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預測試卷: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標準預測試卷(2018升級版)
- 華圖教育編著 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院審定
- 26331字
- 2019-01-04 19:18:15
參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常識判斷
1.A 【解析】世界文化遺產,是一項由聯合國發起、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杰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世界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遺址。截至2016年7月,中國已經擁有世界遺產總數50項,僅次于意大利,位列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遺產11項、文化遺產35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文化遺產項數均超過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巖畫屬于文化景觀,屬于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文化景觀遺產。本題選擇說法錯誤的,故本題選A。
2.D 【解析】A項,《好兵帥克》是公認的諷刺文學名著,由捷克著名作家雅洛斯拉夫·哈謝克編著,講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故事。B項,《保衛延安》為杜鵬程所作,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優秀長篇,被譽為“英雄史詩”。C項,《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創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反映美國南北戰爭題材的小說。D項,《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日戰爭時期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故本題選D。
3.B 【解析】A項詩句出自清代詩人龔軾的《景德鎮陶歌》,描寫的是青花瓷,對應景德鎮,正確。B項是明末清初的詩人吳梅村描寫南京云錦的詩句,應對應南京而不是蘇州,對應錯誤。C項詩句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譽,對應正確。D項詩句出自清代詩人陳熙晉的《詠茅臺酒》,茅臺酒產于中國西南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同英國蘇格蘭威士忌和法國柯涅克白蘭地并稱為“世界三大名酒”,對應正確。故本題選B。
4.B 【解析】本題考查生活常識。A項,方糖具有吸收濕氣的作用,餅干裝罐時放進一塊方糖,方糖會吸收罐中的濕氣,使餅干保持香脆。B項,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過多,會導致體內的營養素無法正常地被身體的組織吸收,只能從尿液中排出,所以糖尿病患者會越吃越瘦,而不是越吃越胖。C項,泡過鹽水的豆腐會因為大豆蛋白在鹽水的作用下變性沉淀,再拿出來烹食便不宜破碎。D項,出汗的人周身溫度較高,同時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乳酸及氨類化合物,蚊子對此非常敏感,所以出汗多的人容易被蚊子咬。故本題應選B項。
5.D 【解析】本題考查哲學常識。A項中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意思就是白天想什么,晚上就會夢到相關的內容,夢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一種反映,該句體現的哲學原理是意識反映物質,對應正確。B項中的“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意思是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律,這個規律不會因為堯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變,該句體現的哲學原理是規律具有客觀性,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對應正確。C項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思是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說明新事物雖然開始時比較弱小,但它符合客觀事物發展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途,最終會發展起來。所以該句體現的哲學原理是事物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的,對應正確。D項中的“攻其一點,不及其余”指的是對于人或事不從全面看,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該句違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種片面觀點看問題,搞一點論,否定兩分法,對應錯誤。故本題選D。
6.A 【解析】“完璧歸趙”是發生于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A項說法錯誤。玉在中國古代是珍品的象征,有珍重、珍藏的意思,送給異性則表示愛慕對方,B項說法正確。玉可以分為軟玉和硬玉,二者為兩種不同的礦物,C項說法正確。“桐蔭仕女”玉雕又稱白玉雕桐蔭仕女,雕成于乾隆三十八年,是俏色玉中的佼佼者,D項說法正確。故本題選A。
7.D 【解析】A項,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是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機、發展資本主義奔走呼號,提出變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圖存,具有愛國性,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的第一次表演,所以說戊戌變法標志著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B項,1789年頒布的《人權宣言》,作為法國資產階級第一部政治經濟施政綱領,被視為法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C項,中國同盟會于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其前身是華興會和興中會,除此之外還有復興會、科學補習所等多個組織參加。中國同盟會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綱領,其機關刊物是《民報》。孫中山為其總理,黃興為副總理,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D項,歐洲近代資產階級的第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是文藝復興運動,它和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并稱為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說法錯誤的是D項,故本題選D。
8.C 【解析】A項,北方冬夜氣溫達到0℃以下,水易結冰,體積會變大,會把水箱脹破,因此北方冬夜為防止凍壞水箱應排盡水箱中的水。B項,炒肉前將肉片拌入適量淀粉是為了防止肉片中的水分蒸發,附著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中的水分更易蒸發,而肉片里的水分難以蒸發,保持了原本肉的鮮嫩,還減少了營養的損失。C項,解凍剛從冰箱中拿出的凍肉,用接近0℃的冷水最好。因為凍肉溫度在0℃以下,若放在溫水里解凍,凍肉從溫水中吸收熱量,其外層迅速解凍而使溫度很快上升到0℃以上,此時肉層之間便有了空隙,傳遞熱的本領也就下降,使內部的凍肉不易再吸熱解凍,從而形成硬核。D項,炒菜比腌菜時溫度高,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所以炒菜時鹽更容易入味。說法錯誤的是C項,故本題選C。
9.D 【解析】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初時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自唐玄宗后,翰林分為兩種,一種是翰林學士,供職于翰林學士院,一種是翰林供奉,供職于翰林院。翰林學士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甚實權。晚唐以后,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A項說法正確。結繩記事是文字發明前,人們所使用的一種記事方法。即在一條繩子上打結,用以記事。B項說法正確。“五毒”最初指的是五種濟世良藥。據《周禮·天官》記載:“凡療傷,以五毒攻之。”此“五毒”是指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在這五種藥材中,石膽主金創、諸邪毒氣,丹砂主身體五臟百病,雄黃主鼠瘺,慈石主周痹風濕。C項說法正確。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方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而在其中,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被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D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10.D 【解析】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是我國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國國家中央銀行職能,A項說法正確。商業銀行也稱儲蓄銀行,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存貸款之間的利差就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B項說法正確。我國的銀行體系由中央銀行、監管機構、自律組織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組成,C項說法正確。我國現階段的銀行分為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三類。農村信用合作社屬于非銀行金融機構,是社會主義集體性質的合作金融組織。它的主要業務是:經營農村存款,貸款,結算個人儲蓄等農村信貸業務,D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11.C 【解析】本題考查科技常識。A項正確,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證明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等于它所排開液體的重量,這一結果后被稱為阿基米德原理,即浮力定律。B項正確,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C項錯誤,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體積上)占78%,其次才是氧氣(占21%)。D項正確,風能是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由于太陽輻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熱不均勻,引起大氣層中壓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氣壓梯度的作用下,空氣沿水平方向運動形成風。風能屬于太陽能一種轉化形式,故風能的來源同太陽能密切相關。本題正確答案為C。
12.D 【解析】①1925年6月19日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愛國運動,廣州和香港爆發了規模宏大的省港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有效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在香港經濟的統治,并且讓廣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②1919年5月4日,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在北京爆發。③1937年2月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表明國民黨的政策已經由內戰轉向抗日,由反共轉向聯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初步形成。④1912年3月8日,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公布了這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根本大法。⑤《論持久戰》是毛澤東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演講稿,是關于中國抗日戰爭方針的軍事政治著作。⑥八一南昌起義是1927年8月1日由中國共產黨在江西南昌發起的針對中國國民黨反共政策的武裝起義。本題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該是:④②①⑥③⑤。故本題選D。
13.D 【解析】本題考查地理常識。6、7、8月的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為夏季,而里約熱內盧位于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相反,此時里約熱內盧為冬季。故本題選D。
14.A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常識。A項,《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A項說法錯誤。B項,《勞動合同法》第14條提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B項說法正確。C項,《勞動合同法》第19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許洋簽訂的勞動合同是一年,試用期滿兩個月后予以轉正,C項說法正確。D項,《勞動合同法》第31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準,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故本題選A。
15.C 【解析】A項,“馬革裹尸”出自《后漢書·馬援傳》,講的是東漢時期的名將馬援的故事:馬援62歲時,匈奴又入侵東漢,他請求帶兵出戰說:“男兒當死于沙場,以馬革裹尸還葬”,同年馬援病死在軍中。B項,“暗度陳倉”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說的是楚漢相爭時的一個故事:劉邦從漢中出兵攻打項羽,大將軍韓信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C項,“老馬識途”出自《韓非子·說林上》,說的是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時迷了路,放出老馬,部隊跟隨老馬找到了出路。D項,“草木皆兵”出自《晉書·苻堅載記》,講的是東晉時期的一個故事:前秦一直想吞并晉王朝,秦王苻堅親自率領九十萬大軍,去攻打晉國,“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最終,苻堅中了謝玄的計,下令將軍隊稍向后退,讓晉兵渡過淝水決戰。結果,秦兵在后退時自相踐踏,潰不成軍,大敗北歸。因此,發生時間最早的應為春秋時期的“老馬識途”,故本題選C。
16.B 【解析】本題考查政治常識。①的說法不規范,國家地位是由綜合國力決定的,同時材料也沒有反映出國家地位問題。排除A、C兩項。我國政府迅速撤離滯留公民和僑胞表明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體現了人民民主的真實性,主權國家享有管轄權。②和④當選。③的說法正確,但題干中并沒有體現“自衛權”。故本題選B。
17.C 【解析】本題考查軍事常識。A項,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最高軍事領導機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軍事機關。B項,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標志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成立。C項,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組成,C項說法錯誤。D項,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底色為紅色,上繡金黃色的五角星及“八一”兩字,表示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以來,經過長期奮斗,正以其燦爛的星光,普照全國。故本題選擇C項。
18.A 【解析】本題考查人文常識。A項錯誤,我國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是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B項正確,中國四大名花是指河南洛陽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C項正確,社日是民間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個戊日。D項正確,神農是華夏太古三皇之一,他遍嘗百草,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教人醫療與農耕,是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祇,能保佑農業豐收、人民健康,更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故本題選A。
19.C 【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常識。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核算范圍原則上包含了位于中國經濟領土范圍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所有常駐單位的經濟活動,也就是計入國內生產總值的必須在中國領土范圍內。A項中的韓國人在南京工作,屬于中國經濟領土范圍內,年收入納入國內生產總值。B項中該英國公司的子公司位于上海,屬于中國經濟領土范圍內。C項中的美籍華人所創造的收益不在中國經濟領土范圍內,不能計入國內生產總值。D項,該外企公司常駐廣州,在中國經濟領土范圍內,可以計入國內生產總值。故本題選C。
20.C 【解析】A項,純堿溶液呈堿性,油污的主要成分是酯類化合物,而酯在堿性溶液中可以水解,所以可以用純堿溶液來去除油污。加熱促進了碳酸根的水解,增強了純堿溶液的堿性,所以去污效果更好,A項說法正確。B項,根據膠體的性質,當帶不同電荷的膠粒相遇時會發生聚沉,不同地方的泥土膠粒電荷不同,在入海口處聚沉形成沉淀,日積月累形成三角洲,B項說法正確。C項,乙醇俗稱酒精,在常溫下易燃易爆。奧運會一般采用丙烷作為火炬燃料,是為了能在火炬傳遞路線范圍內,滿足環境溫度的要求。其次顏色也要考慮,丙烷燃燒后火焰是橙色,具有較好的可視性。C項說法錯誤。D項,小蘇打也稱碳酸氫鈉,是弱堿性物質,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的原理是酸堿中和,D項說法正確。故本題選C。
第二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21.C 【解析】根據文意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應與“日漸清晰”“日益充實”相對應。“日漸清晰”“日益充實”體現的是一種漸變過程,一天一天逐漸變好。A項,“日新月異”指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在變化,強調的是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與生命力不搭配,排除;B項,“雨后春筍”指春天下雨后,竹筍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新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沒有漸變的意思,排除;C項,“與日俱增”指隨著時間一天天地增長,形容不斷增長,與文中“日漸清晰”“日益充實”對應,正確;D項,“突飛猛進”形容進步和發展特別迅速,排除。故本題選C項。
22.A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觀點,指出白領作為社會中間階層,其權益保護對社會具有深遠復雜的影響。第二句,從反面說明這一影響,即白領階層難以實現體面勞動,就會造成整個社會體面勞動也不能實現。橫線上所填詞語應體現一種不可能實現的意思。A項,“鏡花水月”指鏡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虛幻的景象,有不能實現的意思,符合文意。B項,“不得要領”指抓不住要領或關鍵,與文意不符。C項,“茫然不解”指一無所知,不理解,同文段要表達的意思無關,排除。D項,“緣木求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有不能實現的意思,但語境中沒說方法不對,不符合題干語境,排除。故本題選A項。
23.D 【解析】由橫線前的“使無良商販自以為掩藏極好的變味良心”可知,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使“掩藏極好的變味良心”充分的顯現在民眾眼前,填入橫線處的詞語要與掩藏意義相反,且與“變味良心”相搭配。D項“暴露無遺”是指某物顯現出來沒有遺留,全都暴露出來的意思,符合文意。A項,“東窗事發”比喻陰謀敗露,文段中是讓“變味良心”而非陰謀,搭配不符合排除;B項,“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同樣多指事件,排除;C項,“原形畢露”指本來面目完全暴露,偽裝被徹底揭開,多指壞人壞事的行為被揭露,排除。故本題選D項。
24.C 【解析】第一空,根據橫線后是描述微信的優點可知,用戶是很喜歡使用微信的,第一空應該填入表達喜愛的詞語。B項“偏愛”多指在幾件事物中特別喜愛其中的一件,但文中并沒有提及多個事物進行比較,排除B項。D項,“推崇”指非常重視某人,給予很高的評價,而文中的描述對象是微信,與語境不符,排除D項;第二空,“侵擾”指侵犯騷擾或者侵害干擾,多指戰爭,用來形容信息不恰當,故排除A項。“滋擾”有使不安寧的意思,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題選C項。
25.C 【解析】本題可從第一空入手,根據上文,針對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有所不同,兩者之間含有對比之意。“層次分明”指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眾所周知”指大家普遍知道;“涇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一目了然”指一眼就看得很清楚。A、C項含有對比的意思,而B、D項沒有體現對比的意思,排除B、D兩項。再看第二空,根據空前提到的“本輪周期上漲幅度”可知,上漲需要控制,“放松”會讓上漲幅度變大,而“收緊”能夠控制上漲。故本題選C項。
26.B 【解析】第一空,“法律設計”和“社會救助”不屬于報酬性制度,所以A項和B項的“獎勵”和“獎懲”不適合,排除;第二空,從轉折詞“而是”可以看出,此處填入的詞語應該與前面的“不是出現”相反,所以“出現”當選。故本題選B。
27.A 【解析】根據第一空“通過中餐美食,中國人講求精細、注重平衡的特點”可知,此處需要填入表示顯露、暴露的詞語。A項,“顯露無遺”有顯現的意思。B項“彰明較著”指事情或道理極其明顯,很容易看清。C項“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B、C項無表示顯露的意思,排除。D項,“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大白,一切都明明白白,多用于負面語境中,排除D項。將A項的“感悟”代入第二空中驗證,語義通順。故本題選A項。
28.D 【解析】首先來看第一空,根據選項,意識不能傳播或推廣,故排除A、B兩項。再看第二空,根據第二空后面內容可知,搶注商標僅僅是行業發展的開始,重點在于產品的內在實力,要表達的是搶注商標不是一個長久的發展計劃,D項“長久之計”符合文意,“錦囊妙計”比喻有準備的巧妙辦法,與發展聯系不大,故本題選D。
29.B 【解析】首先我們來看第二空,根據語意,“滿足”后面應該接“需要”“需求”或者“要求”,排除C項。再看第一空,文意是說我們現在處于信息時代,信息披露和傳播非常快,因此,個人信息被違法者竊取、買賣的現象很嚴重,“猖狂”指隨心所欲,無所拘束,或者狂妄而放肆,只能形容人;“猖獗”指恣意橫行,放肆無忌,即可指人也可指事;“狂妄”指極端自高自大,多形容人。此處形容的是“違法犯罪活動”,故“猖獗”更合適,排除A、D項。故本題選B項。
30.D 【解析】先看第二空,根據文段最后的“鄉愁無處安放”可知,此處要填一個意思為消失、找不到的詞語。“化為烏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冰消瓦解”指事物的消釋或崩潰,多指誤會矛盾迅速消除。“銷聲匿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多指人;“蕩然無存”形容東西完全失去,一點沒有留下。排除B、C項。再看第一空,“尤其是一些鄉村在變為城鎮的過程中,顯然面貌”后面要接一個與面貌改變有關的詞語。A項“改頭換面”原指人的容貌發生了改變,現多比喻只改變外表和形式,內容實質不變,文中語境不涉及內容實質,排除;D項“煥然一新”指改變舊面貌,出現嶄新的氣象,符合語境。故答案為D選項。
31.C 【解析】本題先從第二空入手,根據語意可知,所填是用來修飾文字的,且與“夸張、渲染”的意思相反。“淳樸”指誠實樸素,多指民風民俗;“憨實”指憨厚老實,多形容人;“樸實”指質樸實在,不浮夸;“簡樸”指(語言、文筆、生活作風等)簡單樸素;A、B項皆不能修飾文字,排除。再看第三空,“守護”是看守保護的意思,“守衛”指防守保衛,后面一般接實體實物。此處的修飾對象是中國文化,文化需要保護,“守護”更適合語境。將“開放”帶入第一空,也符合語意,因此答案為C選項。
32.A 【解析】先從第二空入手,根據文意可知,“通道”需要“打通”“疏通”“疏導”,不能“促進”,即可排除D項。第三空,填入的詞須與“供給”搭配,且根據文意,填入的詞語要與前面的“減少”意思相反,選項B中的“擴展”有向外伸展延伸的意思,不合語境,“增強”與“供給”搭配不當,排除B、C項。第一空,將“本質”帶入第一空,符合文意。故答案為A項。
33.B 【解析】第一空,“導致”和“致使”常用于程度較為嚴重的不好的結果,根據語境“井噴式吐槽”可知語義程度并不重,并沒有達到“導致”“致使”的程度,因此排除A、C兩項。第三空,“浮光掠影”指一晃而過,比喻觀察不細致或印象很不深刻;“走馬觀花”多指粗略地觀察一下,根據前文“但人物和劇情卻沒有呈現出更深刻豐富的世界”可知,影片不夠豐富深刻,很多東西沒有給觀眾留下印象,故這里用“浮光掠影”更符合文意。故答案為B項。
34.D 【解析】第一空,由“批評社會道德淪喪”可知,文中要表達的意思是傳統文化在日漸衰落的意思,“式微”和“衰落”都有事物由興盛而衰落的含義,“失敗”和“退步”都不能形容“傳統文化”,故排除A、C兩項。第二空,“唾罵”指鄙棄辱罵,根據首句可知,大眾和媒體只是拿“愛”這個簡體字說事,是在批評而非“唾罵”,故排除B項。驗證第三空,那些批評者也就是持論者對“愛”的本義演變只知道一點或者一點也不知道,“一知半解”與知道一點對應,“一無所知”與一點也不知道對應,D項符合題意。因此答案為D選項。
35.D 【解析】首先看第二空,由后文“這些反饋”可知,第二空所填詞語應是與“反饋”意思相近的詞,可排除B、C項。第三空,所填入的詞語要修飾胸懷,“博采眾長”意為從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長處,多指人的才華多樣;“厚德載物”意為品德渾厚,能容納萬物,修飾寬廣胸懷更為恰當。故答案為D選項。
36.D 【解析】本題為詞句理解題。畫橫線處的“辣味”與前述“辣味”所指含義一致。橫線處“辣味”之后“辣要辣得有‘勁道’,入味才好。辣要辣得有‘反應’,出汗最佳”是對效果的闡述,而真正所指代含義,是“只有”之后的那句話“勇于直面問題、敢于揭短亮丑,觸及思想靈魂、擊中問題實質”。且與前述“辣味”所指代的“公開的自我批評,不怕家丑外揚”內涵一致。而D項則就是兩處內容的總結。A、B項均是效果的表述。C項,只是詞語表面含義的表述。故本題選D。
37.A 【解析】本題為話題一致的題目。本段先對津貼的概念及組成部分進行了簡要闡述,然后提出問題,即津貼很難得到執行。那么,接下來將圍繞津貼執行問題進行闡述。津貼在現實中淪為“紙上談兵”的危害和原因、目前的法律規定,都是和津貼執行有關。而津貼的淵源與特征的講述,也應屬于總論部分,以引出下文,放在本段開頭中更為恰當。故本題選A項。
38.C 【解析】文段首先談到預防在中醫“上醫治未病”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然后闡釋預防思想的歷史背景,之后通過轉折詞“但是”引出全文重點,即“我們漸漸把醫療預防體系的建設給忽視了”,最后一句通過舉例說明忽視預防導致的后果。因此文段意在強調的是我們忽視了醫療預防體系的建設,C項正確。A項屬于無中生有,排除;B項只是文段背景鋪墊部分的內容,并非文段主旨,排除;D項屬于無中生有,文段并未對醫改進行評價分析,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
39.D 【解析】文段的行文脈絡為“總—分”結構。文段首先闡釋紀律規矩與“潛規則”的關系問題,提出觀點,即“只要把黨的紀律和規矩真正挺起來、立起來,‘潛規則’就喪失了立足之地”,然后分別從學習教育、完善制度體系和執行三個方面論述如何真正把黨紀、黨規立起來,鏟除“潛規則”。D項即為文段的意圖所在。A、B兩項是文段觀點之后的分論,并非文段主旨,均排除;C項說法過于籠統寬泛,排除。故本題選D。
40.C 【解析】文段行文屬于“提出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即首句指出當前政府決策、施策會產生各種問題,次句分析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在于“缺乏數據支撐”,第三句提出對策,即政府應借助大數據手段,實現更為科學的決策、施策機制。C項即為文段意圖所在。A項是對首句的概述,并非文段論述重點,排除;B項屬過度引申,文段雖提到大數據在政府決策當中的作用,但并未提及大數據在政府治理方面的應用前景,排除;D項無中生有,文段沒有涉及政務管理精準化問題,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
41.A 【解析】文段講述了曹操以身作則,執行軍法,自己違犯軍法也主動接受處罰的故事,故A項正確。B項,“好責人者,自治必疏”意指喜歡責備別人的人,要求自己必然不嚴格,與文意不符,排除。C項,“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意指見了善行就追隨,有了過錯就改正,而文段強調的并非追隨善行和及時改過的問題,排除。D項,“自知者英,自勝者雄”意指能夠認識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重在強調自省和自勝,與文意不符,排除。故本題選A。
42.A 【解析】文段首先闡述背景,指出在現今越來越透明的時代,企業想捂住家丑并不容易,之后通過關聯詞引導的句子“與其被動挨曝,不如主動自曝”指明了作者的觀點,即企業應當自曝“家丑”,接受社會監督,A項正確。B項屬于文段背景鋪墊的內容,并非作者觀點,排除;C項說法絕對,屬于過度推斷,排除;D項無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價值觀管理,排除。故本題選A。
43.C 【解析】首先觀察選項,首句為③句或⑤句。⑤句由“當前”引出,一般為背景介紹;③句由“正如”引出,一般為例證。兩者相比,⑤句更適合做首句,故排除A、D兩項。再看B、C兩項,④③兩句說的是大數據的重要性,②句由“因此”引出結論——要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按行文邏輯,應當先闡述重要性,即闡釋原因,再得出結論,故④③兩句應在②句之前,排除B項。對C項進行連貫性驗證,邏輯清晰,語句通順。故本題選C。
44.A 【解析】通讀6個句子發現,②句中有指示代詞“這些”,不適合做首句,排除B項。①句談到的話題是“目標”,其余5個句子中只有②句的話題是“目標”,根據話題一致原則,②①兩句應緊密相連,由此排除C、D兩項。對A項進行連貫性驗證,邏輯清晰,語句通順。故本題選A。
45.D 【解析】文段為“總—分—總”結構。首先指出民法典編纂要深入中華法系精神,使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源泉,進而舉例說明在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過程中應認真思考的方面,最后總結指出,民法典編纂的當代使命就是要“把中國老百姓過日子的規則與邏輯”轉化為制度形式,D項即為文段主旨的同義表述。A、B兩項屬于無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社會各界的態度以及先進民法文明,均排除;C項屬于過度推斷,文段只是說要尋求中國老百姓過日子的規則與邏輯,并不意味著要回歸傳統,排除。故本題選D。
46.D 【解析】文段第一、二句為背景介紹,指出德國經濟高度發達,之后由轉折關聯詞“盡管……但是……”引出文段論述的主題,即德國的房價問題,后文通過列舉一系列數據進一步說明德國的房地產價格近十年都比較穩定,D項正確。A項屬于無由猜測,文段并未將“德國人均收入”與“房價增長”進行比較,排除;B項屬于無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德國房地產發展經驗,排除;C項只是文段背景介紹的內容,并非文段主旨,排除。故本題選D。
47.C 【解析】A項偷換情態,文段第一句話中使用的是表示可能性的詞語“或許”“可能”,而A項偷換為表示確定性的詞語“是”,故排除;B項偷換條件,文段說的是如果存在“第九大行星”的引力牽扯,那么L91運轉的軌道會出現一個大角度傾斜面,而“第九大行星”尚未發現,就不能得出B項的結論,故排除;D項無中生有,排除。C項是對文段末句轉折內容的同義替換,正確。故本題選C。
48.A 【解析】從文段行文來看,屬于“總—分—總”結構。首句提出電影市場增速放緩的問題,第二、三句分別從營銷手段、互聯網沖擊兩方面探討原因,末句提出中國電影的新機遇。根據話題一致原則,橫線處填入的句子,應與下文兩句原因解釋的話題一致,起到提示下文的作用。A項,“多重因素”是對下文兩句原因分析的總括,符合話題一致原則,當選。B項提到“重塑大銀幕優勢”,與下文兩句所說的電影市場的現狀不符,排除。C項明顯不適合,文段最后才提出中國電影有吸納“新力量”的機遇,不可能在首句就提出確定的觀點,排除。若填入D項,則后文應對如何升級展開闡述,明顯與文段不符,排除D項。故本題答案為A。
49.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生鮮市場的現狀,提出問題“消費者的忠實度有待培養”,接著正面舉例論證,最后一句點明觀點:投入售后服務和物流保障,意義在于培養用戶習慣,建立客戶體驗的標準,占領用戶心智。C項即為文段觀點句的同義表述,當選。A、B、D三項無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品類擴充、配送服務和價格優勢,均排除。故本題選C。
50.A 【解析】文段為“總—分—總”的結構。文段首先闡述“臺詞”與“潛臺詞”的關系,再寫該事件,對曹云金與郭德綱之間的微博對罵事件進行了評論,最后以“真”和“善”之間的關系收尾。C項,所提的公道,文段并未體現。D項,讓雙方報以微笑,文段并未提到,屬于無中生有。B項,雖然也是作者觀點。但根據文段含義,其著重點并不在“漂亮”而在于“善”。故本題選A項。
51.C 【解析】A項文中并沒有說“將垃圾生物降解是解決垃圾污染問題最有效的方法”, A項是主觀臆斷;B項由原文并不能推出聚乙烯內部的聚合鏈發生破裂需要微生物的參與,B項錯誤;C項見第二段三、四句;D項由第三段第四句“生產一個紙袋所需的能量,相當于生產一個塑料袋的4倍”,也就是說生產紙袋所需能量比生產塑料袋高3倍,D項是一個數學錯誤。
52.C 【解析】A項由第二段最后兩句可知;B項由第三段可以推出;C項由第三段,尤其是此段中第六句話可以看出,紙袋的使用在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方面比使用塑料袋造成的污染要嚴重得多;D項推斷可由第三段得出。
53.D 【解析】D項由原文第二段“單位時間內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可以知道是一個重要指標,并沒有說是最重要的指標,D項錯誤。
54.A 【解析】根據原文第三段可知,紙袋雖然可以降解,但其有成本高,污染大等問題,因此要循環重復利用,B、C、D項均是紙袋要循環重復利用的原因。
55.A 【解析】根據這句話可知,這句話前面的內容是有關垃圾塑料袋的處理問題,B項前文是講塑料袋等垃圾的生物降解問題;C項前文是講使用紙袋所產生的問題;D項明顯不是正確答案。
56.D 【解析】D項“細菌能從死亡同類散落的DNA中獲得基因”不屬于“現代醫學”范疇,不符合題干“付出代價”的指向。
57.A 【解析】文中第四段說“他們對近500個鏈霉菌品系的每一個菌種都檢測了對多種抗生素的耐藥性。結果,平均每種鏈霉菌能夠耐受七八種抗生素,有許多能夠耐受十四五種。”只是檢測了近500種,但不能得出“每一個菌種對抗生素都有耐藥性”。B項顯然擴大了范圍;文中第三段說“細菌不僅在同種內,而且在不同的物種之間交換基因,甚至能夠從已經死亡的同類散落的DNA中獲得基因。”可見,即使殺死細菌,同樣不能阻止耐藥菌的傳播,C項錯誤;文中第五段說“歐盟決定從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將抗生素作為牲畜生長促進劑。”并沒有說要禁止各種抗生素。D項錯誤。
58.A 【解析】文中第四段末說“有證據表明,耐藥基因在從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經過了許多次轉移。”但并沒有說明其耐藥性會逐步下降,B項屬于無中生有;文中第六段末說“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調查,人畜糞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也就是說,目前還不能通過這種方式來檢測,C項說法不符合文意;抗生素濫用只是產生耐抗生素病菌的其中一個途徑。“不會感染各種”說法過于絕對,D項以偏概全。
59.A 【解析】原文中只是提到了耐藥基因種類和數量增長速度驚人,但是并沒有將之與抗生素作對比,A項是主觀臆斷。
60.D 【解析】縱觀全文,沒有一處內容和“抗生素造成的DNA污染”有關,因此這句話后面顯然是要介紹新的內容,因此可以作為一個承接句引出下文,放在文末最為合適。
第三部分 數量關系
61.C 【解析】設小露摘的玉米數是30份,則小雪摘的玉米數是30×=26(份),小雨摘的玉米數是26×
=35(份),三人所摘玉米數的平均數為(30+26+35)÷3=
(份),小雨摘的玉米比平均數多35-
(份),小露摘的玉米比平均數少
-30=
(份),小雪摘的玉米比平均數少
(份)。根據題意,
份對應的質量為7千克,那么
份對應的質量為0.5千克,
份對應的質量為6.5千克,即小露分得0.5千克,小雪分得6.5千克,小雪比小露多分得6.5-0.5=6(千克)。故本題答案為C。
62.B 【解析】在一個月內,5次課程的日期滿足“每次課程的日期數都是前一次課程日期數的2倍”的只能是1號、2號、4號、8號、16號,則參加這5次課程的人數分別是11、22、44、88、176人,所以這個月參加課程的人數共有11+22+44+88+176=(1+2+4+8+16)× 11=31×11=341(人)。故本題答案為B。
63.A 【解析】設有x人買到1張門票,有y人買到2張門票,根據題意可列方程組,解得
。所以買到演唱會門票的共有8+30+28=66(人)。故本題答案為A。
64.B 【解析】根據題意,小王已加工的零件數為5600-34=5566(個),加工了二十多天,說明5566的一個因子是二十幾,將5566分解質因數,得到5566=2×11×11×23,那么加工天數可能是22天或23天,則每天加工的零件數可能是11×23=253(個)或2×11×11=242(個)。選項中只有B項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為B。
65.C 【解析】根據題意,兩列縱隊中共有68面小彩旗,那么每列縱隊中有34面小彩旗,從而可得每列縱隊有34÷2=17(個)小朋友,17個小朋友之間有16個間隔,每個間隔長8米,那么這個隊列長16×8=128(米)。故本題答案為C。
66.B 【解析】利用十字交叉法,如下:

則可得到混合巧克力中A、B兩種巧克力的數量之比為5∶3,所以這周內售出的混合巧克力的千克數應是8的倍數,380—450之間能被8整除的最大數是448,也就是這周最多售出這種混合巧克力448千克,故所得收入最多是448×26=448×(25+1)=112×4×25+448=11200+448=11648(元)。故本題答案為B。
67.D 【解析】根據題意,設甲、乙、丙三臺設備的灌溉效率分別為11a、12a、13a,乙設備完成灌溉任務所需時間為t,則可列方程11 at ÷ =12at+6,解得at=5,則乙設備的灌溉任務為12at=12×5=60(畝),甲設備的灌溉任務為60+6=66(畝),丙設備的灌溉任務為(13at-11)÷ 611=(65-11)÷
=99(畝),所以這塊稻田共有60+66+99=225(畝)。故本題答案為D。
68.C 【解析】若摸出的3個小球上的號碼之和是偶數,有兩種情形:3個號碼都是偶數,可能情況有=10(種);2個號碼是奇數、1個號碼是偶數,可能情況有
=50(種)。因此摸出的3個小球上的號碼之和是偶數的可能情況有10+50=60(種),在這些可能情況中,和是小于10的偶數的有(0、1、3),(0、1、5),(0、1、7),(0、2、4),(0、2、6),(0、3、5),(1、2、3),(1、2、5),(1、3、4),共9種,所以中獎的可能情況有60-9=51(種)。故本題答案為C。
69.C 【解析】因為561、627、759都含有因子3,所以總利潤也必定含有因子3,結合題意,可得這段時間的總利潤最多是6468元。設每天的利潤是561元、759元的各有x 天,每天的利潤是627元的有y 天,則可列方程561x+627y+759x=6468,化簡可得40x+19y=196,因為40x和196都是偶數,所以19y也是偶數,從而可知y 是偶數,y 的可能取值有2、4、6、8,代入方程驗證,只有y=4時x為整數,符合題意,此時x=3。所以這段時間平均每天獲得的利潤最多是6468÷(3+4+3)=646.8(元)。故本題答案為C。
70.A 【解析】根據鐘表常識,分針每分鐘走1小格,時針每分鐘走小格。上午10點整時,時針與分針相差10小格,當時針與分針第一次重合時,經過的時間是(60-10)÷(1-
)=
(分鐘),此時劉麗不可能答卷完畢;當時針與分針第二次重合時,又經過了
(分鐘),此時劉麗的答卷時間共用了
=120(分鐘);若時針與分針第三次重合,則還需要經過
分鐘,不滿足題干中考試時限的要求。所以劉麗的答卷時間最可能是120分鐘。故本題答案為A。
71.C 【解析】先換算速度單位:54千米/小時=900米/分鐘,42千米/小時=700米/分鐘。琳琳先上車1.5分鐘,走了1.5 ×900=1350(米),此時距離乙站還有1440-1350=90(米);同時飛飛從己站上車,到達戊站所需時間為1610÷700=2.3(分鐘);當飛飛到達戊站并停留1分鐘時,琳琳前行90米、在乙站停留1分鐘、再前行1080米,所需時間為(90+1080)÷ 900+1=2.3(分鐘),接著琳琳在丙站停留1分鐘,此時琳琳從丙站、飛飛從戊站同時出發;琳琳到達丁站所需時間為990÷900=1.1(分鐘),飛飛到達丁站所需時間為1820÷700=2.6(分鐘)。綜上可知,要使到站后等候時間最短,兩人應在丁站見面。故本題答案為C。
72.A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今年小蘭的爸爸的年齡是小蘭年齡的7倍,小蘭的爺爺的年齡是小蘭年齡的12倍,那么今年小蘭的年齡為120÷(1+7+12)=6(歲),小蘭爸爸的年齡為7×6=42(歲),小蘭爺爺的年齡為12×6=72(歲)。設再過n年,小蘭爸爸的年齡是小蘭爺爺年齡的,則可列方程42+n=
(72+n),解得n=3。故本題答案為A。
73.B 【解析】選出技術部門員工的參加競賽,則技術部門還剩
的員工,根據“剩下的技術部門員工人數是剩下的銷售部門員工人數的3倍”可得,剩下的銷售部門員工人數是技術部門全部員工人數的
,則技術部門全部員工人數為(126-24)÷(1+
)=78(人),參加競賽的技術部門員工人數為78×
=6(人)。所以所求概率為
。故本題答案為B。
74.C 【解析】設只回答第1題的有x人,只回答第2題的有y 人,只回答第1、2題的有a人,只回答第1、3題的有b人,只回答第2、3題的有c 人,回答第1、2、3題的有d 人,根據題意畫出示意圖如下:

則可列方程組,由②可得y=x+6,結合③可得a+c+d=y-2=x+4,由①可得b=6-2x,則參加應聘的總人數為x+y+6+b+a+c+d=x+x+6+6+6-2x+x+4=x+22。因為b≥0,所以6-2x≥0,即x≤3,那么當x=3時,參加應聘的人最多,為3+22=25(人)。故本題答案為C。
75.B 【解析】當甲第一次追上乙時,所需時間為50÷(65-60)=10(分鐘),題干要討論的即是乙出發10分鐘內他距A處的直線距離(d)與時間(t)的關系。我們選取幾種關鍵情形討論如下:當t=0時,乙位于B 處,此時d=50米;當t=5時,乙走了60×5=300(米),此時他位于AB 邊上距A處10米處,即d=10米,由此排除A項;當t=10時,乙走了60×10=600(米),此時他位于AD 邊上距A處30米處,即d=30米,由此排除D項;當d=0,即乙走到A處時,走了120+50+120=290(米),所用時間為290÷60≈4.8(分鐘),由此排除C項。B項中的圖形符合以上幾種關鍵情形,能正確反映d 與t的關系。故本題答案為B。
第四部分 判斷推理
一、圖形推理
76.B 【解析】觀察題目圖形,每個圖形中均含有三種元素,由此排除A、D兩項。又發現在已知圖形中,第一、三、五個圖形中三種元素的數量之比均為3∶1∶1,第二、四個圖形中三種元素的數量之比均為2∶2∶1,因此可推出第六個圖形中三種元素的數量之比應為2∶2∶1,只有B項符合。故本題選B。
77.B 【解析】觀察題目圖形,均為軸對稱圖形,且每列第一、二幅圖的對稱軸方向相同,第三幅圖的對稱軸與前兩幅圖的對稱軸方向垂直,由此可知,第三列第三幅圖的對稱軸應為水平方向,B項符合。故本題選B。
78.D 【解析】本題考查空間想象能力。觀察題目中的多面體零件可以發現,A項能與④組合成正方體,B項能與③組合成正方體,C項能與①組合成正方體;D項與②能組合成長方體,而非正方體。故本題選D。
79.B 【解析】A項右側面上斜線段位置錯誤,應位于右側面的右上角處。C項上底面上斜線段位置錯誤,應位于上底面的左下角處。D項右側面上斜線段位置錯誤,應位于右側面的左下角處。B項能由給定的外表面折疊而成。故本題選B。
80.D 【解析】A項可沿垂直于上面或下面的平面剖開得到。B項可沿平行于上面或下面的平面剖開得到。C項可從上部或下部的一個角剖開得到。只有D項從任何方向剖開都不能得到。故本題選D。
81.D 【解析】觀察題目圖形,①③⑥中,直線與曲線的交點個數均為2; ②④⑤中,直線與曲線的交點個數均為1。故本題選D。
82.D 【解析】觀察題目圖形,①②③中,曲線的條數均為2; ④⑤⑥中,曲線的條數均為1。故本題選D。
83.C 【解析】觀察題目圖形,①②④都可以一筆畫成,③⑤⑥都可兩筆畫成。故本題選C。
84.A 【解析】觀察題目圖形,①③④的對稱軸方向為從左上到右下,②⑤⑥的對稱軸方向為豎直。故本題選A。
85.A 【解析】觀察題目圖形,各圖形內部的元素數量均為4個,其中,圖形①②④內部的4個元素均相互獨立,圖形③⑤⑥內部的4個元素存在包含關系。故本題選A。
二、定義判斷
86.C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社會救助的對象有三種:一是無依無靠沒有生活來源的社會成員;二是生活水平低于國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會成員;三是遭受自然災害的社會成員。同時社會救助的方式有物質幫助和精神救助兩種。A項的農村五保戶屬于社會救助對象的第一種,救助方式為物質幫助。B項的災區人民屬于社會救助對象的第三種,救助方式為精神救助。C項中的退伍紅軍老戰士屬于社會優撫對象,不符合社會救助對象的條件。D項的孤兒屬于救助對象的第一種,救助方式為精神救助。不屬于社會救助的為C項,故本題選C。
87.A 【解析】題干中有兩個定義,一個是曲線運動,另一個是圓周運動。其中圓周運動是曲線運動的一種,其質點的運動軌跡是圓。A項,運動員拋鉛球,鉛球的運動軌跡是拋物線,不是圓,是一種曲線運動,不符合圓周運動的定義。B項,啟動后的摩天輪因為向心力在“拉著”它,使它與圓心的距離保持不變,其運動軌跡是圓,符合定義。C項,圓錐擺運動是勻速圓周運動,運動中受重力、擺線的拉力作用,它們都不做功,故其動能不變,做勻速圓周運動,其合力提供向心力。符合定義。D項,脫水桶呈圓形,在桶壁上有許多圓孔,工作時,脫水內桶高速旋轉,靠離心力將吸附在衣物上的水分甩出桶外,起到脫水作用。其運動軌跡也是圓。故本題選A。
88.C 【解析】根據定義,自然主義教育的基本觀點有以下要點:(1)遵循兒童自然本性;(2)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3)使兒童愉快地生活和學習,進行適齡教育;(4)模仿自然。A項,社區對適齡兒童進行學前教育符合要點(3)。B項,幼兒園開展“田園課程”意在讓兒童接近自然,遵循本性,符合要點(1)。C項,父母為孩子報奧數班屬于父母的主觀意愿,高超的數學能力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要具備的,違背了自然主義教育的基本觀點。D項,老師引導小學生學習安全知識是為了培養他們保護自己的能力,符合要點(2)。故本題選C。
89.B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線上活動的要素有三點:一是依托網絡;二是在網絡上發起;三是全部活動都在網絡上進行。A項,網絡投票的發起依托網絡,過程都在網絡上進行,符合定義。B項,書店通過微博投票選出讀書分享會的嘉賓,但活動的地點是書店,屬于實地活動,不符合定義。C項,征集劇本活動的信息通過公司官網發布,符合定義。D項,公益組織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是通過網絡發布的,培訓課程也是在網絡上進行的,符合定義。故本題選B。
90.B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負概念是反映對象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概念,并常常帶有否定詞。A項,“無產階級”雖然帶有否定詞“無”,但“無”在這個概念中并沒有表達出事物不具有某種屬性,故排除。B項,“非正義戰爭”反映了戰爭的性質是不正義的,否定詞“非”在概念中表達了戰爭不具有正義性,符合負概念的定義。C項,“正式員工”反映的是員工的身份具有正式屬性,是肯定的意思,屬于正概念,排除。D項,“非洲”是一個地理名詞,沒有反映出事物不具有某種屬性,不符合定義,排除。故本題選B。
91.C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滿足對偶的條件有三個:一是字數相等;二是結構相同;三是表達的意思相對、相似或相承。A項存在一種假設關系,表達的是要想看到無窮無盡的美麗景色,應當再登上一層樓,屬于對偶中的串對。B項是從兩個角度準確而深刻地評價了蒲松齡的文學成就,屬于對偶中的正對。C項中的兩個語句字數一樣,但是結構并不相同,不符合定義。D項把江南的風景依舊可愛同國事衰敗、民生凋敝的社會現狀對比,屬于對偶中的反對。故本題選C。
92.D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情緒中暑”是由于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中而產生的情緒煩躁、思維紊亂、心境低落、行為失常等心理和情緒的異常表現,不僅會使人身體不適,還會對人的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A項中的鄒嬸在入伏天還堅持跳廣場舞,但精神卻不如原來好,這種情況是高溫天氣引起的身體不適,屬于“情緒中暑”的表現。B項中的白大叔平時脾氣溫和,但由于經常在高溫下工作,導致情緒變化,因路人亂扔垃圾而發生爭執屬于“情緒中暑”中的行為失常。C項中的陳先生失眠是由高溫天氣而產生的心理負面影響導致的,屬于“情緒中暑”的表現。D項中的小顧是因為高溫天氣,再加上自己前一晚的通宵打牌引起的身體不適而中暑,和“情緒中暑”無關。故本題選D。
93.D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奧林匹克精神的內容是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每個人都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且不受歧視。A項,丘索維金娜為籌集獎金參與奧運會,體現的是奧林匹克的相互理解精神。B項,國際奧委會要求每一位參賽選手都進行興奮劑檢查,體現的是一視同仁的公平競爭精神。C項,難民代表隊首次出現在奧運會賽場上,體現了每個人都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D項,索普遭種族主義者誣陷被收回獎牌的事件沒有體現奧林匹克精神,相反這是一種歧視。故本題選D。
94.B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被害妄想癥的表現是常處于恐懼狀態,堅信有人要害自己,極度謹慎和處處防備。A項,陳科只是在看電視劇時把實際與他無關的事情,認為與他本人有關系,并非經常處于恐懼狀態,也沒有堅信別人要害自己,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孫蕓總感覺有人要害她,一直疑神疑鬼,處于一種防備狀態,符合定義。C項,秦冰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癥,但并非堅信別人要害自己,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付丹的多疑是天生的,并且也沒有時常處于恐懼狀態,不符合定義,排除。故本題選B。
95.A 【解析】根據定義可知,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表現是:(1)未經著作權人同意且無法律依據;(2)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權人專有權。A項中的甲方署名發布的作品是自己創作的部分,是這部分作品的著作權人,不構成侵權行為。B項,乙沒有得到表演者許可便將其表演作品發行,侵犯了表演者的人身權。C項,丙將他人作品匿名后進行出售并從中獲利,侵犯了著作權人的財產權。D項,丁沒有經過作者同意,對其作品刪減后發表,侵犯了作者的人身權。故本題選A。
三、類比推理
96.C 【解析】相機包是包裹著相機的機身的,使機身露不出來,且對相機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C項,槍套是包裹著手槍的槍身的,且對槍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符合題干的邏輯結構。A項,杯蓋是水杯的一部分兩者屬于從屬關系,與題干邏輯結構不符,排除;B項,盆架對臉盆起到一個支撐作用,并不包裹著臉盆,與題干邏輯結構不符,排除;D項,領帶和西服是相互搭配的,但兩者之間不存在保護關系,與題干邏輯結構不符,排除。故本題選C項。
97.A 【解析】“汗牛充棟”形容的是藏書非常多,這是圖書館的特點,且汗牛充棟為形容詞可修飾圖書館。A項,“琳瑯滿目”是指商場的商品很多,屬于商場的特點,且琳瑯滿目為形容詞可修飾商場,符合題干的邏輯結構。B項,“秀色可餐”形容的是人的姿色或者自然景色,而非餐廳的特點,與題干邏輯關系不符。C項,“妙手回春”是形容醫生醫術高超,而非醫院,與題干邏輯關系不符。D項,“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之間相互尊敬,而非家庭,與題干邏輯關系不符。故本題選A項。
98.D 【解析】題干中,“擘兩分星”是由兩個動詞合成的成語,指清楚分辨很小的重量,而“天平秤”是測量重量的儀器。A項“四面八方”是指各個方向,是名詞,詞性與題干不一致,排除。B項,“千里迢迢”是一個形容詞,詞性與題干不一致,且里程表涵義不清,排除。C項,“登峰造極”比喻精絕的造詣,而“高度計”是測量高度的工具,二者所對應的對象不一致。D項,“度長絜大”由兩個動詞合成的成語,指比量長短,而“皮尺”是測量長度的工具,二者的修飾和動作對象一致,符合題干的邏輯結構。故本題選D項。
99.D 【解析】“川江溪河”與“亭臺樓閣”這兩個詞語中的四個字均為名詞,且為并列關系。A項中的“滿舌生花”, B項中的“九烈三貞”和C項“雪花飄飄”并不是四個字均為名詞,與題干的邏輯結構不符,排除。D項,“筆墨紙硯”與“豺狼虎豹”兩個詞語中的四個字均為名詞,且為并列關系,符合題干的邏輯結構。因此,本題答案為D項。
100.D 【解析】臺燈是燈飾的一種,并且臺燈的功能是照明。A項,數碼相機是數碼產品的一種,并且數碼相機的功能是拍照,但數碼一詞在漢語詞典中的意思是數字、數目,不同于數碼產品,與題干不符。B項,項鏈是首飾的一種,但項鏈和鉆石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不符合題干邏輯。C項,電腦是數碼產品的一種,顯示器是電腦的組成部件,不符合題干邏輯。D項,鉛筆是文具的一種,鉛筆的主要功能是書寫;故本題選D項。
101.A 【解析】從詞性上看,“搖”與“晃”均為動詞,二者合并后構成動詞“搖晃”; A項,從詞性上看,“躥”與“跳”均為動詞,二者合并后構成動詞“躥跳”。B項,“開”與“關”都是動詞,二者合并構成詞語“開關”,但“開關”的詞性不單一,既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排除。C、D兩項各詞均不是動詞,排除。故本題選A項。
102.B 【解析】題干中“清楚”與“清晰”為近義詞,“模糊”是前兩者的反義詞。A項,“燃眉之急”與“慢條斯理”不是近義詞,不符合題干邏輯;B項“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滿腹經綸”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二者為近義詞,“胸無點墨”指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與前兩者為反義關系。C項,“美如冠玉”形容男子的儀容標致,相貌英俊,“眉清目秀”形容人的容貌清秀不俗氣,但“閉月羞花”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不是前兩者的反義詞,排除。D項,“歡天喜地”形容開心,“瞻前顧后”多指猶豫不決,二者并非近義詞,排除。故本題選B項。
103.A 【解析】“刑法學”是“法學”中的一門學科,二者是種屬關系,“刑法學”的研究范圍包括“盜竊罪”,二者屬于包含關系。A項,“保險學”是“經濟學”的一門學科,“保險學”的研究范圍包括“風險”,與題干的邏輯結構一致。B項,“學前教育學”的研究范圍并不包括“民族學”,排除。C項,“政治學”從屬于人文科學而非“政教”,排除。D項,“戰略學”與“戰役學”屬于并列關系,而非包含關系,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A。
104.A 【解析】題干通過“勤學苦練”取得“進步”,前者是后者的途徑、方法。“朝耕暮耘”形容非常勤勞,可以讓人得到“收獲”。B、C、D三項填入題干都不能形成前后兩組邏輯關系相同的類比。故本題選A。
105.D 【解析】車的“輪胎”是利用了“摩擦力”在路上行駛,“氣球”是利用了“浮力”在空中漂浮。A、B、C三項填入題干都不能形成前后兩組邏輯關系相同的類比。故本題選D。
四、邏輯判斷
106.B 【解析】題干論點是:揭秘糖尿病患者每一頓進餐與餐后血糖波動的“親密關系”,將更有助于幫助糖尿病患者均衡膳食,實現餐后血糖達標;論據是:合理飲食、均衡膳食是控制血糖及治療糖尿病的先決條件。B項指出餐后血糖升高是血糖控制失敗的重要原因,進餐與餐后血糖管理之間存在重要關聯,在題干論據與論點之間建立聯系,屬于“搭橋”加強題干論點。A項與題干論證無關,排除。C項指出均衡每一餐能夠控制餐后高血糖,有一定的加強作用,但力度不如B項,排除。D項說的是糖尿病患者的特點,屬無關項,排除。故本題答案為B。
107.C 【解析】題干中家電業內人士認為:智能產品的推廣和被認可尚需時日,家電企業仍需修煉好內功。A項指出有87.5%的用戶對智能家電不滿,說明智能家電尚未被認可,對題干觀點有一定的支持作用,排除。B項說的是對智能家電的核心要求,與題干觀點無關,排除。C項指出智能化家電產品是今夏市場的主打,直接否定了題干觀點。D項指出有些企業只顧智能化而忽略了產品的基本性能,意味著這些企業缺少“內功”修煉,支持了題干觀點,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
108.A 【解析】題干論點是:沒有開不了的鎖,只有開起來容易或者麻煩的鎖;論據是:例舉A、B、C三級鎖的安全指標。A項指出即使是最新上市的鎖,其開鎖方法一年內就可被破解,補充論據支持了題干論點。B項說機械鎖存在安全缺陷,C項說十字門鎖不到1分鐘就能被破解,二者對題干論點均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力度不如A項,均排除。D項指出有靠指紋識別的智能門鎖,這種鎖幾乎不會被小偷開啟,削弱了題干論點,排除。故本題答案為A。
109.C 【解析】題干通過兩項研究表明,增加核桃等堅果類食物的攝入能夠對身體起到有益效果,進而間接促進大腦功能的健康狀態,由此可以推知,長期吃核桃等堅果能改善一些與大腦功能相關的指標,C項正確。A項,低脂肪飲食的人,其血漿中營養因子濃度的高低,題干并未提及,排除。B項,題干并未涉及疾病風險,排除。D項,題干只說較多的堅果攝入能夠改善整體的認知功能,并不意味著能夠提升智力,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
110.B 【解析】題干中通過研究對比得出結論:如果孕婦在產前經常做瑜伽和按摩,她們生產嬰兒所用的時間會更短,醫療干預更少,生出的嬰兒也更為健康。A、C、D三項分別從不同角度舉例說明了孕婦學習特殊課程后的變化,可作為題干結論的前提。B項指出接受傳統產前教育的孕婦最后也輕松生產,未涉及瑜伽和按摩,不能作為題干結論的前提。故本題答案為B。
111.B 【解析】根據題干條件,只有一人去拉薩,而王姮去的地方李璐也去,所以王姮沒去拉薩。而題干說“只有一人去了桂林”,在王姮和李璐二人中,如果王姮去了桂林,那么李璐也必定去,與題干要求矛盾,所以可得出王姮沒去桂林。王姮若去西安,則必去拉薩,那么李璐也去拉薩,與“只有一人去拉薩”矛盾,所以王姮沒去西安。那么王姮可能去的地方是香格里拉、烏鎮、杭州,結合條件“去香格里拉的也去烏鎮”及“每人只去其中的2至3個地方”可推知,王姮必定去了烏鎮。綜上可知,B項正確,D項錯誤。A、C兩項無法確定推出,排除。故本題答案為B。
112.D 【解析】畫出正六邊形小桌示意圖并標號如下:

假設小竹位于①處,結合條件(1)(2)可知,小松有兩個位置選擇:③或⑤。首先來看小松在③位置的情況,若小松位于③,則小梅、小蘭位于④⑤或⑤⑥,而小菊和小竹不正面相對,則小菊不能在④位置,可以在②或⑥位置,當小菊在②位置的時候,剩余的小柏就在④和⑥這兩個位置選擇,所以A項不一定為真,排除;當小柏在⑥位置時,小梅和小蘭在④⑤位置,可能是小蘭在④位置,也可能是小梅在④位置,故B項不一定為真,排除;當小柏在④位置時,小梅和小蘭在⑤⑥位置,小菊在②位置,此時小菊和小梅不相鄰,但是和小松正對的是小蘭或者小梅,故C項不一定為真,排除;小梅和小竹相鄰,小梅在⑥位置,小蘭在⑤位置,小菊在②位置,小蘭和小菊相對。再考慮小松在⑤位置的情況,只分析D項,小梅在②位置,小蘭在③位置,小菊不能在④位置,只能在⑥位置,小蘭和小菊也是正面相對的,即D項為真。綜上分析,本題答案為D。
113.B 【解析】題干論點是:暗物質粒子與普通物質之間存在的微弱的相互作用能使物理學家通過探測器來尋找暗物質。A項指出某項實驗用氙原子作為探測靶子可以探測到暗物質粒子,加強了題干論點,排除。B項指出這個相互作用太過微弱,探測起來異常困難,直接削弱了題干論點。C項說某探測器在某條件下未發現暗物質粒子,屬于有條件地削弱,力度不及B項,排除。D項說的是探測器,與題干論證無關,排除。故本題答案為B。
114.D 【解析】題干論點是:標有“兒童”字樣的食品比其他食物更健康。A項指出兒童食品添加兒童喜歡的味道來增加兒童食欲,未談及是否更健康,無法質疑題干觀點,排除。B項說的是兒童攝入口味較重的飲食會增高患病風險,但口味較重的飲食不一定是標“兒童”字樣的食品,無法質疑題干觀點,排除。C項舉例說明兒童牛奶的特點,但未說明這些特點與健康的關系,不能質疑觀點。D項指出兒童食品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通常僅有外觀上和體積上的差別,意味著兒童食品并不會比其他食物更健康,直接否定了題干論點。故本題答案為D。
115.C 【解析】題干論點是:每天吃2兩新鮮水果,可以讓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降低約三分之一。A項是拿中國人與西方人作比較,與題干論證無關,排除。B項只是指出新鮮水果攝入量與心血管病死亡風險有關聯,但并未說明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無助于加強題干論點,排除。C項通過具體數據說明了每日攝入新鮮水果可以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風險,補充論據,加強了題干論點。D項說明了任何人吃水果都是有益的,但是否能“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該項未說明,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
第五部分 資料分析
116.D 【解析】由表格數據可知,2015年1—9月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30237億元,同比增長11.7%,2015年9月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3803億元,同比增長12.1%,所以2014年1—8月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億元),直除可得首兩位為23,只有D項符合。故本題選D。
117.C 【解析】由表格數據可知,2015年9月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8.2%,要使部分占整體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就要使得部分增長率小于整體增長率,觀察表格數據可知,增長率小于8.2%的商品有金銀珠寶(6.5%)、石油及制品(-7.2%)、汽車(2.7%),共3類。故本題選C。
118.A 【解析】由表格數據可知,2015年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5271億元,其中餐飲收入為2721億元,商品零售額為22549億元,則餐飲收入所占比重為×100%≈
×100%≈11%,即餐飲收入在餅狀圖中對應的圓心角的度數略大于36°,只有A選項最為接近。故本題選A。
119.A 【解析】根據文字材料及表格材料可知,各項對應的現期量和增長率分別為: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404億元,43.6%),通訊器材零售額(2451億元,35.8%),糧油、食品類零售額(9616億元,14.2%),中西藥品零售額(5686億元,14.7%)。根據“現期量大,增長率大,則增長量大”可知,A項的增長量大于B項,故首先排除B項;再看C、D兩項,增長率相差很小,而C項的現期量遠遠大于D項的,所以C項的增長量必定大于D項,排除D項;最后通過計算比較A、C兩項的大小:A項的增長量為
=1300+(億元), C項的增長量為
=1202(億元),顯然A項的增長量最大。故本題選A。
120.C 【解析】A項,由表格數據可知,2015年1—9月石油及制品同比增長-6.9%,是負增長,A項說法錯誤;B項,根據材料“2015年1—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16080億元”“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21510億元”可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一成為21608億元,大于21510億元,故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不到一成,B項說法錯誤;C項,由表格數據可知,2015年9月餐飲收入為2721億元,同比增長12.1%,故其增長量為≈300(億元), C項說法正確;D項,根據材料“2015年1—9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21510億元,增長34.7%”“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42.7%、26.3%和37.7%”可知,穿類商品的同比增長率小于整體增長率,故其所占比重低于上年同期,D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121.B 【解析】由圖1可知,2016年上半年大型客車產量排名前十的企業的總產量為9242+4122+3905+3096+2995+2897+2674+1059+1055+946≈9200+4100+3900+3100+3000+2900+2700+1100+1100+900=32000(輛)。結合材料“2016年1—6月國內大型客車(含非完整車輛)產量為34078輛”,可得其他企業大型客車(含非完整車輛)的月均產量約為≈346(輛),與B項最為接近。故本題答案為B。
122.A 【解析】因為產銷率=×100%,所以兩期產銷率的大小比較可類比于兩期比重的大小比較。根據材料“2016年1—6月國內大型客車(含非完整車輛)產量為34078輛,同比下滑了3.64%”“2016年1—6月國內大型客車(含非完整車輛)銷量為33088輛,同比增長4.1%”可得,銷量的增長率大于產量的增長率,所以產銷率同比上升,首先排除B、D兩項。產銷率同比上升的數值為
=7+%,排除C項。故本題答案為A。
123.C 【解析】由材料可知,2016年上半年大型客車產銷量均排名前十的車企有鄭州宇通、中通客車、廈門金龍聯合、北汽福田、廈門金旅、比亞迪、蘇州金龍聯合、安徽安凱、揚州亞星,其中產銷量均同比下降的車企有廈門金龍聯合、蘇州金龍聯合、安徽安凱,共3個。故本題答案為C。
124.B 【解析】由圖2可知,銷量同比增長速度最快的車企是比亞迪,其銷量的增長量為×210.84%≈
≈1960(輛);銷量排名第一的車企是鄭州宇通,其銷量的增長量為
≈122(輛),則所求倍數約為
≈16倍,與B項最為接近。故本題答案為B。
125.D 【解析】根據材料“2016年1—6月國內大型客車(含非完整車輛)產量為34078輛”及圖1可知,2016年上半年產量占比最大的是鄭州宇通,其占比為=30%, A項說法錯誤。由圖2可知,2015年上半年銷量排名第一的仍是鄭州宇通,中通客車的銷量為
=2100+(輛),而廈門金龍聯合的銷量為
,必定大于3722輛,超過了中通客車的銷量,所以2015年上半年中通客車的銷量不可能排名第二,B項說法錯誤。雖然根據圖1可以得出2016年上半年大型客車產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在2015年上半年的產量,但未進入前十排名的車企在2015年上半年的產量未知,故無法推知比亞迪是否還在前十,C項無法推出。根據材料“2016年1—6月國內大型客車(含非完整車輛)銷量為33088輛”及圖2可知,2016年上半年排名前三的車企銷量占總銷量的比重為
>
, D項說法正確。故本題答案為D。
126.B 【解析】根據材料“2016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184290億元,同比增長7.5%,占GDP比重54.1%,比第二產業高出14.7個百分點”可知,2016年上半年我國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4.1%-14.7%=39.4%,則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9.4%≈
(億元),直除可得前兩位為13。故本題答案為B。
127.D 【解析】由材料可知,2016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7%;第二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7%-7.3%=4.4%;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0.9%;全國到位資金同比增長8.0%;國家預算資金增長21.8%;國內貸款增長12.4%;自籌資金增長1.4%;利用外資下降7.2%;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7%;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2%;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2%-8.7%=0.5%。只有D項的排序正確。故本題答案為D。
128.A 【解析】根據材料“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40202億元,同比增長25.1%”可得,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的同比增長量為
=48040.4(億元),與A項最為接近。故本題答案為A。
129.B 【解析】根據材料“2016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可得,2015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的同比增速為2.7%-1.4%=1.3%。又根據兩期間隔增長率計算公式可知,與2014年上半年相比,2016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速約為2.7%+1.3%+2.7%×1.3%≈4%(2.7%×1.3%的結果不足0.04%,可忽略不計)。故本題答案為B。
130.C 【解析】根據材料“服務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3.4%,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可得,2015年上半年服務業用電量占比為13.4%-0.6%=12.8%, A項說法錯誤。根據材料“2016年上半年,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9198億元……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若2016年上半年全部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6萬億元,則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應超過26×57.7%≈15(萬億元),明顯與材料不符,故B項說法錯誤。2015年上半年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7.7%-1.4%=56.3%, C項說法正確。根據材料“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7%,比第二產業高出22.3個百分點”可知,第二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7%-22.3%=37.4%,服務業即第三產業,那么可知第一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0%-59.7%-37.4%=2.9%,所以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最小的是第一產業,D項說法錯誤。故本題答案為C。
131.B 【解析】根據“平均凈載重量=”,結合文字材料和表格材料可得,全國、內河、沿海、遠洋運輸船舶的平均凈載重量分別為
噸/艘、
噸/艘、
噸/艘、
噸/艘,顯然只有內河運輸船舶的平均凈載重量不足1000噸/艘,是最小的。故本題答案為B。
132.A 【解析】方法一:根據圖形材料,2012—2015年全國水上運輸船舶凈載重量的同比增速分別為,
,顯然2012年對應分數的分子最大而分母最小,所以2012年的同比增速最大。
方法二:折線圖的斜率即是增長率。可借助直尺判定斜率大小,也能得到2012年船舶凈載重量的斜率最大。
故本題答案為A。
133.C 【解析】要使某項指標在總體中的占比同比上升,那么該項指標的增長率應大于總體增長率。由文字材料可知,2015年全國集裝箱箱位的增長率為12.3%,運輸船舶數量的增長率為-3.5%,載客量的增長率為-1.5%,船舶功率的增長率為2.8%。根據表格材料,A、B、C、D四個選項對應的增長率分別為4.9%、-3.7%、-0.9%、-1.9%,其中大于相應總體增長率的只有C項。故本題答案為C。
134.D 【解析】根據材料“集裝箱箱位260.40萬TEU,增長12.3%”可得,2015年全國水上運輸船舶集裝箱箱位同比增加了≈28.9(萬TEU),只有D項滿足條件。故本題答案為D。
135.B 【解析】由圖可知,2012年與2011年的全國水上運輸船舶擁有量持平,A項說法錯誤。由表格材料可知,2015年內河運輸船舶載客量是78.27萬客位,遠洋運輸船舶載客量是2.55萬客位,后者的30倍是2.55×30=76.5<78.27,即前者是后者的30倍多,B項說法正確。由圖可知,2014年全國運輸船舶數量為17.2萬艘,其5%是17.2×5%=0.86(萬艘)=8600(艘);由表格材料可知,2014年沿海運輸船舶數量為>10000(艘),超過了全國運輸船舶總量的5%, C項說法錯誤。由表格材料可知,2015年遠洋運輸船舶的數量是2689艘,同比增長3.3%,凈載重量是7892.29萬噸,同比增長4%,則2014年遠洋運輸船舶的平均凈載重量為
(萬噸/艘), D項說法錯誤。故本題答案為B。
- 公務員暨現代文員應用寫作一本通
- 2020年海南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海南省選聘大學生村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2016最新版)
-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申論命題熱點與高分攻略(第10版)(2016)
- 2020年廣西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江蘇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判斷推理【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上海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數量關系【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6彩印版)浙江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
- 判斷推理命題思維3講:圖形推理命題思維
- 2020年陜西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6)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數量關系模塊寶典(第10版)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15天通關特訓(2016-2017彩印版)
- 2020年江蘇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上海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