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籌碼分布圖入門與技巧
- 永良 韋銘鋒
- 7字
- 2019-01-05 01:48:00
第一章 指標基礎
一、均線
均線又叫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常簡稱為M或MA。
它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采用統(tǒng)計學中“移動平均”原理,將一段時期內(nèi)的價格平均值連成一條曲線,以此來顯示股票價格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未來發(fā)展趨勢的技術(shù)分析方法,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該指標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葛蘭碧(Joseph E. Granville)于20世紀中期所提出來的,目的是幫助交易者確認現(xiàn)有趨勢,判斷即將出現(xiàn)的趨勢,發(fā)現(xiàn)即將反轉(zhuǎn)的趨勢。
均線指標的計算方法是將最近N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之和除以交易日個數(shù)N,這個數(shù)值會隨著最近的價格不斷變化而變化,所以又被稱為“移動平均線”。
如以5日均線(簡稱5M或5MA)為例:
假設最近十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01元、10.12元、10.13元、10.25元、10.11元、10.00元、9.98元、9.90元、10.17元、10.27元。
第五天的收盤價為10.11元,這一天的5日均線則是指當天的收盤價和之前四天的收盤價相加,一共是五天的收盤價,求出它們的總和再除以5,所得到的數(shù)值。
即:(10.01+10.12+10.13+10.25+10.11)÷5=10.124
所以10.12元就是第五天的5日均值,如圖1-1所示。

圖1-1 5日均線(1)
第六天的收盤價為10.00元,這一天的收盤價和之前四天的收盤價相加,一共是五天的收盤價,求出它們的總和再除以5,所得到的數(shù)值便是當日的5日均值,如圖1-2所示。

圖1-2 5日均線(2)
即:(10.12+10.13+10.25+10.11+10.00)÷5=10.122
第七天的收盤價為9.98元,這天收盤價和之前四天的收盤價相加,它們的總和再除以5便得到當日的5日均值,如圖1-3所示。

圖1-3 5日均線(3)
即:(10.13+10.25+10.11+10.00+9.98)÷5=10.094
第八天的收盤價為9.90元,用同樣的方法將第八天的收盤價、第七天的收盤價、第六天的收盤價、第五天的收盤價、第四天的收盤價相加,總和再除以5,就是第八天的5日均值,如圖1-4所示。

圖1-4 5日均線(4)
即:(10.25+10.11+10.00+9.98+9.90)÷5=10.048
第九天的收盤價為10.17元,用同樣的方法將第九天的收盤價、第八天的收盤價、第七天的收盤價、第六天的收盤價、第五天的收盤價相加,總和再除以5,就是第九天的5日均值,如圖1-5所示。

圖1-5 5日均線(5)
即:(10.11+10.00+9.98+9.90+10.17)÷5=10.032
第十天的收盤價為10.27元,將最近五天的收盤價相加除以5,得出第十天的5日均值,如圖1-6所示。

圖1-6 5日均線(6)
即:(10.00+9.98+9.90+10.17+10.27)÷5=10.064
將這幾天的5日均值畫在走勢圖上,就形成一條波動起伏的曲線,這條線就稱為均線。5日均值所走出的曲線便是5日均線,N日均值走出的曲線便是N日均線,如圖1-7所示。

圖1-7 5日均線(7)
每日收盤價的走勢及該走勢的5日均線走勢為圖1-7上的粗黑線。不同的均線有不同的含義與用途,有的人喜歡用3日均線,有的人喜歡用5日、10日均線,也有的人喜歡用20日、60日均線,甚至有人擅長于120日、250日或更多天數(shù)的均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