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兒童性格心理學
  • 李群鋒
  • 980字
  • 2019-01-04 21:24:13

指導型孩子的性格心理ABC

下面的小測試是專門針對黃色性格的孩子而設計的,請家長們認真回憶并回答以下問題,看看你家的孩子是否屬于黃色性格。

1.有主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會動搖。

A.是

B.偶爾

C.不是

2.喜歡用最短的路徑達到終點。

A.是

B.偶爾

C.不是

3.內心強大,不喜歡向他人傾訴內心的想法。

A.是

B.偶爾

C.不是

4.一接到新的任務,第一時間就完成,行動果斷迅速。

A.是

B.偶爾

C.不是

5.常常因為果斷自信而受到其他孩子的擁護,相反的,也會因此而遭到他人的排斥。

A.是

B.偶爾

C.不是

6.做事非常專注,討厭被別人打擾。

A.是

B.偶爾

C.不是

7.掌控欲強,不愿意聽從別人的指揮,喜歡占據主導位置。

A.是

B.偶爾

C.不是

8.情緒較平穩,除了目標達不到時會大發雷霆。

A.是

B.偶爾

C.不是

9.受到批評后不會輕易認錯,堅持自己的觀點并抗爭到底。

A.是

B.偶爾

C.不是

10.面對別人的要求會有條件地答應,答應的就會很快去做。

A.是

B.偶爾

C.不是

統計結果

ABC三個選項中,選擇A為3分,B為2分,C為1分,請根據選擇結果為孩子統計出最后得分。

分數闡釋

本測試可以知曉你的孩子是否屬于黃色性格。根據分數結果判斷,分值大于等于20分即為黃色性格,15分至20分之間即為偏黃色性格,分值小于15分,那么你的孩子則不屬于黃色性格。孩子的核心性格主色只有一種,但有的孩子的性格可能是一種,也可能是兩種或多種性格的組合。要想全面了解孩子的性格,需要進行其他測試,同時還需要對孩子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

結果分析

黃色性格的孩子堅定而又有領導能力,凡事都喜歡自己做主,非常喜歡贏的感覺。目標明確,不肯輕易妥協,勤奮、堅持,是天生的領導者。

培養黃色性格的孩子,家長可以

讓他做主:他需要時常感受到自己對環境所擁有的控制力,所以盡可能給他一些選擇而不是直接命令,比如:“睡覺的時間到了,你是先洗漱再穿睡衣,還是穿好睡衣再洗漱呢?”“周末你是想去姥姥家吃好吃的,還是想去科技館看展覽呢?”通過這樣的提問,讓他擁有“掌控”事情的權利。

承擔責任:多給孩子講講英雄和偉人的故事,讓他們明白再偉大、再強大的人也會有失誤和弱點;教會他們看淡名利;鼓勵他們學會團隊合作,發現別人的優點。只有這樣,領導型孩子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鼓勵幫助:從小培養他助人為樂的精神,讓孩子明白幫助他人其實也是在成長自我。一個經常幫助他人的領導型孩子,會擁有一顆溫暖而善良的心,會逐漸變得寬容、平和,性格當中帶有的攻擊性和支配他人的欲望也會隨之減少。

發起比賽:有控制欲的孩子熱愛競爭,你可以巧妙地運用“誰比誰更好”或是“誰比誰更快”的方法激勵他,比如“跟媽媽一起收拾玩具,看誰整理得更整齊”或者“你可以在今天晚飯之前完成兩頁計算題嗎”這樣有比較性的、可以量化的方法。

調皮:活潑好動,愛搞破壞

明明是一個六歲的小男孩,卻是個有名的“破壞大王”。

在家里,從小不知道打碎了多少東西:拿著電視遙控器敲玻璃門,最后玻璃門敲碎了,電視遙控器也斷成了兩截;爬到浴缸上拉百葉窗玩,不停地拉起、放下,拉起、放下,最后百葉窗硬生生被全部拉散架;家里幾乎所有的玩具都是壞的,不管多好玩、多貴重的玩具,到他手里,最后就一個字——拆;有一次他竟然對大米感起興趣來,一個人趴在米桶邊上玩了半天,最后整個人倒栽蔥似的翻進米桶,米桶倒了,大米灑滿了整個廚房……媽媽每次做“救火隊員”,做得是又累又生氣。

在幼兒園里,明明也讓老師有些頭疼。一個不注意,明明就闖禍了:不是把書架碰倒了,導致書散落一地,就是把老師的教具拿出來玩,搞得亂七八糟;老花匠也來告狀,說明明還將花壇里的花連根拔起,因為他聽見有蟋蟀唱歌,想把那小蟲子找出來;小朋友們都在圖畫紙上畫畫,可他非要畫在墻上,說自己畫的是大象,圖畫紙太小,畫不下……

鄰居們看見明明也唯恐避之不及:王大伯家的窗戶被明明踢球砸壞了,他說自己是“少林足球”;李大媽家的金魚缸被明明打碎了,因為他想把金魚撈出來,說是要看看為什么金魚不會眨眼睛;林哥哥學習英語的復讀機也被他拆開了,因為他想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人在讀英語……

你看,現在他又把爸爸工具箱里的螺絲刀翻出來了,在家里到處走、到處找,看到什么都想擰一擰、轉一轉。媽媽看著,頗有些心驚膽戰:如果不制止的話,家會不會都被他拆了?


看到明明的這些表現,家長們是不是覺得很熟悉?的確,沒惹過麻煩的孩子幾乎沒有。但是,指導型性格的孩子破壞力特別強,有時甚至會讓大人忍無可忍。

指導型孩子似乎有著用不完的精力,他們對什么都感興趣,什么都想親自動手試一試,都想一探究竟。這是由于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孩子年齡小,自控力差,所以手眼還不協調,因此往往會把事情搞砸:玩具拆了,卻裝不起來了;東西拿不穩,掉到地上碎了;想學著大人切菜,最后卻切到了自己的手指……

因此,大人們常常抱怨:“這孩子,簡直就是破壞大王!”其實對于孩子來說,“搞破壞”并不是他們的初衷,只是他們有著太強烈的好奇心、太旺盛的精力以及還未成熟的心智。當然,也不能否認,有些破壞是孩子故意為之,是他們的叛逆心所導致的。因此,對于孩子的破壞行為,父母要搞清原因,區別對待,對癥下藥。

叛逆:對著干,你說東他偏說西

最近,媽媽有些頭疼地發現鬧鬧越來越不聽話了,大人叫他干什么,他偏不,什么事情都要和父母對著干。

比如,早上穿外套,媽媽要給鬧鬧穿那件紅色的厚外套,因為天氣預報說今天有冷空氣南下,下午會降溫。可鬧鬧死活不肯,非要穿昨天那件藍色的薄外套。媽媽告訴他下午會降溫,他會冷的,而且藍外套已經穿了好幾天了,都臟了,可鬧鬧還是不同意。沒辦法,媽媽只得給他在襯衣外面加了件棉背心。可這樣一來,藍外套又有點緊了。鬧鬧就是不愿意換,最后就裹著又薄又緊的藍外套上學去了。

晚飯后,媽媽帶鬧鬧出去散步,碰到梁阿姨帶著女兒也出來散步。媽媽讓鬧鬧和阿姨、妹妹打招呼,鬧鬧就像沒聽到一樣,眼睛看向別處。小女孩甜甜地叫“阿姨、哥哥”,鬧鬧不理人家,也不答話。媽媽生氣地說:“沒禮貌的孩子,媽媽不喜歡,下次不帶你出來玩了!”鬧鬧竟躺在地上邊哭邊打滾:“我要出來玩!我就是要出來玩!”弄得媽媽又急又氣,巴掌狠狠地打在鬧鬧的屁股上。臨睡前,又出狀況了:媽媽叫鬧鬧洗澡的時候不要玩水,鬧鬧偏不聽,反而玩得更歡了。剛洗了一會兒,浴室里就“水漫金山”了,地上、臺子上到處都是水。媽媽去抱他,也被他潑了一身水。媽媽氣得又忍不住“收拾”了他一頓。

鬧鬧哭累了,睡著了,媽媽看著熟睡中的鬧鬧,卻忍不住嘆氣:“這孩子,這么不聽話,該怎么辦呢?”


和乖巧懂事的思考型孩子相反,領導型孩子應該是最令父母頭疼的一類,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他們叛逆、桀驁不馴,喜歡和大人對著干。

對于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長束手無策。其實,要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必須先明白問題產生的原因:孩子為什么會叛逆?如果大人們知道這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的話,就不會這么緊張了。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一般出現在三歲左右,這個時期正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期,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想要按自己的意愿來行事。他們希望通過說“不”來體現“自我”的力量,并不是故意要和大人對著干。這時,大人所需要的只是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體諒,學著聽一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強硬地命令他們一定要按照大人的意志來行事。

當然,不同性格的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現也不一樣。因為領導型孩子易急躁、脾氣火爆,所以他們在叛逆期的行為表現就特別強烈。其實,已經有研究表明,具有叛逆心的孩子長大后具有更強的自我意識、好勝心、決策力以及創新能力,其成功的概率要遠遠高于“墨守成規”的孩子。因此,從這一點看,孩子擁有適當的叛逆心也并不是一件壞事。

爭先:自信勇敢,銳意進取

小區附近的商業廣場內新開了一家肯德基,兒童節的下午幼兒園放半天假,奶奶帶著源源去吃下午茶。

很快,一盒上校雞塊、一杯可樂、一個蛋撻下肚后,源源就坐不住了,他到處找肯德基里面的兒童城堡,可是沒找到。奶奶說這是一家新開的肯德基,或許兒童城堡還沒建好。可源源不相信奶奶的話:“世界上每一家肯德基都有兒童城堡。”

“咦,這是什么?”源源看到角落里有一塊地被圈了起來,地上鋪著軟墊,地上堆放著幾個用布遮蓋的大家伙。另外幾個小朋友也發現了,大家指指點點,可是誰也不敢上前去看。

“我來!”源源一邊說一邊上前把布揭開,“耶!是大滑梯!”

孩子們都歡呼起來,可是滑梯還沒裝好,怎么能玩呢?

大家有些泄氣,源源眼珠子一轉,大聲說:“你們等著啊!我去找經理。”

源源先找到一個服務員,服務員帶著他見到了經理。經理聽完源源的話,立刻找來幾個員工,大家一起把滑梯給組裝起來了。

一旁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都脫掉鞋子想爬上滑梯。源源站在滑梯口攔住他們,像一個高傲的將軍,大聲宣布:“我先來!你們全都排好隊,一個一個,不許搶啊!”

或許是源源的氣勢鎮住了他們,孩子們果真一個個排隊玩滑梯。一旁的經理笑著對奶奶說:“你這個孫子啊,長大后是個當領導的料。”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孩子的性格在小時候就能體現出來,并且可以影響他長大后的生活。在肯德基里,源源表現出了自信、大膽、果敢、主動、具有冒險精神,怪不得經理說他長大后能當領導。

當然,具有領導型性格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成為領導,但一般而言,杰出的領導人物大多屬于領導型性格。他們身上那種一馬當先、當仁不讓的精神會令他們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獨秀一枝。或許有人覺得領導型孩子不夠謙讓,但是正是因為這種敢于領先的精神,才令他們具有領袖的氣質,振臂一呼,眾人響應。

領導型孩子的才能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并且有意思的是,即便同時有好幾個具有領導型性格的孩子在場,他們也能敏銳地感應到,并且迅速找準自己的位置。他們之間會形成一種合作并競爭的關系,各人既有能力保住自己的地位,又能發揮自己與眾不同的才干。

不安分:敢于反抗權威,打破常規

爸爸的好朋友喬叔叔一家請牛牛一家到五星級酒店吃自助餐,牛牛高高興興地和爸爸媽媽出發了。

一進餐廳,看到那么多好吃的,牛牛興奮得要立刻開吃。媽媽趕緊拉住他:“先跟喬叔叔一家打招呼。”

牛牛盯著菜,漫不經心地和大人們打招呼。他很納悶,大人們天天見面,哪有那么多話要說?實在要說,吃完了再說也不遲嘛!

終于可以開始吃了,牛牛立刻跑到甜點柜,挖了一個大大的冰激凌球。爸爸說:“咦,牛牛,冰激凌應該在餐后吃,這是規矩。”

“誰定的規矩?”牛牛滿不在乎地說,“先吃后吃,不都吃到肚子里嗎?這個還要定規矩,太多此一舉啦!”

接著,牛牛點了一份最愛吃的牛排。開吃時,媽媽又提醒他:“吃西餐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牛牛不耐煩地嘀咕一句:“哪有那么多規矩,真麻煩!”

牛牛左手拿叉吃得很不熟練,叉子和盤子撞擊發出很響的聲音,媽媽立刻輕聲對他說:“吃飯別發出太大的聲音,不禮貌。”

牛牛扔下叉子,跑去拿中餐吃。媽媽一看他盤子里堆那么多菜,皺起眉頭說:“吃自助餐可不能浪費啊,你應該吃多少拿多少,拿了的就得全部吃下去。”

“誰規定的?”牛牛不服氣地說,“沒有嘗過,大家怎么知道好不好吃?我每樣只拿了一點點,就已經是一盤子了。”說完,他開始埋頭苦吃,不理媽媽。

用餐結束后,喬叔叔笑瞇瞇地問牛牛:“好吃嗎?下次還來不?”

牛牛沒好氣地回答:“好吃是好吃,可我下次再也不來了!”

“哦,為什么?”喬叔叔好奇地問。

“因為吃西餐規矩太多,我寧愿吃方便面!”


要領導型的孩子忍受太多的規矩吃美食,那他們寧愿吃方便面,相信這絕不是牛牛一個孩子的心聲。的確,對于領導型孩子來說,他們是天生的領袖,是發號施令、讓他人聽從自己的人;讓他們聽命于他人,忍受諸多規矩的約束,是他們最不樂于接受的。

領導型孩子天生就有反抗精神,他們蔑視規矩,敢于挑戰權威,具有強烈的叛逆心理。對他們來說,規矩就是捆綁他們手腳的繩索,這對于熱愛領導、崇尚自由的領導型孩子來說,是難以忍受的。尤其是沒有從內心認可和接受的規矩,他們都是拒絕遵守的,因為這些在他們眼里毫無意義。

不僅如此,領導型孩子還常常是規矩的破壞者,尤其是男孩。雖然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但領導型的孩子很難表現出乖巧的一面,不要武斷地認定這是壞事。事實上,不守規矩有時等同于打破桎梏、不墨守成規。大人一定要清楚讓孩子遵守的是哪一類規矩,是否能讓他認可或接受這一類規矩。要知道,領導型孩子是不服輸、不怕硬的,用強制的手段迫使他遵守規則,恐怕結果會適得其反。

心善:外表堅強剛毅,內心仁愛柔軟

“咦,這是什么?”鑫鑫放學回家,發現客廳里多了個“小客人”——一只咖啡色的小狗正趴在沙發上瑟瑟發抖。

“毛阿姨家的狗生了小狗,送給我們一只。”媽媽回答。

“耶!太好了!我也有寵物了!”鑫鑫開心地蹦了起來。

“以后你就是小狗的小主人了,照顧小狗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媽媽說。

“沒問題!”鑫鑫一口答應。

從此,照料小狗就成了鑫鑫最重要的任務。他還給狗狗起了個名字——小鑫。鑫鑫表現出從未有過的細致和耐心:每天上學前,他給小鑫準備好狗糧和水;放學后第一件事就是沖到狗籠邊,把小鑫從籠子里解放出來;每天早晚各遛一次狗,鑫鑫雷打不動,從不忘記;剛開始的時候,小鑫隨地大小便,鑫鑫也不嫌臟,天天打掃,因為媽媽說,如果他不打掃的話,就把小狗還給毛阿姨。

有一次,小鑫不知吃壞了什么東西拉肚子,到最后氣息奄奄,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鑫鑫抱著小鑫,哭著問媽媽:“媽媽,小鑫會不會死?小鑫要是死的話,我也活不了了!”

媽媽既生氣又心疼:“不許說這樣的話,你是小鑫的哥哥,你要堅強些,好好照顧小鑫,小鑫才能好起來啊!”

“嗯嗯,我一定好好照顧小鑫。”鑫鑫含著淚連連點頭。

那幾天,鑫鑫一直把小鑫抱在懷里,喂它吃藥,喂它喝水,喂它吃飯,連睡覺也要小鑫趴在他的床邊睡,夜里醒了就看看小鑫,給它喝點水。在鑫鑫細心的照顧下,小鑫竟然康復了。

聽醫生宣布這個消息時,鑫鑫開心得又跳又叫。媽媽感嘆地說:“你這么個倔強的孩子,原來也這么溫柔。”


領導型孩子之所以被稱為“領導型”,是因為他們具有領導者的特質:堅強、勇敢、無畏、剛毅。但正如人們常說:“鐵漢也有柔情。”在領導型孩子堅強剛毅的外表下,也有一顆柔軟的心。

領導型孩子屬于“遇強更強”的類型,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他們一般不服氣、不服輸。在權威和高壓下,他們一般不會低頭認輸,叛逆心就是這樣來的。但是,其實他們的內心并不是如鋼鐵般堅硬,更不是如石頭般冰冷。領導型的孩子其實都有一顆同情弱者、體貼弱小的心靈,有一柔軟的心。

只是,因為他們一心想要表現出強者的模樣,習慣了將自己內心的熱情和柔軟掩藏起來。當面對真正喜愛或關心的人和物時,他們才會還原自我。領導型性格的孩子天生具有保護弱小的使命感,他們不僅對小動物充滿愛心,對自己的家人和同伴也會充滿保護欲。所以,在學校里保護弱小同學、在家里勇于幫媽媽承擔家務的,很多都是領導型性格的孩子。

鬼點子:思維活躍,別具一格

皮皮是小區里有名的“混世魔王”,經常給媽媽惹麻煩。這不,門口的保安李大爺今天都找上門來了。

“你家皮皮把我種的花全澆死了!”李大爺一見到媽媽就大聲告狀。那些花可都是李大爺的寶貝,有一盆蘭花他種了十幾年了。

“又不是我澆的,是你寶貝孫子澆的!”皮皮滿不在乎地說。

李大爺氣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后來,在媽媽的“拷問”下,皮皮終于說了實話:原來,前幾天,皮皮和一些小朋友在小區運動器材場地玩耍的時候,太興奮,太吵鬧,李大爺出來呵斥了他們幾句。皮皮和幾個小朋友不服氣,想報復一下李大爺。

幾個孩子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有的說把李大爺曬在外面的衣服偷走,但這樣會被當作小偷;有的說把李大爺保安室的窗戶砸碎,但又怕被別人看見……皮皮眼珠子一轉,大聲說:“我有主意了!”

原來,李大爺有一個兩三歲大的孫子,爸爸媽媽白天上班,孫子就由李大爺照看。皮皮他們和那小孩子挺熟的,因為那孩子也經常到運動器材區來玩。于是,當那孩子再一次來到運動器材區的時候,皮皮和幾個小朋友叫住他:“你是好孩子嗎?”

“我當然是啊!”那孩子奶聲奶氣地回答。

“幫助大人做事的才是好孩子哦!你幫你爺爺做事嗎?”皮皮他們故意說。

孩子想了一下回答:“我幫爺爺澆花。”

“澆花要用開水,知道嗎?我們喝水也要喝開水的,爸爸媽媽這么跟我們說的,是不是?”

孩子點點頭。皮皮又說:“做好事不讓別人知道才是真正做好事,所以你幫爺爺澆花的時候,也不要讓爺爺看到,爺爺以后知道了會很高興的。”

就這樣,李大爺所有的花都“喝”上了孫子澆的開水。

媽媽聽完后,驚訝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半天沒合上:“這小子的聰明才智要是用到正道上該多好!”


皮皮的惡作劇固然令人生氣,但透過這惡作劇,我們卻可以看到領導型孩子令人驚嘆的一面,那就是別具一格的鬼點子。

大家是否有這樣的印象:小時候最會出壞主意的就是領頭的“孩子王”,常常眼珠子一轉,一個令人叫絕的“壞點子”就出籠了,而這些“壞點子”的絕妙之處就在于一般人都想不到。于是,將“想常人所想不到”與“做常人所不敢做”相結合,領導型孩子集古靈精怪和膽大妄為于一身,令人頭疼萬分的“混世小魔王”就這樣誕生了。

既然領導型的孩子常常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鬼點子,那么,與其責罵孩子的惡作劇,不如將他們的奇思妙想引導到學習上來。鼓勵他們在學習上多思考、多研究,將他們用不完的精力用在創新和探索上。要知道,只有在大人積極、正確的引導下,孩子們的鬼點子——創新能力才會得到健康、科學的發展。

嘴硬:愛面子,心里知道錯了,嘴上不承認

下午,媽媽到幼兒園接維維時,發現孩子眼睛紅紅的,便問維維:“怎么了?挨老師批評了?”維維頭一扭,倔強地說:“反正不是我的錯!”然后便跑出了教室。后來,媽媽在老師那里問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下午班級做游戲時,維維和蕾蕾被分在一組。游戲的規則要求兩個孩子合拉著一張報紙,將氣球快速送到終點。

第一次,維維和蕾蕾跑得太快,氣球被氣流吹得掉在了地上,維維大聲指責蕾蕾:“都怪你,喘氣那么大聲,氣球都被你吹跑啦!”

第二次,走到一半的時候,氣球從報紙上滾落下來,又掉了。維維又生氣地指責蕾蕾:“誰叫你走那么快?害得我都跟不上了,氣球才會掉下來。”

第三次,蕾蕾小心翼翼地走,卻不料被自己的鞋帶絆了一跤,氣球又掉了。三次都沒得到第一,維維很生氣,指著蕾蕾大聲說:“都怪你!笨手笨腳的!下次再也不跟你玩了!”

蕾蕾也生氣了,回答說:“你才笨手笨腳!不玩就不玩,我才不稀罕呢!”

蕾蕾說完,跑開了。維維上去在她的后背推了一下,蕾蕾摔倒在地,哭了起來。老師要求維維向蕾蕾道歉,維維就是不肯,還一個勁兒地強調:“這不是我的錯。是她惹我生氣,我才推她的。”老師嚴厲地批評了他,維維雖然哭了,但依然拒絕道歉。

“這孩子,真是倔強得可以。”老師苦笑著說。


領導型孩子在團隊活動中強勢的一面在維維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們要強、好勝,對榮譽和勝利的追求心很強,總希望打敗別人、勇奪第一。因此,在團隊活動時,他們對隊友的要求也很高,總希望自己能掌控一切,其他人都要聽他們的指揮。而且他們又極其愛面子,所以一旦輸了,就會將責任推給別人。

“推卸責任”其實是領導型孩子內心軟弱的一種體現,尤其是當他們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或者想逃避大人的責備時,他們就會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比如,他會這樣為自己的打架行為做辯護:“是因為他惹我生氣了,所以我才動手打他。”在外人面前,他們總想保持強大的自我形象,因此才會拼命掩蓋自己的缺點或弱點,甚至攻擊他人。

可見,想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關鍵在于幫助他們強大內心。因為只有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才不會害怕面對失敗,不會逃避責任。多給孩子講講英雄和偉人的故事,讓他們明白再偉大、再強大的人也會有失誤和弱點;教會他們看淡名利;鼓勵他們學會團隊合作,發現別人的優點。只有這樣,領導型孩子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城县| 桐柏县| 麦盖提县| 墨江| 淄博市| 杂多县| 河间市| 樟树市| 湘阴县| 成都市| 行唐县| 侯马市| 汉源县| 南投市| 凤冈县| 基隆市| 德格县| 嘉黎县| 石门县| 安化县| 龙山县| 滕州市| 本溪| 麻栗坡县| 保靖县| 青阳县| 普陀区| 苏尼特右旗| 桓台县| 东至县| 赫章县| 怀远县| 平江县| 晋州市| 北流市| 滦南县| 临沭县| 循化| 峨山| 穆棱市|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