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職業能力傾向測驗·D類(2017-2018視頻版)
- 華圖教育編著 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研究院審定
- 5490字
- 2019-01-04 19:10:21
緒論
一、考情概述
事業單位考試是針對應聘事業單位的報考者進行的考試,目的是實現人事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考試由各單位自行組織,題型不拘一格,因此,考生應該了解當地試題類型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D類)》是針對中小學和中專等教育機構的教師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主要測查與中小學教師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分析、策略選擇等部分。命題架構如下所示:

二、題型分析
(一)常識判斷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是否具備從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是否具有廣博的知識面,主要涉及教育、文化、歷史、政治、自然、經濟、法律等方面。
例題:
教育學的根本任務是( )。
A.研究教育現象
B.解釋教育問題
C.提出教育對策
D.揭示教育規律
解析: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揭示一般教育規律的科學。教育學的根本任務是揭示教育規律。故本題選D。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語言文字內涵、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主題、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內容原意是否一致;根據閱讀內容合理推斷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表達觀點。這部分主要包括邏輯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三大題型。
例題1:
針對清王朝的人才禁錮政策,龔自珍提出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觀點。對當時腐朽黑暗的封建專制和______的思想界而言,龔自珍的響亮吶喊,簡直就是______的狂言,它就像一聲炸雷、一陣疾風,催人警醒,給人力量。
A.枯燥 不可一世
B.封閉 聳人聽聞
C.僵化 如雷貫耳
D.沉悶 驚世駭俗
解析:先看第一空,“枯燥”用來形容“思想界”,搭配不當,故排除A項。再看第二空,聳人聽聞:夸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龔自珍的響亮吶喊并非夸大或捏造事實,故排除B項。如雷貫耳: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第二空處要形容的并非人的名聲,故排除C項。驚世駭俗:使一般人感到驚駭。由后文的“一聲炸雷、一陣疾風,催人警醒,給人力量”可知,用于此處符合文意。故本題選D。
例題2:
誠然,推進素質教育,需要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以把學校、教師、學生從應試教育中解放出來。但在當前的評價制度之下,學校的選擇也十分關鍵,是沿著升學目標,強化目標的合理性,圍繞它組織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還是以育人為出發點,先育好人,再考慮未來的升學,將在學校形成不同的生態。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改革當前的評價制度刻不容緩
B.學校的選擇對推進素質教育至關重要
C.不同學校對素質教育有不同的理解
D.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解析:文段表達的重點在關聯詞“但”引導的句子中,即“學校的選擇也十分關鍵……將在學校形成不同的生態”。由此可知,這段文字意在強調學校的選擇對推進素質教育至關重要。本題應選B。
(三)判斷推理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題型有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例題1:
劃分指的是把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分為若干既不相交,也不遺漏的小類,來揭示這個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從而明確概念的方法。
根據上述定義,以下哪項的劃分是正確的?( )
A.《詩經》中的作品包括“風”“雅”“頌”
B.顏色可以分為赤、橙、黃、綠、青、藍、紫
C.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戲劇、舞蹈和繪畫等
D.大學專業包括文科專業、應用型專業和非應用型專業
解析:劃分的關鍵信息是:把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分為若干既不相交,也不遺漏的小類。B項,顏色不止選項中所列的這些,說明有遺漏,排除。C項,文學作品的范圍很廣,不止是選項所列的這些,而且選項中的“等”也說明有遺漏,排除。D項,文科專業中,既有應用型專業,又有非應用型專業,文科專業和后面兩類專業有相交的地方,排除。A項,《詩經》按“風”“雅”“頌”三類編輯,符合定義。因此,本題選A。
例題2:
橡膠∶輪胎∶汽車
A.玻璃∶水杯∶容器
C.木材∶紙筆∶課本
B.塑料∶鍵盤∶電腦
D.線絲∶衣架∶陽臺
解析:題干中橡膠屬于制作輪胎的原材料,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中的成品對應,而輪胎屬于汽車的一部分,二者是組成關系;塑料是制作鍵盤的原材料之一,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中的成品對應,而鍵盤屬于電腦的一部分,二者也是組成關系。符合題干的對應關系,故答案選B。
例題3:
某公司成立了籃球、足球和乒乓球三個業余活動小組,甲、乙、丙均報名參加。三人在不同的小組,且每人只參加了一組,對于他們參加業余活動小組的情況,有如下三種猜測:
(1)甲參加了籃球組,乙參加了足球組。
(2)丙沒參加足球組,乙參加了籃球組。
(3)甲沒參加籃球組,乙參加了乒乓球組。
如果上述三種猜測都只對了一半,則甲、乙、丙分別參加的是( )。
A.乒乓球組、足球組和籃球組
B.足球組、籃球組和乒乓球組
C.籃球組、乒乓球組和足球組
D.足球組、乒乓球組和籃球組
解析:本題我們可以使用代入排除法。將A項代入題干,則三句話各有一真一假,符合題干信息;將B項代入題干,則(1)的兩句話全假,與題干矛盾;將C項代入題干,則(2)的兩句話全假,與題干矛盾;將D項代入題干,則(1)的兩句話全假,與題干矛盾。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
(四)數量分析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題型有數學運算、資料分析等。
例題1:
甲、乙、丙、丁四個工廠共有100名高級技工。其中甲、乙兩個工廠的高級技工數量比為12∶25,丙工廠的高級技工人數比丁工廠少4人,問丁工廠的高級技工人數比甲工廠( )。
A.多6人
B.少6人
C.多9人
D.少9人
解析:本題考查整除和奇偶特性。因為四個工廠共有100名高級技工,而甲∶乙=12∶25,所以甲、乙兩個工廠的高級技工人數之和為37的倍數,即甲+乙=12+25=37(人)或者甲+乙=2×(12+25)=74(人)。又因為丁—丙=偶數,則丁+丙=偶數,故甲+乙=偶數。所以甲廠的高級技工為24人,乙廠的高級技工為50人,丙廠的高級技工為11人,丁廠的高級技工為15人。故丁—甲=15—24=-9(人),故選D。
例題2:
根據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2013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74.76萬人,比上年減少79.38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45.06%。其中普通中專招生271.47萬人,比上年減少5.89萬人;職業高中招生183.53萬人,比上年減少30.37萬人;技工學校招生133.50萬人,比上年減少23.56萬人;成人中專招生86.26萬人,比上年減少19.55萬人。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共有專任教師86.79萬人,其中普通中專專任教師30.36萬人,比上年減少1979人;職業高中專任教師30.14萬人,比上年減少1.03萬人;技工學校專任教師19.92萬人,比上年增加2298人;成人中專專任教師5.20萬人,比上年減少2186人。
1.2013年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招生人數最接近以下哪個數字?( )
A.1300萬
B.1400萬
C.1500萬
D.1600萬
2.2013年專任教師人數最少的職業教育學校種類是( )。
A.普通中專
B.職業高中
C.技工學校
D.成人中專
解析:1.已知“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74.76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45.06%”,故2013年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招生人數為(萬人)。故本題選C。
2.直接讀數。普通中專專任教師30.36萬人,職業高中專任教師30.14萬人,技工學校專任教師19.92萬人,成人中專專任教師5.20萬人,人數最少的是成人中專。故本題選D。
(五)策略選擇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面對教育情境感知理解、分析判別、權衡選擇恰當策略的能力。這部分題目的題面陳述了一個教育情景,主要考查應試人員面對各種問題的分析、處理能力,包括根據情景采取恰當措施進行管理組織的能力、根據情景采取合適的方式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等。
策略選擇題的考查形式是給出一個教育情境,然后列出一個或多個問題要求考生回答,考生應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判別,從選項中權衡選擇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種處理方式。作答這個模塊需要考生理解掌握相關的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并能靈活、準確、迅速地利用這些知識指導自己從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處理方式。
例題1:
小學三年級的課堂上,王老師正在講課,突然聽到一名學生大聲喊道:“王老師,小明把我掉下來的橡皮拾了就不給我了!”課堂一下就亂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
如果你是這個教師,你會怎么做?( )
A.讓小明立刻歸還橡皮,然后繼續講課
B.嚴厲批評這兩個同學,并罰他們站在教師后面聽課
C.告訴所有學生都要安心上課,并承諾課后再來處理此事
D.讓小明立刻歸還橡皮,并提醒所有同學注意遵守課堂紀律
解析:課堂秩序被打亂被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學習,如果此時馬上對事情做出處理,肯定要耽誤一些時間,影響學習進度,而且具體事實需要經過詢問調查才能得知,所以此時應該先讓學生安心上課,課后再做處理。所以選C。
例題2:
兩名男同學在校園里打架,造成了不良影響,你該如何處理?( )
①讓兩名同學寫檢查
②讓兩名同學寫事情的經過
③通過其他渠道調查事情的過程
④讓兩名學生對質事情的經過
⑤厘清事情,指出并分析兩名學生做得不合適的地方
⑥對雙方都提出嚴厲批評,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犯的錯誤
⑦在班級內嚴肅批評這兩名同學,給其他同學以提醒
⑧讓兩名學生在班級內承認自己的錯誤,并相互道歉
A.②③⑤⑧
B.①④⑥⑦
C.①③⑥④
D.②④⑤⑦
解析:排除法。①與②相比,②的處理更加公正,排除①; ③④⑤中,④顯然處理不當,這樣會加劇兩人之間的矛盾,排除;⑥⑦⑧中,⑧的處理方式更恰當些,讓兩人主動承認錯誤,互相道歉,化解矛盾。故本題選A。
例題3:
夏老師是今年剛入職的女老師,年輕漂亮充滿活力,深受同學們喜愛,一天,夏老師回到辦公室發現一封信,是班上一個很內斂的男生寫的,信中表達了對夏老師的感情,如果你是夏老師,決定跟該生對話,你會怎么跟他溝通?( )
A.不露聲色,以身邊的人為例,談專心讀書對未來的影響
B.不露聲色,用事實告訴他中學生戀愛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C.直接談論信的內容,詢問他寫信的動機,勸其認真學習
D.直接討論新的內容,告知他這樣做給自己帶來了困擾
解析:作為老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各方面感受,既要告訴學生道理,又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打擊他學習的積極性,所以不能直接針對該學生談論信的內容,要不露聲色,告訴他作為學生要專心讀書,才能有好的未來。如果告訴他中學生戀愛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會給學習帶來心理上的壓力,所以選A。
三、備考策略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雖然對于應試者來說存在著很多挑戰,但是取得高分并不是沒有可能的。我們的高分對策并非投機取巧,告訴應試者一些可有可無或根本不現實的方法,而是在多年從事事業單位考試命題和研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論證和分析得出的結論,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對于參加事業單位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科目考試各個類別的考生均適用。
(一)備考的前提——“知己知彼”
所謂“彼”,就是自己所要面對的考試。首先,考生應對整個考試的流程與要求做一個全面的了解,避免在后續過程中遭遇不必要的問題,這些考生通過每年報名前出臺的招錄公告以及網站的報考信息即可了解;其次,考生應對自己所參加類別的“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的題型題量及模塊都有一個大致的掌握;最后,最好還能根據往年的真題做一些預測。
所謂“己”,則指自己的強項弱項、優點缺點等。“知己”需要“知彼”為前提,考生在了解考試的各項信息后,可適當做1—2套真題,摸清哪些模塊與題型是自己的強項,哪些是自己的弱項,并分清難易主次,作出備考安排——此即“知強弱”。考生在備考前還需了解自己的答題速度和心理特點,由于考試時間緊,很多考生往往因答不完題而出現緊張慌亂等不良心理狀態,因此在備考之前,考生可對自己這方面做一些測試,一方面通過對考試形式的了解逐漸使自己釋然,另一方面在備考中可設計一些適當的訓練,以克服一些不好的心理習慣——此即“知優劣”。
(二)備考的方式——“深廣相濟”
所謂“廣”,即涉獵應廣博,視野要開闊。“職業能力傾向測驗”題型多樣,考點廣泛。考生的廣泛涉獵應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對題型要多了解。俗話說“熟能生巧”,考生熟知各種題型,在考場上必然能大大節約時間。考生需明白一點,雖然考試每年都是出新題,但這種“新”很大一部分只是形式上的“新”,基本的規律還是大同小異的。考生對各種題型能見多識廣,在做題時自然能臨危不懼。
其次,考生應對各類解題技巧多做了解。如計算技巧、閱讀技巧、答題技巧等。對此,考生應多練,以勤補拙,對各類解題技巧做到融會貫通。
再次,考生應對各類知識多加關注、多積累。考試所涉及的專業眾多,知識點廣泛,考生除了對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點進行掌握之外,還應放眼世界、關心國家大事、關注新的科技知識等。
所謂“深”,即對一些重點、難點進行鉆研和總結。
第一,考生應對重點、難點題型,注意多挖掘,多總結。特別是邏輯判斷、數學運算這類題,向來以新著稱。從近幾年的考試來看難度呈不斷加大的趨勢,成為不少考生的攔路虎。對此,考生可以精選幾套真題,對各類題型進行分類整理,找出解題規律與形式的聯系。其實做完這些工作,考生可以發現,所謂的這些新題型新規律,無非是形式的變動或者常規解題方法的疊加和變異而已。
第二,考生應根據個人的強項與弱項進行模塊分類,對于自己的弱勢模塊要從整體上進行深度備考。比如有的考生害怕邏輯填空,就可以根據真題找出漢語中的近義詞進行補課;有的考生害怕邏輯判斷,就可以找一些邏輯方面的資料對基本邏輯理論進行學習。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預測試卷: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標準預測試卷(2018升級版)
- 2013公務員錄用考試隨身練系列:法律常識記憶通
- 2020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廣東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申論命題熱點與高分攻略(第10版)(2016)
- 2020年湖北省選聘大學生村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云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2016彩印版)
- 福建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6彩印版)
- 2020年河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公務員錄用考試沖刺提分系列:申論高分技巧手冊(2016最新版)
- 2020年安徽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西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7彩印版)
- 2020年西藏自治區“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奮斗21天,考上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