計、管工地。但進入大公司后,一系列的洗腦讓我改變了單純的想法。當時有前輩教導我:“想簽單,先讓面積縮水,然后在合同中注明:按實際施工面積結(jié)算。”這樣,本來10萬的合同就變成了6萬,畢竟業(yè)主們貪便宜。我親眼看見同事把一個本分的小業(yè)主搞得欲哭無淚:裝了一半,資金用盡,結(jié)算、停工,真的很可憐……后來我變得懶于量房,卷尺一拉就走人,反正要“據(jù)實”結(jié)算。
多年來,我們被建材商培養(yǎng)出了“吃拿卡要”的習慣。建材商在設計師的“下游”,他們用返點及賄賂(即金錢和美女)對付我們。返點是25%打底,45%不算高,60%也常見(現(xiàn)在很多城市比較規(guī)范,一般在10%左右)。家裝業(yè)這么“良性”地發(fā)展了幾年,設計師成了高利潤、高消費的代名詞。那時流行一個詞叫“包養(yǎng)”,設計師想要什么,建材商就給什么:名車、豪宅、現(xiàn)金……你敢拿,人家就敢給。但在而后的一年內(nèi),你的建材推薦單子要“包”在對方的頭上,這就是“包養(yǎng)”。還有一個詞叫“吃喝閃”,比如某建材商來請我們吃飯,我們一群人甩開腮幫子塞,塞完后嘴一抹去洗澡,洗完澡就閃人。要單子?再來幾個回合再考慮。
為了談更多的客戶,我們簽單后都很少去工地。所謂“首席設計師”基本都是“簽單王”。很快的,我也成了“首席”。反正業(yè)主都有虛榮心,都希望自己家是“大師”的原創(chuàng)。一個繪圖員或畢業(yè)一年的小屁孩,工地都沒去過幾次,也敢說“我是首席設計師,設計費120元不打折”。后來,“簽單不收設計費”和“免費量房”成了風氣,賺不到主材返點必然虧本。無奈之下,不下工地成了“天理”。簽一個算一個,廣集糧、少消耗。至于設計,有個套路:多做常規(guī)造型,少做異型和弧線。這樣工人容易施工,也很少出岔子。
最后,我變得“自由”了。我在家裝公司中把路走絕了,該去、不該去的公司都去過,沒法再跳槽了。我只得單干,但人脈資源半年就消化完了,而后開始空倉。幾個朋友商量開個人工作室,但越談實施的細節(jié)越覺得寸步難行,談多了也就沒激情了。
回頭看看,我最快樂的是剛?cè)胄袝r。熱衷設計、真誠對待客戶,不僅得到了尊重,還得到了回頭客。而后過上了“天天有酒喝,夜夜有澡洗,單單發(fā)小財”的美好生活。再而后就回到了原點。家裝公司是什么?建材商是什么?到底是誰養(yǎng)了我?將來誰養(yǎng)我?如何持續(xù)賺錢?30歲后無路可走時,才知道什么是康莊大道。今天喝得有點多,發(fā)了一些感慨。作為過來人,給后來人一些建議吧。
如果你想從事家裝業(yè),有三類公司可供選擇:
1.低端公司:他們最不喜歡招搞設計的設計師,他們只歡迎菜鳥。口號是“不會設計沒關(guān)系,簽了單自然你就會設計了”。
2.中端公司:很多業(yè)主不太需要設計,貪便宜且容易被廣告忽悠。有的公司專門吃這盤菜。由于是批量供應,質(zhì)量大多也過得去。
3.高端公司:真正想搞設計的設計師會去高端公司,或開個人工作室。設計費一般是一平方米100元以上,而且基本不砍價。在這里,業(yè)主如果砍價等于在說自己沒品味,然后會被推到中低端公司去受忽悠。
如果你是業(yè)主,也給你一些建議:
1.找設計師不要看名氣,不要相信廣告、合同、各種優(yōu)惠、各種承諾、所謂的“首席”……因為在家裝的博弈中,業(yè)主永遠是弱者。如果沒錢但有時間,可以找個設計師,但只做設計方案。和設計師約好去幾次工地,然后自己找施工隊,自己買建材。如果想試探某個設計師,可以給他500元作為上門量房、畫圖紙的費用。讓他出幾個平面方案,每個方案都提出優(yōu)缺點。發(fā)現(xiàn)設計師不好也不算吃虧,500元驗證一個設計師是值得的。
2.買建材別相信廣告。廣告打多了,三流貨也會變?yōu)橐痪€品牌。團購大都是扯蛋,要么是低端的三無產(chǎn)品跑量,要么是一場侃價秀,要么是清倉盤庫存。
3.一般來說,每平米1000元是最低檔的裝修(多為出租房),2000元是低檔裝修,3000元是中檔裝修,5000元是高檔裝修,5000元以上是豪華裝修。一般百姓的裝修為3000元。如果預算為每平米2000元、不追求個性化、對材料和施工質(zhì)量不太挑剔,最好選套餐裝修,這樣的裝修公司很容易找。應選其中最便宜的套餐,但他們會引誘你升級套餐,你最好拒絕。答應升級就不會再便宜,而且會失去選擇權(quán),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