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收益的秘密:如何用高收益投資方案賺大錢
- 柯蒂斯·克賴(Curtis Kray)
- 3117字
- 2019-01-04 20:42:43
他們做了什么
HYIP這個縮寫代表的是高收益投資方案。在這些方案里,通常他們會兜售一些“被動收入”的概念。意思是說,他們承諾你投入的錢將會收到巨額回報,這種回報遠大于你能從銀行存款或者其他傳統(tǒng)投資當中所能得到的。在所有高收益投資方案的背后都有一個老掉牙的理念:拆東墻補西墻。換句話說,前一批投資者的收益來源于后一批投資者的投入。當流入方案的新鮮資本不足以支付方案內(nèi)的投資者的時候,也就宣告了該高收益投資方案的失敗。
現(xiàn)代高收益投資方案由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開始于20世紀20年代。龐茲出生于意大利,他的成名源于他承諾投資者,只要購買他的國際貼現(xiàn)郵政票據(jù),就能在45天內(nèi)獲得難以想象的50%的利潤,或者90天內(nèi)獲得100%的利潤。他說服投資者,他會購買價值低于美元的幣種所在國家的票據(jù)。這樣一來,龐茲成功地從上千人手中得到了$1,500,000。這些錢大多是投資者畢生的心血,有的人甚至借錢來投資。《波士頓郵報》在接下來的報道中,提出了對該投資的疑問,并最終幫助將其繩之以法。龐茲因此被逮捕(他離開人世的時候身無分文),并判處10年監(jiān)禁。在這以后,6家銀行接連倒閉,投資者們分別拿到不足30美元的補償,《波士頓郵報》因此獲得了普利策公共服務(wù)獎。“龐氏騙局”由此為人所知,它甚至比之前的“拆東墻補西墻”更為人們所熟悉,因此它得以沿用至今。
龐茲極有可能是受簿記員威廉(William)“520%”的啟發(fā)。威廉在1899年對投資者承諾每周10%的利潤回報,并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把每月利潤所得再重新用于投資。在龐茲接受調(diào)查期間,威廉接受了《波士頓郵報》的采訪,也是在采訪中他們構(gòu)思的驚人相似之處浮出水面。因為他“只”從投資者身上賺到100萬美元,和龐氏騙局的盈利相比簡直不值得一提,所以他今天已經(jīng)基本被遺忘。
從19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瑞典商業(yè)界被稱為“比賽國王”的,頗具眼見卓識的伊瓦爾·克洛伊格(Ivar Kreuger)曾一度步了龐茲的后塵。他極具規(guī)模的商業(yè)王國,因為停止產(chǎn)生高額利潤,并且不能給投資者之前承諾的高額回報而轟然倒塌。他在自己在任的最后一天,穿上高級定制西裝,對準自己的胸口開了槍。他也給投資者留下了30億美元的虧空(用當前美元計算)。
伊瓦爾·克羅伊格的傳奇說明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在現(xiàn)實將人們從夢中喚醒之前,騙局大多剛開始并不像騙局,而只是按照騙局的套路在發(fā)展。
20世紀70到80年代,葡萄牙人瑪利亞·布蘭卡·多斯桑托斯(Maria Branca dos Santos)設(shè)置了一個月利潤10%的騙局,吸引了上萬投資者。她有一個更為人所知的名字叫多納·布蘭卡(Dona Branca),被人們稱為是“大眾銀行家”。她的這個騙局打著幫助窮人的幌子,最后最終盈利1.2億美元。她于1988年被逮捕,并被判處10年監(jiān)禁。幾年以后,她雙目失明、身無分文、孤獨離世。離世的時候只有五個人參加了她的葬禮。
多納的騙局,和其他相似騙局一樣,都是龐氏騙局的舊調(diào)重彈。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樣“我畢生的使命在于幫助窮人,所以幫幫我吧上帝”。
20世紀80年代,南非的庫布斯騙局吸引了上千的投資者。騙局的設(shè)計者阿德里安·尼烏沃特(Adriaan Niewwoudt)使整個騙局圍繞著一個“美麗”的產(chǎn)品:投資者購買一個生物“激活器”,這個“激活器”可以用來在牛奶里培植文化。幾個星期以后,這些文化就會豐收、曬干,然后被騙局重新收購。事實上,這些文化從來就不是什么美麗產(chǎn)品,而是作為“激活器”被再次賣給后來的投資者。這個頗具創(chuàng)新意識尼烏沃特還編出了其他騙局,包括收集使用過的郵票和很多其他“不可思議的商業(yè)機會”。
龐氏騙局的創(chuàng)造者們通常都是些極具天賦及想象力的人。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出色的銷售員,而且還風度翩翩,容易贏得他人信任,并且讓他人覺得能投資他的項目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
俄羅斯兄弟謝爾蓋·馬夫洛蒂(Sergei Marvrodi)、維亞切斯拉夫·馬夫洛蒂(Vyacheslav Mavrodi)及奧爾加·梅爾尼科娃(Olga Melnikova)在經(jīng)歷了一連串生意上的失敗后,終于在1994年憑借對龐氏騙局的模仿,建立起了他們自己的3M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他們承諾給投資者每年1000%的利潤回報,加上他們激進的營銷策略使得該公司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發(fā)展壯大。在其巔峰時期,公司每天的股票盈利5千萬美元!當騙局被揭穿的時候,3M公司共欠投資者15億美元。超過50名投資者在知道損失覆水難收后選擇自殺。
超通脹往往使人們想方設(shè)法恢復(fù)或者至少一定程度上恢復(fù)他們損失的購買力,如果他們將錢存入銀行這樣就更顯得不可避免。俄羅斯的平均通脹率在1993年曾經(jīng)高達839.21%,1994年412.51%。人們都十分愿意相信承諾的1000%的利潤回報能兌現(xiàn),3M公司能是一個真正合法的公司。
1994年下半年,一貫處事冷靜的瑞士見證了“歐洲國王俱樂部”的覆滅。這個騙局策劃者承諾投資者們,只要他們購買價值1400瑞士法郎的信件,就可以在一年內(nèi)得到每月200瑞士法郎的回報。據(jù)估計,瑞士烏里(Uri)和格拉魯斯(Glarus)成年人當中的10%的民眾都曾投資過“歐洲國王俱樂部”。
近親繁殖是加速龐氏病毒的途徑之一:龐氏騙局通常會在同一個社區(qū)、地區(qū)、民族或者信仰同一宗教的信徒當中傳播。
2008年,德高望重的伯納德·麥道夫(Bernard Madoff)承認,他通過在1960年建立的華爾街最大的商業(yè)公司之一——伯納德·L·麥道夫證券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過去的數(shù)年里運作龐氏騙局。伯納德·麥道夫本人被廣泛認為是現(xiàn)代商貿(mào)科技的領(lǐng)軍人物,并擔任美國證券行業(yè)自律組織——全國證券交易商協(xié)會的董事會成員。他還樂善好施,曾給慈善機構(gòu)捐款高達百萬。被捕前,他還擔任著葉史瓦大學(Yeshiva University)
信誼商學院(Syms School of Business)的董事會主席。
麥道夫也許是歷史上運轉(zhuǎn)龐氏騙局時間最長,也是因此造成投資者損失最慘重的人。他的騙局共使投資者損失高達180億美元。根據(jù)他自己的供述,他的龐氏騙局開始于1991年:他聲稱自己是為了客戶的利益,實則將全部所得存入自己的賬戶,并用新進收入作為回報支付給投資者。他的同伙幫他一起為客戶捏造虛假交易報告及報表。
麥道夫十分擅長近親繁殖,他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瑞士富人區(qū)。在那幾年間,他曾假裝自己不太愿意接受新成員。富人們只好懇求他,讓他們能夠投資他的項目。麥道夫的騙局不在于向精明的投資者們承諾高額回報,他設(shè)計了一個極其微妙也幾乎不可能兌現(xiàn)的承諾:每年12%的穩(wěn)定回報。這個承諾也奠定了他長年騙局的基礎(chǔ)。當2007年金融危機來襲之時,很多投資者向他索要更高額的回報。與此同時,盡管做了多方努力,他的騙局仍然沒有新的資金流入,也就是在那時,他決定金盆洗手。麥道夫被判處150年監(jiān)禁,此時他仍在獄中服刑。東窗事發(fā)前6年投資者們的利潤都不得不上交,以彌補他人損失。
2012年,印度警方逮捕了M.S.古魯(Guru)。他是一份農(nóng)業(yè)龐氏騙局協(xié)議的顧問,憑借這份合同從12000名投資者手中賺取28,000,000美元。
2013年,突尼斯YOSR發(fā)展有限公司的阿德爾·德里迪(Adel Dridi)被捕,并被指控從5萬名投資者身上詐取8000萬突尼斯第納爾。他承諾給予投資者幾周內(nèi)獲取超過200%的回報。
以上簡短的回顧讓我們對范圍廣泛且無限擴張的“拆東墻補西墻”或者叫“龐氏騙局”或者叫“金字塔”又或者叫“高收益投資方案”。在這本書當中,我們會將諸如此類騙局的范圍進一步縮小,著重研究網(wǎng)絡(luò)被動投資的高收益投資方案。這類騙局也就是行騙者通過網(wǎng)絡(luò)尋找目標,使投資者將錢投入到自己的方案,然后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等著回報入賬。以上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這類網(wǎng)絡(luò)騙局表面上一般都與龐氏騙局劃清界限,而以商業(yè)機遇自居。后者的一個例子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的瑞科競拍網(wǎng)(Zeek Rewards)。這最初是北卡羅來納州保羅·伯克斯(Paul Burks)的一個點子。他們承諾分給瑞克——一分錢競拍網(wǎng)站的投資者一部分股份,每日利潤回報為15%。他們?yōu)榱嗽黾永麧櫋⒐膭钔顿Y者,使用復(fù)利計算,并介紹新成員入股,使利潤按矩陣增加。為了加入這個方案,投資者們每月需繳納$10到$99不等的費用,初始投資至少$10,000。初始投資越高,回報也就越大。會員還需要在瑞科競拍網(wǎng)上登載一定數(shù)量的免費廣告,用這種方式來實現(xiàn)一定的補償。瑞科競拍網(wǎng)最終成功吸引了100萬名會員,這使得它成為史上吸引投資者最多的龐氏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