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賭在技術開發上
- (日)稻盛和夫 京瓷株式會社編
- 1353字
- 2019-01-05 01:13:43
在美國也能實踐“以心為本”的經營
從這以后,我嘗試過按照美國員工所說的方法去做,行不通后再采用日本的方法,不斷試錯。結果是,我決定在美國也貫徹與日本京瓷一樣的基準,按照小時候在鹿兒島鄉下從父母那里學到的,以“作為人,何謂正確”為基準來經營企業。
盡管人種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但美國人同樣也是人。因此,只要以“作為人,何謂正確”來經營就可以了,我總算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既然在日本成功了,在美國也一定能成功”,我堅信這一點。此后,即便美國的干部員工主張用所謂美國式的手法,我也堅決拒絕。“并沒有所謂的日本方法或美國方法,不管在哪個國家,經營企業的方法只有一個,請你們按照我說的做。”我堅持自己的信念,據此展開經營。
有一次,我來到車間的生產現場,想給現場的女員工幫忙。這時工廠長過來對我說:“那兒有社長辦公室,您不在那兒辦公讓我們很尷尬。像您這樣穿著工作裝下車間,和女員工一起干活的話,社長就掉價了。在美國,誰都不會尊敬這種沒有權威的人,請您回到社長室。”
但我對他說:“沒關系,如果這樣做會失去權威的話,那就失去好了。”我堅持留在現場和女員工一起工作。
還有,在工廠食堂吃午飯時,菜單上有比薩,非常便宜。一個5美元,就夠5個人吃。我買了三四個,請和我在現場一起工作的女員工過來一起吃。
逐漸地,女員工們開始期待和我一起吃午飯,午飯時誰坐在我旁邊甚至會成為話題。另外,她們說“社長一個人在美國很可憐,我們給他做盒飯”,女員工們為我帶來了盒飯。直到今天,我來到工廠時,她們還為我做類似的事。她們對我們公司的干部也是一樣。
美國的干部們看到這種景象非常驚訝,他們說:“從來沒有看到過這種情況,為什么你能夠構筑如此融洽的人際關系呢?”
還有,大概4年前,公司還沒有盈利的時候,我說:“員工們一直很努力,給他們發獎金吧。”這一提議遭到了美國干部們的一致反對。
他們說:“社長把這里想成跟日本一樣,以為發了獎金,員工就會更喜歡公司,更愿意留在公司,但是美國人不是這樣的。只要旁邊的公司開出的工資稍高,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辭職。與其做這種徒勞無益的事,還不如把獎金都發給我們干部。”
我說:“我倒是更不愿意給你們發獎金呢。”我與員工約定,即使公司仍然是赤字,但年終還是會多發一個月工資作為獎金。如果業績上升,獎金還會增加。員工們最初都很驚訝,議論紛紛。“無法相信,不會是騙人的吧?真的給我們發?為什么發?真是搞不懂。”但我相信“雖然他們現在不理解我為什么這么做,但今后一定會理解的”。我堅持獎金照發。
其結果是,“被別的人種驅使利用”,這種糾結完全消失了。
另外,去年年初起,美國最大工會的上級組織宣傳說:“圣地亞哥有一家日本經營的公司,那里的員工正在遭受日本經營者的剝削,應該建立工會,要求改善待遇。”他們連日來到工廠,靜坐示威,散發傳單,煽動建立工會。
但是,結果只有兩三人響應他們的宣傳,試圖加入,大部分員工都沒有響應。現在,這樣的事情已經沒有了。
經歷了這些事情以后,美國工廠進入了非常順利的發展階段。現在的銷售額是100億日元,利潤達到了24億日元,成了一家非常優秀的工廠。我認為,其原因只有一個。也就是說,我不是依靠方法論經營企業,而是抓住了本質,將經營判斷的基準放在了“人”本身上,以“作為人,何謂正確”作為判斷和行動的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