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古代化妝的局部

內(nèi)容提要

本節(jié)旨在讓學(xué)生認識古代化妝局部修飾的成就,激發(fā)學(xué)生對中國傳統(tǒng)妝飾藝術(shù)的興趣,理解古代化妝對現(xiàn)代化妝的重要意義。

一、古代化妝眉的修飾

(一)古代化妝中的眉形

古代畫眉的技術(shù)發(fā)展,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帶著符合當(dāng)前時期的審美特點。分述如下:

1.畫眉始于商周時,當(dāng)時婦女將原來的眉刮掉,用黛畫眉。蛾眉是當(dāng)時非常流行的眉妝。

2.到漢代,畫眉相當(dāng)盛行,一般流行纖細修長眉形。

3.魏晉時期,沿襲漢代的長眉,并流行眉頭相連的細長眉。

4.唐代,眉形千變?nèi)f化,初唐眉形濃而闊長,盛唐眉形纖細修長,中唐以后眉形短而闊。畫眉以黛及煙墨為主。

5.宋代用墨畫眉,方法承襲唐代。

6.元代,流行細長的一字眉。

7.明代,眉形纖細彎曲,出現(xiàn)了長短深淺的變化。

8.清代,眉形彎曲,眉頭高,眉尾低,眉身纖細修長。

(二)古代畫眉的方法

古代畫眉的技術(shù)手法有很多種,比較有典型代表的為以下三種。

1.以黛畫眉。黛是一種青黑色的顏料,是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畫眉方式。

2.墨丹。墨丹的主要成分為石墨,秦漢時期人們以此畫眉,用時需放在專門的黛硯上磨碾成粉,加水調(diào)和后,涂到眉毛上,又稱“畫眉石”。

3.煙墨。煙墨是一種人工制墨,起源較早,秦漢時期是墨史上的重要時期,唐代婦女開始用煙墨畫眉。

知識點測試

簡答題

1.唐代眉形的特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唐代眉形千變?nèi)f化,初唐眉形濃而闊長,盛唐眉形纖細修長,中唐以后眉形短而闊。

試題分析:了解唐代眉形的特點,認識我國古代化妝的成就。

2.我國古代畫眉有哪幾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我國古代主要采用黛、墨丹、煙墨三種方法來畫眉。

試題分析:了解古代畫眉的三種方法,認識我國古代化妝的成就。

二、古代化妝面部的修飾

古代唇部的化妝有以下特點。

1.商周時期出現(xiàn)以唇脂來點唇的妝飾習(xí)俗。

2.魏晉時期,以小巧秀美的唇為美。

3.唐代,點唇樣式豐富多樣,晚唐時樣式最多,但主要仍然以嬌小濃艷的櫻桃小口為時尚。顏色除了朱砂和胭脂的本色外,還喜用檀色。

4.明至清初承襲前朝,仍以櫻桃小口為美。

5.清代,在宮廷中出現(xiàn)上唇涂滿口紅,下唇僅在中間點上一點的唇式。

6.晚清,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開始出現(xiàn)依照唇形涂滿整個嘴唇,而中國傳統(tǒng)櫻桃小口的唇式逐步消失。

知識點測試

簡答題

唐代化妝唇部的修飾有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唐代,點唇樣式豐富多樣,晚唐時樣式最多,但主要仍然以嬌小濃艷的櫻桃小口為時尚。顏色除了朱砂和胭脂的本色外,還喜用檀色。

試題分析:了解唐代化妝唇部的修飾特點,把握中國古代化妝的成就。

三、古代化妝唇部的修飾

古代化妝唇部的修飾方式有很多種,比較典型代表的有如下五種。

(一)粉妝

1.夏商周時期已出現(xiàn)以粉敷面,主要為白色米粉。

2.秦漢時發(fā)明了鉛粉。秦漢時期,開始流行紅妝,人們將粉染成紅色敷在臉上,再抹上胭脂。

3.魏晉南北朝時期,面妝又以白妝為主。

4.唐代則以濃艷的紅妝最為流行。

5.宋代擦紅抹白是臉部妝扮的基本要素。遼金元時期,遼國婦女有以金色的黃粉敷面的習(xí)俗,稱為佛妝;而元代婦女在額部涂黃粉,點痣。

6.明清后,紅妝大多較薄,妝粉出現(xiàn)了珍珠粉、玉簪粉。

(二)額黃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了以黃色染料染畫于額間的面飾,到唐代逐漸盛行。

(三)斜紅

斜紅是唐代盛行的一種面飾,分列于面頰兩側(cè),鬢眉之間,形如月牙,顏色鮮紅。

(四)花鈿

花鈿起源于南朝宋,盛行于唐代,是以彩色光紙、云母片、絲綢、金箔等原料制成各種形狀貼在額頭眉心的一種面部妝飾,也可以直接畫在臉上,顏色主要有紅、綠、黃三種。

(五)面靨

面靨,也稱妝靨,是唐代流行的一種施于面頰酒窩處的面部妝飾。最初為兩個小圓點,以后式樣逐漸豐富。

知識點測試

簡答題

簡述古代粉妝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夏商周時期已出現(xiàn)以粉敷面,主要為白色米粉。秦漢時發(fā)明了鉛粉。秦漢時期,開始流行紅妝,人們將粉染成紅色敷在臉上,再抹上胭脂。魏晉南北朝時期,面妝又以白妝為主。唐代則是以濃艷的紅妝最為流行。宋代擦紅抹白是臉部妝扮的基本要素。遼金元時期,遼國婦女有以金色的黃粉敷面的習(xí)俗,稱為佛妝;而元代婦女在額部涂黃粉,點痣。明清后,紅妝大多較薄,妝粉出現(xiàn)了珍珠粉、玉簪粉。

試題分析:了解古代粉妝的發(fā)展特點,認識中國古代化妝的成就。

四、古代妝型的特點

點評古代妝型有如下八種特點。

(一)薄妝

宋元時期,婦女妝型多以素雅、淺淡為特點,稱為薄妝、淡妝、素妝。

(二)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

流行于南北朝時期妝型,先敷粉后施朱,色濃的為酒暈妝,色淡的為桃花妝。而先施淺朱,后以白粉蓋之,呈淺紅色的為飛霞妝。

(三)北苑妝

南朝時,在淡妝的基礎(chǔ)上,將大小形態(tài)各異的茶油花子貼在額頭上。

(四)慵來妝

漢代慵來妝的妝型特點為薄施朱粉,淺畫雙眉,鬢發(fā)蓬松,給人以慵困、倦怠之感。

(五)啼眉妝、白妝、赭面、三白妝

1.唐朝的八字眉,配合烏膏涂唇就是啼眉妝。

2.唐代婦女臉部涂白粉即為白妝。

3.唐代婦女臉部涂紅褐色即為赭面。

4.唐末后婦女在額、鼻、下巴處涂白粉,即為三白妝。

(六)檀暈妝

檀暈妝的特點為以鉛粉打底,再敷檀香粉,面頰中部微紅,逐步向四周暈開,眉下染淺赭色,四周呈暈妝,非常素雅。唐宋很流行,明代便失傳。

(七)佛妝

佛妝是古代遼國契丹族婦女的一種特殊妝型。特點為以一種黃色粉末染于面頰,經(jīng)久不洗,如同金佛之面,故稱為佛妝。

(八)黑妝

明清時期的黑妝是一種以木炭研成灰末染于臉頰的一種妝型。

知識點測試

簡答題

1.何為薄妝、北苑妝、佛妝?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薄妝:宋元時期,婦女妝型多以素雅、淺淡為特點。北苑妝:南朝時,在淡妝的基礎(chǔ)上,將大小形態(tài)各異的茶油花子貼在額頭上。佛妝:是古代遼國契丹族婦女的一種特殊妝型。特點為以一種黃色粉末染于面頰,經(jīng)久不洗,如同金佛之面,故稱為佛妝。

試題分析:了解古代妝型特點,認識古代化妝的成就。

2.簡述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的異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都是流行于南北朝時期妝型,酒暈妝與桃花妝先敷粉后施朱,色濃的為酒暈妝,色淡的為桃花妝。飛霞妝則先施淺朱,后以白粉蓋之,呈淺紅色。

試題分析:了解古代妝型特點,認識古代化妝的成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普宁市| 阜新| 收藏| 荣昌县| 西乡县| 库伦旗| 南雄市| 逊克县| 南江县| 吴江市| 元江| 拉萨市| 云和县| 通山县| 鸡西市| 萨迦县| 六盘水市| 洞头县| 手游| 大洼县| 阿拉尔市| 台江县| 琼海市| 淅川县| 石台县| 河间市| 沙雅县| 堆龙德庆县| 溧水县| 平定县| 翼城县| 晋宁县| 扎鲁特旗| 桐庐县| 丹东市| 澄迈县| 武陟县| 翁牛特旗| 芒康县|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