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北京恭王府

現存王府中最大的一座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

恭王府幾經易主,但它的主人都是一等貴族,不僅府邸寬大,建筑也是最高格制。

王府又名萃錦園,始建于18世紀末,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也是北京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之一,為現存王府中最大的一座,堪稱“什剎海的明珠”。著名學者侯仁之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之說。

幾經易主的王府

恭王府建于1777年,曾為清乾隆時期大學士和私宅,嘉慶四年(1799年)和因罪賜死,一度改為慶王府。咸豐元年(1851年)改賜道光皇帝第六子恭親王奕,又被稱為恭王府。奕便成了這座建筑的第三代主人。后來,恭親王調集百名能工巧匠,融江南園林與北方建筑格局為一體,匯西洋建筑及中國古典園林建筑于一園,添置山石林木,建立后花園。

民國初年,這座王府又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以40萬塊大洋賣給教會,后由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贖回,并用作女生學堂。之后,王府還被公安部、風機廠、音樂學院等多家單位使用過。

王府建筑最高格制

恭王府的主人,是一等貴族,所以其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格制。這就明顯體現在門臉和房屋數量上,親王府有門臉5間、正殿7間、后殿5間、后寢7間,左右有配殿。低于親王等級的王公府邸決不能多于這些數字。

史書上對恭王府的描述是“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就其選址而言,它占據著京城絕佳的位置。據說,在恭王府附近居住的人都非常長壽,這個地方是一塊風水寶地,原因是王府處于龍脈上,風水非常好。

各路景觀皆有妙處

恭王府占地廣闊,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的建筑以花園為主體,花園的正門五開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顯得格外氣派。進門后是一塊5米高的太湖石,稱作獨樂峰,后面的大廳是恭親王招待客人的地方,中軸線最后的建筑是倚松屏和蝠廳,是消夏納涼的好去處。

東路的主要建筑是大戲樓,建筑形式是三券勾連搭全封閉式結構。廳內南邊是高約1米的戲臺、廳頂高掛宮燈,地面方磚鋪就。這里除了演戲外,還是舉辦紅白喜事的地方。

西路的主要景觀是湖心亭,它以水面為主,中間有敞軒三間,是觀賞、垂釣的好地方。水塘西岸有“凌倒影”,南岸有“浣云居”,園中疊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軒院曲回,風景幽雅。20余處景觀,掩映在奇花異樹、怪石修竹之間,極工盡巧。

富麗堂皇的建筑,曲徑幽深的花園,加之有碧水瀠洄并流經園內,如此絕妙的美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紛紛前來。

旅游資訊

恭王府位于什剎海景區內,乘坐107、111、823路公交車在北海北門站下車到什剎海后,步行可到恭王府。

40元/人,通票70元/人(包括門票,專業講解員,參觀開放的景點及展廳,觀看王府大戲樓,并在戲樓內欣賞北京傳統節目演出、品嘗王府蓋碗茶和小吃,大約10分鐘)

四季皆宜,開放時間為旺季7:30~16:30,淡季8:00~16:00

游玩攻略

石獅子是富貴的象征,看看深宅大院門口聳立的石獅,一般就可以判定大院的主人是幾品的官員;如果你再仔細數一數石獅頭上的卷毛疙瘩,就可以進一步認定品級。一般,皇帝門口的石獅上有13排疙瘩,親王12排,爵位越低,數量遞減。來到恭王府,不妨去數數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嫩江县| 迁安市| 雅安市| 城口县| 革吉县| 育儿| 同仁县| 台江县| 阜康市| 会东县| 苍山县| 海宁市| 长顺县| 湖州市| 揭东县| 新竹市| 仙桃市| 新乐市| 汶上县| 察雅县| 东台市| 墨玉县| 沁水县| 虹口区| 渑池县| 太谷县| 宜宾县| 商洛市| 斗六市| 乌兰察布市| 宜阳县| 迭部县| 高陵县| 洛隆县| 肥东县| 太和县| 棋牌| 思茅市| 云安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