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萬物簡史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961字
- 2019-01-04 20:29:39
動蕩中的科學
大革命對化學家的影響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狄更斯《雙城記》
安托萬-格朗·拉瓦錫
化學在18世紀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該世紀末卻陷入了一種躊躇不前的狀態。
目光敏銳的拉瓦錫突破了這種境遇。1743年出生的拉瓦錫憑借自己的眼光選擇了一個好的投資領域,這使他豐衣足食,并且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化學研究。28歲的拉瓦錫娶了老板的一位14歲女兒。拉瓦錫和夫人配合默契,經常出席各種社交場合,大多數日子里都會花費時間進行科學工作。在供職英國皇家科學院期間,他駁斥了讓-保羅·馬拉關于燃燒理論的錯誤觀點,這讓馬拉一直懷恨在心。
拉瓦錫與人合著《化學命名法》,這本書被當作給元素命名的“圣經”。拉瓦錫的杰出貢獻在于對其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的深度分析,使化學更加嚴格、明確和富于條理,最終確定了氮和氫的具體屬性,并為它們按照命名法取了延續至今的名字。此外他還創立了氧化說。
動蕩的時局
拉瓦錫在法國大革命中站錯了隊,保皇派的他最終不得不面臨其他革命派的討伐。民主派馬拉在其中推波助瀾,最終拉瓦錫于1794年被送上了斷頭臺,馬拉被受到迫害的夏洛特·科黛刺殺。
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
安托萬-洛朗·拉瓦錫是一位著名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尊稱為“近代化學之父”。他采用定量試驗的方法,成功測定了空氣成分。在實驗中他選擇汞作為實驗材料,主要是因為汞在加熱氧化之后可以生成氧化汞,并且氧化汞具有加熱不穩定易分解的性質。

拉瓦錫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設備,實驗設備內的空氣與外界空氣隔離,不發生空氣交換是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
實驗中使用“汞槽”而非“水槽”,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這種液態金屬可以流動,上升之后能夠看得更清楚;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人們對于汞的毒性沒有充分認識。

曲頸甑中的汞與器材中的氧氣充分結合,生成紅色粉末氧化汞。整個裝置內液面上升了約1/5,這表示器材內約有1/5的氣體參與了反應。

將生成的紅色粉末收集,放到較小的容器里加熱到更高的溫度,就重新得到了汞和氧氣。
汞和氧氣的反應需要加熱到汞的沸點356.58℃以上,此時生成氧化汞,而當加熱到500℃以上則會分解為汞和氧氣。
現代科學測定,空氣中氮氣(N2)約占78%,氧氣(O2)約占21%,稀有氣體約占0.939%,二氧化碳(CO2)約占0.031%,還有其他氣體和雜質約占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