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魂對我說:激活靈性的實用指南
- 理查德·巴雷特
- 1619字
- 2019-01-04 20:41:42
前言
本書所述有別于流行概念中對現實的理解,我認為,我們不能像想象中的那樣掌控自己的生活,只有學會將自我動機與靈魂動力保持同步,我們才能得到所追尋的愉悅與滿足。
本書伊始,闡述我所界定的“靈魂”很重要,以期表達清晰,力求避免混淆,此外,由于我相信人格由自我和靈魂兩大覺知中心構成,開篇部分也對我界定的“自我”進行闡述。
靈魂是我們存在于三維物理現實中的原因。靈魂是存在于四維現實的能量界中的意識覺知場,它存在于量子能場中,可以超越時空。宇宙能量場衍生出物質世界中的萬物,而它則是該能量場的個體化形式。
母體孕育胎兒后不久,靈魂攝入胎兒的肉體,將意識覺知以及生存意志滲入身體的每個原子和細胞。生存意志為所有的生命體共有,是靈魂以物質形式呈現于三維現實的意愿。靈魂攝入肉體的原因是為幫助塵世中的肉體實現意識進化。為實現這一目的,靈魂提供兩大戰略目標供我們選擇是否與之同步,第一,引領價值導向的人生;第二,引領目的導向的人生。只有不斷調整自我,使之與靈魂契合,方能達成目標。
自我是與身體息息相關的意識覺知場。和身體所有原子和細胞一樣,自我富有生存意志,即靈魂呈現于三維世界的意愿。存在于體內原子和細胞中的意識覺知旨在維持生命延續,然而,自我的意識覺知旨在使身體不受物質、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傷害。因此,我們的原子和細胞維系身體的內部穩定性,而自我保持外部的均衡性,即自我與物質、社會和文化環境的交互影響。
至此,希望這些定義足以保證讓諸位親愛的讀者與我共有同一起點。我清楚地知悉,在闡述個人界定的“靈魂”及“自我”的定義時,必須闡釋說明引入的其他術語,諸如,“四維現實”、“三維現實”、“宇宙能量場”。請讀者相信,在閱讀本書時,我必定竭盡所能在適當處對所界定的這些術語進行詳實闡釋。
關于表達清晰還需說明一個問題,用描述三維物理世界的特定語言、術語、概念,難以用來闡述四維現實。例如,我在前述某段如是說,“母體孕育胎兒后不久,靈魂攝入胎兒的肉體,將意識覺知以及生存欲念滲入身體的每個原子和細胞。”這是從三維物理觀的視角進行表述。
而在四維能量觀的視角下,我會這樣進行表述,“父母的能量場結合在一起,精子與卵子中蘊含的能量場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生命能量場。之后,待命中的靈魂能量場占領新生命能量場,所形成的新能量場最終發展成生命個體。”
理解這些概念和術語需要讀者超越現有的認知范圍,本書會因此晦澀難懂,閱讀起來極具挑戰性。為解決這一問題,我準備先用三維概念展開內容,在適當處逐漸引入四維概念。最后,希望讀者諸君會瞭解我所表達的內容。
有一點我要提醒諸位讀者,對于我在本書中闡述的內容,我自己尚未完全掌握,尚未充分理解,有幾處甚至只是略通皮毛。然而我深信,為了提高生命的深度,使生命更有意義,嘗試理解靈魂的事實真相,這一點對所有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在人類歷史的當下階段。我們要有意識地洞悉靈魂的意旨。我相信,每個人的靈魂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同一內容,那就是生活在塵世中的人類的意識進化。
我確信,靈魂設計并構筑了我們的身體,作為實現意旨的工具,只有自我積極地與靈魂契合,對其著力扶持,靈魂才能發揮期望的功效,從而在三維世界中幫助人類實現意識進化。
我認為,為數不少的讀者會覺得本書具有挑戰性。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您會對書中所提觀點持不屑態度,或者對書中的前提和結論不予認同。如果讀者諸君有這樣的反應,并不意外。因為您在字里行間讀到的都是我的一家之言,而不是您自己的看法,即使其會與讀者諸君有某些相似之處,對此我確信不疑。
諸位親愛的讀者,對您唯一的請求是,盡量不要在沖動下評判書中觀點,因為筆者的所思所想與您的不可能如出一轍。評判他人能讓自身愉悅,我希望這份愉悅源于您相信的內容,而不是否定的部分。因此,若您對本書持否定觀點,您盡可以把這本書放在一邊,拋到一旁,或者送給宿敵,怎樣處置都沒有關系。本書的撰寫源自筆者靈魂的召喚。筆者全力而為,任務至此告罄。
理查德·巴雷特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