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曾國藩小傳

曾國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湖南長沙府湘鄉(xiāng)縣白楊坪(現(xiàn)屬湖南省雙峰縣荷葉鎮(zhèn)天子坪)人。中國晚清時期的軍事家、理學(xué)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中興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xué)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國藩給后人留下了用之不竭的人生及社會經(jīng)驗。毛澤東曾說過:“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更是把曾國藩作為自己的人生楷模,處處效法。

關(guān)于曾國藩的出生還有一個傳說。據(jù)說,曾國藩出生的那個晚上,曾國藩的年近七十歲的曾祖父竟希公夢到一條蟒蛇從空中靠近家門,然后降了下來,繞屋爬行了一圈,進入大門,渾身黝黑發(fā)亮,長長的信子從嘴里伸出來,兩只晶亮透紅的眼睛直瞪瞪地望著他。竟希公嚇得出了一身冷汗,猛地醒來。這時,老伴喜滋滋地走過來,說:“孫子媳婦生了一個胖兒子!”竟希公猛然醒悟:這孩子莫不是蟒蛇精投胎!他立即把這個夢告訴了全家,并說:“當(dāng)年郭子儀降生那天,他的祖父也夢見一條大蟒蛇進門,日后郭子儀果然成了大富大貴的將帥,今夜蟒蛇精進了我曾家的門,崽子又恰好此時生下。我們曾家或許會從此兒身上發(fā)達,你們一定要好生撫養(yǎng)他。”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曾國藩就被人們認為是蟒蛇精投胎了。

成年后的曾國藩長得和蟒蛇特別像:他的眼睛呈三角形,總是像要睡覺的樣子,但卻充滿光澤。不僅如此,曾國藩的性格也和蛇很相似,因為他小時候很陰險,即使很小的仇恨也會記在心中,等待以后報復(fù)。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曾國藩九歲了,父親曾竹亭在桂花塘一個姓歐陽的人家中做塾師,曾國藩也跟隨父親一起讀書。一天,他與主家的小孩發(fā)生了口角,主人疼愛自己的孩子,不問青紅皂白地將曾國藩罵了一頓,曾竹亭也連連向主人家賠不是。曾國藩把這件事暗暗地記在心里,一次散學(xué)后,偷偷把主家的金魚缸打破,水干魚死,這才消了心頭之恨。道光二年(1822年),曾國藩十二歲的時候,與小伙伴在神王廟玩耍,不小心把神王像打翻在地,曾竹亭為此痛斥了他,還給神王像重新裝了金身。為了不讓曾國藩像鄰居家的小孩一樣天天只知道嬉戲玩耍,曾竹亭決定帶著曾國藩到六里外的九峰山定慧庵去讀書,每天很早就出門,很晚才回來。從此,曾國藩路過神王廟的時候,都要把當(dāng)做馬騎的竹棍系上繩子,放到神王的肩上,很生氣地說:“搭幫你,我到山里讀書了,你一定要看好我的馬,如果馬走了,我一定饒不了你!”

曾國藩小時候也特別聰明,九歲的時候就把四書五經(jīng)讀完了,并開始學(xué)習(xí)時文帖括,先后臨摹顏真卿和柳公權(quán)的字帖,同時也學(xué)習(xí)了黃庭堅的帖。十歲時,弟弟曾國潢出生了,父親要曾國藩以《兄弟怡怡》為題寫篇文章,曾國藩寫完后,父親大是歡喜,說:“文中出現(xiàn)了至情至性之言,以后你必能守孝悌之道!”

道光四年(1824年),曾國藩跟隨父親第一次到長沙府參加童子試。一天,父親的朋友衡陽廩生歐陽凝祉到曾家做客,曾竹亭要歐陽凝祉出個題目當(dāng)面考考曾國藩。歐陽凝祉于是要曾國藩以“青云共登梯”為主題作一首詩,詩寫成后,他稱贊曾國藩將來必定是“金華殿中人”,并認曾國藩做了自己的女婿。

道光六年(1826年),曾國藩第二次到長沙府應(yīng)試,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績。他非常自傲,認為是主考官閱卷不公,為諷刺考官兩目無光,還特地買了一副老花鏡作禮物送給了主考官。

道光十一年(1831年),曾國藩從衡陽唐氏家塾汪覺庵師處回到自己所在的縣后,肄業(yè)于湘鄉(xiāng)縣的漣濱書院。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國藩參加甲午鄉(xiāng)試中第三十六名舉人。十一月起身趕往京城參加第二年的會試,結(jié)果卻名落孫山,但剛好趕上皇太后六十大壽,第二年增加一次恩科會試。因從湘鄉(xiāng)到北京,來回路上花銷太大,曾國藩在征得父親的同意后,決定留在京城一年,等待明年的恩科會試。曾國藩居住在“長沙會館”里,花費也不多。在京居住的一年多時間,漸漸開闊了曾國藩的眼界,他除了繼續(xù)研讀經(jīng)史外,又很快沉醉于唐宋的詩詞和古文中。他覺得古文可以任意發(fā)揮見解,比起八股文來實在是更有生氣,也更有意義。但第二年的恩科會試,曾國藩再次與登第無緣。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再次參加會試,中得貢生第三十八名。四月,中正大光明殿復(fù)試一等,殿試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依據(jù)慣例,列三甲者是不能進入翰林院的,曾國藩感到十分慚愧,第二天就打算回去,不想去參加朝考,同去的郭嵩燾千方百計加以勸阻,他才留下來參加了朝考。朝考入選后,他于五月初二日被引見,之后改為翰林院庶吉士。至此,曾國藩走完了自己的科舉之路。

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曾國藩參加翰林院的散館考試,列二等第十九名,被任職為翰林院檢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曾國藩參加翰詹廷試,名列二等第一,被任職為翰林院侍講。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曾國藩任翰林院教習(xí)庶吉士,九月,分校庶常館,十二月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五月,曾國藩被任命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六月,轉(zhuǎn)補左庶子。九月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湘籍京官上書皇帝言事,由曾國藩寫奏折,他由此成為湘籍京官之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四月,曾國藩參加翰詹大考,得二等第四名的成績,至此,他才最后通過了仕途上層層的八股考試。六月,曾國藩被任命為內(nèi)閣學(xué)士,同時兼禮部侍郎頭銜。對于自己幾年來的平步青云,連曾國藩自己都感到驚詫不已,他在寫給祖父的信中說:“孫由從四品驟升二品,超越四級,遷擢不次,惶悚實深。”雖然他是這樣說的,但內(nèi)心卻是高興得很,在同一天寫給叔父母的信中,他說:“常恐祖宗之福,自我一人享盡。”第二天,又用非常自負的口吻給在家的三個弟弟寫信說:“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三朝尚無一人;近來中進士十年得閣學(xué)者,惟壬辰季仙九師、乙未張小浦及予三人。”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曾國藩升任為禮部右侍郎,開始了其真正的官場生涯。曾國藩在沒有實授禮部侍郎之前,雖然做了十年的京官,但是手中卻沒有真正的實權(quán)。實授禮部右侍郎才標(biāo)志著他從政生涯的真正開始。此后四年中,曾國藩做遍了兵、工、刑、吏各部的侍郎。

咸豐二年(1852年)六月二十四日,曾國藩離開京城南下,想借助典試江西的機會回家省親。七月二十五日,一行人抵達安徽太湖縣境的小池驛,忽然接到家人來報,他母親江氏撒手人寰,哀痛之至的曾國藩立即脫下官服,披麻戴孝,回家奔喪。

曾國藩到家僅三個月就接到了巡撫張亮基的來信,信中誠邀曾國藩到長沙去辦團練。原來是太平軍從全州出廣西境,一路殺進湖南,在七月攻破醴陵后,西王蕭朝貴、翼王石達開率領(lǐng)五千先鋒一舉全殲了駐扎在長沙城外的一千官軍,次日又來到長沙城下準(zhǔn)備攻城。曾國藩想自己一個朝中堂堂的二品侍郎,又熱孝在身,若僅因一巡撫的邀請便出山辦事,既有失自己的身份,又招致士林的譏嘲,于是便以在家守制為由拒絕了張亮基。不久,曾國藩又接到咸豐帝的上諭:“前任丁憂侍郎曾國藩籍隸湘鄉(xiāng),聞其在籍,其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著該撫傳旨,令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xiāng)民、搜查土匪諸事務(wù),伊必用力,不負委任。”曾國藩接到上諭后,左思右想,最后決定暫不受命,于是便給皇上寫了一份“懇請在籍終制折”,正要發(fā)出去時,忽然好友郭嵩燾來訪。郭嵩燾力勸曾國藩出山為皇上盡忠,并請出其父曾竹亭做他的工作。曾竹亭是湘鄉(xiāng)縣的掛名團總,又聽了郭嵩燾的話,便面諭曾國藩移孝作忠,為朝廷效力。恰好這時,張亮基又來一信,報告武昌失守的消息,再一次請曾國藩出山晉省。于是,曾國藩將家事妥善安排了后,在母親靈柩前焚燒了尚未發(fā)出的“懇請在籍終制折”,便墨绖出山了。

曾國藩擔(dān)任湖南團練大臣后在長沙設(shè)立了審案局,招募勇丁,揭開了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序幕。曾國藩想:先招募少數(shù)人,加以嚴格訓(xùn)練,使之能以一當(dāng)十,然后以這些人為骨干,再招募十倍二十倍的人,立即就可以成為一支勁旅,到時拉出省外,與太平軍較量。于是,曾國藩便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咸豐很快便批復(fù):“悉心辦理,以資防剿。”曾國藩奉了這道圣旨,立即大張旗鼓地招起人來。曾國藩把嚴懲土匪作為他的團練方針。

咸豐三年(1853年)正月,曾國藩向湖南各州縣發(fā)出號令,要求對土匪“格殺勿論”。二月,曾國藩派劉長佑、王錱等將常寧白沙堡的農(nóng)民暴動鎮(zhèn)壓了下去,派張榮祖把宜章、桂東的農(nóng)民暴動鎮(zhèn)壓了下去;三月,曾國藩派夏廷樾、張榮祖把永安、安仁等地的農(nóng)民暴動鎮(zhèn)壓了下去。曾國藩瘋狂的“剿匪”行動終于平定了湖南境內(nèi)的起義活動,但因他奉行“亂世須用重典”的政策,殺人就像剃頭一樣簡單,所以被別人稱為“曾剃頭”。

曾國藩出山后,湖南巡撫張亮基給予他很多的方便,但曾國藩到長沙不久,張亮基就調(diào)到武昌做湖廣總督了,布政使潘鐸暫時接替了他的職位,原云南布政使徐有壬調(diào)到湖南來做布政使,陶思培擔(dān)任湖南按察使。他們與曾國藩的關(guān)系本來就不好,后來曾國藩“越權(quán)侵官”,使得他們對曾國藩處處掣肘,甚至打擊。這使得曾國藩處境非常孤單,于是便給朝廷上了《移師衡陽折》,于八月二十七日憤走衡陽。十月,曾國藩創(chuàng)辦水師,任命彭玉麟為第一營哨官,楊載福為第二營哨官,褚汝航為第三營哨官。

咸豐四年(1854年)正月,太平軍西征軍攻破武昌,再次進入湖南,并連克岳州、寧鄉(xiāng)、湘陰等地。為了控制太平軍的發(fā)展,咸豐帝命曾國藩前往武昌,以緩解軍事上的緊張局勢。此時,曾國藩的水陸兩師已有一萬人。三月,曾國藩來到靖港,中計大敗,投水自殺被部下救起。五月,再次出征,經(jīng)過整頓的湘軍連克常德、澧州、岳州。八月,攻下武漢。九月,攻破田家鎮(zhèn)。連續(xù)的勝仗使曾國藩感到風(fēng)光無限,大有一鼓作氣拿下金陵的趨勢。然好景不長,十二月,曾國藩就在九江戰(zhàn)敗,再次跳水自殺,被及時趕到的彭玉麟救起。曾國藩在九江戰(zhàn)敗后,便將九江的防務(wù)撤去,回護南昌。

咸豐七年(1857年)二月,曾國藩接到父親去世的噩耗,便回家為父奔喪,這次他在家待了一年四個月,直到咸豐八年(1858年)六月,他才重新被朝廷起用。曾國藩懷著重振事業(yè)的遠大理想重返戰(zhàn)場,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卻是全軍覆沒的滅頂之災(zāi),即三河鎮(zhèn)大敗。三河鎮(zhèn)大敗后,士氣遭到極大的挫傷,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召集六千湘勇前往支援曾國藩,連克幾座堅城,使曾國藩的內(nèi)心稍感安慰。

咸豐九年(1859年)十月,曾國藩兵分四路進攻金陵,與此同時,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江南大營的潰敗,預(yù)示著團練成為對付太平軍的主力。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在曾國藩支持下,曾國荃率部攻克安慶,然后就把金陵作為他的下一個目標(biāo)。

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下旨,任命曾國藩擔(dān)任兩江總督,協(xié)辦大學(xué)士。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安慶軍械所造出我國第一條木殼小火輪,曾國藩登船試航后,喜而命名“黃鵠號”。九月,曾國藩與容閎見面,商量建造機器母廠,由母廠制造機器,再由機器制造槍炮、輪船。十二月,曾國藩派容閎到英、美等國購買用來制造機器的母機。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曾國藩一舉攻下金陵,至此,轉(zhuǎn)戰(zhàn)十余年的湘軍總算完成了自己最初的使命。朝廷賞加曾國藩太子少保銜,賜一等侯爵。曾國藩懂得,歷朝歷代功高震主的權(quán)臣,大多會受到朝廷的猜疑。他心里很明白,如何處理好同清政府的關(guān)系,已成為能否保持其權(quán)力和地位的關(guān)鍵,而擺脫自己目前這種政治處境的最好辦法就是裁軍。但曾國藩又考慮到還要為自己保存一些實力,于是,曾國藩從七月開始,陸續(xù)將軍隊裁到3萬人便不再裁了。這樣既不讓朝廷再猜疑自己,又保存了自己的實力。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朝廷頒給曾國藩欽差大臣關(guān)防,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wù),上剿捻。曾國藩針對捻軍靈活機動、來去迅速的特點,制定了河防政策,一方面在黃河設(shè)置水師,防止捻軍從北面渡過黃河,一方面在運河西岸建筑堡壘、長墻,想要把捻軍控制在黃河以南和運河以東一帶。然而,曾國藩的河防沒能防得住迅猛而來的捻軍。于是,曾國藩于同治五年(1866年)八月向朝廷上折,陳述河防之?dāng)〉那闆r。朝廷覺得曾國藩在剿捻過程中受挫,再讓他繼續(xù)擔(dān)此重任,恐怕也難以成功,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于是讓他重新?lián)蝺山偠铰毼唬撠?zé)籌備軍餉的事務(wù),由李鴻章接替他的職位繼續(xù)剿捻。

同治六年(1867年)七月,在曾國藩的督促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艘大型兵艦造成,曾國藩把這艘船命名為“恬吉”號。其實早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攻下安慶的時候,曾國藩就在安慶設(shè)立了中國第一家軍械所——安慶軍械所,用于生產(chǎn)近代化的武器,后來遷到金陵,改名為金陵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又遷到上海,與上海虹口旗記鐵廠及原在上海、蘇州的三個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機器制造局。曾國藩除了把制造槍炮彈藥和輪船的任務(wù)交給江南機器制造局外,還在局里成立了翻譯館,翻譯西方著作,學(xué)習(xí)西方文明。據(jù)外籍人傅蘭雅統(tǒng)計,翻譯館自建立十二年內(nèi),翻譯成書的有四十五部,未譯全者十三部。翻譯內(nèi)容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科學(xué)技術(shù)的各個領(lǐng)域,基本上集結(jié)了西學(xué)的優(yōu)秀成果,其中主要包括物理、數(shù)學(xué)、化學(xué)和工藝,歷史和公法方面的書籍也占了少數(shù)的一部分。

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曾國藩奉上諭補授體仁閣大學(xué)士、武英殿大學(xué)士,七月調(diào)往直隸總督。十二月至翌年二月,抵達京師,多次受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接見。

同治八年(1869年)正月十六日,這天是皇上宴請群臣的日子,也是曾國藩一生榮耀到達極點的日子。這天,他作為漢人大學(xué)士的領(lǐng)班出席了盛宴,這是清朝一代人臣所能享受到的最高榮寵。

同治九年(1870年)六月,天津教案發(fā)生,曾國藩奉旨前去查辦,為了不得罪法國人而引起戰(zhàn)爭,曾國藩違心地處理了天津教案:處決天津市民20人,發(fā)配充軍25人,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杰革職充軍,賠償法國五十萬兩白銀,并派崇厚向法國賠禮道歉。天津教案使得曾國藩幾十年的聲譽毀于一旦。八月四日曾國藩改調(diào)兩江總督,調(diào)查上任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的案子,由李鴻章接任直隸總督。

同治十年(1871年)八月,曾國藩與李鴻章商議容閎提出的選拔幼童出國留學(xué)的建議,一起會銜上奏《擬選子第出洋學(xué)藝折》。后來曾國藩又提出在美國設(shè)立“中國留學(xué)生事務(wù)所”,推薦陳蘭彬、容閎為正副委員常駐美國管理。在上海設(shè)立幼童出洋肄業(yè)局,薦舉劉翰清承擔(dān)“總理滬局選送事宜”。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曾國藩到西花園散步,突然感到腳底發(fā)麻,身子一側(cè),便倒在了兒子的身上。曾紀澤忙叫人把他背進大廳,曾國藩端坐三刻逝世。是月,清廷聞訃,輟朝三日。追贈太傅,謚文正。六月,曾國藩的靈柩運抵長沙,葬于長沙南門外之金盆嶺。次年十二月,改葬于善化縣(今望城縣)湘西平塘伏龍山,與夫人歐陽氏合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潼关县| 自治县| 纳雍县| 雷州市| 鄄城县| 六枝特区| 门头沟区| 南江县| 阿克陶县| 呼和浩特市| 盐池县| 错那县| 弥渡县| 杭锦旗| 资源县| 余干县| 共和县| 凤庆县| 钦州市| 上高县| 彰化市| 芒康县| 大新县| 泸溪县| 邢台县| 大荔县| 崇左市| 甘南县| 江城| 淳化县| 隆昌县| 竹溪县| 阿荣旗| 大新县| 阳谷县| 杭锦旗| 沂源县| 略阳县| 鹤岗市| 新民市|